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夢的體驗很真實,因為夢是真的……神奇的地方在於:大腦不靠感官幫助,就在夢中複製出所有的感官資訊,從中創造出我們清醒時所生活的世界。——迪蒙特
夢中夢是怎麼回事?夢境到底跟現實生活有沒有關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科學根據嗎? 突破佛洛伊德《夢的解析》理論,透過科學實驗與分析,深入腦中探索夢的奧祕!夢境五花八門,有時看似真實卻往往不合邏輯,夢究竟有什麼用?
從兩千五百年前的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到一百年前的佛洛伊德,都試圖解開夢的祕密。隨著醫學技術和儀器的進步,科學家不再滿足理論層次的爭論,而是真正深入腦部檢測作夢時的各種反應,進一步解釋睡眠中的大腦與夢的關係。
夢的內容能夠被操縱嗎?迪蒙特是第一個嘗試這麼做的人,他在受試者處於REM(快速動眼期)睡眠時敲響鐘聲,但在兩百零四次測試中,只有二十個夢的情節實際上包含了鐘聲。研究者對受試者灑水、還有(這是比較晚近的做法)用血壓計擠壓REM期受試者的手臂,這些方法取得了有限的成功,然而大多數作夢的人還是無視於這些操縱。
在這些狀況下,真實世界的刺激如果確實穿透了我們的感官障蔽,就會迅速而巧妙地整合到夢正在進行的情節裡。舉例來說,一個睡覺時被人噴了水的受試者,可能會報告他的夢境背景裡出現了一陣驟雨,不過夢本身的情節並沒有戲劇性的變化。
睡眠前的經驗——像是在睡前給受試者吃香蕉奶油派或比薩,卻不給他水喝,以便觀察他們是否會一直夢到口渴;或者讓他們看暴力或情色影片——這些經驗對夢境的內容也都沒有顯著影響。作夢的腦看來是極有獨立精神的導演,在他們的夜間內在劇場演出裡,仰仗某些還未解碼的判準來挑選角色、布景和情節。
其他實驗者證實,甚至連那些聲稱沒作夢的人,實際上也在夜間編織夢境場景。如果在REM還在進行時叫醒受試者,他們會記得他們的夢,但如果他們在REM階段結束之後幾分鐘才被叫醒,關於夢的記憶通常會消失。然而有另一個研究,探詢在夜間不同時刻做的夢是否也會有差異,結果發現夜晚初期的夢圍繞著作夢者現在的生活事件打轉,然而夜愈深,夢中就會包含愈多來自過去的事件和人物。
作者以淺顯易懂的筆調回溯從一九五○年代以來有關作夢的各種研究,清楚交代支持和反對佛洛伊德兩大派的實驗發現。原來那些看似古怪又無關緊要的夢,很可能是人類生存的關鍵因素。作夢時的大腦會重新複習新學到的技藝,並趁機刪除不需要的記憶。夢也是治療心理創傷的醫師,能夠協助我們處理負面的情緒。夢還能幫助大腦在一堆混沌中找出秩序,是人類藝術和科學的幕後推手,數學家紐曼在夢中向「美麗境界」的主角納許請教一個解不開的數學難題,結果一覺醒來,答案就出現了!想理解人為什麼作夢以及如何作夢,深入比迷宮還複雜的大腦,本書是最好的指引。
以上摘自《夢的科學:解析睡眠中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