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

拆開獲利的糖衣:17個摧毀退休計劃的投資迷思



別讓代價高昂的投資失誤,掏空你的口袋!
破除17個常見的投資迷思
就能提前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
債券比股票安全,對嗎?
停損就能停止虧損,真的嗎?
高失業率是股市的警訊,是這樣嗎?

你是不是也聽過這些在投資市場流傳已久的老生常談?
你是否跟著人云亦云、前進投資市場,結果卻落得遍體鱗傷,甚至決定從此不再投資。其實,這些似是而非的說法才是投資最大的陷阱!

許多投資人汲汲追求精進投資技巧,卻沒有正確的投資觀念,反而在多頭市場時跟不到上漲潮流,空頭市場時被套牢出不了場。如果能如作者一樣,學習質疑所有自以為知道的事情,就能在投資市場上佔盡優勢。

前言:自我質疑很難

自我質疑很難,這是我們最難做到、最不願去做的事。沒有人喜歡質疑自己,因為質疑之後,很可能發現自己真的錯了,覺得丟臉難過。人類演化幾千年的結果,常讓我們刻意採取一些不理性的手段,以免自己丟臉難過。

生物的本能可能幫助老祖先迴避野獸攻擊及寒冬挨餓,但是這些根深柢固的本能套用在現代問題上,如套用在經常看起來有違常理的資本市場上,卻往往完全錯誤。

我常說投資績效要好,三分之二靠避免犯錯,三分之一靠投資正確。如果你能避免犯錯,降低錯誤,就能改善投資績效。如果你能避免犯錯,偶爾又可以正確投資,投資績效就會比大部分的人好,甚至比多數的專業人士還好!

也許你覺得避免犯錯很容易,只要別犯錯不就得了!畢竟哪有誰一開始就想犯錯呢?但是投資人之所以犯錯,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那是錯的,他們以為那些都是精明的決策。他們自己做了很多次,也看過其他的聰明人士做過。因為他們沒有懷疑,所以覺得那樣做沒錯。

既然有些事情是「眾所皆知」的道理或一般常識,有些又是從理當比你聰明的人那裡學來的,你又何必去質疑呢?這是浪費時間,不是嗎?不!你應該去質疑所有你自以為知道的事情,而且不只質疑一次,每次在做投資決策時都要質疑。

這並不難,這個動作本身不難,但是在情感和本能上卻可能很難。質疑之後,最糟的情況是什麼?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本來就沒錯,這個質疑的過程很有趣,又沒有什麼傷害,也不丟臉。

又或者你發現自己真的錯了,而且不只是你犯錯,絕大多數的人都跟你一樣,誤信了某個錯誤的事實!你發現眾人誤信的迷思,發現你原本相信的事情其實是一種迷思。這樣的話,質疑可以幫你迴避代價高昂的錯誤或一錯再錯。這一點也不丟臉,做得真好,而且潛在獲利無窮。

好消息是,一旦開始質疑,未來再質疑就會變得愈來愈容易。你可能覺得這不可能做到,畢竟,如果真的很容易做,大家早就做了,不是嗎?(不,一般人寧可選擇永遠不要質疑,不要丟臉,這樣比較輕鬆。)但是你可以質疑一切,也應該那樣做,你應該從報章雜誌或電視上接收的資訊開始質疑。如果你毫不猶豫就接收那些資訊,可能永遠也不會深入探究真實的現象。

一般人普遍覺得高失業率對經濟不好,是扼殺股市的原因,我認識的人中,沒有人對這件事持相反意見,沒有人認為高失業率不會導致未來經濟衰退。然而,我會在迷思12說明,高失業率已經被證明是落後指標,對未來經濟或市場走向沒有預測功能。而且更讓人驚訝的是,失業率處於週期低點或接近低點時,反而是經濟衰退的開端。資料證明了這點,如果你以執行長的角度思考(我會在本書中說明),就會發現這基本上合乎常理。所以我不贊成利用容易公開取得的資料,那些資料大家都拿得到,而且可以輕鬆整理。但是鮮少人質疑這個迷思,所以迷思依然存在。

本書涵蓋一些大家最普遍相信的市場與經濟迷思,那些想法常害人誤判市場,犯下投資錯誤。例如,美國債務「太多」、年齡應該被當成決定資產配置的因素、高股息股票是可靠的退休收入、停損可以停止虧損等等。我在之前很多本書中已經寫過許多迷思,但是這裡蒐集的迷思是我覺得最離譜的部分,我會進一步說明,或是用不同的觀點與最新資料來說明。

很多迷思我以前就寫過,不過因為大家到現在還是深信不疑,所以我猜即使在這裡再寫一次,很多人依舊不相信那些迷思是錯的。他們寧可輕鬆一點,繼續相信迷思,不過那也無所謂。如果你更在意事實,比較喜歡根據完善分析或基本理論來做投資決策,避免隨波逐流的跟著大家誤信迷思,你在投資市場上反而會更有優勢。

本書的每一章只會談一個迷思,你可以跳著看、全部都讀,或是只看你感興趣的單元。無論用什麼方式,我都希望這本書能幫你更清楚地洞悉世界,改善投資績效。我也希望本書收錄的例子可以激勵你明察暗訪,發現更多的市場迷思。

你很快會發現每一章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色,你可以說這本書是破解迷思的使用手冊。我一再使用以下的技巧來破解迷思:

自問真的是如此嗎?那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這一步如果做不到,就無法繼續後面的步驟。反直覺思考。如果一件事是「眾所皆知」的道理,你應該自問,相反的情況有沒有可能是真的。

檢視歷史。也許每個人都說「XYZ就是發生了,那很糟糕」,或「要是能出現ABC該有多好」。也許這些想法是對的,也許不對。你可以回顧歷史,去看XYZ是否真的會造成糟糕的結果,或是ABC是否會帶來好的結果。免費的歷史資料相當豐富,就等著你去驗證。

簡單的相關性分析。如果大家都覺得是X導致Y,你可以檢查這究竟是必然出現的常態,還是偶爾如此,或是根本沒這回事。單位問題。有些數字大得嚇人,你可以改用適當的單位,讓這些數字變得更平易近人。放眼全球。大家常以為美國是座孤島,其實不然,美國也常受海外事件的影響,而且世界各地的投資者通常都有類似的恐懼、動機等等。

投資人深信不疑的迷思還有很多,我不可能在這裡涵蓋所有的迷思,但你只要能掌握質疑的奧義與威力,久而久之,就比較不會受到迷思的蒙蔽,長期績效也會跟著提升。


以上摘自《拆開獲利的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