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品格致勝:以自覺資本主義創造企業的永續及獲利


沒有品格,即使是營運A+的企業巨人,也會瞬間倒下!關照所有利害關係人的自覺資本主義,讓企業自利利人,真正創造共贏。

從血汗工廠到黑心商品,從華爾街肥貓到金融海潚,自由企業的誠信一再破產,資本主義的價值遭受重重質疑。要重新贏得社會大眾的信任,企業的品格就是唯一的解答。想創造商業的永續繁榮局面,自覺資本主義正是長遠的正途。

資本主義是推動繁榮進步的重要制度,但企業卻常成為貪婪、剝削的象徵。本書闡述自覺資本主義,以協助資本義回歸正軌。自覺資本主義主張企業經營不應以獲利為唯一目的,應要考量顧客、員工、供應商、投資人、乃至社會、自然環境等各方利害關係人的利益。作者並進一步以實際的案例和數據證明,懷抱崇高宗旨、重視品格的自覺企業,經營績效甚至遠勝於所謂「從AA+」的績優企業。

作者相信:商業是好事,因為它能創造價值;商業合乎道德,因為它是基於自願交易;商業是高尚的,因為它能提升生存品質;商業是英雄行為,因為它創造繁榮,助人脫貧。本書大膽為資本主義辯護並重新想像,希望以一種更具道德自覺的新營運模式,為個人、企業以經濟社會建構一個更符合人性而積極正面的未來。



以上摘自:《品格致勝》

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

聚焦第一張骨牌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為什麼有人可以成就更多?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卯足全力,為什麼還是處處碰壁?待辦事項愈列愈多,怎麼樣也趕不上進度?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用錯了方法。我們一天28%的工作時間都被混亂、失焦、分心偷走,生活愈複雜,愈要學會簡化、聚焦的能力!

成功,不需要把每件事情做到完美,而是聚焦、專注做對能帶動後續變化的事!行動前,先想想:「哪一件事,做了之後,其他每一件事就會變得比較容易?或者不必做?」

作者蓋瑞‧凱勒(Gary Keller),是北美最大不動產公司-凱勒‧威廉斯房地產公司(Keller Williams Realty, Inc.)董事長兼共同創辦人,也是《Inc.》雜誌年度創業家。他在不到10年的時間建立成功的事業,在準備進軍國際市場之際,瞬時工作與生活卻都處處碰壁,生活一團亂,身邊每一件事,感覺像是同時崩垮。在人生的谷底,凱勒找來一位生涯教練,體會出「專注心力、優先做好最關鍵的一件事情」的力量。人生,從此不同。

凱勒分享他最重要的學習──「一件事」的驚人力量,教你聚焦關鍵,打破阻隔成功的6項迷思!每件事都重要:平等是個謊言,從80/20法則著手,找出少數中最重要少數來做。同時多功效率高:多工者心思雜亂,同時做很多事,只是有機會一次搞砸更多事。

嚴以律己:光有紀律不會成功。成功是養成做對事情的習慣。
只要有堅持的意志,就會成功:意志力是有限資源,很快就會消耗光。
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工作生活平衡是迷思。要聚焦,就不可能維持平衡。
眼高就是壞:想大事、放眼高處、大膽行動,可以擴張生活、成就更多。


從小處著手,聚焦關鍵能帶動後續變化的一件事,不需做得更多,卻能效果強大。讓你的工作與生活展開正向循環,讓每件重要的事都能順利向前推進!

以上摘自《聚焦第一張骨牌

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

其實,你真的可以不簡單



沒有人能代替你的生活,沒有人能代替你成功;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失敗,只有你對自己的放棄。別老說命運對你不公平,其時每個人老天都分配給了他美好的將來,只是看你有沒有把握住自己的人生。

只會沉浸在過去的人,是對未來失去了希望的人,所以他們裹足不前。沒有希望是很可怕的,沒有希望,你就不會相信今天的充實,一定能帶來明天的美好,不會相信人生還有成功在前方守候。

歷史充滿了個人的奮鬥故事,每個人都可以用這本書開始自己的新紀元。但願你的名字終將出現在那份充滿榮譽,讓人敬佩的長長名單上;這一切全看你自己了。在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想改變別人,很少有人想改變自己。

今天,我開始新的生活。今天,我爬出滿是失敗創傷的老繭。今天,我重新來到這個世上,我出生在葡萄園中,園內的葡萄任人享用。今天,我要從最高最密的藤上摘下智慧的果實,這葡萄藤是好幾代前的智者種下的。今天,我要品嚐葡萄的美味,還要吞下每一位成功的種子,讓新生命在我心裏萌牙。我選擇的道路充滿機遇,也有辛酸與絕望,失敗的同伴數不勝數,疊在一起,比金字塔還高。然而,我不會像他們一樣失敗,因為我手中持有航海圖,可以領我越過洶湧的大海,抵達夢中的彼岸。

失敗不再是我奮鬥的代價。它和痛苦都將從我的生命中消失。失敗和我,就像水火一樣,互不相容。我不再像過去一樣接受它們。我要在智慧的指引下,走出失敗的陰影,步入富足、健康、快樂的樂園,這些都超出了我以往的夢想。

經驗確實能教給我們很多東西,只是這需要花費太長的時間。等到人們獲得智慧的時候,其價值已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減少了。結果往往是這樣,經驗豐富了,人也餘生無多。經驗和時尚有關,適合某一時代的行為,並不意味著在今天仍然行得通。


只有原則是持久的,而我現在正擁有了這些原則。這些可以指引我走向成功的原則全寫在本書它教我如何避免失敗,而不只是獲得成功,因為成功更是一種精神狀態。人們對於成功的定義,見仁見智,而失敗卻往往只有一種解釋:失敗就是一個人沒能達到他的人生目標,不論這些目標是什麼。事實上,成功與失敗的最大分野,來自不同的習慣。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壞習慣則是一扇向失敗敞開的門。


以上摘自《其實,你真的可以不簡單

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全球7大短缺:經濟為何難以復甦?我們如何面對威脅並從中找到商機?


薪資發展呈現停滯狀態,源自政府權力短缺;農產品價格飆升,代表未來農地將一地難求;不斷攀升的能源需求,最終我們不得不走到接受核能的地步?面對惡性變化的生存環境,我們如何確保生活無虞,不受其害?

七大短缺
第一大短缺:人口
未來,經濟學的基本問題不再是:人口不斷增加,人類該如何確保合適的生活品質?而是越來越少的具生產力的人口,該如何確保或甚至提高生活品質?

第二大短缺:靈魂
中國、東歐、印度或越南,藉著低價不斷複製北美和西歐一樣的東西,試圖在開放的世界經濟裡佔有一席之地,結果造成整個世界充斥著粗俗的便宜商品。

第三大短缺:時間
時間越來越短缺,因為自由世界經濟裡,爭取高生產力和低成本的競爭非常激烈;時間越來越短缺,因為全球化推動著一個持續不斷且無法預見的變化,個人和整個社會被迫必須不斷調整自己適應新條件。

第四大短缺:能源
短短幾年間,世界能源市場的前景急遽改變,但並非因為世界超乎意外地快速發展,而是因為全球化的進行比樂觀主義者的預期還要成功。突然間,能源成為全世界最大短缺品!

第五大短缺:權力
全球化使得地球上的權力開始分散,從一個井然有序的世界,變成一個一望無際的混亂平地。過去堅如磐石的市場和權力地位,現在變成可爭辯的。美國和歐盟必須與中國、印度、巴西、俄國競爭,原本靜止的結構變成了一條全球大河。

第六大短缺:土地
○○八年初,地球較為貧窮的地區爆發了饑荒危機,國際專家預言很多農產品的價格將持續上漲,因此,農地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土地將面臨短缺,一地難求,而這只是開始而已。

第七大短缺:水
全球水資源的危機現象不全然由於可怕的氣候變化,或是新自由主義的結果,而是因短視政策和錯誤管理,以及人類過去和現在對水資源剩餘的嚴重錯覺。

七種美德
哪種價值、行為和能力可以讓人類輕鬆地因應七大短缺?本書第二部分「七種美德」,代表新時代的日常倫理,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看,它們也代表徹底摒棄目前的惡習。

第一種美德:工作
第二種美德:節儉
第三種美德:創新
第四種美德:團結
第五種美德:開放
第六種美德:合作

第七種美德:根源性


以上摘自《全球7大短缺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管理你的每一天:建立好習慣、鍛鍊專注力、磨練創意



成功人士與一般人的不同,通常不在於他們有過人的天賦與才能,而是懂得自我管理的訣竅!向他們學習管理你的每一天,你也能擺脫瑣事、好想法源源不絕,重新找回工作與人生的主控權!只有掌握每一天,才能帶來真正重大的影響。

你是否工作過勞、注意力分散、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會不會整天飆進度,下班時卻發現行事曆上最重要的工作還沒完成?是否經常猶豫該不該回這封郵件、接那通電話?要看社群媒體的意見,還是聆聽自己的心聲?要滿足其他人的需求,還是該關注自己的目標?

煩人的瑣事、過多的訊息會吸走我們的潛力,讓我們無法做真正重要的事。即使如此,仍有人能表現卓越,到底他們是如何辦到的?本書精心收錄20位企業、創意界頂尖人士的自我管理之道,告訴你如何在當今全年無休、隨時保持連線的職場環境中,建立穩固的工作模式、隔絕不斷湧入的訊息、在混亂中找到重心,並空出時間做真正重要的事。

    成功者的工作觀:
    我不等有心情才工作。如果要等有心情,那什麼都做不成。
    重複的行為造就了我們。卓越,是一種習慣。
    不管有沒有靈感,做就對了。
    告訴我你注意什麼,我就能知道你是怎樣的人。
    你什麼都可以做,但不可能什麼都做。
    學會放鬆,等待答案,你的心就會為你解答大部分的問題。
‧創意不是才能,是一種做事方式。

    成功者的自我管理訣竅:
‧問題點:每天忙著回e-mail、開會、解決問題,等可以好好做自己的事時,體力與腦力都快耗盡了。
解決之道:先做創意工作,再做回應工作。否則,你只是在犧牲自己的潛力,以換取專業的假象。

    問題點:每天待辦的事那麼多,該怎麼辦?
解決之道:把待辦事項清單限制在長寬各三吋的便利貼可寫下的範圍。如果連便利貼都寫不下,怎麼可能做得完?

‧問題點:每天工時很長,事情永遠做不完,永遠睡不飽,不知如何中止這種惡性循環。
解決之道:從改變睡眠習慣開始,全力工作九十分鐘後休息一下,有節奏地使用與補充體力。

‧問題點:一方面必須集中腦力解決困難問題,一方面事務性工作又讓我們不斷分心,這種矛盾真令人困擾。

解決之道:在行事曆上安排「專心時段」,並在該時段不收發e-mail、不上網、不接手機。


以上摘自《管理你的每一天

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財閥:有錢人如何利用國家賺錢並阻止其他人翻身

財團綁架無能政府,左右國家政局,99.99%的人無論怎麼努力,都注定無法翻身!貧富差距愈來愈大,已經成為世界趨勢!

貧富之差始終存在,但過去數十年間,富有的定義出現了巨變。最大的財力懸殊不是介於頂端1%和剩下的99%之間,而是在最富有的1%裡面──超級新富豪的財富迅速膨脹,把其他的富人遠遠拋在後面。這些金字塔頂端的0.1%,正以極快的速度,狠狠地把其他人甩在後頭。

「窮人享受以前富人負擔不起的東西,以往的奢侈品變成生活必需品,勞動者比前幾世代的農民享有更多的舒適設備,農人比以前的地主擁有更多的奢侈品,穿著更體面,住得更愜意。地主擁有更珍貴稀有的書籍和圖畫,享用比歷代帝王更有藝術感的傢俱。」──安德魯.卡內基(AndrewCarnegie

布蘭科.米蘭諾維克(BrankoMilanovic)是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一九八年代在祖國南斯拉夫攻讀博士學位時,開始對貧富差距的研究感興趣,那時他發現那是當地的「敏感」議題,亦即執政者不希望學者太深入研究的議題。其實那也不令人意外,畢竟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就是想要塑造無階級的社會。

但是當米蘭諾維克搬到美國華府特區後,他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美國人很樂於為超級富豪喝采,偶爾會擔心一下窮人的境遇,但是把兩者合起來,談到貧富懸殊的現象時,大家又有所忌諱,不願多談。

「華府有個知名智囊團的負責人告訴我,那個智囊團的董事會不太可能撥款贊助標題出現『所得不均』或『貧富不均』等字眼的研究計畫。」米蘭諾維克留著大鬍子,前額髮際微禿,略顯福態,他在最近出版的著作裡提到:「他們會資助濟困扶貧的研究,但是說到貧富不均的研究,那完全是另一碼事了。」

「為什麼?」他問道,「因為關切貧困給人一種溫馨良善的印象,那表示我準備出些錢幫助他們。慈善是好事,即使只是小額捐款,也可以讓人的自尊大為提升,又能贏得大善人的美名。但是貧富不均就不同了,每次提起這個話題,就會牽涉到個人收入是否合理或合法的問題。」

重點不在於超級富豪不願展現其財富,畢竟遊艇、高級訂製服、豪宅、高調的慈善活動不就是為了炫富嗎?但是當討論從喝采轉向分析時,超級富豪就緊張了。某位華爾街的民主黨員身兼華府及數個美國大型金融機構的重要職位,他告訴我,美國總統歐巴馬就是因為碰了「富人」議題,才會疏離工商界。

那位銀行家說,最好就是完全不談貧富不均,但是萬一總統免不了要挑富豪出來講,他應該稱他們是「經濟寬裕者」。直接稱他們是「富人」,聽起來像在搞階級分裂,有錢人不希望被這樣突顯出來。柯林頓在二一一年的著作《重回工作崗位》(BacktoWork)裡也提到類似的論點,他批評歐巴馬談論富人的方式:「我不會像他那樣攻擊他們的成就。」他覺得在讓富人接受更高的稅率方面,他做得比較成功,因為他的方式比較婉轉。

波士頓的心理學家羅伯.肯尼(RobertKenny)專門為超級富豪提供諮詢,他也認同那說法。他受訪時表示:「『有錢』(rich)一詞常語帶貶義,跟『犯賤』(bitch)押同韻。我遇過一些人說:『我是某某某,我有錢。』然後就哭了。」

不只超級富豪不愛談貧富懸殊的議題,對許多普通人來說,那也可能是個令人不安的話題,因為即使在最熱切支持資本主義者的眼中,全球資本主義也不該是那樣運作的。在數十年前,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工業化革命以前,貧富差距很小,因為整體財富和生產力相當小,社會頂層能搜刮的好處不多。

工業化革命期間,實業家和產業勞工把農民遠遠拋在腦後(想想現在的中國),貧富差距因此大幅擴大。最後,在全面工業化或後工業化的社會裡,當教育日益普及,國家強化其重新分配的角色後,貧富差距又再次縮小。

白俄羅斯籍的美國移民西蒙.顧志耐(SimonKuznets)率先提出這種經濟發展與貧富差距的關係,他以經濟學中出名的顧志耐曲線(Kuznetscurve)說明這個理論:隨著經濟日益複雜及生產力的提升,社會呈倒U曲線發展,從貧富差距小逐漸變大,之後又縮小。

工業化革命初期,亞歷希斯.托克維爾(AlexisdeTocqueville)在不知顧志耐的資料及統計分析下,也提出類似的預測:「仔細檢視社會形成以來的世界發展,很容易看出平等只出現在文明的歷史極點。野人很平等,因為他們一樣勢弱無知。高度文明的社會也很平等,因為他們都能隨心所欲地運用類似的方法獲得舒適與幸福。在這兩個極端之間,則是條件、財富、知識的不平等--少數人掌權,其他人貧窮、無知、勢弱。」

如果你相信資本主義(目前幾乎全世界都信了),顧志耐曲線是美好的理論。經濟進步雖然殘酷無情,過程顛簸,導致不少人敗陣而退,但是一旦達到托克維爾所謂的「高度文明」,我們都會一起受惠。在一九七年代末期以前,美國是全球資本主義的典範,也是顧志耐曲線的具體化身。經濟學家把戰後的大幅擴張稱為大壓縮(GreatCompression),這時貧富差距縮小,多數美國人開始以中產階級自居,套用哈佛經濟學家賴瑞.凱茲(LarryKatz)的說法,這是「美國人聚合」的時代。那似乎是工業資本主義的自然形態,連雷根革命(ReaganRevolution)都趁著這個典範的勢頭而起,畢竟下滲式經濟(trickle-downeconomics)強調的是效益涓滴而下,雨露均霑。

但是一九七年代末期,情況開始變了。中產階級的收入停滯不前,社會頂層的收入開始突飛猛進,把眾人遠拋於後。這種轉變在美國最為明顯,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紀,貧富懸殊惡化已成了全球普遍的現象,在多數已開發的西方國家及新興市場都可以明顯見得。

美國從「大壓縮」轉變成「1%vs.99%」的對立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所以我們直覺上理解的資本主義運作,還跟不上現實的狀況。事實上,貧富差距急速惡化與我們的預期大相逕庭,所以多數人並未意識到這種事正在發生。

這就是杜克大學的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利(DanAriely)與哈佛商學院的邁克‧諾頓(MichaelNorton)在二一一年的實驗中發現的現象。艾瑞利讓大家看到美國的財富分佈,金字塔頂端的20%囊括了全民財富的84%;相較之下,瑞典頂層的20%只擁有36%的總財富。9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比較喜歡瑞典現在的財富分配狀態,於是艾瑞利請受訪者提出他們理想中的美國財富分配狀況。

受訪者表示,他們希望頂層的20%只擁有32%的總財富,比瑞典的實際狀況更公平。說到財富不均的議題,美國人比較想生活在瑞典,或一九五年代末期的美國,而不是現在的美國,他們最喜歡顧志耐式的平等主義。但是,即使實際資料與我們直覺之間有所落差,這並非忽略現況的好理由。想瞭解美國(與世界各地)資本主義的改變,你必須看社會最頂層正發生什麼事。那樣的聚焦不是階級鬥爭,而是算數問題。

曾任美國財政部長的哈佛經濟學家賴瑞.桑默斯(LarrySummers)幾乎稱不上是激進派,但他也指出過去十年美國的經濟成長極其不均,以至於「從經濟大蕭條以來,中產階級第一次覺得,把焦點放在財富重分配上,比放在成長上更有意義。」

財富大舉傾注到社會頂層的現象如此明顯,如果不考慮財富傾斜的狀況,根本無法通盤瞭解整體經濟的成長。就像全校的考試成績進步大多是因為少數資優生拉高平均一樣,社會頂層的財富暴漲也掩蓋了中下階級財富停滯的事實。以美國二○○九到二年的經濟復甦為例,那段期間的整體所得成長是2.3%,那漲幅的確不怎麼樣,但是相較於當時社會普遍低迷的現象,那漲勢比你臆測的強勁多了。

不過,經濟學家艾曼紐.賽斯(EmmanuelSaez)更進一步細看資料後,發現一般的美國人的確有理由懷疑經濟復甦了,因為對99%的美國人來說,收入僅增加0.2%,但是對金字塔頂端的1%來說,收入大增了11.6%,那肯定是復甦了--至少對頂端1%來說是如此。

在新興市場蓬勃發展的背後,也有類似的故事。印度人民黨(BharatiyaJanataParty)為了蟬聯執政,大唱「閃亮印度」(IndiaShining)的競選口號,卻赫然發現城市的中產階級亮了,但上億農民仍身陷勉強餬口的貧窮線下。同樣的,中國沿海精英的蓬勃發展,跟半數在窮鄉僻壤生活的人民相比有如天壤之別。

所以,本書的目的是想帶大家一窺金字塔的最頂端,從而瞭解世界經濟的改變:他們是誰,財富來自何方,他們如何思考,他們跟其他人之間的關係。這裡不是要歌頌富人名流的生活型態,也不是要改寫十九世紀俄羅斯社會主義之父亞歷山大.赫爾岑(AlexanderHerzen)的知名小說《該怪誰?》(WhoIstoBlame?)。

這本書一開始就主張我們需要資本家,因為我們需要資本主義--它就像民主一樣,是我們目前為止想到最好的系統。但這本書也主張,結果也很重要。超級富豪把其他人遠遠甩在後頭,是如今資本主義運作的一大結果,也是影響未來的新事實。

其他有關頂層1%的討論,通常是把焦點放在政治或經濟上,那樣的選擇會牽涉到意識型態。如果你支持財閥,你會比較偏好經濟論點,因為那論點讓他們的崛起看似無可避免,或至少在市場經濟下是必然的結果。批評財閥的人通常會偏好政治論點,因為那顯示1%主宰社會是華府的政治權貴一手促成的,非關經濟。
  
本書則是兼顧經濟與政治面,政治決策先促成超級新貴的誕生,隨著他們經濟實力的成長,政治影響力跟著與日俱增。金錢、政治、思維之間的相互強化是超級新貴崛起的原因,也是後果。但是經濟力量也很重要,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以及這兩者創造的全球經濟成長--是促成全球新貴崛起的原動力。就連競租(rent-seeking)的財閥--那些靠政府的優惠決策致富的人--也是拜全球經濟大餅擴張所賜,變得更加富裕。

美國目前仍是全球經濟的主宰,也主導整個超級富豪圈。但本書也試圖把美國富豪放在全球背景下分析,金字塔頂端1%的崛起是全球普遍的現象,在全球化的世界經濟中,超級富豪不管是生活方式及獲利模式,都是最國際化的一群人。
  
十九世紀的美國經濟學家兼政治家亨利.喬治(HenryGeorge)是自由貿易的支持者,他極力主張自由企業體制,甚至反對所得稅。對他來說,那年代工業鉅子的崛起有如「人面獅身像」,他寫道:「貧困與進步的關連是當代的不解之謎……只要現代進步帶來的財富全歸富豪所有,促進豪奢,擴大貧富差距,那進步就不是真實的,是無法持久的。」

這些超級富豪除了欣賞其他的富豪以外,相對來說,也對其他人缺乏同情心,甚至有時會對底層感到不屑。他們覺得自己是憑實力贏得成就,導致他們只顧自身利益,再加上周遭都是志同道合的有錢人,更讓他們對別人的痛苦漠不關心。這樣的超級富豪們,卻如統治者般,漸漸左右著現在的世界!金字塔頂端0.1%的超級富豪將告訴你:「機會從來不是均等,努力也未必能致富!」



以上摘自《財閥:有錢人如何利用國家賺錢並阻止其他人翻身》

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獻給地球的經濟學



經濟成長率,應該幾趴才好?我們今天的經濟成長,透支了,有一天當資源耗竭,我們要如何對未來的子孫交代?經濟成長可以帶來富足,但無限的成長,不必然會帶來無限的富足。為了追求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正一步步侵蝕著明日幸福的根基。

《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為英國政府耗時多年,結合無數專家所完成的永續富足報告,率先為未來的經濟,指出刻不容緩的方向:
該怎樣成長,才能讓人民有錢賺,而土地也有喘息的機會、森林有存在的空間?
該怎樣成長,才能讓下一代喝到淨水,讓子孫呼吸清新空氣?
該怎麼成長,才能在有窮地球的生態極限內,走向永續繁榮的新經濟道路?

如果你也曾思考過以下問題:
地球就這麼大,怎麼能容納不斷成長的人口?
資源就這麼多,怎麼能應付不斷上升的需求?
經濟成長趨緩已是不爭的事實,我們該走向何方?

所謂富足,就是大家都過得還不錯,生活符合自己的希望和預期。「過得如何?」「最近好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問候語,不只是隨口打招呼而已,而是同時意味著我們想要知道別人過得好不好。活得更好,是人類共同關心的一件事。

這種生活富足的感覺,隱含著某種持續性。想像一下:如果明天即將大難臨頭,我們大概不會說自己過得很好──「喔,我很好。我明天要破產了。」這樣說,當然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而且,當整個社會有麻煩,我們個人的富足也會黯然失色。當你的家人、朋友和鄰居統統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光是你自己一個人好,並不能給你帶來多少安慰。我們的富足和我們周遭人的富足,是相關聯的,有時難解難分。

這種感覺放大來看,就是一種進步的願景。富足,意味著消除飢餓和流離失所、終結貧窮和不公不義、世界安全與和平的這個願景之所以重要,不只是為了什麼利他的理由而已,也是在賦予我們自己生命的意義,會讓我們感到欣慰,覺得世界愈來愈好,而不是愈來愈糟;就算我們這一代看不到,至少後代可以享受得到──我們子女會有一個更美好的社會,一個更公平、一個不幸者有一天會發達興旺的世界。如果我不能相信這個前景是可能的,那,我們還能相信什麼?我們的生命還有什麼意義?

也就是說,富足,是一種共同的願景。但說起來容易,要如何獲得這樣的富足?除非有某種可行的辦法,否則富足仍只是一種幻覺而已。這本書要傳達的主要訊息之一就是:我們搞砸了。我們的科技、我們的經濟和我們的社會,全搞錯了方向,以至於無法讓我們感受到「有意義的富足」。鞭策我們進步的動力,全建立在不斷擴張物質需求之上。為了追求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正一步步地,侵蝕著明日幸福的根基。

不過,這本書不是在控訴現代性的失靈,也不是要悲嘆人類處境之無奈。而是要提醒讀者:我們未來的生活,是會受到某些限制的。生態的極限,是其中之一,人性是另一個。注意這些局限,正是本書的中心精神。

本書最重要的目標,是尋找切實可行的辦法,解決當代最大的兩難問題:如何調和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地球不可能被無止境開發的局限?接下來的分析,我將著重於尋找一個可行的願景,讓大家理解在生態極限的脈絡中,人類社會該如何追求富足。



以上摘自《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

2014年3月23日 星期日

領導最好的自己:成就自我理想與夢想的職涯旅圖



怎樣才算是「成功」?你又該如何完成自己的夢想?是與家人親友和樂融融?擁有人人稱羨的成就?還是坐擁顯赫的財富、地位或權力?然而,為什麼事業有成,卻在眾人的掌聲中發現自己不快樂,甚至覺得入錯了行?

「真希望有人告訴我,我的天職究竟是什麼。」這或許是柯普朗教授最常聽到的感嘆。這些人都有個共通點:希望事情進展順利、不想讓他人失望、不想留下悔恨。他們幾乎都提到一個神奇字:「成功」。但成功究竟是什麼?成功的滋味又當如何?為何朋友物質財富不及自己,卻因為忠於熱情比自己幸福許多?

這聽來像你的處境嗎?還有沒有可能重整自己的生活與事業,再上高峰?柯普朗在本書提醒我們,所謂成就,不該是「如何出人頭地」,應該自問「我是否充分發揮潛能」,並且切實做好實現自我理想的三大要務:

了解自己────如果你知道未來絕對會成功,現在會選擇什麼工作?

養成關鍵能力────以目前或未來可能從事的工作來看,你能否寫出三項最拿手、以及最不拿手的技能呢?

讓自己在夢想領域從優秀變卓越────向上溝通、不斷審視工作要求,以及管理好你自己。

職涯發展是自己的責任。成就最好的自己不只是空談理想,你要隨時警覺內在與環境變化、淬煉興趣,並且調整路線;你必須不時抵抗帶著善意、卻違背己願甚至敗事有餘的建議。


柯普朗在上述三大架構下,提出關鍵問題,提供行動準則,引導無數學子與上班族拿回職涯掌控權、再次創造自我成長與實現理想。你是否也蓄積好毅力與熱情去實現呢?愛因斯坦曾說:「不是每件算得出來的事都有意義;也不是每件有意義的事都算得出來。」別怕事情無法成功,要緊的是,你能否發揮出最好的自己!

以上摘自《領導最好的自己:成就自我理想與夢想的職涯旅圖

2014年3月22日 星期六

人生的行銷企劃書



啟動你職業生涯和人生的完美時機就是現在
    走一遍自我探索之旅,請自問:
我有什麼天賦、優點或特色讓我與眾不同?
我是否把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物上?
上次我冒著失敗的風險,投入堅信的事物是什麼時候?
每天我都是帶著目的起床嗎?
我是否讓遺憾取代了夢想?
我的人生是否對他人有所貢獻?如果明天就離開人世,我會留下什麼遺澤?

◎堅持核心價值,關注真正重要的事情
如何用追求事業成功的原則,來實現個人目標。在商業界,公司必須為其品牌或產品找到目標客群,再鎖定他們;在個人方面,你要找的目標顧客是真實的你。這時你需要盤點自我,找出什麼對自己最重要。當你意識到過有意義的人生是你的首要之務――當你有了這樣的體悟,你將御風而行!

行銷報告
定義你所在的事業
評估市場
找出目標客群
推出策略
度過產品週期
打造品牌
拓展範圍
打造影響深遠的廣告活動
規劃配銷
達到銷售目標
分析損益
建立機會目標
個人再造
找出自己是誰及想成為什麼
善用你的優點
找出真實自我
找到利基點,恰當地冒險
每個階段都自我改造
打造個人品牌
留下典範
重新喚醒內在創意
善用時間與精力
走出去實現個人目標
盤點個人損益
實現夢想

◎把熱情與天分應用在有意義的地方
找出人生的真正目的並非易事,那是個流程。提供一套目標導向的藍圖,務實又熱血,啟動你展開個人旅程,提醒你把時間投入在最重要的事物上,並達到真實的成功――成功的關鍵,是在賺錢與創造意義之間拿捏微妙的平衡。恰如愛默生所說:知道一個生命因你的存在而活得更加愜意,那就算成功了。

.人生就像市場,任何優良行銷計畫的基本原則都可以套用在人生上,創造出更平衡、充實、有意義的人生。
.實現職場目標與人生夢想,不斷重新創造自己,打造個人品牌。
.有七個秘訣以採取行動,充分發揮個人成長的潛力。
.提供大量軼事、職場與生活的故事、名言錦句。
.「練習題」單元有和啟動事業與人生相關的難題,但你也會因此獲益良多。


人生好比市場,如何用追求事業成功的原則,來實現個人目標?任何優良行銷計畫的基本原則都可以套用在人生上,創造出更平衡、充實、有意義的人生。



以上摘自《人生的行銷企劃書

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小眾,其實不小:中間市場陷落,小眾消費崛起



「把產品賣給所有人」的策略,再也行不通了!想討好全部人的產品,最後反而誰也沒討好到。作者詹姆斯哈金是長期觀察消費者行為的『獵酷族』,他發現:無論哪個行業,中間消費層都在快速凋零,並改寫了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

就連我們GOOGLE的方式,也早跟過去不同:以前,大多數人會GOOGLE一個單字;現在,很多人會同時用多個單字,更精準、更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從上網消費到下載音樂,從看電視到選總統,今天的消費者都比過去精準得多。

我們已經成為對網路資訊貪得無饜的消費者,成了哲學家丹尼爾.丹尼特(Deniel Dennett)和認知科學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所說的「資訊雜食者」(informavores──也就是頻頻上網、對網路資訊飢不擇食的動物。不過,上網搜尋資訊的新鮮感正逐漸消失,當無窮資訊唾手可得,許多人早已練就一身好本領,知道如何在網路上找到自己想要的資訊。

今天,在網路上搜尋資訊時,我們變得更沒耐性。根據網路專家杰柯柏.尼爾森(Jakob Nielsen)在二○○四年進行的調查顯示,我們當中有四%的人會先造訪網站首頁,然後再點選想要的資訊;四年後,這個數字下降到二五%──這表示,我們已經知道如何直接連上我們想要的內容。美國人只用一個單字來搜尋的次數,占搜尋總數的比例從二○○四尼的二四.五%,滑落到二○○九年的二.四%;同一時間期,同時搜尋三個單字以上的次數,則逐年成長。

可見,我們早已不只是「資訊雜食者」,根本已經進化成了無情的「資訊掠食者」。我們用老鷹般的姿態,在網路上精準取得自己想要的資訊,並進一步加速主流文化的式微。

我們正目睹一個嶄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每個人都想與眾不同,也因此,每樣東西都有自己的立基。面對如同老鷹一般精準的消費者,你還在用舊思維向他們對話嗎?



以上摘自《小眾,其實不小》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如何訂做一個好學生



暢銷書《如何訂做一個好老師》的作者肯.貝恩又一最新力作!這次針對想在學習過程中脫穎而出的學生,以及在教育事業中戮力不懈的師長們,帶來更具人性、實踐性與啟發性的建議和幫助。

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大學生?首先,不能只用成績好壞來衡量。大部分人討論的好學生,往往只是強調如何拿高分,但這本書不是在談成績最好的大學生,作者所強調的最優秀的大學生,指的是那些創意獨具、大學畢業後改變世界的成功人士們,他們念大學時的目標不只是拿A而已。在四年大學的光陰裡,他們培養思考與反省的習慣,使自己成長茁壯,並且能靈活應變,隨時充實自我。

本書結合有關學習與動機的學術研究,以及訪談傑出的成功人士而來,這些人生洞見來自於諾貝爾獎得主、艾美獎得主,以及諸多卓然有成之士。肯.貝恩指出,最優秀的大學生與一般人態度的差別,在於前者相信智慧與能力皆能隨著努力成長茁壯,而不是如一般智商測驗,從一出生就命定或是固定不變。


他們融會貫通各個領域的訓練,了解自己的思考方式,找到方法處理「有問題」的問題,而不只是尋找正確的答案而已。受到自我內在動機的驅策,他們學習如何擁抱失敗,不受世俗所謂的「成功」而束縛。這些行動家與革新者之所以成功,並不是把成功當成目標而已,他們重視的是培養好奇心、如何解決實際的問題,以及為了學習和成長而勇於承擔風險等等。


以上摘自《如何訂做一個好學生

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

想創業,你要有不一樣的腦袋



創業,不是你想的那樣!不用創新、不必年輕、不須專業,創業不專屬於誰,人人身上都有創業成功的因子!

關於創業者的三個迷思
迷思一:要創新才能創業
許多驚人的成就,通常是在成熟產業的夾縫中找出商機,或是把其他市場的商業模式,引用到別的市場或產業,很少有革命性的創新作為,僅憑「微型革新」,就能創造非凡的商機。

迷思二:要專業才能創業
什麼都不懂的人,才能帶著全新的眼界,沒盲點、不設限,更能看到機會,化「不可能」為可能。那暫且不論專業知識是不是優勢,我們可以確定的說:它不是先決條件。

迷思三:要年輕才能創業
每個人都有成功的創業機會,創業不是年輕人的天下,你會在這本書裡看到許多年記大、但都創業成功的人。我看過被定義為老年、年長或是資深,也就是這些不再年輕的族群,卻出現了極為優秀的創業家。

爆米花淋辣椒加檸檬汁,有什麼了不起?超沒價值!買下破產小藥廠投資專利失效的仿製藥,不可能做得成啦!從貧困小農的鄉村手機業務賺錢,腦袋是不是壞了!穿梭世界各國創業思維,熊熊燃燒內心的小宇宙,你的創意雖不特殊也絕不渺小,但即便是垃圾,都能變黃金!

在創業這一塊,沒有什麼是「顯而易見」的!很多做得起來的東西,往往事前來看並不會覺得有什麼高明,而且你還會面臨每天卡在不同的關,解決不同的問題上,處處是逆境,但也步步有突破。

為什麼創業會如此辛苦,因為你得逆著市場走勢,違反自己的本性,所有的創業者都得經歷過這一段,若不然哪來的「創業家精神」。創業者要為市場引進新產品或是新服務,民眾不像你已經在腦海裡醞釀許久,而且接受新事物對人類而言本就不容易;你得要改變他們現有的消費習慣,讓他們放寬眼界,接受市場上原來還有更好的東西,可以讓生活更便利、舒適,這表示你得挨過一段人們會拒絕或是冷眼旁觀的辛苦過程,如果你能成功突破人們的心防,就能證明自己的產品或是服務有很高的價值。

引薦全球創業異思維,從冰島到以色列、墨西哥到斯洛維尼亞、阿拉巴馬到紐約,再從孟加拉到巴基斯坦,接過香港、中國、日本到波多黎各,一舉改變你做生意的死腦筋、舊方法,看看你能從中學到什麼,還有這些創業故事可以給你帶來什麼樣的啟發?讓你攫獲驚人的價值,成就無可限量。

如果你也曾經有靈感,想要創業,書裡的故事你非看不可,讓這本書為你破除原本阻礙你的高牆,發現許多不尋常卻實用的洞見與另類想法,讓你能運用到自己的新創事業。


書中有許多勇敢而感人的創業故事,有些人獲致驚人的成功,也有些遭到令人喪氣的失敗,不論你是胸懷大志想要改變世界,或者只是單純想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公司或創一番事業,都能從這些當初不被看好的創業前輩身上汲取經驗,讓他們的勇氣與堅持陪你繼續走下去!相信夢想,相信自己內在的力量,你的小宇宙正要發光與發熱!


以上摘自《想創業,你要有不一樣的腦袋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核電不是答案


核電不是全球暖化的解決之道!

核電需要仰賴政府來自納稅人的龐大資金補助,卻並不是政府宣稱的乾淨能源。無論精煉鈾、建造反應爐廠房,還是運送和貯存核廢料,均會對臭氧層帶來破壞。一座核電廠所造成的大量溫室氣體和污染,在一、二十年內就會與傳統能源產生的污染相差無幾。

核電廠若發生事故將造成數十萬人死亡!
核電並不像宣傳的那麼安全,日本、蘇聯、美國的核電廠事故殷鑑不遠,核電廠也會成為恐怖分子的顯著目標,若有人蓄意破壞,受到輻射重度污染的災民可能數年、甚至數天內就會死亡,並導致下一代的先天性畸形或遺傳疾病,種種可怕後果不堪設想。

核電廠根本是原子彈工廠!
核電需要依靠軍火工業的研發,一座一千兆瓦的核子反應爐,每年可製造五百磅的鈽,而一顆原子彈的原料卻只需要十磅的鈽。反應爐等級的鈽,就可以輕易做出足以摧毀整座城市的土製原子彈!

不論你是反核還是擁核、支持停建還是關廠,都必須正視核電真正的本質以及所帶來的風險!我們的地球已處在危急存亡關頭,如果再不勇敢採取行動,未來的希望將會非常渺茫。唯有找到問題的根源並對症下藥,才能保有我們生活的環境!




以上摘自《核電不是答案》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如何讓人改變心意?


想要改變世界,先從改變別人的心意 開始!不是只有靠銷售維生的人,才需要學習如何改變他人心意的技巧。一旦學會這樣的技巧,父母可以輕易地讓孩子離開電玩,重拾書本;醫生可以讓病人願意走入健康生活;主管則能在公司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企業、家長、經理人、教師、朋友、教練,或任何人,都可能需要影響別人、改變他人的心意,但是人類天性害怕改變,作者揭露了如何發揮影響力,讓人改變心意、改變生活,最後改變未來的秘密。

溝通大師羅伯喬利斯(Rob Jolles)當過業務員、老師,也身為人父,他在書中提供一個簡單、有效的流程,使你能夠影響別人,讓他們發現,自己為何必須改變,以及需要怎樣改變。

不論你是想要成功銷售,或是說服別人戒除某項習慣,或是想要改善關係,本書介紹的技巧都能幫助你用善意引導的方式,來改變對方的心意。在我們努力說服別人改變心意的過程中,涉及很多要緊的東西,但我聚焦的重點是:這種說服要有品,不能失了道德。

《韋氏字典》對「ethics」的定義是:一套道德價值準則。但這其中有一大片灰色地帶,不是守不守規矩這麼簡單而已。當我們很想改變人或事時,有時,即使立意良善,也不免有所掙扎。如果只是運用操縱的技巧去改變別人的心意,則是卑鄙自私的行為。

人們不會立意做不道德的事,但是,當你有一個誘因時(這誘因可能是改變你職涯的銷售競賽勝利就在你眼前,唾手可得),影響與操縱兩者的分界線就會變得明顯可見了。若你的同僚改變其行為,可以使我們獲得的利益大於他本身獲得的利益時,影響與操縱的分界線也會變得明顯。如果再加入「辯解、合理化」,就產生了不道德行為。

這有如魔術般的技巧,將在這本書中完整呈現;作者以自己成功的銷售經歷,制定了一個可以改變他人心意的簡單、可重複、可衡量的過程。而我們從此過程中,可以窺探人們怎樣做出決定。本書並不是直接告訴讀者該如何做來增進「說服」的技巧,而是要讀者學會如何透過一連串的問題,引導別人發現不改變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完全接受他們需要做出的改變。


這本書充滿了趣味,也有感人的故事,書中並有一些例子說明了改變人心是有多麼困難,以及影響而不操縱的界限。本書傳授的技巧,實用又有效,已被許多專業銷售人員、太空總署工程師、人質談判者、藝術家、家長團體等等所證實。影響他人的藝術,不限對象,人人皆需要學習!

以上摘自《如何讓人改變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