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獨自一人而又無事可做時,會產生一種無法忍受的空虛感。為什麼有些人很難獨處?最根本的答案是:從內在維持心靈的秩序十分困難。我們往往需要外在的目標、外來的刺激、外來的回饋,幫助我們控制注意力的方向。如果缺乏外來的力量,注意力就開始遊蕩,思路也變得混亂。
換言之,無所事事的時候,心靈就會無法遏阻消極的念頭來襲。有關感情、健康、投資、家人及工作的煩惱,總在注意力周遭徘徊不去,一有機會就乘虛而入。正因如此,電視於是成為許多人轉移注意力的方向。但是這種方式逃避沮喪,完全得不到收穫。
甚至大眾休閒、大眾文化、甚至包括所謂上流文化(買名牌包)在內,都是外在的因素(例如:炫耀個人的地位)才贏得消極的注意,成為心靈的寄生蟲。它們吸收精神能量,卻沒能提供實質的力量作為報酬,只是徒然使我們變得比原來更疲倦、更沮喪而已。
解除孤單痛苦的極端包括:嗑藥或一些無法自制的行為,例如:不斷打掃房屋(過度愛乾淨的家庭主婦)或強迫性行為(管東管西,在意很小的事情)。在藥物的化學作用之下,暫時卸下控制精神能量的責任。雖然毋須面對沮喪的念頭,但其複雜層次很低。
一個人若永遠不覺厭倦,不需要靠有利的環境替他製造樂趣,就已經過了創意人生的考驗。無法獨處的人,就常用其他外在的事情來躲避。像在捷運、火車上有人手機從頭講到尾,仔細聽都是無意義的談話,就是利用聊天來躲避自己一個人的時候。
一個人若能從獨處中找到樂趣,必須有自己一套心靈程序,不需要靠文明生活的支持—亦即不需要借助他人、工作、電視、劇場,規畫他的注意力,就能達到心流。學習獨處,並不局限於青少年時期,可惜有太多成年人一滿二十歲或三十歲—充其量到四十歲,就自認為有資格縮進既有的窠臼。但其實這些人的內在紀律並不堅固,一年年鬆懈下去,能趨疲的現象愈來愈嚴重。事業家庭不如人意,健康江河日下,人生的浮沈累積成一大堆消極的資訊,對心靈的平靜構成愈來愈大的威脅。
這是一種退化的反應。成長同時享受人生,就是從人生必然會出現的能趨疲現象中,創造更高的秩序形式。換言之,不要把新挑戰看成需要壓抑或逃避,而是一個學習和改善技巧的機會。肉體的精力隨年紀漸長而衰退,這代表我們應該把精力從操控外在世界的野心,轉往對內心的真相作更深入的探討,學習跟自己相處。
偉大的藝術心靈是人的意義的探索者,獨處而崇高。獨處的確是醞釀心靈創造所憑藉的心境,獨處中才能沉思。羅素說:「如果沒有逃避現實這一動機,我相信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幾乎都不會產生了。」
以上部份摘自《快樂,從心開始》
圖片摘自網路
圖片摘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