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4日 星期六

允許自己不快樂:勇敢悲觀、放心落淚,不再強顏歡笑的幸福練習



20%的幸福來自於,擁抱你不願正視的負面情緒!我們極力避開的暗隧,其實正是通往光亮的途徑,如果你總是假裝微笑,如果你總是勉強奮發,這本書正是為你而寫。

我們總在練習不抱怨、學習不自私,隨著失控的正向思考蔓延,變成了一股強迫微笑的法西斯主義,你是否也發現,全世界都不再聆聽你的抱怨、不再包容你的慍怒、不再體諒你的內疚?當負面情緒成為避之唯恐不及的瘟疫,我們只好將各種不滿與牢騷埋藏心底,卻沒有好好問過自己──看似陽光樂觀的你討好了別人,但是否也討好了自己?

負面情緒是我們健全的情感機制中重要的一環。雖然負面情緒可能很麻煩、令人感到不愉快,有時候還會衍生問題,但是負面情緒也非常有用。所有的情緒都是訊息,好的感受和不好的感受都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的進展、行為、人際互動和周遭環境等等品質如何。

簡單來說,你的情緒就像車子儀表板上的GPS,能夠從宏觀的角度告訴你現在所處的位置,前後方有什麼東西,以及車子前進的速度如何。如果人們千方百計想要逃脫、掩藏和迴避負面的狀態,那麼就會錯失所有這些有價值的訊息。

我們再說得更清楚一點:如果外在環境可能造成身體的傷害,那麼你會想要感受到害怕的提醒。當你需要保護孩子的時候,你會想要感受到憤怒的刺激。如果你學彈吉他的進步不夠快,那麼你會想要感到挫折。如果你對孩子說他們不夠聰明、不夠善良、不夠討人喜歡,那麼你會想要感到懊悔。

在每個例子中,這些情緒都顯示了有什麼事情不太對,需要你即時的關注。如果你立刻壓抑了憤怒的負面情緒或是任何其他感受,這對於了解憤怒為什麼產生、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就沒有太大幫助了。你可能正在想:「迴避負面情緒的原因這麼五花八門,但是,負面情緒的好處只有一項嗎?」然而即便只有一項,這也是非常棒的原因。

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這個世界上,人們就算沒有達成嚮往的目標也不會感到失望,那會是什麼樣子呢?還有,如果家裡地下室失火,或是如果你在海邊游泳時,旁邊飄過了一支骯髒的注射針頭,但是你卻無法感到害怕,那會是什麼樣子呢?如果沒有這些所謂的負面感受,世界上就不會有健全運作的人類。

作者兩位心理學家長期研究社交焦慮、憂鬱症等心理疾患,卻從這些看似不健康的狀態中有了驚人發現──如果正向和樂觀占了成功的80%左右,那麼擁抱其他的負面狀態,則能再加上20%的優勢,例如:

處於憤怒情緒的人,可以產出更多優秀的創意;沉浸於幻想的人,反而能淡化過去的傷害帶來的苦澀;經常抱持自我懷疑的人,則更有動力迎接各種改變;決定放棄的人,也可能是展現充滿智慧的轉身。

法國哲學家馮特奈爾(Bernard le Bovier de Fontenelle)曾說:「幸福的一大障礙,就是過分期待幸福。」當我們汲汲於尋求快樂,反倒會讓一切帶來的快樂感大打折扣,並且削弱說理能力、無法做出正確判斷、甚至怠於思考。反之,略帶傷感的情況下,卻會讓你更有條理,更擅於做出精確的分析。原來,關於快樂,其實我們都誤解了──快樂非但不能促進生產力、無助於有效溝通,更會讓我們對許多細節視若無睹。

我們害怕展露負面情緒,害怕排山倒海而來的反感與批判,卻忘記許多負面情緒,正是我們珍貴的超能力。罪惡感並不是羞愧感,憤怒並不是暴怒,而焦慮也並非恐慌,只要在適度範圍內施展,眩目的魔法都不致成為駭人的巫術。

焦慮與懷疑,讓你更能掌控攸關重大的每一個細節;憤怒與不滿,讓你更敢於捍衛自己與所深愛的人。接受自己偶爾迸發的20%負面情緒,反而能為自己帶來正面的成長。


於是,我們必須:允許自己不快樂,在低潮中找到真正完整的自我;允許自己不正面,從負面思考中找到使自己強大的力量;允許自己不善良,找到被討厭也堅持下去的勇氣。當你願意認同這些負面的特質,正是既存於每個人心中的一部分,你就能找到真正完整的自己,不必刻意尋求快樂,也能與幸福如影相隨。

以上摘自《允許自己不快樂:勇敢悲觀、放心落淚,不再強顏歡笑的幸福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