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

誰說人是誠實的!》行為的藝術



每個曾經說過謊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而那些宣稱自己不曾說過謊的,都是騙子,他們也應該讀這本書。這是丹.艾瑞利所有著作中最有趣且最有用的一本!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丹.艾瑞利回來了!繼《不理性的力量》之後,艾瑞利以這本發人深省的新作挑戰我們對「不誠實」的成見,並敦促我們誠實的審視自己。

  .面對人類天性中的不誠實,企業該如何做好準備?
  .利益衝突如何扭曲我們的認知(即使我們認為不受影響)?
  .穿戴贗品、假貨,如何讓我們更容易欺騙?
  .一粒老鼠屎,真的足以壞了一鍋粥。
  .為什麼有創意的人都是大騙子?
  .與人合作會使我們更誠實還是更不誠實?
  .宗教能改善我們的誠信行為嗎?

丹.艾瑞利在這本同樣具挑釁的新書裡提到,「你會欺騙,我們都會欺騙。是的,我時不時也會欺騙。」但這不代表我們都是罪犯。相反的,艾瑞利指出,我們的行為,受到兩種動機的左右。一方面,我們想要視自己為一個誠實、受人尊敬的個體;但在另一方面,我們也會盡一切可能,增進自身的利益。藉由一點點認知上的彈性,只要我們撒點小謊、暫時做一點點不合法的事,我們就可以從這種欺騙中獲益,而同時又能維持自身的誠實形象。這是種微妙(但對我們來說都太過熟悉)的平衡法。

一般來說,我們都會假設,欺騙就像我們大多數的決定,都奠基在理性、合乎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礎上。但艾瑞利主張且證明,事實上是不理性的驅力(我們往往忽略它)主掌我們行為是否要符合道德的決定。在本書中,艾瑞利指出為何有些事我們傾向於欺騙;為何在欺騙時我們鮮少考慮到被逮到的機率;以及企業如何為其非道德的行為鋪路(無論是有心或無意)。同時,艾瑞利也說明,何以不道德的行為無論在個人生活、專業領域,以及政治世界這麼吃得開。而這樣的事實又帶給我們什麼影響,特別是在我們自以為道德標準很高的情況下。

像是《行為的藝術》中提及的「正面特點效應」,存在的事物對我們的意義,遠遠超過不存在的事物。會計師和其他使用核對表的專業人員很容易受到正面特點效應的影響:逃漏營業稅會立刻被發現,因為每一筆帳清清楚楚地列在核對表上。但是,像安隆、馬多夫藝術般的詐欺行為,卻難以察覺,因為這類金融把戲不會出現在核對表上。

艾瑞利在書中藉由進行一系列巧妙與令人捧腹大笑的實驗,來檢視我們為什麼作弊、是什麼因素左右了我們往不誠實方面傾倒,以及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防止(或至少減少)我們自己和他人的欺騙行為。

艾瑞利指出,只要我們在個人生活、工作業務,甚至國家政策上進行一些改變,都能帶來更好的自我。艾瑞利也肯定那些讓我們維持正直的特質,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實現更高的道德指明了方向。結合令人信服的個人經驗和學術成果,本書將改變我們看待自己、我們的行為,以及他人行為的方式。

親愛的台灣讀者:
本書的主旨乃是探討不誠實的行為,但由於我們大多數的實驗對象都是美國人,各位也許會認為,這本書探討的是美國人的不誠實行為。由於其中牽涉的文化差異,各位可能會猜想,自己和同胞在誠實方面的表現,應該和美國人大不相同吧。你認為呢?大體來說,貴國人民比美國人誠實嗎?還是比較不誠實?
  
你可能會感到訝異的是(要看你怎麼回答上述問題),當我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僚合作進行實驗時,我們發現,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表現出來的誠實程度只有些微差異。我在本書結尾會更深入探討這個問題,但目前很重要的是提醒各位,我們的實驗結果並沒有顯示出文化上的差異,換句話說,誠實並非某種特殊文化中某種特殊生活方式下才有的固有德行。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透過實驗來檢視人們不誠實的基本傾向--他們會如何扭曲規則或曲解形勢,好讓自己雖然舞弊,卻仍然自我感覺良好,以及他們這樣做時的自我詮釋空間有多大。

當然,我們的確在其他行為中看到文化差異。比方說,我曾經和同事做過一個實驗,比較人們在群體中展現的行為--尤其觀察他們在酒吧中點酒喝的時候。我們連續好幾天,都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教堂山(Chapel Hill)的酒吧中請顧客試飲啤酒。我們在現場接受點酒,每個人都可以從四種啤酒中任選一種來試喝。有些客人點酒時,我們會大聲宣布他們點的啤酒名稱,所以同桌的客人都知道他們點了哪一種酒。至於另外一些客人,我們則請他們在小紙片上寫下想喝的啤酒,所以其他人不知道他們點了什麼酒。喝完啤酒之後,我們會問他們是否喜歡,以及會不會後悔點了這種啤酒。

結果我們發現,若在點酒時被大聲唱出酒名,客人往往都點了自己不想喝的啤酒,而且最後也後悔自己做了這樣的選擇。公開點酒的這組只有第一個點酒的人和另外那組私下點酒的客人一樣,很滿意自己的選擇。基本上,除了第一位點酒的人之外,第一組所有客人都聽到前面的人點了哪一種酒,如果其他人正好選了他們最想點的啤酒,他們就會退而求其次,改點自己比較沒那麼喜歡的酒。但等到啤酒送來之後,他們就開始後悔了。

我們也發現,這種在點酒時違反自己偏好的傾向,與我們稱之為「需要展現個人獨特性」的特質有密切關係。基本上,人們認為自己能不能被視為獨特的個體,遠比能不能喝到自己喜歡的啤酒重要多了。所以他們不惜犧牲口腹之慾,希望能對其他人傳達出某種自我形象。

我們在香港做相同的實驗時,發現酒吧客人也犯了同樣的錯誤,但背後卻有不同的理由。香港人也會考慮其他人點的啤酒,同時也會為了點酒的行為所傳達的自我形象,不惜犧牲自己的偏好,而且之後同樣感到後悔,覺得不該點這種啤酒。只不過在香港的酒吧中,客人不是為了強調自己的獨特性而違背原本的偏好,反而因為重視合群從眾,通常會和前面的人點同一種啤酒。因此,雖然美國人和香港人都犯了相同的錯誤(為了公眾面前的形象而違背自己的願望),在事後也同樣感到後悔,但背後的動機--希望在同桌客人面前展現的自我形象(獨特性v.s.相似性)卻大不相同。

我們經常在人類行為中看到這樣的差異,不過就這個案例而言,雖然在不同文化中會有不同的行為表現,促成某個決定背後的原因卻通常一致。我建議各位在閱讀本書時,也能好好思考書中提到的實驗,以及實驗的結果和我們的詮釋,看看是否適用於貴國人民生活的不同層面。想想看,在何時、何地,以及什麼樣的情況下,人們會比較容易(或比較不會)合理化自己不誠實的行為。但重要的是,別忘了你和這些實驗的數千名參與者一樣,很可能也有相同的傾向……

丹.艾瑞利


以上部份摘自《誰說人是誠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