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

最活力的老後




她的不老,不是因為追求回春,而是積極面對老年。歐嘉奶奶長壽、健康與滿足的生活證明——老年,可以是很棒的時光。

  這是一本有趣而激勵人心的紀實書。作者布魯斯熱愛運動,年輕時是田徑校隊選手,但他在步入中年後,不但體能急轉直下,還身材走樣、常常忘東忘西,連最愛的運動也開始覺得力不從心。他不知道該如何改變,以為自己只能放棄,直到他遇到歐嘉奶奶。

  歐嘉奶奶以九十多歲高齡,不但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外表看起來非常年輕,更活躍於田徑場上,創造了數十項世界紀錄。布魯斯看到她與自己的巨大差異,不禁感到好奇,他想知道為什麼歐嘉奶奶年過九十還能活力四射地到處比賽、追求個人的夢想與成就感,她究竟做對了什麼?她身上有什麼我們能夠學習之處?是什麼生活習慣讓她越活越年輕、越老越快樂?

  於是,布魯斯與歐嘉奶奶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採訪,並組成一個團隊,從醫學、基因、腦部研究、心理性格、飲食與睡眠習慣……等各種角度,來挖掘她身上隱藏的不老秘密。

  本書不僅探索老年醫學的新知、提出不老的生活守則,更重要的是分享歐嘉奶奶面對老年的精神與態度。歐嘉奶奶的健康長壽,不是因為盲目地追求青春永駐,而是以積極的心態與堅持到底的信念,面對生命中的所有挑戰──包括「老化」。

  年齡絕不是限制,退休後也不一定只能閒在家中、不知道要做什麼。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學習歐嘉奶奶的心態與熱情,活出充滿夢想、目標與成就的熟年時光。



以上摘自《最活力的老後》

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Google模式》智慧創做者


第一本由Google領導團隊人首度公開的企業內部運作與思維,Google董事會執行主席艾力克‧施密特獨家揭露,Google從崛起到稱霸超過10年的管理與工作秘笈,以及如何吸引21世紀最搶手的人才-智慧創做者(Smart creatives),迎戰顛覆性變化的成功之道。

艾力克.施密特和Google前產品部資深副總強納森.羅森柏格10多年前加入Google經營團隊,當時,Google已經以作風獨特聞名,處處反映創辦人賴利.佩吉和謝爾蓋.布林的遠見和反向操作理念。施密特和羅森柏格深刻體悟到,許多過去奉為圭臬的管理思維早已過時不再適用,要當稱職的領導人,就必須重新學習能因應顛覆性變化的管理方式與經營思維。

在網際網路世紀,各方競逐最有價值的人才,是智慧創做者。知識工作者已經是20世紀的過去式。智慧創做者(smart creative),具有深厚的技術或專業能力、高超分析能力、聰明商業頭腦,還有創造力與實踐執行的能力,而且,他們渴望運用科技做更多事,充滿好奇、質疑現狀,以不一樣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應付挑戰。智慧創做者就是成功企業的祕密武器!

施密特和羅森柏格首次分享他們這10多年來在幫助Google發展領悟到的經營管理啟示,詳細揭露Google內部實際運作的邏輯與思維,包括大家普遍好奇的人才策略、溝通模式、創新之道、如何因應破壞性顛覆,以及如何發展與維持獨特的Google文化,都以實際故事呈現,生動有趣,對於任何想創立新事業或想在組織內展開新行動的人,都很實用,深具啓發。

企業要在快速變化的時代成功,就必須改掉過時的管理方式,吸引智慧創做者加入團隊,並且創造讓他們可以成長茁壯的環境。

   辦公室擁擠雜亂沒關係,重點在讓員工能高度互動,充滿激盪的活力。
          要達成真正的共識,需要有人提出異議。每個人都有表達異議的「義務」,而非「選擇」。
          Google 的優先要務是成長,而非只有營收,成長是為創造營收提供更好的基礎。
          以競爭者為傲,但別追隨他們。一味聚焦競爭對手,永遠無法發展出任何真正創新的東西。
          先考慮有學習新事物能力與記錄的人,而非僅考慮是否有特定職位經歷。
          別雇用你不想半夜3點在洗手間碰到的人,因為你可能整晚都待在辦公室。
          最了解資料的人是最靠近議題的人,通常不是管理階層。領導人別迷失在你不了解的細節中。
          雇用員工思考,而非雇用他們做工作
          領導人需要「正確的過度溝通」。任何人都必須開放溝通,分享所有訊息,以做最棒的路由器為榮。
          思考格局十倍大,而非追求10%的改進
          70/20/10法則激發創新:70%資源投入核心事業,20%資源投入新產品,10%資源分配給全新的大膽計畫

21世紀是社群與平台經濟的年代,消費者與供應商雙向交流,單面向的層級管理模式不再管用,你需要的是「Google模式」!


以上摘自《Google模式》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安慰的藝術




對我們許多人而言,提供安慰最困難的地方莫過於與傷痛難過的人面對面,不管是安靜地坐在一起,或是找個話題談談。在這些親近的時刻裡,我們亟欲尋找「適當」的說法語,卻往往忘了自己真正想要說什麼。究竟為什麼說話這種最重要的安慰方式,會如此難以駕馭?

冷酷的世界裡更需要溫柔相待

在這個步調快速的世界裡,我們很難緩下腳步,只為了「陪伴」某個需要我們的人。我們已經習慣了各種「即時新聞」,或是在網路上流傳的消息,我們的注意力被各種訊息給分散,甚且看不到就在我們身邊的人。這些快速的溝通傳播方式,降低了我們的耐心以及願意傾聽的心,偏偏那些悲傷而需要安慰的人,通常無法快速「進入重點」,正是需要我們的耐心和傾聽。耐心這個安慰的重要特質不斷被人們遺忘。然而,此刻我們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我們很難從媒體上找到安慰對話的範本,電視機和收音機裡看不見也聽不到太多能夠帶給人們安慰的說法語。真正的安慰者通常不會上節目說教,也不會出現在所謂與專家面對面的新聞節目,指著參加者或來賓的鼻子,告訴他們如何「克服」問題。很多所謂的專家聲稱要分擔我們的痛苦,但是從他們閃爍的目光裡,我們可以看見他們對於我們的問題感到鄙夷,不論是卡債、失業、甚或失眠。不,倘若我們真的想要學習具有療癒力量的對話,最好訓練自己拋開所有雜音,聆聽我們自己的心。我相信當我們需要給與身旁的人安慰時,我們應該要也確實可以緩下腳步。這個世界絕對不會因為我們停下來多說了一些同情的說法語而停止運轉。

安慰的語言:說什麼,不要說什麼

如同先前提到的,當我們面對需要我們的愛和支持的人,我們常常會忘記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因此,最好在會面之前,先坐下來釐清你想要溝通的重點和傳達的訊息。

以下幾個例子供參考:

․我就在你身邊,你隨時找得到我,我很關心你。
․我願意聽你說,我想要了解你的想法,我會陪著你。
․我對於你告訴我的事很有興趣,我很願意聽你說更多你經歷過的事。
․我可以感受到你的悲傷或挫折,即使我自己沒有經歷過你的遭遇。
․我願意敞開心房接納,不會妄加評斷。我是值得你信任的人。
․我可以提供特定的協助與支持。
․在這次的會面之後,我想與你保持連繫。

這些內容,或類似的說法語,都傳達了我們真心想「陪伴」對方度過傷痛,和我們在緊張或不安時隨口而出的說法不一樣。當我們不確定該說什麼的時候,常常會言不由衷地說些陳腔濫調,而非發自內心的真誠話語。

避免陳腔濫調!話語也可能會拉開彼此的距離,尤其是當我們表現得好像我們知道「什麼對對方最好」。剛經歷創傷或失去的人,會不想聽到或接受那些出自好意的指導或智慧之言。只要聆聽並真誠回應對方的說法,就是很大的安慰。

當我們探訪某個正處於痛苦低潮的人時,往往很難鼓勵他們分享內心的感受。有時候,只要默默坐在他們身邊陪伴就已經足夠。有些時候,你可能會感覺到他們想要找人談談。

以下提供幾個有用的建議,協助你展開一場療傷的對話:

一、話語的邀請:
「我在想……
「聽起來……
「那件事現在進行得如何……?」(檢驗結果、面試、約會)
「那件跟……有關的事怎麼了?」
「我可以想像這件事會有多困難……」(不要直接回答說:「我了解。」)
「這些日子以來,是什麼幫助你撐下去?」
「你今天想要談談這件事嗎?」

一旦開啟對話,讓對方自然而然地說下去,不要強迫對方。以下是安慰者想要繼續話題時,常會犯的一些錯誤。

二、阻礙對話進行的障礙:
急著提供建議
打斷長時間的靜默
改變話題
追根究柢,不斷問「為什麼」
問了太多問題
只問是與否的問題
嘮叨、說教、長篇大論
過度解讀
說了太多你自己的事,或是你「類似」的經驗
講得太快太急
音量過大或過高
告訴對方他們重複提到相同的事情
告訴對方不需要跟你解釋你已經知道的事情
說話過於一板一眼、問題導向、過於官腔、自作聰明或是無趣

藉由檢視對話中常見的障礙,比較用語的差異,我們可以清楚傳達希望表達的訊息。然而,必須牢記的是,基本上人類的溝通有百分之八十是透過言語的方式──說話的口氣跟臉部的表情所傳達的言外之意更加生動豐富。我們看著他人的方式、凝視對方的目光,以及說話的音調,都能夠表達我們有多在乎對方。


以上摘自《安慰的藝術》

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在中世紀時期,鼠疫肆虐,奪去了歐洲近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人民的生命。人民開始相信是上帝的懲罰,於是大規模的鞭笞開始流行。受鞭笞者相信透過鞭打自己和承受身體上的懲罰,上帝不會讓他們染上鼠疫。更可怕的是,人開始找尋替罪羔羊,任何長相醜陋或是行為古怪的人都會受到懷疑,遭到迫害。這就是群體。

群體中的人不僅在行動上與本人有完全相反的表現,而且思想和感情也與平時完全不同。你相信嗎?即使是各行各樣中最優秀的專家,當他們表現出一個群體的時候,也會經常性的做出極度愚蠢的決定。群體消滅個人的獨立意識、獨立思想能力。

許多人湊在一起,就叫群體。不管他們是誰,不管他們是幹什麼的,也不管他們因為什麼而湊在一起,只要他們湊在一起,就是一個群體。或許我們會認為,雖然這些人組成了一個群體,但他們中的每個人仍然是獨立的,與他單獨一個人的時候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現代心理學可不這麼認為。

在現代心理學看來,群體一旦形成,就立即有了一種群體的特點,這種特點與其中的任何一個人的特點都不同,卻和每一個群體的特點沒什麼區別。所有的群體都是一樣的,群體就像一個有生命的生物,它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思想,這種群體中共同的感情和思想,就是所謂的「群體心理」。

「群體心理」是不可靠的,是暫時的,一旦構成群體的人各自離散,每個人又立即恢復到了自己以前的狀態。但在群體之中,他的個性卻消失了,不見了,這時候他的思想與感情所表達的與群體的思想感情完全一致。有關群體共同的心理狀態沒有明確的術語可以表述,我們只能稱之為組織化的群體,或者叫心理群體。

這個組織化的群體是一種極為特殊的存在,他的行為體現為精神的統一律。但是,一些人偶然出現在同一個場合,這還不足以構成組織化群體的特點。大街上往來穿梭的人雖然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地點,但是這些人的目標各有不同,就構不成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概念。

真正意義上的群體,是有其前提條件的,缺少了這個條件,一群人就稱不上是群體。群體中的人有兩個共同的特點:首先是每一個人個性消失,其次是他們的感情與思想都在關注同一件事。有時候,即使這些人不在同一個場合,但如果符合這個條件,那也可以稱之為一個群體。

較為典型的是這種激烈感情的驅動,比如大家共同關心的國家大事,一旦太多的人同時考慮這個問題,那麼這些原本獨立的個人就立即形成了一個群體。一個偶然的契機,可以讓這些原本散處於四面八方的人同時聚集在某一個場所,這時候,這群人就立即表現為同一種心理特徵,他們的行為再也沒什麼區別了。所以,有時候三五個人會形成一個群體,而成千上萬的人湊在一起卻未必會發生這種心理現象。

任何時候,一個民族也不可能同時出現在一個共同的場合——人數太多了——但不管他們在哪裡、他們彼此之間的距離有多遠,但他們是同一個群體,他們的行為表徵沒任何區別。心理群體形成之後,就會表現為一種共同的、暫時的,然而又是十分鮮明的普遍特性。除此之外,群體還會表現出一些附帶的特性。

組成群體的人員不同,那麼除了普遍特性相同之外,不同的群體的附帶特性不同,而且,群體的精神結構也會有所不同。這樣,我們就可以對群體進行分類。所的群體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不管群體是由什麼人組成的,但所有的群體都有著一致性。


除此之外,不同的群體還會有不同的附帶特點。構成群體的人員不同,其附帶的特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可以根據群體的普遍特性來辨認群體,同時又可以根據群體的不同附帶特性將他們區別開來。

以上摘自《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說故事的領導




「早在這世上有第一家企業之前……無論何種語言,最有力道的一句話就是:讓我告訴你一個故事。」──《你的故事是什麼》(What’s Your Story)作者馬修和威克(Mathews & Wacker

你還在用條列式的簡報說明你的想法嗎?
3M多年前就已經禁止使用重點說明,改以說故事方式呈現報告內容。P &G專程聘用好萊塢的電影導演,指導高階主管說故事的技巧。

說出精采故事,讓你的團隊一切都聽你的!
你的團隊為什麼叫不動,不是你的話沒有感染力,更不是你領導無方,而是你沒有說出一個打動人心的好故事。

說出好故事,就能帶出好團隊!依據企業所面臨的不同挑戰加以整理,告訴你如何利用故事,以深入淺出的方法與老板、團隊、顧客及其他人溝通,即使你認為自己對說故事一竅不通,也能幫助你輕鬆運用。

打造獨一無二的領導力,你一定要學會說故事!

故事可以為你的價值觀和理念賦予強大的意義,這是依靠逐點說明辦不到的。  決策過程的關鍵常常是感性的訴求,比起運用理智、邏輯來說服別人,說出打動人心的故事更重要!

專業故事家道格李普曼(Doug Lipman)說,一九六年和一九七年代,世界各地的人對說故事又開始有了新的認識。一九七三年,在美國田納西州舉辦的第一屆全國說故事節(National Storytelling festival),活動吸引了全美的注意。但一直到一九九年代,說故事才正式重回商業王國。而這全是靠三方的力量集結才得以完成:

一、眾多學術研究指出,職場上的故事極具成效(譬如大衛波依〔David M. Boje〕所做的研究)。

二、許多商業暢銷書都探索了這個主題(最早期的兩本是阿姆斯壯〔David Armstrong〕所著的《小故事,妙管理》和紐豪瑟〔Peg C. Neuhauser〕的《企業傳說》〔Corporate Legends & Lore〕)。

三、商場上開始出現具有帶頭作用的故事實踐家,譬如任職於世界銀行的史蒂芬丹寧(Stephen Denning)。

這就是它的簡短歷史。過去二十年來,尤其是最近十幾年來,說故事被重新定位成管理階層的領導錦囊和有效工具。對於這個日益壯大的領域,這本書裡有兩類故事。一種是可以被一再轉述的現成故事,都是當事者在情況所需時寫下來的故事。另一種故事具有跳板功能,可以啟發你去創作屬於自己的故事。其中許多故事兼具兩種功能,但都能傳授領導統御方面的經驗教訓,值得學習。這些都可以用來精進自己的領導統御技巧,或者教導別人如何成為更優秀的領導人。


除了從故事中學習之外,也希望你們盡情享受這些故事。有些故事會讓你開懷大笑,有些故事會令你潸然落淚,大部份的故事都會讓你開始深思。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可以啟發你想去做點什麼──從此開始構思、收集、和說故事。

以上摘自《說故事的領導》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放棄的力量




「放棄」是人生的必修學分,沒有放棄的能力,多數人會活在自暴自棄的迴圈當中。放棄與堅持同等重要。你是否也被「堅持就會成功」的迷思給困住了?堅持並不是人生唯一的答案,必須同時具備放棄的力量,能夠擁有兩者能力的人,才可以過得快樂又獲得成功。

放棄,讓你的人生更幸福。有時候,放棄才是通往成功的道路,學會放棄的技巧,也是更健康的人生態度。從「堅持=成功」的桎梏中解脫,邁向更新、更美好的可能。

放棄的力量能為人生帶來什麼改變?
——放棄帶來成長和學習,以及建構新目標的能力
——缺少了放棄的能力,多數人會洩氣地在原地踏步
——知道何時該停止堅持,採取放棄,人生才會圓滿
——當目標無法達成時,放棄是一種健康又適合的回應

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你是否給不必要的堅持制約了?
你的「自我」有多少是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上?
在設定目標方面,你有多實際?
你是否傾向於過度堅持到底,即使你感到不快樂?
當你嘗試新事物時,是聚焦在自己付出的努力,還是失敗的可能性?
你有多擔心自己會犯錯?你會懷疑自己嗎?

我們身處在一個認同放棄是最後手段、鼓勵大家堅持下去的文化之中。從小我們受的教育是:不能半途而廢,「堅持」才是成功的關鍵;因此「放棄」這個詞彙被妖魔化,等同承受不了壓力的人才會做的事。然而不論在生活、工作、愛情,有時勇敢地選擇放棄其實是更好的處理方式。學習放棄的藝術能阻絕我們傾向於過度分析、反覆思考,並且為已經毫無用處的目標賦予正面意義。

在《放棄的力量》一書中,暢銷作家佩格.史翠普與心理治療師艾倫.柏恩斯坦融合心理學的觀點,告訴我們該如何放棄、要如何重新開始?現代人太容易過度分析、反覆思考,時常困在很多個「萬一」的假想情境中;或者受到「可得性捷思法」、「間歇性增強」等心理影響,繼續堅持錯誤的目標。每個人都需要學習情緒與心理的韌性,進而去了解自己的目標以及何時該堅持,何時該放棄?而不受心理習性所支配,「放棄」是一門讓我們能夠過著幸福與成功生活的藝術。

跳脫傳統對「放棄」的負面觀點,重新定義它,並從「目標」的角度來思考「放棄」是否有其必要。作者希望提供讀者一套掌握自我(情緒),理性判斷目標的能力,使讀者能在關鍵時刻決定是否調整人生目標,進而擁有更幸福的人生。



以上摘自《放棄的力量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笑的科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心理學

用右腦大笑、用左腦分析
知道人為什麼會笑嗎?為什麼不同的人聽了同一個笑話卻有不同反應?笑話帶有什麼獨特的訊息?幽默有公式可循嗎?大笑時,大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從認知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的角度切入,網羅各種與幽默有關的研究及有趣的笑話,依序解釋幽默是什麼、分析幽默的目的,並說明幽默對我們的重要性。你將會知道:

.聽到笑話而使大腦釋出的神經傳導物質,竟然跟喝咖啡和吸毒時一樣?
.幽默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建構、推斷、解析?
.為什麼「驚喜」是幽默的重要元素?
.電腦在益智競賽中贏過人腦,但卻不能分辨笑話?
.人若愈幽默就愈聰明?

大腦的確相當龐雜:從這裡連結到那裡,接著又從那裡連接到其他更多地方,而整個系統卻沒有所謂的「最後部分」來決定我們的言行。我們大腦的行動,反而是讓各種概念彼此競爭以獲得最後結果。

這種途徑有它的好處,比方說它能讓我們推理、解決難題,甚至是閱讀書籍。儘管如此,有時它也會導致衝突,例如當我們想同時掌握兩種或更多不協調的概念的時候。要是這種狀況發生了,我們的大腦只懂得做一件事,那就是笑。

我們常把人類心智想得跟電腦一樣,以為它能從環境接收輸入訊號,並根據我們當下的目的行動;但這樣的觀點並不完全正確。與其說以有邏輯、控制良好的方式運作,大腦更像在同一時間執行多重任務。當它面臨模稜兩可的情況時不會當機,反而利用這些困惑達成複雜的思想。

當大腦接觸到的命題或資訊產生衝突時,它便會利用這個衝突產生新穎的解答,有時甚至會製造出前所未有的點子。幽默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我們在過程中感到喜悅;因此一個枯燥乏味的心靈,勢必是沒幽默感的心靈。我們從克服困惑獲得愉悅,我們想到解答時就會笑。

將幽默看成是社會及心理現象,對我們產生的挑戰之一是它不容易測量。大部分的科學家比較喜歡專注在笑這種具體的行為;因此,對笑的研究是相對透澈的。調查中更顯示,比起其他情緒反應,更常看到人們對彼此笑。我們每天平均會笑十五到二十次,不過這還是有很多變異,女人隨年紀增長,會漸漸比較少笑,但男人就不會如此。所有人都傾向在下午和晚上笑,而這個趨勢在年輕人身上最明顯。

所以說,笑的研究是我們企圖理解幽默的第一步,也就不奇怪了。亞里斯多德說:人類是唯一會笑的物種,在嬰兒還沒發出第一聲咯咯笑前,他們還沒有靈魂。他更進一步宣稱,每個嬰兒會在他出生後第四十天發出第一聲笑。尼采則描述笑是對存在性孤寂的反應。佛洛伊德的觀點就正面多了(這不是他往常的調性),宣稱笑是緊張和通靈能量的釋放。

當然,這裡的每個定義都有問題,在於它們都無法證明。我們無從測量通靈能量和存在性孤寂,未來也不可能會有。也許這就是為什麼霍布斯總把事情搞得一團混淆仍感到自在,憑他將笑稱為「從某種乍現的概念中,意識到我們自身的某種長才所升起的光榮自豪」。

笑,是我們實際能觀察、能測量的,研究笑這個行為的確有無窮的樂趣;但幽默更加顯露了我們的人性、我們如何思考和感覺,還有我們如何與他人連繫。幽默是一種心智的狀態。《笑的科學》要說的是一個概念:幽默與其最常見的表現方式,也就是笑,都是因為大腦仰賴衝突運作所產生的副產物。由於大腦須經常處理困惑或模稜兩可的情境,而我們的心智卻會偷跑、犯錯,最後往往將自己陷於複雜的泥沼裡。但這不是壞事,它反而使我們有適應力,笑的能力也是由此而來。

多年來,科學家早已知道幽默能增進我們的健康;而現在透過將幽默視為扎實的心智鍛鍊,我們才理解為何如此。幽默就像大腦的鍛鍊,正如體能鍛練強健體魄,保持好笑的視角是維持認知敏銳最健康的辦法。這也解釋為何羅賓威廉斯的獨角喜劇橋段,能提升我們解決字詞聯想的能力;心智就是要經常運作、被開拓與接受驚喜的。這類的喜劇可促使我們的大腦與困惑正面交手,激盪出新的火花。


雖然在本書中,我們將探索如何把幽默融入生活裡;但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目的不在於學習如何逗人笑或說出完美的笑話。這並不是說讀完本書,你無法成為一個更有趣的人,要讓一個人變有趣,關鍵不在於學些把戲或背些笑話,而是掌握如何以幽默來回應這個充斥衝突的世界。那麼你將會明白,為什麼喜劇沒有簡單的清單或規則可循,還有為什麼沒有一個笑話有辦法取悅所有人。幽默相當見仁見智,因為我們每個人處理複雜大腦裡意見不合的方式是獨一無二的。

以上摘自《笑的科學》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再也沒有難談的事




若我們與人交談時,覺得自己會受到傷害或自尊受損,或如果正在討論的是自己非常關切的話題,或是和自己非常關切的人討論這些話題,那麼我們就可說是正在面臨一場「高難度」或「令人不舒服」的對話了。

大家都曾經有過讓自己害怕或不舒服的談話。對於這種談話,我們能逃就逃,逃不掉的才會像吞苦藥一般去面對。

你是否曾經必須:處理績效不良的員工、向愛慕的人表白、為了錢與教養的方式和配偶爭執、面對奧客、要求加薪、告訴鄰居他們太吵了、沒有發票卻想退貨…… 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困難的溝通情境,也是我們非常在意、又很難說出口的事。所有的「高難度對話」背後都有相同的原因;而人類面對「高難度對話」之際,無論在思考及行為上所犯的錯誤,也都是類似的。

如何辨識出對話中的三種基本結構
如何解讀對方有說出來、沒說出來的話
如何提出重要的議題,又不會導致對方的防衛心態
如何管理你自己和對方的的強烈情緒
如何邀請對方放下情緒,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前進

問題並不在於你有沒有努力去尋找「高難度對話」的答案,而在於你有沒有正確的觀點。其實,問題不在於你的行動,而是你的想法。如果你只想用不同的行動去解決「高難度對話」,那是沒有用的。我們的目標應該要實際一點。想要「完全消除恐懼及焦慮」,似乎不太實際。比較可能達到的目標是「降低恐懼及焦慮,並且學會管理這些恐懼與焦慮」。完美而沒有風險的結果可遇不可求,但在合理的風險下尋求改善則是合理的期待。

採用「同時我的立場」的句構來清楚表達
只說事實,不要論斷
「我覺得」這三個字可降低對方的防衛心
談不下去時,先暫停一下
有時候,用行動取代對話
對話提問祕技:用「請整理你的房間」來取代「你什麼時候才要整理你房間?」

碰到惡意的言詞攻擊時,如何維持情緒的平衡

以上摘自《再也沒有難談的事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 2




害羞,是一種詛咒。害羞讓我覺得不論在誰的世界裡,我都是個不速之客。害羞是最糟糕的一種個性,沒其他種可以比。我寧可討人厭,寧可粗魯一點,都一定比害羞好,害羞的人很痛苦,討厭或粗魯的人感覺還蠻開心的。戴夫B特雷多(DaveB.,Toledo),俄亥俄州(Ohio)

%的人都說曾受害羞所苦!即學 85 帖等同專業療程的退羞特效藥,自信有了、敢眼神交流,心跳會變慢,心情會變嗨!即刻博得好人緣!

問:路上遇到半生不熟的人迎面走來,你怎麼辦?
遇到這種情況,害羞者的反射動作會是假裝沒看見,但請你千萬「ㄍㄧㄥ」住。不要東張西望,不要左顧右盼,不要往店裡鑽,也不要往對街閃,不要拉低帽簷,也不要望天無言……。不論有多掙扎,都請你掛一個超陽光的燦爛笑容在臉上,用隔天不用上班的心情把「哈囉」射過去,保證你不會輸,只會贏(退羞特效藥第15 帖:單挑逃避的衝動)。

一和人說話就會大飆汗?身處人群中就想隱形?遇到正妹帥哥立刻臉紅跳針,上台發言猶如上斷頭台?如果說熱情如火,那害羞正如融化的冰,會讓場子冷掉,讓與你互動的人感到一陣不適,再熱情澎湃的人也會因為你的害羞無語而漸漸失去了談話興致。

害羞的人不僅平時與人互動時充滿莫名的壓力,就連影響生計最直接的求職面試也比外向者拿到工作、好薪酬的機率低許多,中高齡時在職場上也較難以為繼。然而研究指出,有一三%的人一輩子害羞,八%的人說曾受害羞所苦,另外四%的人則說自己經常會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

害羞者內心閃過的念頭,也許是活潑外向的人壓根沒想到過的困擾:「我該不該承認自己害羞?」、「路上巧遇同事該不該打招呼,還是乾脆裝作沒看見?」、「參加活動時,如何融入陌生的人群中?」、「到底該說什麼話來破冰?」……每一點不確定,都有些巧妙化解之道,一步步建立自信,直到讓害羞寶寶覺得「我好了」,開始能享受人際之間火花逬現的交流樂趣。想加碼找到人生真愛、教養出陽光的下一代,主動出擊,踏出成功的第一步、第二步⋯⋯

從羞羞女到聊天王的退羞大全
本書可說是作者以治癒自身害羞的心路歷程所寫成的「退羞大全」。國際溝通大師暨暢銷書冠軍的作者萊拉・朗德絲,上遍不計其數的電視與廣播節目,面對上萬人演講也不會留一滴汗,但她在書中自爆:從小「害羞的不得了」。

為了擺脫「羞羞臉」,她當過六年幼稚園老師、做過空服員;為了更放得開,加入演員訓練,甚至站上百老匯舞台。最後,為了戰勝演說的恐懼,更成為遊輪旅遊總監,日夜對大批群眾開口⋯⋯。不必走一遍她的辛苦路,只要直接服用她寫給你的 85 帖退羞特效藥,你也可以升格為「前害羞寶寶」,把其實很棒的自己大方呈現出來。

85帖實證有效的「退羞特效藥」,以心衛專家主張的「漸進式接觸療法」(GET) 為本,讓害羞者暴露在不同等級的挑戰中,循序服用,讓生命不斷跳出嶄新頁面!

退羞特效藥搶先用:
退羞特效藥第 19 帖:發神經有益身心
早上一睜開眼就像個瘋子:拉開嗓門好像在超級盃現場;跳上跳下好像兔子發狂,像龍捲風一樣轉個不停……嗯嗯,現在站起來恢復人樣,換上漂亮衣裳,早餐吃好,精神飽飽去面對這個世界。早上起來先爆炸一下,然後再慢慢冷卻下來,效果勝過掉到低潮以後想再爬出來。

專家研究出來哪種個性最吸引人?答案:活力十足外加樂觀。研究顯示,一個人有沒有自信,害不害羞,最大的差別在於體能的能源高低。不論你是想活潑外向,或是自信地曖曖內含光,服這帖藥,你早上走出家門都會精神奕奕,不怕任何害羞的挑釁。

退羞特效藥第 65 帖:假到真時真亦假
學演講對害羞沒有用!要克服害羞,讓聲音傳達出信心有更直接的渠道:學演戲。演舞台劇,可以不用麥克風就讓聲音傳到最後一排,還學會運用肢體語言來輔助溝通,排戲時所需要的眼神接觸讓害羞者的人生可以有天翻地覆的轉變。融入角色以後,下了台也害羞不太起來了。

研究說:害羞的人會擔心自己的行為不能反映出真實的自己,但跟像梅莉史翠普這樣戲路很廣的演技派一樣,你必須學會抹去所謂「真我」跟角色之間的那條界線。在舞台上假扮別人,可以讓你在現實中把最重要的「自己」這個角色演好。



以上摘自《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 2》

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

情緒習慣,決定你的一生




你的情緒被操控了嗎?阻斷你的黑暗面,學會讓你一輩子受用的正面情緒習慣!

情緒有驚人的力量,也有慣性的特質。好消息是,壞的情緒習慣是可以改的!壞消息是,我們的大腦習慣選擇最熟悉的情緒。所以,想想看,你經常餵養自己哪一種情緒?

我們的大腦只選擇最熟悉的情緒,因為這會讓大腦安心。大腦為了維持熟悉的情緒習慣,只要出現偏好的情緒,便會盡可能的讓它維持久一點;相反的,若是出現陌生的情緒,則會選擇盡快遺忘它!

作者從事精神科醫生多年,在接觸過許多病患後,發覺到情緒也有習慣化的現象,他把這種習慣性的反覆情緒稱之為「情緒習慣」。例如:經常勞心費神的人,當沒有事情需要擔心的時候,就會感到不舒服,心裡會不自主的渴望焦慮和憂鬱。因此,許多從小養成的情緒習慣,就像老朋友一樣與我們常相左右。在作者的臨床案例中,有人有自我折磨的情緒習慣,有人與憂心忡忡的慣性心魔為伴。

不僅如此,情緒習慣並不單純。它還會改變樣貌,令人無所察覺,也會欺騙自我,以求延續下去。小時候你是否曾經因為不想上學而感覺肚子隱隱作痛?相信不少人都有這種經驗。其實這是大腦為了編造不上學的藉口,而製造肚子痛的症狀。就算是難過不舒服的疼痛症狀,只要背後可能藏有未知的好處(如不用上學),大腦就會使出非常手段。本書除了引用許多實例故事,說明具有強烈影響力的情緒習慣類型,還以科學的觀點解釋大腦是如何施展技倆,讓人任由情緒習慣的操控。精彩案例包括了:

幾乎萬事包辦的便利貼女孩,好不容易被主管賞識升遷,卻只想繼續當個基層人員就好

有著俊俏外表的男子,一心渴望擁有穩定的感情,既不花心,但為何戀情總是無法持久

年輕的女大生想要變瘦、變美,讓更多人喜歡,卻因此營養失調得了厭食症

婚姻幸福美滿,和公婆關係融洽的太太,居然莫名感到焦慮,甚至還罹患了憂鬱症

在公司擔任課長,也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好爸爸,為何陸續有部屬離職,不想與他共事

堪稱人生勝利組的企業家,本身卻過得不快樂。唯有在營業額爆增、產品成果令人讚賞時,才會感到些許快樂,但快樂感總是一溜煙的消失不見……

情緒習慣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一旦染上負面的情緒習慣,可是會使心理健康失衡,讓人出現憂鬱症、躁鬱症、焦慮、內疚自責等症狀,而且還會對人際關係造成影響,甚至產生嚴重的破壞。你知道嗎,有些女性總是自嘆自己老是遇到「壞男人」,付出的比男方多,換來的卻是絕情,其實這就是情緒習慣所帶來的破壞力之一!進一步去探尋原因,會發現問題就出在慣性陷阱──習慣尋找自己熟悉的對象,而且一旦對親密感的取得方式產生扭曲,就更容易形成扭曲的人際關係慣性(渴求型/放棄型/拒絕型)。

以上摘自《情緒習慣,決定你的一生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老虎、蛇和牧羊人的背後》認知心理學



這是個「臉書動態消息」和「instagram照片分享」的時代,也是個「維基百科條目」和「網站評論推薦」的時代,只要有手機和電腦,人人都可以是公民記者和策展人。在每天10,000個決定中,哪些資訊是真的?誰說的話可以信?你要如何選擇最好的?

美國聲譽卓著的認知心理學教授,著手進行一項了不起的實驗,讓一群美國學生與華人學生看一組影像,每張影像只出現三秒鐘,內容五花八門,有天上的飛機、森林裡的老虎、路上的車輛……你懂的。

教授好奇美國學生與華人學生會如何看待這些影像,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來觀看它們嗎?會看到同樣的東西嗎?舉例來說,如果地上有蛇,誰會注意到?

場景轉換到英格蘭坎布里亞郡,詩人和藝術家讓這個美麗的英國鄉間永垂不朽。時間是1986年,1800英里外的蘇聯車諾比發生了一場恐怖核災,災難一週後輻射落塵開始向外波及,落塵量是廣島原子彈的400倍。

英國政府開始關切,擔心坎布里亞羊群受到影響,吃下沾有輻射落塵的草,而羊肉是本地主要的出口品。政府找來一群頂尖的核能科學家,專家判定羊群吃草不會受到污染。但當地的牧羊人卻有不同看法。

老虎、蛇和牧羊人的背後有什麼?在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我們一週接觸到的資訊量,超過17世紀一般人終生可能接觸到的資訊量。無論你是上班族、政商領袖、專業人士或普通家長,每天都有超過一萬個選擇等著你做決定。選錯早上要喝的咖啡沒什麼,頂多皺一下眉就過去,但財務、健康或工作上做錯決定,可能會導致你身體變差、變窮或丟掉飯碗,甚至可能對自己或他人的人生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本書作者諾瑞娜赫茲為大學教授、經濟學家、策略大師、作家暨講師,帶我們了解這個凡事數位化、什麼都要上網查一下的時代,隱藏著什麼樣的騙局、迷思與機會,讓我們用全新觀點看待網路世界,學會善用真正的「專家」知識,解決工作與生活上的大小難題。


掌握書中10個步驟,讓你看到老虎看到蛇,不再莫名害怕神祕的納可利瑪人,知道網路上不但有假評論和假分身,還有殭屍大軍和五毛黨。並且能勇於拒絕盲從、挑戰專家,善用牧羊人的「在地」智慧,正確解讀各種資訊,為自己做出更聰明的決定。睜大雙眼,閃閃發亮的,不一定都是金子。

以上摘自《老虎、蛇和牧羊人的背後

寬恕:為自己及世界療傷止痛的四段歷程


將痛苦轉化為希望,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圖圖大主教轉化生命的療癒之作,比曼德拉早十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達賴喇嘛、翁山蘇姬、歐巴馬一致推崇!

每個人都有需要寬恕他人的時候,每個人也都有需要獲得寬恕的時候。無論是講話刺傷我們的朋友、背叛了我們的配偶、沒給我們升遷的老闆,甚至是通勤途中擋我們路的駕駛,每一天,我們都面臨著同樣的抉擇:原諒,或者報復。

儘管有無數研究列舉出寬恕在社會、精神、心理、甚至是生理上的益處,然而,寬恕的實際過程卻往往是個未解的謎。沒錯,放下仇恨是很好、很有幫助,但我們在受到傷害時,要怎麼做才能放下仇恨?當我們被剝奪的東西無法還原時,要怎麼斷了報復的念頭?或者,有沒有可能既寬恕又討回公道?為了達到寬恕,必須依循什麼樣的步驟?受了傷的脆弱心靈,又該如何縫補所有的破洞?

圖圖大主教身為「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主席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見證過各種窮凶惡極的罪行,常有人問他,在看遍世上的衝突與苦難後,關於寬恕,他學到了什麼。本書就是針對這個問題的回應,也是對於另一個問題的解答:我們該如何寬恕?

本書將探索寬恕的真義,以及走上寬恕之路的四段進程:把事情說出來、正視內心的感受、予以寬恕、重建或放下這段關係。書中提供了冥想、練習、儀式和禱詞,一路帶領我們學習寬恕的語言,讓每個受傷而破碎的生命都能歸於完整。

寬恕不是在縱容某個人,也不是在主張做壞事沒關係。寬恕純粹就是明白每個人都是天性本善,但也都天生就不完美。在每一種無望的處境當中,在每一個看似無可救藥的人身上,都藏有蛻變的可能。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種天賜的能力,可以從苦難中創造喜悅、在絕境中找到希望、修復每一段需要修復的關係。在圖圖大主教的引領下,一起踏上療傷與復原之旅吧!


以上摘自《寬恕:為自己及世界療傷止痛的四段歷程》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為什麼人們一直無法改變?
為什麼自卑感總是揮之不去?
為什麼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之下?
為什麼現在無法真實感受到幸福?
或許是因為,我們缺少了被別人討厭的勇氣!

一名憤世嫉俗的年輕人來到哲學家的小屋。當他聽聞哲學家主張「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便決心前來推翻這種謬論。這個世界明明複雜混亂,哪裡單純了?如果幸福真的這麼容易,為什麼他還會過得這麼痛苦?

隨著年齡增長,世界漸漸露出本性,等待在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可能,也因此翻轉為不可能。於是「幸福快樂的日子」結束,迎面而檢的盡是殘酷的現實。不只是這樣。長大後還會涉入複雜的人際關係,被迫背負許多責任。當然,許多小時候無法理解的歧視、戰爭或差別待遇等社會問題也會一一浮上檯面,讓人無法忽視。不是嗎? 

如果在一個宗教力量強大的時代,或許還能得到救贖;因為神的教誨就是真理、就是世界,就是一切,只要跟隨祂的指引,就不用想那麼多。可是現在宗教式微,信仰只剩下空殼子,大家失去依靠,心裡不安、彼此猜忌。其實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自利自利地活著。

他們開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與論辯。年輕人原以為哲學家不過是昧於現實的昏庸老頭,但是一夜又一夜過去後,年輕人反而陷入沉思:這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哲學家說。怎麼會這樣?怎麼會有人想被別人討厭?想得到真正的自由,又為什麼非得被別人討厭不可呢?這個世界,究竟是單純,還是複雜?人,到底能不能得到幸福?……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在於「你」是什麼樣子。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那正是你行使自由、讓自己生活自在的證據,是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相信你一直以來所認為的自由就是「從組織中解放」吧。例如由家庭、學校、公司或國家等等組織跳脫出來就是自由。可是就算你由組織跳脫出來,還是無法得到真正的自由。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害怕被人討厭,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得不到自由。


以上摘自《被討厭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