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被譽為台灣「40年來影響我們最深的書」,近30年來,已長銷達百萬冊。不論時代如何轉變,書中的智慧歷久彌新。特別要跟讀者分享其中一篇:讓自己幸福、也讓別人幸福的藝術。我們在學校學到了許多事,只有人生這個最重要的題目,卻沒人教導,好像人人生來就該懂、該會。尤其是人生面臨需要重大選擇的時候,多少人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可以思考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精算人生三題〉
(內容部份摘自《沒人敢告訴你的MBA大揭密》)
「這麼多年來,我觀察一九七九年以來,我那班哈佛商學院同學的人生際遇,我參加同學會時,看到愈來愈多人發生種種不快樂的事,不是離了婚,就是與孩子的關係很疏離。我可以向你保證,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在畢業時故意計劃將來要離婚,或是讓子女變得跟他們很疏遠;但其中有很多人,正在進行這種人生策略。」
「……哈佛商學院每年從全世界挑出最優秀的九百名學生,其中極多數人從未仔細思考人生目標,這真是令人訝異。我告訴學生,哈佛商學院很可能是他們最後一個深思這個問題的地方。」
「企業失敗就是因為它們往往傾向追求立即的滿足。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個人的人生,你也會同樣發現令人震驚和警惕的模式——這些人對自己曾經聲稱最在意的事,投入的精神卻越來越少。」
也如同《為自己上班,因為一生的工作天很多》來自七十多國各行業公司,一萬名從總裁到小經理的親身驗證,他們關在會議室幾天,說出對工作的真心話…(以下摘自該書)他們告訴本書作者,自己個人最重要的價值是:(1)家庭,(2)誠信,而他們也告訴本書作者,因為工作最常在公司中妥協的價值是:(1)家庭,(2)誠信。
人生是什麼呢?似乎也很難下定義。有時,定義往往侷限了海闊天空的發展,和愛一樣,與其去解釋,不如去實行、去體會。沒有人不曾嘗過寂寞的滋味,也沒有人未經失望的煎熬,我們同樣也曾笑過、哭過、歡呼或哀愁,我們同樣體會了這些貼心的感受。作者利奧.巴士卡力所說的,「你必須先使自己成為一個完整的自己,你才能分享這些美好的特質。你不能給人你所欠缺的,因此你必須先擁有之後,才有能力給予。」若是我沒智慧,我只能教會你無知;如果我不曾歡笑,我只能教導你頹喪;我若失去自由,也只能把你囿於樊籠。每個人都擁有獨一無二的特性,否則將窮其一生浪費時間在追隨別人。
我們每個人有不同的世界來分享,這世界該是多麼絢麗多彩。《第七感》一書指出:一個成年人,如果能夠跟「一個真正與他們同頻率的人」建立連結,(不論是家人、老師或治療師),這樣的深度連結,就能幫助他們建立「內在的整體感」,讓他們有空間反思自己的生命,理解自己的人生旅程。這樣的理解是改變人生的基礎,更是穩健地發展人生之關鍵。「理解」是獲得身心健康與幸福不可或缺的關鍵(摘自《第七感》),這也是為什麼均羽不斷參與投資心理學の閱讀社群 (由志趣相投的一群人所組成的「部落」「實踐社群」或稱「學習型組織」)
人生最可悲的事,無疑是未曾生活就已死亡。我們也許觀察過人生,但是卻沒有盡力參與,我們只是人生的旁觀者,並沒有真正的活動。經歷真正的人生,就不會對死畏懼。人生不是一趟旅遊,沒有目的地,人生是一個過程,一步一步讓我們接近;若每一步都是奇妙而新奇的,我們就真正的經歷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