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

匱乏經濟學:為什麼老是在趕deadline?為什麼老是覺得時間和金錢不夠用?


在資源有限的時候,人要如何根據需求與供給來做抉擇?在心理的層面上,人的經濟行為是一種「匱乏」 的表現,但是在消費主義的邏輯下,供給被無限擴大,需求也被無限擴大,但是個人的資源並沒有相應提高,人的「匱乏感」因而大幅提昇。為了生產,人被無情地驅策,不斷提高產能;為了消費,人要賺更多的錢,去滿足需求與慾望。

  於是,追趕「最後期限」(deadline 成為現代人生活中的常見場景。「最後期限」能讓人集中精神,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大質量的工作,獲得「專注紅利」。但是,因為人把心力都集中在眼前的工作 上,忽略了長遠來看更重要的事。匱乏不僅是一種現象與狀況,久而久之,它會改變心理機制,使得人進入「匱乏模式」,而以錯誤的方式回應,陷入惡性循環。

  貧困為何讓人難以脫身?組織企業為何陷入四處救火的困境?為錢發愁的人為何較難控制衝動?孤單的人為何不容易交到朋友?這些問題看似毫不相關,但是在背後,同樣的原因:人不斷處於匱乏之中。

在經濟學中,匱乏是無所不在的。我們每個人的財富都是有限的;即使是最富有的人也不可能買下全世界。不過我們認為,實質上的匱乏雖然無所不在,匱乏的感受卻並非如此。想像你在某一個上班日,你的行程表上排的會議不至於太緊湊,而待做清單的工作內容也在掌控範圍內。你可能把行程表之外多的時間用在吃午餐、開一場會議或是打電話給同事催他進度。

現在,你再想像另一個上班天,你的行程表裡會議滿檔。你僅剩下的些許時間必須投入在一個已經延誤的計劃案。在這兩個情況裡,實際時間的多寡是一樣的。你有同樣的上班時數,而這個時間也都不足以把所有該做的活動做完。不過其中一個案例,會讓你敏銳感受到匱乏,感受到時間的有限;而另一個案例裡,即使你感受到匱乏,也只不過是距離還很久遠的現實。匱乏的感受與實質上的匱乏完全是兩回事。

這種匱乏感從何而來?實際生活中的侷限,當然是因素之一——我們戶頭裡的存款數、積欠的債務、需要完成的工作。不過同時也要看我們主觀認知中什麼是重要:我們心裡多想要將它完成?買某個東西到底有多重要?這類的欲求是由我們的文化、教養環境、甚至是基因學所塑造而成的。

雖然這些說法沒錯,但是我們認為它漏掉很關鍵的一點。匱乏並不只是物理上的侷限。它同時也是一種思維模式(mindset)。當匱乏擄獲我們的注意力,它就會改變我們的思考——不論改變的層次是在幾個毫秒、幾小時、幾天或是幾個星期。由於它一直盤踞在心頭最重要的位置,它會影響到我們該注意什麼,如何評估選擇,如何自我說服,以及最後我們如何決定、做出什麼樣的行為。

當我們在匱乏中運作,我們呈現和處理問題的方法會有所不同。有些領域的學者已經研究過特定類型匱乏所創造出的思維模式:節食如何影響到心情,或是在某個特定文化背景會影響到本地貧窮人口的態度。我們在這裡要提出的是更具普遍性的主張:所有形式的匱乏,都會產生類似的思維模式。而這個思維模式,可以幫助解釋許多匱乏產生出來的行為和它們的後果。


當心智被匱乏感所擄獲,我們會變得更專注更有效率。生活中我們在很多情況要維持專注力並不容易。我們工作進度遲緩是因為時時會分心。我們會因為漫不經心而在商店裡買了物非所值的商品。緊迫的最後期限或是手頭的現金有限會讓我們專注面對眼前的任務。當我們的心思上緊發條,我們就比較容易避免無心之失。這非常合情合理:匱乏擄獲我們,正因為它重要、值得我們去關注。

以上摘自《匱乏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