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月15日 星期二

經濟學人權威預測:2050趨勢巨流


30年後,你會在哪裡?全球最具公信力的媒體《經濟學人》首度公布帶動未來深層改變的20個趨勢巨流!如果我們現在就知道,未來1.7個工作人要養活1個人;長命百歲不是願望,是事實;健康照護是每個國家都難以承受的負擔。我們對未來是否會有不同的選擇與安排?景氣永遠上下波動,局勢總是左右擺盪, 抓住大趨勢,才能在變動中依然確立方向,把自己放在上升的軌道上!

這個世界似乎愈來愈混亂。如果我們掌握影響變化的關鍵趨勢,條理分明的大畫面就會逐漸浮現,如同從直升機上往下看,未來的脈絡清晰可見。全球最權威的獨立媒體《經濟學人》,擁有堅強的研究團隊,每年預測全球重大變化都一一成真!
2009預測英國政壇變天! 2010保守黨領袖卡麥隆成功拿下英國首相政權!

2008預測美國將面臨一波銀行倒閉潮! 2009美國遭遇總達140家中小銀行倒閉的高峰!

2007預測中國在北京奧運的金牌數目首度超越美國! 2008中國以51面金牌超越美國36面金牌!

《經濟學人權威預測》是《經濟學人》研究團隊與編輯群,根據詳細的數字與專業解讀,找出引領改變的大趨勢,描繪2050年世界的面貌。全書分為4大面向、20個趨勢議題,預測2050年的世界:
中國的人均GDP將如今天的瑞典,人口將如今日的日本一樣老
全世界七千種語言,將有一半被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和印尼語取而代之
伊斯蘭教信仰人數搶佔全球人口30%,僅次於基督教
中國崛起為軍事強權,威脅美軍霸主地位
獨裁國家的民主將進步、自由國家卻倒退
亞洲將佔全球經濟的一半以上,世界的重心大幅往東方移動
瀕臨滅絕的物種,可經提取細胞後培養再生

本書特色
全球最權威的媒體《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根據詳細的數字與專業解讀,預測引領改變的20大趨勢2050年的世界變化。全書分為四大面向人口、環境、經濟、知識,二十個趨勢議題,描繪出 2050年的世界樣貌。每個趨勢都有解讀與圖表,一目了然。相較於其他預測世界未來發展、慣於沉溺在黑暗悲觀角度的書,本書則傾向正面樂觀、進步的探討分析。

2050年的願景
第一,這些執筆者採用大致相同的方法:要往前看,必須先向後看。這有助於清楚了解變動的性質和規模,也能讓我們感覺它背後的動能。但是,這些動能可能遇到阻力。因此需要第二個共同的思路:願意想像未來之路上會遇到破壞,而不是單純地將過去直接推演到未來。可能沒有什麼事情,像環境持續遭到破壞那麼肯定,但第二十章預料會有一段範圍廣泛的生態恢復期,第七章也探索針對氣候變遷,採用另類的風險管理思考方式,繼之而來的深沈變動。

儘管近來信仰相當興盛,第六章卻表示,開發中世界的宗教信仰最後會減弱。第二章則預期基因學和健康照護供應的革命性發展,會改變疾病的動態。新興世界的快速發展,以及如同第三章所說,婦女的教育程度和機會增多,會掀起破壞性的社會變化。第九章預測的事情相當奇怪,指出未來四十年,獨裁國家的民主會進步,自由國家卻會倒退。

至於經濟,富裕世界現在的分配不均似乎不斷上升,但第十三章估計,未來數十年這個趨勢將反轉。依目前的各種趨勢來看,各國會因為提供健康照護和年金的成本上升,變得更加浮腫,但第十章預期各方面的改革,最後會使得國家變得更加聰明和更為精實。中國經濟成長驚人,現在年復一年被視為理所當然,但是第十一章表示,到2050年,它的年成長率會降到2.5%左右。

雖然如此,亞洲整體,尤其是中國的崛起,是貫穿本書大部分內容的第三個主軸。世界的重心正往東方大步移動。其實這只是回到過去而已。正如第十二章所說,到2050年,亞洲將佔全球經濟的一半以上,和1820年及之前幾個世紀的百分率相同。這將對環境、軍事均勢、全球經濟的重心產生深刻的影響。但不要以為中國到2050年會主宰一切。第五章在談文化的內容中表示,漢語不會取代英語成為世界通行的語言。第十六章則表示相信,中國科學家也不會領導世界,或者至少在中國改變政治體系、接受允許科學蓬勃發展的自由知識環境之前不會發生這種事。

第四,作者傾向於描繪進步的畫面,而不像大多數預測者那樣,喜歡沉溺在黑暗的角落裡。這絕不是因為他們透過玫瑰色的水晶球觀看未來。他們也見到將來會有巨大的挑戰,例如管理氣候變遷、控制水等稀有資源所引發的衝突,並在2050年之前養活90億人,以及像第八章在談戰爭的未來內容中所說,必須因應大量的新安全威脅。但是接下來的章節,整體而言偏向樂觀。或者至少深信如果制定正確的政策,大部分的領域都可望有所進步。

換句話說,2050年的世界很有機會更富有、更健康、連結程度更高、更永續、更具生產力、更富創意、教育程度更高、貧富和性別之間更平等,而且數十億人將有更多的機會。世界肯定會更加都市化,約70%的人會住在城鎮和都市,相較於今天高於五成;老得多,年齡中位數將從29歲上升到38歲;更多非洲人,因為全球增加的23億人,大約有一半生在非洲。不少變動將伴隨著折磨人的動亂。但正如第十四章探討商業的未來所做的結論:「創造性破壞的風暴正將我們吹向更美好的地方」。

新的技術會有幫助,有些現在還無法想像,但有些已經現形。製造作業可能因為「加式」(additive)技術或三維印刷(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而起革命性的變化,生產你自己的汽車零件將是司空見慣的事。醫療奇蹟可能來自基因標靶藥物、疫苗在運輸途中不需冷藏,以及幹細胞能夠生成新的組織。

生物學和機器人學可能結合起來,讓癱瘓的四肢恢復活動。隨著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界限模糊,學習會走向民主,幾乎每個人都能進虛擬牛津、劍橋和哈佛之類的學府就讀。到2050年,科幻小說的情節甚至會成真:已經滅絕的物種再生的可能性相當大。此外,第十七章表示,我們也很有可能發現外星生命。

這些只是可以期待的許多可能性之中的若干,並點出所有章節共有的另一特點。它們充滿寶貴的想法和資料,預期未來可能發生的很多事情,將令許多人驚訝不已。舉例來說,到2050年,法國的人口將超越德國,中國的人口平均年齡不只高於美國,甚至高於歐洲,而經濟欣欣向榮的穆斯林中東可能收到「人口統計紅利」(demographic dividend)的經濟利益。約四億的奈及利亞人,數目將超越美國人。而且到那時,奈及利亞可能是極少數大型新興市場中,以現在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步調成長的國家之一。

至於戰略的層次,2050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可能不再是那麼受到正視的防禦聯盟,而且無人駕駛飛機會取代有人駕駛的飛機,執行絕大多數的任務。各種科學之中,生物科技將取得主宰地位,並和奈米科學、資訊科學協同工作,產生豐富的成果。至於金融市場,全球將不只一次見到如第十五章所說的那種循環。至於個人,將你的基因體排序可能像今天的驗血那麼常見。

學習外國語言可能是沒有用的技能,幾乎就和書法一樣落伍,原因是電腦翻譯技術突飛猛進。第四章表示,由於人們時時連線到社交網路,個人智慧將不斷得到群體智慧的相輔相成。正如第十八章說的,隨處運算將使未來四十年人們的生活產生最大的變化。在電信技術可說已經消滅距離的世界中,實體位置仍然重要嗎?第十九章指出,實體位置可能比你所想還要重要。

這是為什麼接下來的章節會刺激和引起各式各樣讀者的興趣。企業策略專家、政府政策決定者,以及從生物科學到商業等所有學科的學生,可以在這裡找到豐富的內容。推而廣之,這本書會吸引想要更深入觀察今天的新聞、並對將來可能的新聞抱持好奇心的每一個人。

未來不必像悲觀預言家要你相信的那麼黯淡。儘管前頭有許多危險,調整適應趨勢巨流時無疑會遭到困難,2050年的世界可能並沒有那麼壞。如果你不相信,請翻到最後一章,看看預測與進步的內容,它會使你眼睛為之一亮,即使不能讓你往後的人生一片光明。



以上摘自《經濟學人權威預測:2050趨勢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