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友人A想買一把烏克麗麗,因為是烏克麗麗的初學者,到網路上找到許多買琴相關的資訊。後來,經過比較分析過後,決定到台北某一家店裡去購買。到了店裡,銷售員就先拿出店裡最高檔的烏克麗麗給他看,這把烏克麗麗不但音質佳、純手工的高級琴,更注重木頭和製作的每一個小環節…等等許多的優點,當然價格就不符合友人的預算。銷售員又拿了好幾隻都是上萬元的烏克麗麗給他看,最後,才拿出比較符合友人A買琴預算的琴。
然而,已經聽過了最高檔烏克麗麗的音質和樣式,對於幾千多元的烏克麗麗當然就顯遜色許多,友人A心裡經過幾翻掙扎,最後還是決定買夠好的琴就好了,不一定要買最好的琴。還好友人A有認清自己的目標,否則就會像我另一個友人B買烏克麗麗的慘痛經驗,原本的預算是八千元,最後買了一萬八千元的琴,遠遠超過自己的預算,多花了不少錢,若他是有常在彈琴當然很好,但就怕把琴買回去之後,沒多久這把琴的功用只剩下家中的裝飾品之一。
友人A買烏克麗麗的經驗如同許多人買房的經驗,房仲帶人去看房子,一定都是先挑條件好的房子給你看,坪數大、採光格局好、屋況乾淨整潔…什麼都好,就是買不起。當你看過這些條件好的房子時,就會覺得自己想要買的價位的房子實在是不能住,坪數小、採光差、屋況差…可能就會調高自己的買房預算,而多揹了許多的貸款,增加不少的經濟壓力。其實,做明智的抉擇就是充分認清目標,如果你總是一直不斷想追尋最好的選擇,那麼你就是心理學家貝瑞.史瓦茲所說的「極大化者」。
極大化者不斷想要確定自己買到的東西一定是最好的,但怎麼樣才能確定呢?必須要看過所有的東西,才能決定哪個是最好的,但是我們的時間精力有限,不可能看過所有的東西。所以,極大化者的目標很容易產生很強的失落感,因為看來看去還是沒辦法選到最好的。除此之外,做了決定後,會很容易後悔,尤其是在事後發現有更好的選擇。早知道我就多逛幾家店、早知道我就要先看XX雜誌就研究、如果當初聽別人的建議就好了,極大化者會想出無數個早知道…就好了的想法,而且每多想出一個,後悔的感覺就更加強烈。
相對於極大化者,滿足化者的目標是比較實際且合理的,不用做出絕對完美的選擇,而是夠好就好的選擇。滿足化者有一些他在意的項目,依照這些項目標準來挑到自己滿意的東西,而其他不是那麼重要的項目就不用理會。滿足化者不在意品味高低,而是相對程度,只要是還不錯的東西,就讓滿足化者心滿意足了。還好我們每個人都有潛力成為滿足化者,對於總是想要挑到最好的極大化者,最好的策略是學習「滿足」的策略,放棄最好的東西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