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意義為何」這個問題堪可稱之為「聖問」:追尋人生意義是個高貴的行為,每個人都該為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但是很少有人認為自己真的可以找到答案。史賓諾莎的《倫理學》最後一句寫道:一切重要之事總難以領悟亦不易尋得。人生的目的在於有目的的人生,我們並不會在某一天醒來,就找到真實的自我。它是個需要成熟、堅持與學習的過程。它是我們和自己永不止息的對話;我們要歷盡艱辛,最後才能順利認識真實的自我。
要如何運用我們的人生?我們在人生的跑道上努力跑下去,但是,我們太重視世俗定義的成功,也就是用財富、名聲和權力來定義的成功。然而,財富,不能只用「金錢」來衡量;名聲,不能只用「掌聲」來判斷;權力,也不只是「控制他人的力量」而已,用錢、名聲、權力來衡量成功是很膚淺的。人生,該如何衡量?並不是每一件重要的事情都算得出來;也不是每一件算得出來的事情都重要。當你贏得了全世界,卻失去了自己,到底是福,還是禍?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比你擁有什麼來的更重要,因此,應該將追求成就轉成追求意義。除非能在所做的事情中找到意義,否則我們的人生就不可能快樂。
《向生命說YES》人類真正需要的不是無壓力狀態,而是掙扎、努力追求值得的目標,以及個人自行選擇的任務。人類需要的不是不計代價地釋放壓力,而是待他去實現潛在意義的呼喚。根據意義治療法,要發現生命的意義有三種不同的方法:一、創作或立下功績。二、體驗某事或遇見某人。三、我們對不可避免的苦痛所採取的態度。
一、創作或立下功績
蘭迪.鮑許《最後的演講》:「隨著年歲的增長,你會發現,幫人實現夢想,比實現自己的夢想還要有趣。」成功不光是擁有充實豐富的人生、一輩子要過得值得、幫助他人而已,而是要讓人生成為永垂不朽的典範。德蕾莎修女:「我們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如滄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少了這滴水,滄海也無法成其大。」電影讓愛傳出去,主角崔佛提出「讓愛傳出去」的構想;「以我為中心,幫助三個人,不要求這三個人回報我,他們每個人必須把感恩的心情傳出去,幫助另外三個人,在這樣的連鎖效應下,兩個星期就可以有超過四百七十萬個人受惠。」一個人的善行會激勵他人跟著行善,這種漣漪效應發揮超越原始行動的神奇效果。而且善行對自己的助益,和對你周遭的助益一樣多。把陽光帶進他人的生命中,自己的人生也會感受到陽光。達賴喇嘛寫過:「這是我的簡單信仰,沒必要蓋廟宇,也不需要複雜的理念,大腦和心臟就是我們的廟宇,仁慈就是我們的理念。」
二、體驗某事或遇見某人
尋找生命意義,是藉由體驗某事,例如真、善、美,來體驗自然,文化,以及最重要的—藉由愛人來體驗他人的獨特之處。身邊持續圍繞著能幫你探索外界的人,讓你變成想要成為的人。培養親近的關係,對自我發現和個人成長非常的重要,可以引導你在未來追尋更多意義。你可能有一起逛街與運動朋友,有釣魚的夥伴和工作上的同事,但是這些關係鮮少升級成真正的友誼。真正的朋友是你吐露心事的對象,萬一少了他們,會讓你覺得人生有太多的缺憾,這種關係才值得你專注。真正的朋友是最難能可貴的珍寶。亞里斯多德寫道:「我們對友誼的期待迅速成長,但是友誼並未跟著成長。那種友誼本來就很少見……需要時間醞釀和朝夕相處。」從一對一的友誼中得到樂趣,不但要有共同的目標、相互回饋,更需要從相處當中發掘新的挑戰。不只是一天比一天更了解對方,發現他與眾不同的地方,同時也漸漸嶄露自己的獨特之處。跟另一個人分享自己的秘密和思想,可說是人間至樂。
三、我們對不可避免的苦痛所採取的態度
即使面對絕望、面對無法改變的命運,也能找到生命的意義。人類將獨有的潛能發揮到極致,將個人的悲劇轉化為勝利,將個人的困境轉化為人類的成就。如果我們再也無法改變現況,便是挑戰改變自己的時候。《象與騎象人》創傷、危機及悲劇發生的形式有幾千種,但人們從中獲益的方式分成三大類。第一種好處是,一旦你能挺身面對人生挑戰,便可激發自己原本潛藏的能力,而這些能力會改變我們原本對自我所抱持的觀念。我們其實原比自己以為的來得堅強,而這份認知會給自己帶來信心,以面對未來的挑戰。第二種好處表現在人際關係上。逆境不僅讓我們知道誰是酒肉朋友,誰是可以患難與共的好友;逆境還會強化人際關係,讓人們打開心門。第三種好處是創傷會改變人生的優先順序及對當下與他人的看法(充實地過著每天的生活)。吃苦受難並非百害而無一益,能從中發現好處者,其實是找到人生的珍寶:逆境是幫助我們砥礪道德與精神的利器。
人人都會被生命質疑,唯有為自己的人生作答,才能回答生命的問題,負責任是回應生命的唯一方式。不管是好是壞,人在任何時刻都必須決定,要為自己的存在留下什麼樣的紀念碑。《熟年力》肯.戴科沃博士:「我們的決定不管出於有意或無意,都對晚年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如果人生是個學習的過程,每天都能發現一點有意義的東西,以期最後能夠充分了解自我及此生的目標,那麼發現自己變老有什麼關係,有什麼理由要羨慕年輕人,或對失去的青春念舊不已?反而年輕人會羨慕你,在歲月與經驗的累積下學識淵博,聆聽你歷經人生高峰的經驗分享,坦白地反思過往的好壞經驗,這樣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是年輕人所嚮往的。因此,不需要有錢、有名、有影響力,只需要懂得關懷,貢獻一己之力,就能促成人生最後的關鍵改變:從追求成就轉而追尋意義,最終成為深思、關懷、參與、貢獻的人,激勵自己又有益他人的方式,從施予和助人中找尋意義。
以上部份摘自《熟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