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巴菲特都說,散戶就該這麼理財──他一共提了8次之多!
‧
金融業者從不告訴你的機密是:90%以上的共同基金與選股專家無法打敗大盤。
→作者用事實來揭穿大多數業者的睜眼說瞎話!
‧
其實追平大盤,你就可以賺飽飽了。→每年投報率18.5%!
‧你可以用一檔基金就分散所有的投資風險,卻還能保有自己選股操作的樂趣。
哪檔基金這麼神?就是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ETF)。ETF跟股票買賣一樣簡單,交易稅卻只有股票的1/3。相較於股票數千檔,ETF只要買一檔,等於持股幾十檔、甚至數百檔,可以有效分散風險,買了不理也能獲利!
本書作者比爾‧蘇西斯在美邦證券做了13年的營業員後,實在受不了每天盯著大盤、殺進殺出的日子,於是在38歲退休,開始他整天泡咖啡館、假日就登山的不看盤散戶生活。他的選股投資原則是:
一、用最簡單的方式分散風險:買進「一檔」反映大盤的指數型基金。(哪一檔?別以為ETF全都是大盤指數型基金,差很大!)
二、不放心的話,三檔。(哪三種?這是賺與賠的關鍵!)
三、買了以後,放著不理。
(最難的就是「不理」。記住:頻繁買賣的人,九成以上會被大盤打敗。)
四、儲蓄+記帳。
五、你的投資金額只能有5%~15%用來自己選股。
他在1998年歸納個人的投資選股心得,自稱是「泡咖啡館的投資人」(The
Coffeehouse Investor),發表他超簡單的不看盤投資原則,吸引了數十萬人追隨仿效。
十多年後,歷經2008年的金融海嘯,好事者翻查他的投資組合想踢館,卻驚訝地發現:他買進的投資標的十年來幾乎沒什麼變動,績效卻遠遠高過投資公司一堆所謂「專家」的表現。2009年,蘇西斯49歲,資產約2.5億美元,更證明他簡單的投資哲學禁得起考驗。
蘇西斯說,投資賺大錢的最大挑戰,不是如何找出五星級共同基金,也不是找到最高評等的股票,而是如何「對付自己」,讓自己知道:別想靠轉換投資標的來迅速致富。頻繁買賣只會讓券商經紀迅速致富。你只需要養成儲蓄習慣(他幫你算出該存多少),加上追平大盤,就可以賺很大。
早上九點,蘇西斯送孩子上學後,窩在咖啡廳裡,談的是球賽,想的是要去哪裡爬山,你打開螢幕準備看盤了嗎?蘇西斯給你的建議是:「別讓『行情』佔領你的生活。」
居然有這麼多人把精力浪費在努力「打敗大盤」,這真是悲劇一場。2000年3月8日 ,那斯達克股價指數漲到5048點天價的兩天前,我出席一場研討會,探討本書1998年初版時介紹的三項簡單原則。我們都知道這三個原則千真萬確,可以奉行一輩子。這是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睿智的老友跟我們分享的:
一、不要把雞蛋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三、努力儲蓄,有備無患。
研討會結束後,一位叫做鮑伯的中年男子朝我走來,向我表示他成功運用這三項原則,將投資組合略微調整。鮑伯現在一帆風順。他說,他遇見夢寐以求的另一半,準備去環遊世界。最棒的是,他決定退休,靠著價值已經成長到160萬美元以上的投資組合,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我和鮑伯見面,評估過他的投資組合後,知道是由25檔大型股和5支性質相同的共同基金構成後,結論是:如果他的下半輩子,希望維持目前這種生活方式,根本不沒必要再在股市中投資太多錢。在我跟鮑伯一起擬定今後的理財計畫後,我記得我說,「現在該是分散投資的時候了。」
在理智上,他知道生活必須稍作改變,例如買一點債券放著;但是在情感上,他做不到。我怎麼知道?因為四個月後,他打電話給我,向我坦承他沒有按照我的建議採取任何行動,他的投資組合價值大幅減少約50萬美元。我們再次一起檢視他的理財計畫,我又說了一次,「鮑伯,現在分散投資還不太晚。」他點頭表示同意,但我知道他腦袋裡想的是另一回事:「我持有的是世界級上市公司的股票!」「我的股票和共同基金會漲回來的!就像上次一樣!」「我的營業員叫我堅持下去!」「營業員的分析師要他堅持下去!」「等我的投資組合漲回160萬美元,我就會分散投資!」在理智上,他知道必須改變;但在情感上,他還是做不到。
我怎麼知道?因為五個月後,他又打電話給我,承認他還是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他的投資組合價值又大減了40萬美元。於是我們再度評估他的財務狀況,我再度建議他,「鮑伯,現在分散投資還不算太晚。」他又點點頭,但是我知道他心裡想的是另一回事:「我持有的是世界級上市公司的股票!」「我的股票和共同基金會漲回來的!就像上次一樣!」「我的營業員叫我堅持下去!」「營業員的分析師要他堅持下去!」「等我的投資組合漲回100萬美元時,我就會分散投資!」這個故事的悲慘之處是:鮑伯沒有去環遊世界,而是決定回去上班。不是因為他想工作,而是現在的他非工作不可了。追求績效的下場。
以上摘自《不看盤,我才賺到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