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

單一文化的陷阱》忙到沒時間經營親人關係

在我們這個極度個人主義的社會裡,我們會認為孤立與寂寞就像是「人類的境況」,我們不認為它們是某種社會安排下的副產品。──羅伯特所羅門

樹木頂端的葉子,由於缺乏水份,因此每單位質量能進行的光合作用不如其他部分的樹葉……大體來說,植物投入一定份量的資源在那些組織上,但那些組織在接受資源之後,卻未能產生同等份量的回報。──生理生態學家,BBC新聞

不管你覺得自己與世界息息相關,還是覺得自己漫無目的在世上漂泊,你都不得不與其他人以及環境糾纏在一起。你在家庭中出生,也許會擁有自己的家庭──重要他人、子女、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叔伯姑姨、堂表兄弟、姪甥──無論你喜不喜歡,你一定會與人產生連繫。有人說,朋友是你自己選擇的家人。你也有鄰居,不管你向他們揮手打招呼,還是假裝沒看見他們,你的附近住了人,你會固定在郵局、雜貨店、健身房、網路上碰到某些人。然後是你的同事,也就是跟你一起工作的人,還有透過工作間接跟你認識的人。即使是陌生人,你跟他也會因為共通的人性而產生關連,哪怕是巴士上不認識的人或世界另一邊的人。除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你與你周遭的環境也有關係,無論是風或水,太陽或雨水,城市或鄉村,因為無論你在哪裡,你總存在於物理空間之中,你形塑著周遭環境,周遭環境也形塑著你。

讓我們從家庭說起吧。親戚關係原本是社會的黏著劑。友誼可以想成是奢侈品,但親戚關係卻是在不確定的世界裡保住你生存的關鍵。災難發生時,親戚有幫助你的義務,你也有幫助親戚的義務。身為家庭成員,意謂著你這輩子都是這一群人的一份子,你因此擁有法律與文化的權利,但你也必須負擔義務。你應該忠於你的家人,家人也應該忠於你。家庭成員間的合作與信賴關係至關重要。在家庭裡,家人會根據你身為家庭成員的需求以及你本身的價值來評斷你──你有權跟家人同坐在一個餐桌上,其實只是因為你是家庭的一份子。你屬於這個家。

雖然歷史上家庭與市場彼此緊密交織(除非家庭可以做到自足,但這種狀況少之又少),但兩者卻分別劃歸到不同的活動領域──至少在一九五年代,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家庭關係被視為市場心態與企業發展的阻礙。在西方世界,市場主要建立在傳統的男性養家模式上:男人出外工作,賺取薪資,女人在家工作,但沒有薪資報酬。曾有一段時間,絕大多數的家庭都由男性養家;一九○○年,百分之九十四的美國已婚婦女不是受薪的勞動者。

在更大的社群裡,你與他人的關係是建立在一連串的價值上,例如尊重、愛與願意優先考慮他人──這些價值可以讓你避免過於自我中心。是的,你透過買賣行為與他人建立了經濟關係,但這些經濟關係卻被因為以下這項事實沖淡緩和:參與交易的人都是市民社會的一分子,而市民社會的建立必須仰賴基本的信賴與團結。你的社群做為一個團體協助有需要的人,因為這些掙扎求生的人也有自身的尊嚴與自我價值,這些不會因為他們經濟處境不佳而有所減損。社群的目的是協助貧困者,使他們健康而自足,並且建立與加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讓大家一起在社會裡順利發揮功能。這是為什麼家庭與社區擁有比市場高的道德地位。

自然也擁有高道德地位。有些人從自身的人性出發,開始重視與自然界的關係,他們相信自然值得愛護,因為自然有益人體健康,符合審美的概念,而且有助形塑人對自身的認同,因為人是被自己的生長環境塑造出來的。另一些人則是就自然本身來重視自然,他們認為人應該愛護自然,因為其他有知覺的物種也有權利在自然中生活,;或者因為他們尊重所有的生命,不管這些生命是否有知覺,;或者是基於上帝的緣故,因為自然反映了上帝的秩序,上帝的創造。

然後,故事變了。

經濟故事說,在同種物種中,競爭比合作更重要,有一股驅力驅使你追求自身的利益,持續計算自己能得到多少好處,別人也是一樣。身為團體的一員,不表示你必須追求大我。你參與不同的團體,不是為了團體的利益,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反過來說,你所屬的團體會客觀地根據你的表現以及你對他們的價值來評斷你,而不是根據你身為人類的需求與內在價值。

現在,你的好壞完全根據你最近一次對團隊的貢獻來判斷。你的表現良好與否決定了你與他人的關連性。社會學家齊格蒙包曼以實境秀來說明這種現象:「最受歡迎的實境秀是以最露骨的方式公開預演人可以『用後即丟』。他們把恩赦與警告融合在同一個故事裡。沒有人是不可或缺的,即使為團體盡力,也沒有人有權分享共同努力的成果,什麼也沒做,只單純做為團體的一分子,更不可能分一杯羹。對於努力的人來說,生活是一場艱困的遊戲。每一場遊戲都從零開始,過去的貢獻完全不計,只根據最近一次的對決來計算你的價值。此刻,每個玩家只為了自己。為了過關,當然也為了爬到頂端,每個人必須先跟他人合作,把其他礙事的人除掉,最後再與跟自己合作的人一決勝負。」

別忘了,經濟故事說,你生活在市場世界裡。在市場中,身為買家或賣家,你在人群中的價值取決於你對經濟潛在或實際貢獻的能力,而這種能力表現在花錢或賺錢上面。為了讓市場世界有效運作,你必須做出選擇,消化各種能幫助你做選擇的資訊,以及能隨心所欲做出新的選擇;基於一些因素而無法做到這點的人,例如學習能力不足,這些人會被「視為只剩下邊際的經濟價值。」。你越能藉由賺錢或花錢來驅動經濟前進,你對他人就越有價值。你的人際關係紐帶主要是經濟的紐帶,因此你的關係是交易性的。你學習規避長期的承諾,只要銀貨兩訖,你跟對方就毫無瓜葛。

到了二○○○年,百分之六十一的美國已婚婦女在外工作,完全扭轉了男性養家模式,也使雙薪家庭成為常態,而非例外。今日,無論你是單身還是擁有伴侶,很有可能面臨家中無人打理家務的局面,這表示隨著你的工時越來越長,你將越來越難兼顧工作與家庭。

在此同時,市場持續發展,甚至對原本屬於無酬勞動的家務工作提供服務。你會發現到,你可以僱人幫你煮飯、帶孩子、照顧年長親人、打掃房子、報稅、溜狗、割草與修剪樹叢。家務工作外包可以減少你承受的時間壓力。研究員阿爾莉霍克比爾德說,:「當家居時間變得跟工作時間一樣必須加以『節省』,甚至變得比工作時間來得珍貴時,家庭生活儼然成了第二份值班的工作;講求效率原本只出現在職場,現在也在家中生根,甚至開枝散葉。效率不僅是達成目的的手段──為了騰出更多在家裡的時間──而且也成了生活方式,它成了目的本身。」

當工作與家庭需要你投入越來越多的時間與精力時,你會發現你的重要的人際關係成了次要之物。不是你想離開你的配偶、家庭與親密朋友,而是你沒有花時間與精力在這些關係上,很可能會跟他們越來越疏遠。無論如何,在經濟故事裡,社會報酬的高低是根據你在受薪工作裡的績效而定,與工作以外的生活無關。

就連家庭的義務也造成你的負擔。人們生育的孩子越來越少,理由各色各樣,包括宗教、意識形態與偏愛的生活方式,但無論是哪種說法,「時間缺乏」永遠是理由之一。許多人在生孩子或再生一個之前會再三考慮。研究者席薇雅惠烈提到,儘管高成就的女性有將近九成想組織家庭,但許多沒有生小孩的中年女性管理者卻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生育的選擇。惠烈解釋說,:「想一想,一星期工作五十五個小時在工作與生活的均衡上代表什麼意義。如果再加上一小時的午餐時間與四十五分鐘的來回通勤時間(全國平均),那麼工作日的工時將增加到近十三個小時。即使沒有『額外的工作時間』(出差,應酬,各種任務),這樣的工作時程對任何專業人士來說都很難維持正常的人際關係。」

在經濟故事中,孩子尤其代表一種真實的經濟風險與成本。選擇組織家庭越來越像是選擇提高經濟脆弱度。「人類為了追求事業,犧牲的不只是活生生的人際關係,還有對孩子的照顧,」哲學家查爾斯泰勒說道。「當然,這種事從古到今一直存在。但重點是,今日有許多人覺得自己『被要求』這麼做,覺得自己應該這麼做,如果不這麼做,他們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浪費了或沒有實現。」

經濟學家史帝芬馬格林表示,:「簡言之,市場是喪失人際連結的極致表現。」他又說,絕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人際連結的喪失是一種美德;市場比社群更有效率,因為社群重視友誼、社群精神與自願為社群工作而不求報酬。當市場開始提供過去在家庭裡無償產生的服務時,家庭內部的照顧與養育工作便逐漸轉交給更大型且與更非人化的機構。對照過去婦女在家是無償提供照護,因此照護成本提高是必然趨勢。如果你過去從未因提供照護而獲得報酬,那麼照護成本增加對你來說是好消息,但如果你是需要照護而且無法負擔照護成本的人,那麼照護成本增加就成了壞消息。但是,即使你負擔得起照護成本,錢也無法保證你獲得的照護品質。經濟故事說,與社群產生連結會產生限制與義務。你的父母或祖父母很可能持續三十、四十或五十年待在同一個社區,甚至住在同一棟房子裡,他們認識的人很可能住在出個聲就能聽到的距離之內。心理學家瑪麗派佛寫道:「光是認識彼此,在街上點頭打招呼,在咖啡廳與雜貨店與人閒聊,就令人感到愉快。搬離真正的家,等於搬離自己的人生。我認為很多人都不了解我們失去了多少寶貴的東西。」


以上摘自《單一文化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