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

聰明捷徑:打破成規,利用九大模式,快速獲致超凡成就

 為什麼有的公司、網站短短幾個月就能吸引幾百萬名顧客上門,有的卻一敗塗地?流行歌手小賈斯汀、YouTube彩妝達人潘蜜雪(Michelle Phan)、熱門長青談話節目「今夜秀」(Tonight Show)接班主持人吉米.法倫(Jimmy Fallon)等人躍上巔峰的速度,為何能比大多數人升上中階主管的速度還快?高成長企業、世界級心臟外科權威、小咖行銷,又為何能夠脫穎而出?

  無論什麼年代,許多創新人物都跟今日的電腦駭客一樣,懂得運用水平思考,找出通往驚人成就的較佳途徑。翻開歷史,世界上最偉大的成功例子,皆因他們拒絕依循既定路徑,反而對抗既有規範。

石油大亨洛克斐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花了四十六年的時間才成為億萬富翁。他在十九世紀的商界奮鬥,胼手胝足才爬上巔峰。洛克斐勒從一八六三年一間煉油廠起家,二十年間,他建置石油管線,收購競爭對手的煉油廠,最後終於打造出一個石油帝國。
  
  七十年後,一九八年代,電腦界鉅子邁可.戴爾(Michael Dell)以十四年時間躋身億萬富翁之列,比爾.蓋茲(Bill Gates)則花了十二年。一九九年代,創辦雅虎的楊致遠與大衛.費羅(David Filo),各以四年時間賺到後面九個零的財富。而eBay創辦人皮耶.歐米迪亞(Pierre Omidyar)只花了三年。到了廿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的後期,酷朋(Groupon)團購網的安德魯.梅森(Andrew Mason)只花了兩年。
  
  我們當然不能忽略從洛克斐勒以降的通貨膨脹因素,但無可辯駁的是,創新者圓夢、致富並影響世界的時間,確實已經縮短。究其主因,在於科技與通訊。
  
  未來學家暨作家雷.克茲威爾(Ray Kurzweil)在其著名文章〈加速回報定律〉(The 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中寫道:「透過對科技史的嚴肅鑑衡,就會知道科技變革的速度呈指數型成長。因此,整個廿一世紀的進步不會是一百年,(依目前的速度來看)更可能是飛躍兩萬年!」看來,追上「企業號」的日子不遠了!
  
  在此同時,許多產業卻深陷在過去。多數大型企業會於數年後面臨成長停滯。正規教育通常步調太慢或跟不上時代,以至於創投公司寧願出錢讓頭腦好的人輟學去開網路公司。撇開科技業不談,在創新及生涯發展方面的傳統思維,從十九世紀以來鮮少有所演進。
  
  人類文明擁有的能力不斷增加,然而,我們依舊認為,達成社會的重大進步,例如對抗不平等與打擊犯罪,甚至是政府及醫藥方面的創新,非得花上好幾個世代不可。儘管我們能做的事變多了,多數人照樣走上安逸、既定的路徑。我們工作努力不懈,卻不屑質疑這樣工作是否聰明。
  
  另一方面,當其他人用同樣的時間只能蓋出一棟房子,有些人則是打造出eBay。隨你愛從歷史上挑哪個時代來看,都會發現,無論什麼產業或國家,總有一些人能在短到不可思議的時間內,打破舊習,成就非凡。其中的共同模式是,有些創新者就像電腦駭客那樣,突破傳統,找到更好的途徑來達成驚人成就。
  
  問題是,找出較佳途徑的方法,有得學嗎?

  水平思考

  假設此刻正是雷雨交加,你開車行駛在路上,看到路邊有三個人。一個是彷彿隨時就要昏倒的龍鍾老婦;一個是曾經救你一命的朋友;還有一個,則是你的夢中情人,眼前正是能認識她或他的千載難逢好機會。而你的車只能再多載一個人。
  
  你會載誰?
  
  這三人無論選誰都有充分理由。老婆婆需要幫助;朋友值得你報恩;而若能與夢中情人從此幸福快樂,顯然對你的人生會有重大、長遠的影響。
  
  所以,你應該載誰?
  
  當然是那位老婆婆。然後,把車鑰匙交給你朋友,自己則留下來,陪夢中情人等公車!
  
  上述困局是水平思考的一則習題。像這類謎題,只有在你不從正面回應時,最巧妙的解法才會浮現。當你對某個問題的基本假設(以上例而言,即為:你只能幫助一個人)提出質疑時,就會冒出新的想法。
  
  歷史上成就超凡的人,是那些運用水平思考在各行各業獲得成功的人。同時,我還打算讓你相信,最快的成功路徑絕對不是傳統的那種,而且我們從小聽到大的觀念,都可以打破。最重要的是,我想讓你知道,任何人(不是只有億萬富豪創業家與特立獨行的專業人士)都可以在事業上、生活上加速向前推進。
  
  當我們在這本書中探索史上超成就者打破傳統的作為時,希望大家都能記住:對某些人來說,致富就是成功;也有人認為,成功是指獲得認同、知名度或宣傳;有的則認為是享有時間自由、發明產品、拓展事業或工作上有所突破。這些都算是好事,而本書也會介紹在上述領域成就大事的人物與公司。但我相信,比起銀行戶頭的數字,真正的成功更在於我們能否在達到上述成就時,本身變得更好,也讓這世界變得更好。

  快速成功的祕訣

  為了找出超成就者成功的步調何以如此快速,我經過無數小時的鑽研,做了數百場訪談,加上剖析大量學術報告,寫成了這本書。一開始,我試圖找出快速成功的科技公司有何共同模式,但我很快發現,他們的習慣跟歷史上各種情境下的聰明人所使用的原則並無不同,只是排列組合的變換而已。
  
  促成古希臘英雄迅速崛起的建議步驟,可能會跟造就廿一世紀商界女強人的建言全然不同,正如今日一家網路新創公司用來拓展事業的具體方法,五年後也將不再適用。但是這些成功故事背後的水平思考模式(也就是聰明捷徑),則是任何想要掌握優勢的人(無論是在工作上、在健身房、在藝術或教育領域,從公益性質的社會企業到追求個人發展,從大型組織到小型新創公司),都可駕馭運用的。

  一、縮短路程

  前文我們曾論及雷雨交加中幫忙老婆婆的情境。當你發現,在那情境下最成功的解決途徑,居然是要走出車外淋得一身濕,你是不是感到很驚訝呢?
  
  這就是電腦科學家(尤其是電腦駭客)所用的思考方式。手邊有兩條短的網路線,需要的卻是一條長的?那就剪掉兩頭,把兩條線接成一條。想把舊有藏書電子化又不想自己打字?那就讓數百萬網民來幫忙吧!(你曾在上網登入時填過那些叫做「驗證碼」的奇形怪字吧?那時的你便是在協助典藏數位化。)
  
  現今社會上已有愈來愈多人做出「駭客」行為,但他們不是罪犯或電腦科學家,而是有能力跳脫常軌、橫向思考問題的人(事實上,這正是「駭客」一詞的原本用法)。買了頭戴式耳機卻撬不開討厭的塑膠透明硬罩嗎?用開罐器試試(真的有效!)。
  
  車子坐不下四個人?那就放棄自己的座位,去陪夢中情人一同承受風吹雨打吧。
  
  本書第一部分將討論某些人如何運用這種「駭客」思維,縮短成功之路。靠著「駭客」思維,有些人得以少奮鬥三十年,只花三年就當上總統。這種思維也讓籍籍無名的喜劇演員得以登上「週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節目,或讓網路公司得以在幾個月內累積數百萬名用戶。
  
  水平思考不代表可以不努力,而是讓人無須兜著不必要的圈子。超成就者一旦縮短了路程,之後便開始尋找付出同樣努力、但能做到更多的方法,也就是本書第二部分所要談的內容。

  二、借力使力

  假設你正在修理一間老房子,而客廳裡木頭地板上有根釘子需要拔除。你有一把拔釘槌,但無論怎麼試,釘子就是拔不起來。
  
  這時,你有以下幾個選項。你可以選擇放棄(也許這釘子沒必要拔除),不過,姑且假設這根釘子非拔不可好了,那麼,其中一個選擇是再多用點力氣,更努力去拔。或許,如果這件事非常重要,你可以花上很長一段時間來把這根釘子拔掉。但你也會累到無法接著打磨地板了。
  
  典型的成功建言是這麼說的:一週工作一百個小時,相信自己辦得到,具體想像你的目標,並且比誰都拚命。如果有必要,就算用手撬到流血也要把釘子撬出來。這是吃苦的做法。
  
  或者,你也可以承認自己拿它沒轍,然後打電話給朋友中塊頭最大的那位,請他過來試試看能否拔掉這根釘子。對你來說,要做的工變少了,但你欠的人情卻一下子變多了。萬一該拔的釘子不只一個,而是七十個呢?以上是另一種常見的成功忠告:把困難的部分交給別人,並看看能否從中獲利。這是取巧的做法。
  
  然而,上述情境最簡單的解決之道,既不是白費力氣,也不是麻煩朋友,而是找根長管子來,放在拔釘槌的把手上方,然後從管子的一端去推。就算這釘子再難拔,也會彈出來的。如同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所示,槓桿原理告訴我們,施力臂愈長就愈省力。
  
  這是聰明的做法。
  
  超成就者靠著借力使力的方式,不必花太多功夫,就能得到豐碩成果。設立不久的新創公司躍升為業界頂尖、愛看科幻片的年輕宅男成為電影導演,都是靠這一招。中低水準的學校體系借力使力,於是重振雄風;革命借力使力,於是得以成功。衝浪選手贏得冠軍獎盃、流落街頭的藝術家榮獲葛萊美獎,也都是因為他們懂得借力使力。

  三、一飛沖天

  我的運動細胞算不上發達,但有種運動是我自認可以稍加炫耀一番的,那就是:吊單槓,時間則要回到大約十歲時。
  
  當年我還很矮小,想玩小學的遊戲器材,但手臂太短,搆不到奧林匹克環,也就是用鍊子懸掛在攀爬架上的幾個吊環。照理來說是要攀上吊環,然後左右手交替,一路盪過去。
  
  雖然吊環相隔的距離比我兩手張開還寬,但我還是學會怎麼抓著吊環移動,像真正的奧運選手那樣:我先抓住一個吊環,然後使出全身力氣往下一個吊環那兒盪,如此一來,鍊子就會像鐘擺一樣,把我送到下一個吊環去。不過,只要一開始盪,就不能停下來,否則就會卡在兩個吊環中間。所以我會一直盪啊盪,雙手絕不同時抓環,直到盪至另一頭為止。
  
  我的單槓冒險好比本書最後第三部分要談的聰明捷徑。箇中原理可說明火箭科學家與化妝師如何對抗既有的期待,變成世界級的代表人物,以及科技怪傑如何藉以拯救生命,社區大學的小嘍囉如何藉以促成全球性的改變。
  
  這些也是能讓平凡人實現夢想的聰明捷徑,就算手臂再短,都能圓夢。

  努力,是成功的必備要項

  這本書中有一些顛覆性的想法。我不是為反對而反對,而是希望激發對於成功這回事的水平思考,真正讓大家看到,水平思考就是那些最為成功的人士達到成功的方法。
  
  在接下來的章節,我將解釋為何小朋友不應該背九九乘法表,並向各位說明奉「失敗愈快,成功愈近」為圭臬的「精實創業」(Lean Startup),問題出在那裡,以及用來判斷企業與個人能否成功的最大因素,為何不是經驗,而是動能。我將破除關於職場師徒指導及吃得苦中苦等常見迷思,並將揭示看似矛盾的事實,告訴你為何開大公司反而比做小生意更容易。
  
  成功要靠運氣與才氣,但是,調製成功的配方就跟所有食譜一樣,皆可用巧妙的選項予以代換。不過,我發現有那麼一樣東西是無可取代的,那就是努力。這本書不是使用手冊,也不是寫給不想努力或只想輕鬆創業的人。這本書所發現的模式,來自那些不願見到辛苦白費、不肯消極聽從「就是這麼做」的人。
  
  太多人把希望與夢想交給不可靠的運氣去決定,但這世上用最短時間獲致成功的人,卻是主動出擊,創造自己的運氣(雖然他們大都太過謙虛,沒把這掛在嘴邊)。當人生得以順遂穩定,太多人便也就此接受,然後變得被動,臣服於善意的錯覺,誤以為「只要夠努力,應該就會有好事降臨在我身上」。
  
  我希望各位讀到最後都能進而相信,機緣不是偶然,運氣可以創造,傳統不是不能挑戰,而無論成功的定義是什麼,昨日的最佳成功途徑,今日已不可同日而語。

  世界年紀最輕的諾貝爾獎得主與世界級兒童醫院的共同點是什麼?全球成長最快的媒體公司、頂尖心臟外科醫生、年輕的美國總統,何以能夠領先群雄?從電音炸子雞、球鞋設計師、業餘火箭科學家的身上可以學到的,有多少東西是跟我們這些人在工作、夢想、創業時的平凡目標有關?
  
  答案是:比你想的還多呢!


以上摘自《聰明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