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正念:八週靜心計畫,找回心的喜悅》正念認知療法


普魯斯特說:「真正的探險旅程不在於發現新風景,而在於開啟有能力觀看的新眼光!」讓正念為你開啟欣賞生活、欣賞自己與世界的新眼光。關照呼吸,與自己生活的世界建立正念的親密關係,生活在哪,淨土就在哪!

「禪修」不是非得空出時間,也不必一定在蒲團上。
每天睡覺、吃飯、沐浴、更衣、走路、排隊、使用電腦等等,
這些都是我們練習「生活禪」最好的時機。

還記得上一次躺在床上跟念頭打肉搏戰的情況嗎?你巴不得讓心沉澱下來,安安靜靜的就好,才能夠好好睡個覺。但是不管試了什麼法子,似乎都起不了作用。每次你硬是要自己停止思考,思緒就會以全新的力量再度爆發出生命力。你叫你自己別擔心,卻突然間發現有無數的新事情需要擔憂。你試著把枕頭拍鬆、翻來覆去好找到舒服的姿勢,但是很快地又開始思考了。隨著夜晚一分一秒地過去,你的元氣逐漸耗盡,直到覺得虛弱無力。等到鬧鐘響時,你感到筋疲力盡、焦躁難安、心情盪到谷底。

隔天一整天,你卻面臨相反的問題──你想保持清醒,卻是哈欠連連:你糊里糊塗地來上班,卻是人在心不在;你專心不了,你眼球佈滿血絲、眼皮浮腫、全身酸疼、精神恍惚。你瞪著桌上那疊文件老半天,期待奇蹟出現,或任何事情都好,以讓你聚集足夠的動力來從事一天的工作。開會時,你眼皮幾乎撐不開來,更不用說提出什麼明智的建議。生命似乎從手指間流逝……你感到前所未有的焦慮、壓力與疲憊。 

《正念:八週靜心計畫,找回心的喜悅》所探討的,即是如何在這種煩惱狂亂的時候找到寧靜與滿足。說是重新找回其實更貼切,因為每個人不管覺得多麼煩惱及不自由,內心深處都有源源不絕的平靜與滿足,只是現在受困於狂亂無章、汲汲營營的生活方式所設的牢籠裡,等著被釋放出來。

「正念認知療法」(MBCT 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是以西方主流心理治療為基礎的禪修療癒法,實踐理念是:唯有全心全意在這裡,你才到得了那裡。所謂「正念」(Mindfulness),就是「全心全意」專注於自己當下所在之處。

《正念:八週靜心計畫,找回心的喜悅》作者威廉斯教授是正念認知療法的創始學者,與卡巴金等學者,以認知行為治療(CBT)為基礎,融入正念認知療法,這個療法是以形式簡單的「正念冥想」為中心,每天只需花幾分鐘時間就能享受到它所帶來的益處。臨床結果證實,「正念認知療法」與一般抗抑鬱藥物一樣有效。

第一週:建立自動導航系統
第二週:覺察身體訊息
第三週:迷宮裡的老鼠
第四週:用心看見世界的真實模樣
第五週:正視困難
第六週:當下即實相
第七週:不再隨外界起舞
第八週:狂亂的世界,清醒的你

一般的坐禪就是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進出身體的呼吸上。這麼觀照呼吸,就能夠觀照心中生起的念頭,以及一點一滴地放下與念頭的掙扎。你會體悟到念頭是自己過來又自行離開,你不是念頭。你可以看著念頭在心中出現,似乎是憑空而來,也看著念頭消失,就像肥皂泡泡爆破一般。你深刻體會到念頭和感受(包括負面的)是短暫無常的,它們來來去去,你終究可以選擇是否根據它們來採取行動。

內觀 mindfulness 原意是「如實的覺察」,近年常譯正念,正念減壓療法 MBSR 創始人卡巴金:正念不是靈修,靈修窄化人們思考;其所製造的問題,遠比能解決的多 (主流精神醫學接受的是內觀,而非偽科學的靈修)因此,排除「非科學、不理性」如《祕密》《零極限》《吸引力法則》能量說、前世今生、NLP……

正念是修持而不只是個美好概念,因此正念的培養是個過程,必然會隨著時間而發展及深化。正念練習要能夠帶來最大利益,你要堅決地向自己許下承諾,這需要堅持和自律,但同時抱持玩遊戲的心態,盡可能把輕鬆自在帶到每一當下,這其實就是對自己友善慈悲的體現。這種輕鬆自在,配合堅定不移且全心全意的投入,其實正是各種正念訓練及修持的正字標記。在這條路上,有良好的引導非常重要,因為終究而言,深受影響的是你的生活品質,以及你與他人及所處世界的關係,至於對於你身心健全、心智平衡、幸福快樂及人格統整的程度的影響,就更不用說了。


摘自:《正念:八週靜心計畫,找回心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