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2日 星期四

我用死薪水,讓錢替我賺錢




        致富沒有神奇方法,只有很多很多的抉擇

  隨著成長,你優先做的事情也會改變,因此,每一部分會專注在人生的不同時期:

  先檢視理財的基本觀念。

  之後,來看看二、三十歲的年輕投資人,適合採用的策略與觀念。在這幾章,我會介紹較具風險、帶有創業家精神的投資觀念。接著到了四、五十歲的中年時期,就應該用比較快的速度累積財富。之後幾章,我們會探討即將步入退休、或已經退休族群所面臨的問題,並且一一檢查各種財富風險。

  最後幾章探討適用於任何年齡層的基本觀念,不只有省錢的實用技巧,也有許多證明可以有效創造資本的方法。

  每一章最後都會附有幾句名言,你會看到投資名家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偉大的商業傳奇人物亨利福特(Henry Ford)等人的諸多見解。這些見解,我都深有同感,它們沒有高深莫測的天機,有的只是一些相當淺顯簡單的道理。

  很多書雖然教你如何快速變有錢人,但通常只是根據幾個基本策略做成的一、兩個精巧計畫,而那些策略多半是對未來的預測。但是我認為,沒有人能預測未來,也沒有人能看得出我們未來會不會變得更有錢。致富沒有任何神奇方法,只有很多很多的抉擇,還有很多很多的努力──而且,偶爾可能功虧一簣。

  好啦,那到底要如何慢慢累積資本,成為一個財務更健全的人呢?

  首先,我提出三項讓本書顯得特別有說服力、且互相連貫的基本原則:

  一、我們的思考模式必須有一點像經濟學家,看到數據時,要以功利主義的心態來採取行動。學會用量化的眼光來看事情,我們就會給這件事情下一個數字,然後思考這個數字的用途與價值。

  二、請大家不要衝動行事,放慢速度、做好規劃,謹守「功利主義思維」,因為我們必須認清,人類一點都不理性,而且心裡滿是憂慮、恐懼與激情。打造未來的財富需要計畫,而做計畫無可避免地就會逼我們把速度放慢、冷靜思考、以及拿紙筆寫下(或者用鍵盤打下來),如此就不會再衝動行事。

  三、對自己的財務狀況保持客觀,因為,理財就是在處理帳目數字和戶頭裡的現金。我們要像公司思考未來目標一樣,如果一家公司希望在十年內成功,它會規劃、做出合理推論、找出優勢和弱勢、會了解當下要採取什麼行動──換句話說,你的公司代表的是什麼?

  本書內容皆建立在事實與經驗上,所以我不會告訴你:「借錢是罪大惡極的事」、「政府很爛」、或者「因為資本主義即將消失,你應該開始準備計畫,未來才能面對新社會主義政府」這類的事情。

  我真正感興趣的是,根據經驗研究出為什麼有些辦法行得通,以及了解事情背後的運作過程。不可免俗地,我們勢必會面臨拉鋸與妥協取捨的挑戰。

  講白一點,生活中有價值或有用的事物,一定都會牽涉到取捨。以下是稍後即將談到的幾個基本的取捨問題:

  1.風險與報酬的取捨
  通常世界上最大的投資機會(例如股票),必定牽涉到同等級的高風險。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所以假如你不敢冒險,就必須接受未來絕對不會賺大錢。

  2.聚焦與多元化的取捨
  很多商業理財書建議,我們應該堅定專注在某個大機會上,其他機會就不要管了。這個建議其實沒有對或錯,只是它牽涉到極大的風險,所以多數人因此選擇多元化投資。

  3.直覺與妄想的取捨
  預感或直覺是很棒的事情,我個人也有好幾件投資計畫是憑直覺而來。但是不幸地,我好像傾向於記得成功的經驗,忘掉同一種直覺造成的投資災難。

  本書將會詳細地探討這些取捨問題,畢竟我們只是會犯錯的凡夫俗子,何況投資也沒有簡單的道理可循。比方說,債務或貸款有時是壞事,但有時候又是很合理的事。同樣地,對某些投資人來說,把錢賭在高風險的股票上是最好的選擇,對其他人來說,又可能是一場災難。

  只要了解這些取捨,就能開始訂定計畫、研擬策略。讀完本書之後,希望你會變得更明智,變成用錢賺錢的有錢人!



以上摘自《我用死薪水,讓錢替我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