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1:避免從別人的水桶舀水
如同儲蓄必須從減輕債務開始,你必須先減少舀水,才能開始把水桶裝滿。有一位朋友聽了水桶理論後,決定實際測試看看。首先他須努力減少從別人的水桶舀水,他想到養成一個簡單的習慣,就是每次與人互動時,都自問是在為對方加水或從他的水桶舀水。
剛開始確實不太習慣,但一段時間後他發現真的很有用。他警覺自己將要說出負面的話,立刻停住或改口說出較正面的話,漸漸讓自己和周遭的人都感覺較愉快。請回想你最近與別人的互動,你是否拿別人當取笑的對象?或是觸碰別人的傷口?或是直接指出別人做錯了什麼?如果是的話,下次試著在腦中按下「暫停鍵」。
另外,有些習慣性負面表現的人就是無法改變,不論你如何努力都沒有用。這種人用的是長柄杓子,而且堅持要不停地舀水。如果你的身體力行無法打動他們,只好盡可能與之保持距離,以保自身身心安康。
當你開始刻意地減少舀水,接下來可以為你的人際互動打分數,藉此追蹤自己的進步情形。想想看你的整體表現是正面或負面的,然後在你的腦中記下「+」或「-」,必要的話也可以寫下來,並牢記與人互動的「黃金比例」—維持五比一的正負比例。
◎策略2:盡量凸顯事物的光明面
每一次互動你都有機會凸顯事物的光明面,從而為別人的水桶加水。絕不要低估為別人加水的長期影響。正向情緒會創造「人際互動的連鎖效應」,深遠的影響可能是你看不見的,但真真確確在發生。
每當你為一個水桶加水時,都會讓某種能量動起來。所以,當有人為你的水桶加水時,儘管欣然接受,絕不要不加理會,輕忽這個人的好意。你只要說一聲「謝謝」,讓對方知道你很高興獲得稱許或認可,就能反過來為對方的水桶加水,然後你才能與更多人分享這個新得到的能量。
◎策略3:交友要交心
很多小學生對所屬的運動、啦啦隊、合唱團或其他課外社團非常死忠,雖然那些活動可能不是很符合自己的興趣。既然沒有來自父母的壓力,在社團裡的表現又不是很出色,為什麼還能維持死忠?原因可能與有些人對公司不太滿意卻仍一直待下去一樣—因為裡面有他最好的朋友。
仔細想想,多數人會加入並繼續待在一個團體或組織,都是因為最好的朋友的關係。對優良職場的研究發現,工作上擁有「朋友」、「不錯的朋友」、「親近的朋友」還不是那麼重要,影響最大的是「最好的朋友」。工作上擁有最好的朋友的人比較少受傷害,顧客滿意度與生產力也都比較高。
「最好的朋友」一詞確實有排他的意味,但並不表示你一定只能有一個非常親近的朋友,我們甚至建議你在職場、家庭、社交圈裡同時結交多位最好的朋友。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大幅提高生命的滿意度。心理學家迪納發現「快樂的人通常都有高品質的社交關係。」反之,孤獨的人較容易有心理上的問題。
◎策略4:製造驚喜
大多數的人比較喜歡意料之外的禮物。當然,意料之中的禮物也能為我們的水桶加水。意料之外的禮物挹注的水更多一些。重點在於意外,禮物輕重反而不重要。意料之外的禮物也可以是無形的,例如信賴或責任,當你與朋友分享秘密時,表示你很信賴他,自然也可以為他的水桶加水。
找機會突如其來送點小禮物給別人—也許是可愛的小飾品、一個擁抱或是幫對方端咖啡。即使是一個微笑也可以是讓人驚喜的禮物。另外也可以多與人分享美好的事物,無論是書籍、文章或故事,對別人產生正面的影響。
◎策略5:個別化的讚美
別人希望你怎麼對待他,你就那樣對待他。要真正讓一個人的水桶盈滿,個別化是關鍵。有人偏好具體的獎賞或禮物,有些人容易受語言文字的認可感動。有些人喜歡別人公開對他表達認可,有些人需要的是自己喜歡、欣賞或尊敬的人私下一對一表達鼓勵或稱讚。
我們對別人的認可將影響他的人格形塑與未來的成就,這也是為什麼為別人加水時要針對每個人的特質。除了個別化,稱讚別人時內容具體一些會讓對方感到更窩心。將稱讚寫成文字或電子郵件是很不錯的方式,寫成文字的好處是可以做為永久的紀念—對方可以一再拿出來回味。
正向情緒絕不只是象徵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更可真正提高一個人的韌性,促進健康。且這種影響是長期性的,不只是表現在當下愉快的時刻……正向情緒不是可有可無的奢侈品,而是發揮最大潛能的必要條件。
以上摘自《你的桶子有多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