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日 星期三

氣候緊急時代來了:從經濟海嘯到瘟疫爆發, 認清12大氣候風險與新生存模式


  空汙致死人數全球每年高達700萬,等於每年都來一次納粹大屠殺;
  史上最熱的10年剛過,南極續飆20度高溫,未來每一年都可能創下「最熱的一年」;
  南北極融冰正造成海平面上升,危及世界三分之二的主要城市,20年內雅加達、深圳將被淹沒;
  大流行病全球化時代已開啟,病媒正隨著熱帶範圍向北推進,疫區界線正快速消失;
  從孟加拉到美國,全球將有2到10億人因洪水、熱浪、野火等淪為氣候難民;
  從中國到南歐,世界主要糧倉將變成永久乾旱區;
  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極端氣候將晉升到全新境界……

  我們是第一個看到氣候惡化的一代,也是最後一個有機會補救的一代。

  未來,沒有經濟週期,只有經濟大死亡。我們一直以為氣候變遷是個緩慢的過程,其實它快得令人不安。野火、洪水、瘟疫、空汙、饑荒、海平面上升等氣候災難不只悲慘、代價昂貴,還會更頻繁發生。氣候變遷帶來的經濟大倒退,將是完全不同等級。過去有衰退就有復甦,但未來世界不是這樣。

  氣候變遷加速,將創造新贏家與新輸家。過去我們理所當然認為未來是亞洲世紀,但如今氣候風險帶來種種不確定因素。中國會持續崛起,但須兼顧與海洋、空汙、怪病等氣候危機搏鬥;印度因氣候造成的經濟損失在全球居冠(美國居次),德里的空汙惡化到只要呼吸就等於每天抽兩包菸。有些地區則會因此受惠,如俄羅斯、加拿大等。

  原本不公平的世界,將變得更不公平。氣候變遷是鋪天蓋地的危機,影響我們生活的每個層面,但因而帶來的苦難或好處,卻不會平均分配,更多人將掉入極端貧窮的深淵。

  陷入危機的系統不只社會與經濟,還有人體。地球上仍有許多我們未知的細菌與病毒,可能因暖化轉移陣地、基因重組,甚至重新演化,全球化與都市化只會使疾病傳染更快速。氣候異常也已侵害心理健康與認知功能,使更多人患精神疾病、失智症。熱浪不只是熱浪,還會帶來其他浪潮:情感疾病、焦慮症、失智症。

  但情況是可以改變的,透過科學、消費、資本和選票做到三件事:
  ‧必須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到零
  ‧必須加快腳步並以更聰明的方式利用已有的工具,如太陽能和風能
  ‧必須發明、推出突破性的技術,把發電以外的排放量也減到零
  成長法則已翻轉,面對氣候變遷,不作為的代價極大,積極為氣候轉型才能興利。

2020年3月12日 星期四

【書摘】你唯一需要的投資指南


在金融市場如果夠謹慎的話,付出多少就收穫多少;如果貪圖更多,就會引火自焚。

最開心的情況應該是:當你開始定期投資後,市場就進入漫長毀滅性的熊市。如果你是有紀律的投資人,應該要張開雙臂和支票簿歡迎市場下跌,有一天當市場回升時,你就可以獲得可觀的回報。每個月將部分薪水有紀律地轉撥做投資,可讓你從容因應市場下跌造成的財富縮水,因為你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你以低價取得的新投資,而非不斷縮水的財富上。但沒有經過重大熊市,你不會知道當面臨自己的投資巨額縮水時,你是否真能保持鎮定,視它們如週期性波動並繼續持有。

馬歇爾.薩林斯《石器時代經濟學》(Stone Age Economics)中建議:我們對富裕社會的理解共識是,所有人的物質需求都能輕易滿足,(但是)有兩種方式可以達到。需求能夠透過生產更多,或者降低慾望來「輕易獲得滿足」。著名的加爾布雷斯之道(Calbraithean way)概念,提出特別適合市場經濟的假設,其觀念認為:人的慾望很大甚至無限,但是滿足慾望的手段卻很有限,不過可以改進因此,透過工業生產力能縮小手段和目的的差距……。
然而,有一條路也通向富裕,是為「禪道」,是從不同的概念出發。「禪道」指出人類物質需求有限且很少,而手段也未曾改變,總的來說是充足的。選擇禪道,人們可以在物質上感受到不可思議的豐盈方法是過簡樸的生活。我一位朋友也曾說:「不論貧富,日子都可以過得一樣好,只不過貧窮時一切從簡罷了。」我就是喜歡生活一年好過一年。我相信幸福不在於擁有多少, 而在於你以什麼方式前進。

要記住:由奢入儉難,所謂觀於海者難為水呀。
一個值得銘記的想法:無論我們再怎麼刻意延遲享樂,今天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比當年任何一位维馬皇帝過得還要好。他們沒有冷氣!沒有抗生素!沒有智慧型手機無法以每小時7英里以上的速度移動自己或任何東西。雖然他們可以命令別人來演奏魯特琴以為娛樂,但你我可讓世上任一個交響樂團立刻前來陪我們在湖邊慢跑,為我們演奏。這樣想,是不是就好過些了
最終,還是要有所體認,如何運用金錢或投資不取決於本益比或股利,而是取決於那些很少被提及的大哉問:我是誰?我想過怎樣的生活?金錢是手段還是目的?

追求更高投資報酬率很容易以較低報酬率收場,耐心才是關鍵,卻也是最困難的部分。要把心思放在事業、家人和朋友上,用90%的薪水充分享受生活,讓這趟建立財富的旅程和結果都充滿了樂趣。


2020年3月9日 星期一

【書摘】人生給的答案



在這個強調透過快速重複、反覆驗證來製造新產品的世界,我們總是忘了退一步確認自己是否在往期盼看到的未來前進。哲學中的批判和推理的能力,以及從歷史和文學中培養的思辨力,都是離開大學後仍要不斷精進的重要能力,如果不從大學就開始學習,之後才想培養就很難了。

《沉思錄》奧里略:「人們總在鄉間、在海邊、在山中尋找屬於自己的避難所,但其實任何地方都比不上在自己的心中找到平靜與無憂無慮……, 所以永遠要在心中留下避難所,讓自己能重新來過。」

我們應該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蘇格拉底稱為「精靈」 (dainnon),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靜靜等待時機,而非漫無目的地橫衝直撞,追求成功的獵人才能獵取到最大的獵物。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的生命之道》
我們常認為聰明才智和企圖心是領先的關鍵,但謹慎觀察時常更有效也更有智慧。學會跟著自己的嗅覺,跟隨好奇心或興趣,或許能到達企圖心無法到達的地方。

試著跳脫高度競爭環境中那種凡事追求速成的捷徑思維。我(史蒂文·普萊斯菲爾德)已經74歲了,所以請相信我,你們還有很多時間,大好的青春,別擔心同儕會「擊敗你」或「跑在你前面」,真實地體驗這個社會,開始失敗。我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生的目標應該是認識自我、與自己的靈魂產生連結。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避免失敗,我也一樣,但我一生中最棒的事卻發生在我大難臨頭又無依無靠的時候,你究竟是誰?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去闖蕩、上失敗,然後找出答案吧!

我們的時代患了流於表面的病,我們就像是普拉特河(Platte River),有一英里寬卻只有一英寸深。我常說:「如果想成為億萬富翁,就要發明能讓人放縱的東西。」確實有人發明了:網際網路、社群媒體。這個樂園讓我們不斷分心,但不變的是永遠只流於表面,不會讓人深入了解。真正的作品及成就感與網路所能提供的正好相反,它們深入探討某個面向不論是書、專輯、電影而且 不斷向更深層探尋。

創意運作的方式與眾不同。努力是因為受到啟發,而非必須努力,這樣努力才有樂趣,讓人有力量度過每一天,人生不再只是「年輕人的競賽」,而是「激發靈感的遊戲」。關键就在於每個人都能受到啟發,不論年齡、性别、文化背景,在靈感之前人人平等。擁有創造力時,就跨越了競爭,因為在創意的世界,每個人都獨一無二,沒有人可以和別人一模一樣,就永遠不用擔心有競爭。擁有創造力時,就能無條件地為他人喝采,因為別人的成功也是我們的成功。
-
跟著自己的好奇心去探索,而不是跟隨現在什麼最「熱門」。如果好奇心引領你去的地方,也成為社會追求的方向,那你就能得到非常好的待遇。
去做那些你計畫要做的事,但少一點焦慮,少些苦惱,少帶一些情緒。凡事都需要時間醞釀。
-
可以不要聽「新聞」、「愛抱怨、愛生氣、易起衝突的人」、「任何試圖用不明確,甚至不存在的危機來嚇唬我們的人」。
-
不要做與自己道德良知衝突的事。並非因為其他人在盯著我們,而是你終究會過不了自己這關。自尊心就是你看待自己的名聲,只有你最清楚。
-

忽視那些不公平。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公平這件事。在自己的出發點上,好好努力發揮。人不大會改變,所以最終,你會得到你應得的,別人也會得到他們應得的。到最後,每個人都得到一樣的審判「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