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你一定要認識的6位心理學大師(中)


亞里斯多德不僅是哲學家,也可說是一位心理學家。其著作《尼各馬科倫理學》對心理學的發展有多麼大的影響作用呢?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希臘三哲的觀念有何不同?



亞里斯多德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三位哲人所創造或提倡的觀念,堪稱人類精神文明的奠基者。蘇格拉底引導人們運用理性向內省思,憶起原本便存於一己的善、正義、虔敬等美德的真諦。柏拉圖指引人們從繁雜凌亂的現象中追本溯源,找出唯一、永恆不變的真理。亞里斯多德則教導人們藉由正確的邏輯推論來發現真理。
亞里斯多德其著作《尼各馬科倫理學》對心理學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尼各馬科倫理學》中,將快樂分為三層次:「生理的享樂」、「心理的快樂」、「幸福」。其中生理的享樂,如吃大餐、旅遊、消費...等,最容易適應;心理的快樂,如學習新知的樂趣、好友相聚的愉悅...等,則不容易適應;最高層次的幸福,如從事天賦活動時的「心流」、充分發揮潛能的「蓬勃換發」、追求意義與貢獻的「自我實現」等,更是讓人窮盡一生追求都不嫌太多。

相關連結:


班度拉(Albert Bandura)
班度拉 受赫爾派學習理論家米勒(N.Miller)、多拉(J.Dollard)的影響,把學習理論運用於社會行為之中。由於 Bandura 的奠定性研究,導致了社會學習理論的誕生,從而也使他在西方的心理學界獲得較高的聲望。1972年獲得美國心理學會授與的傑出科學貢獻;1973年獲加利福尼亞心理學會傑出科學成就獎;1974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班杜拉認為除環境因素之外,個人自己對環境中人、事、物的認識和看法,更是學習行為的重要因素。換言之,在社會環境中,環境因素、個人對環境的認知以及個人行為三者,彼此交互影響,最後才確定學到的行為。人的行為表現不單是內在力量的驅使,人所學到的行為也並非純因行為表現後受到外在環境的控制。人受環境中其他人的影響,人也能影響環境中的其他人。由於班杜拉的社會學習論中包括環境、個人與行為三項因素,因而被稱為三元學習論(triadic theory of learing)社會學習論中的另一概念模仿,是指個體在觀察學習時,對社會情境中某個人或團體行為學習的歷程。模仿的對象稱為楷模(model)。家庭中的父母與學校中的教師,一向被視為兒童的楷模人物。因此,教育上素來重視的以身作則,其涵義即在此。


從班度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了解,人受環境中其他人的影響,人也能影響環境中的其他人,選對一個好的環境很重要。更完善的個人和環境彼此互為因果,更完善的個人會使他所處的環境變得更好,更完善的環境會提升個人。


相關連結:



行為學派除了班度拉提出的社會學習論之外,還有古典制約、操作制約及認知治療。在五月份單堂講座諮商輔導與心理治療的 3 大學派,講解行為治療法的基本理論以及將學習到的技巧應用在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