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8日 星期三

這一生的幸福計畫》行善之樂

我們常說「施比受更有福」「助人為快樂之本」,在助人的過程中,助人者與接受者都能以不同的方式獲得好處。美國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生命倫理學教授史蒂芬‧波斯特(Stephen G. Post)的研究指出,經常對別人自願做小小付出會感受到助人的快感。而且這種幸福感比戒煙或運動所帶來的健康效益還大。

台灣的勞動力發展署推出「培力計畫」,推動社區服務以初老服務中老、老老的銀髮勞動力再運用為目標。以這個助人者及接受者雙贏為目標,希望初老、中老透過擔任志工,可以獲得助人的幸福感,更能為中老或老老帶來人際互動與健康促進。

正向心理學家索妮亞.柳波莫斯基(Sonja Lyubomirsky)找出行善助人為何會帶來快樂的理由。仁慈和寬厚會讓人更正面、更體諒別人(如「長輩答非所問是因為聽力退化」),助人通常會促使自己體認與感謝自己的好運(如「我自己身體還很健康」)。當我們不斷聚焦在自己問題上,問題就變大了。相對的,幫助別人可以讓我們從自身麻煩或不斷鑽牛角尖中轉移注意力,把焦點轉移到他人身上,自己的問題似乎也就不是什麼大問題。

有位成員原本對自己的身心狀況常自怨自艾,覺得自己老了,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來。在身旁的朋友鼓勵下,參與志工服務活動,發現許多7080歲的人都還活力十足,雖有病痛仍鼓起勇氣參與學習活動,而且當他要成為助人者,需要讓自己放開心胸,帶領老老成員參與活動,當活動結束後,身心狀況大幅轉變。當我們開始助人,可能覺得自己是一位有同理心、願意付出的人,這個想法會促進我們產生信心、樂觀以及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快樂幸福心理學》研究指出,從事助人活動的老年人比不參與的老年人較少得心臟疾病,也活得更久。人際交往會促進心理健康。助人甚至有助於產生自我價值感和覺得自己人生有意義。人與人接觸產生正面社交的結果,透過聊天吐露心聲產生親密感與信任感。幫助他人會讓別人喜歡你、對你感謝。

在初老服務中老、中老服務老老的過程中,對於年齡的心態會產生很大的轉變。即使是初老,在家中的年齡或地位通常是最大的或最高的(阿嬤、阿公)。對於自己的看法就是「我已經老了…」「我這個老人家啊…」,透過服務發現自己6070歲還很年輕,因為被服務者中有90100歲,光是歲數就差了20-40歲,怎麼樣也不敢說自己已經很老了。心態的轉變就會展現在行動上,在家覺得自己是老人家不能搬東西或覺得自己沒用,然而,換了場合自己算是年輕的一群,整個人動了起來,展現許多能力、技巧或發現潛藏的天賦。活動後回到自己的生活中,開始正視自己要好好規畫自己的生活,因為可能還有20-40年可以活之外,也向中老、老老者學習樂觀正向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