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關於變老這件事

事實上一旦擺脫老化的「負債模式」,不難發現大自然其實非常公平:根據近期的神經科學研究,三十五至六十五歲(或甚至以上)的中年大腦遠比一般想像的更有彈性,雖然短期記憶能力可能會隨年齡下降,但是事情一旦進入長期記憶,腦細胞彼此之間的連結就強多了。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六十六歲才出任首相,建築師法蘭克洛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完成了畢生傑作紐約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的時候也已經八十歲了。

  人類歷史上不乏大器晚成的例子。這些人不一定是打破紀錄的天才,而是找到方法培養新能力、新關係的普通人,他們理解到人類只要還會呼吸就能繼續成長,也明白我們的確需要時間培養某些能力,比如心靈的成長。這種成長對許多人而言將是老化過程中意外的收穫,而且一旦步入成年就有可能發展這種能力。為了寫本書,我採訪了來自各個年齡層的對象,令人吃驚的是幾乎所有人都感到自己隨著年紀增長更加充實,沒有逐漸萎縮。

  如果我們願意,大家都可以透過年齡增長看見不斷變化的景色、看見那些被諷刺漫畫模糊或簡化的東西。就像是人類不是簡簡單單的兒童一步躍為成人;就算超過二十歲,我們還是會為了親子關係及為了獨立生活而掙扎。然而沒有一個詞特別用來形容成年子女,彷彿過了童年親子關係就再也不存在,也不需要「成年小孩」這種矛盾的術語。

  這本書叫做《關於老化這件事》,寫出來的目的在於呼籲大家抗老唯一的方法並不是不要老化,我們不會配出一種處方解決問題;相反的,我們希望大家跳脫傳統思想,不要再先入為主的認為年紀多大就該有什麼樣的行為舉止、說話方式,甚至生活態度。根據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威尼科特(Donald Woods Winnicott)的說法,要活得有創意,人就必須保留很大一部份的「自己」。本書提倡鼓勵與反思、連接年輕逐漸老去的自己,但絕對不會假裝年紀大了不需面對侮辱和挑戰:我們在整個生命週期中從頭到尾都是自己,只是年紀有所變化。「更重要的是,年齡的增長使得人生更加圓滿,讓自己更充實而不會黯然消逝。」──作家梅薩頓(May Sarton)在她的日記《七十歲月》(At Seventy)裡如此說道,這本日記記載了她自七十歲生日起每天的生活點滴。年歲漸長這件事,無論在生命哪個階段,都能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且充滿活力。

  假如能走出恐懼的陰影,將會發現自己仍不斷地在成長──三十歲的自己比起二十歲的自己對人生更滿意──她比以前更加了解自己,人際關係也更加穩固。因為恐懼潛在的負面改變而害怕變老,卻也因此無法體會在這過程中的收穫;這就好像認知失調般,有兩種想法在腦中互相拉鋸一樣:她害怕衰老,卻其實持續富有生命力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