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人生不能沒有的7個非理性思考



你可能已經知道:不理性是人的天性;但你可能不知道,有時候讓理性缺席是我們生存的重要憑藉。你我有些天生的想法並不是因為我們「缺乏智識」,而是我們不願意用完全科學的角度過活!

數十則驚人的認知心理學實驗報告 + 全球各地人類聚落的奇思怪想=最重要的生存適應答案,是保持一點愚昧。在這個事事講求證據的年代,神秘的力量常會被認為是迷信,但唯有「非理性」,才能幫助我們在一團混亂的人生中過下去。而這也是本書的重要主題──魔力思考(Magical Thinking)。

我們堅信走了以後必有「那個世界」,著迷「幸運小物」比實力更重要,認定「世界萬事」皆有個幕後主謀,就連愛因斯坦都要說:「有兩種過日子的方法,一種是當這世上沒有奇蹟,另一種是彷彿世間的一切都是奇蹟。」為什麼迷信總能打敗科學,不理性心理的女巫到底怎麼統治了我們?

※人性中7種最不可理喻的「魔力思考」,它們將以類似下列七種情境出現:
1)「東西」會有某種力量(就像某些人不愛洗某件衣服)
2)「我們愈想它,就愈容易發生」(就像咀咒仇家、或是痛擊老闆的照片以洩忿……
3)要是沒這麼做,我很難交好運!(有些習慣動作/禁忌會帶來好運或厄運,尤其讓職業運動員與漁夫深信不疑)
4)心智能到達理性看不見之處(我們總愛幻想感官極限之外,有個更強大的自己!)
5)死亡不是終點(抗拒死亡的現實,這是人類普遍頭痛多年的主題)
6)狗狗、玩具和很多物體的心聲(他們其實有「人性」,只是在角色扮演)
7)冥冥中,自有定數(這個世間,總有個不露臉的老大吧)

知識系統總是教育著我們:要破除迷信、擁抱科學,但遇到不好的事情時,我們總是不由自主的想:「運氣好差」、「註定如此吧」、「星座運勢好準」,看見世間他人悲慘的遭遇,我們則會自動為他們產生一種「寄望於未來」的祝福。不,這背後可是大有問題──風趣幽默的科學寫作才子馬修.赫特森將要在本書告訴我們:

就算自許是「完全無神論」或「絕對懷疑論者」也無法徹底避開人類彷佛天生就有的「魔力思考」。重點是:我們人類思維追求的常常並非「真實」,而是「適合存活下去的有利想法」!

不管你是否有信仰,認為這個世界一定由「某種上帝或超能力」支配,抑或你是那種能對算命也敬而遠之,或是面臨「不知道的事」時依然可以保持理性思辯的冷靜者;本書要告訴你,想完全脫離魔力思考的天生假設,幾乎不可能(同時也不健康!)這也正是為什麼,人們會妄想去測量「靈魂的重量」,又會和一堆號稱有「瀕死經驗者」喋喋不休地討論「另一個世界」;或是為什麼主張「吸引力法則」的暢銷書《秘密》,真的吸引了一堆深信不疑的信徒……。請不要錯過這本徘徊在科學、健康、生存與哲學之間的「不是教你變聰明」思考書!

◎因為自動販賣機吃了你的硬幣而踹它一腳(明知它不會因疼痛而退你錢)
◎對著自己或他人孩子演出「玩偶故事」(操弄一個無生命的物體卻覺得有趣溫馨?)
◎摔破或遺失某個東西,致使你覺得「那陣子總是怪怪的」,所以自己也就跟著倒楣(世間真會有威力如此強大的魔法寶物嗎……?)

科學作家向「命運之手」認錯的喜劇式分析
本書原文版出版後,在美國科學閱讀界及宗教篤信者間也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與論戰,有些懷疑論者認為自己屬於完全理性者,因此不認為「非理性」會帶來什麼好處;然而心理學家卻已證實一連串關於「認知的偏差」或是對事實的誤解,卻也解釋了非理性的正向功能。赫特森更是認為,縱使是最堅定的懷疑論者,其實也常在使用非理性思考;只要我們不被非理性思考牽著鼻子走,一定能利用它來成為個人優勢。


事件背後的「非理性思維」是有意義的,神祕力量能有助於度過困境,這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天性使然。本書主張,人類進化的目地是在提升生存能力,若某些想法有助於生存,不管它是否理性,我們的腦袋就會相信它,因此,神秘力量對於人類的進化是有好處的──這件事,就算是科學家也得低頭!

摘自《人生不能沒有的7個非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