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為什麼常識不可靠?寧可沒常識,也不要因為常識而壞事



當走過人生的旅程時,你會遭遇到很多被冠以「真理」之名的傳統智慧。告訴你什麼是該學習的,什麼是該做的行為,或者該怎麼投資。然而,最糟糕的知識就是似是而非的知識,而最糟糕的智慧就是有傳統沒智慧的傳統智慧,你必須為自己獨立思考。永遠不要接受任何聽到或看到的東西,除非先想過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解釋。很多大眾社會相信的東西常常的錯的。

為什麼《蒙娜麗莎》是世上名氣最響亮的畫作?為什麼臉書異軍突起,其他社群網站卻以失敗收場?到底是鄉下長大的人還是來自城市所謂的「天兵」比較適合軍旅生活?對伊拉克增兵的確減少了當地的暴力衝突嗎?企業執行長能對公司業績發揮多大影響力?高薪真能鼓勵員工賣命嗎?為什麼有一半以上的人自認自己的駕駛技術在一般人之上?為什麼成文規定的重要性往往不如不成文規定?

若你覺得上述答案都只是常識問題,最好三思。大家面對生活諸多結果所提的解釋--事後來看都是理所當然、顯而易見,其實這些解釋中看不中用,禁不起驗證。我們該問的問題是:為什麼普通常識弊多於利?常識為什麼會誤導我們,讓我們自以為知道的比實際還多?

你有沒有仔細想過?為什麼搭公車時習慣讓座,即便心中不是那麼情願?搭電梯時為什麼要面向著電梯門而站,而非彼此面對面站?商品或企業成功之後,事後分析均歸因於獨一無二的特質,但是下一個熱賣商品或走紅公司該具備什麼特質,卻是難以預測。唯有了解常識何以失靈?以及何時失靈?

常識主宰我們每天的生活,包括上班時該穿什麼?走在街上或搭乘地鐵時該如何應對進退?如何和朋友以及同事維持和諧關係?常識是社交智商的核心,它的主要特質也就是實用。它的角色是提供解答,而非追問答案何以如此。所以常識要求大家只需知道這事確實如此,或事情就是這樣,無須追根究底為什麼或原委。無須擔心何以如此,說不定日子比較輕鬆好過。

也因此,作者解釋常識性推理與歷史如何攜手誤導我們,讓我們誤以為自己對人類行為有十足的了解,其實不然。「我們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其實反而不利於我們理解這個世界。」人們總是習慣靠常識推理或推敲問題,若不幸失靈或未切中要害,鮮少人發現常識隱藏的陷阱與謬誤,而會以「我們那時不知情」以及事後自圓其說來為常識推理的陷阱與謬誤護航,也在這時常識推理的陷阱與謬誤才會現形露跡。常識的弔詭與矛盾在於,它既可協助我們理解這個世界,同時卻也阻礙我們認識這個世界。我們必須深刻了解自己,如果希望人生有什麼成就、如果希望了解真相,我們就必須學會以更深入、更深遠的水準思考。




以上摘自《為什麼常識不可靠?寧可沒常識,也不要因為常識而壞事》、圖片摘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