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喜怒哀樂悲恐驚憂,受到獨特的大腦活動形態所影響,禪修靜坐可以重新設定情緒的神經迴路,已為二十一世紀的心理治療帶來重大改變!你可以輕易從挫折中恢復,或是傾向沉溺於絕望之中?為什麼在許多人陷入愁雲慘霧的時候,另一些人總是神采奕奕?你的朋友往往懷疑你會通靈,因為你總是可以猜出他們心裡所想!或者你常被親密的人、工作夥伴控訴「完全狀況外」!
現代神經科學最關鍵的發現之一就是,我們可以藉由引導自己的注意力,而塑造大腦的啟動模式,甚至塑造大腦本身的結構。正向心理 (第七感) 一點也不刺激,因為它是知足放鬆與放開心胸。不再沉迷於那些興奮過後,只會帶來空洞與不滿足感受的事物。因此正向心理是幸福的基石。
正向心理學之父馬汀‧塞利格曼
Martin E.P. Seligman 指出:我們現在擁有的財富約為 40 年前的 2 倍以上,但人們憂慮的程度卻是高出 9 倍有餘。《邁向圓滿》幸福的 5 個元素 PERMA:
正向情緒 Positive、
全心投入 Engage、
正向人際關係 Relation、
意義 Meaning、
成就 Achive。
正向情緒使注意力廣度大,產生比較有創意的思維。負向情緒注意力變得很窄,比較批判式、分析性思考。當你心情不好時,你會去看「做錯了什麼?」而當你心情好時,你會到的是「做對了什麼?」正向和負向的思考都很重要,要看情況而定,但是學校常常太注重批判性思考和遵守規矩,而不是創造性思考和學習新的東西。在現代的世界中,我們需要比較多創意的思考,比較少遵守規矩。
每個人獨特的大腦活動形態,會影響我們如何感覺、思考和生活,頂尖的神經科學家戴維森以一個接一個精采詳實的實驗,整理出近四十年來從大腦機制來研究人類情緒的卓越成果。他發現情緒形態是由六種向度組合,包括:回彈力(回復快∕慢)、展望(正向∕負向)、社會直覺(白目∕善解人意)、自我覺識(不自知∕敏銳)、情境敏感度(失禮∕得體)與注意力(聚焦∕分心),構成我們的情緒圖紋,也就是個人大腦情緒生活的基礎;透過評估情緒形態的問卷,你可以了解自己在各個向度上的落點。
正因為情緒形態由大腦神經迴路決定,所以大腦可塑性讓情緒管理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無論你的情緒形態是怎樣的組合,知道它的特點是了解情緒如何影響健康和人際關係的第一步,接下去就能決定要分別移往六個向度的哪一端。
《正念:八週靜心計畫,找回心的喜悅》作者威廉斯教授是正念認知療法的創始學者,與卡巴金等學者,以認知行為治療(CBT)為基礎,融入正念認知療法,這個療法是以形式簡單的「正念冥想」為中心,每天只需花幾分鐘時間就能享受到它所帶來的益處。臨床結果證實,「正念認知療法」與一般抗抑鬱藥物一樣有效。
第一週:建立自動導航系統
第二週:覺察身體訊息
第三週:迷宮裡的老鼠
第四週:用心看見世界的真實模樣
第五週:正視困難
第六週:當下即實相
第七週:不再隨外界起舞
第八週:狂亂的世界,清醒的你
當靜坐冥想遇上神經科學,戴維森結合了學術生涯和個人興趣,他找到心智訓練改變大腦的明確方法:以正念(內觀)靜坐強化同理心、慈悲心、樂觀和幸福的感覺。洞悉自己的情緒形態,你可以選擇最有效的方式回應不同的情境;透過心智訓練重新設定自己在情緒向度上的位置,你可以建構出適合自己性情的生活,過得比較健康、生命比較圓滿。
以上部份摘自《情緒大腦的祕密檔案》、《正念:八週靜心計畫,找回心的喜悅》、《邁向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