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1日 星期四

想像的力量:心智、語言、情感,解開「人」的祕密


人,何以為人?從比較認知科學的角度,觀察人類演化的近親--黑猩猩,探索人類認知過程的起源。原來,人與黑猩猩最大的不同,在於人類擁有想像的力量--即使當下感到絕望,但是對未來懷抱著希望,也因此,世界可以持續進步與發展。

人,何以為人?人類的心智是怎麼演化而來的?如同人類的身體是演化的產物,人類的心智,一樣也是演化的產物。本書作者松澤哲郎是靈長學權威,他發現,世界上並沒有所謂「心智的化石」,可以提供我們研究人類認知演化的起源。然而,藉由瞭解人類演化的近親--黑猩猩,可以帶領我們一窺人類認知演化的奧祕。

人類與黑猩猩的DNA排列方式僅有1.2%的不同,但兩者之間究竟有何差異?本書透過研究人類演化的近親--黑猩猩的心智、語言、情感,藉由比較兩者相異之處,可以知道人類心智的哪個部分最為獨特,也得以窺見教育方式、親子關係或社會演化的起源。作者發現,黑猩猩雖然沒有類似人類的語言,但是,從某種角度而言,黑猩猩之間情感牽絆的深厚程度,甚至遠超過人類。

本書從心智的歷史學開始,探討人類會共同養育後代、用微笑凝視培養親子關係、懂得分工合作、善用各種工具,以及會教導和學習、有語言也有記憶,導出人類成長與演化的動能,在於想像的力量--即使我們很容易感到絕望,然而,在絕望之餘,我們擁有想像的力量,能夠寄望於未來。也因此,這個世界能夠繼續進步與發展。

《想像的力量》中文版序
「人,何以為人?人的本性,究竟是什麼?人到底從哪裡來?」
心中帶著這些疑惑,我一直都在研究黑猩猩。我常常被問到「為什麼要研究黑猩猩?」,我回答有三個原因。

第一,因為黑猩猩本來就是非常具有魅力的生物。他們在非洲的森林能使用石器而生活。而在我們設計的實驗,測量黑猩猩記憶電腦螢幕上只出現一瞬間的數字時,發現他們擁有比人類更好的記憶能力。

第二,因為對於人類而言,黑猩猩在遺傳上離我們最近。地球上有數百萬種甚至數千萬種的生物中,他們是我們人類的演化近親。人與黑猩猩在遺傳上的差異,以DNA的鹼基排列方式比較,竟有九十八.八%是相同的,僅有一.二%的差異。兩者差異的程度,就像是馬和斑馬一樣。

第三,因為想要了解人類,先了解黑猩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若能了解黑猩猩,不僅能知道黑猩猩何以為黑猩猩,也能了解人何以為人。這樣的研究被稱為「比較認知科學」。所謂「認知科學」,指的是對心智的科學研究。大多是以人類為研究對象,也被稱為心理學。但是,為了強調以科學的觀點進行研究,最近也被稱為「認知科學」。所謂「比較」,指的是不同的物種間的比較。就如同我們有比較形態學、比較生理學、比較行為學等學問,我也開始提倡有一門學問叫做「比較認知科學」。

在比較人類與黑猩猩這樣的發想背後,是存在著一個名為外部團體(out group)的觀點。簡單地說,外部團體指的是外部者。一旦我們了解外部者,就能了解自己。比方說,若要了解自己的國家,首先,要先學本國歷史吧。然後,學本國地理,也要研讀本國社會制度。但是,要了解本國最簡單的方法,其實是前往國外。一旦出國,就會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國家是怎麼樣的國家。

那麼,假設我們想要了解本國人,那和外國人交朋友就是個好方法。同理可證,如果想要了解「人,何以為人?」,先去仔細了解人類以外的物種,就是一個好方法。從生物的角度來看,人類是動物的一種。因為我們不是植物,而是動物吧。對於人類來說,除了人以外的動物都是外部團體。而外部團體的代表就是黑猩猩。黑猩猩並不是人類。從了解不是人類的生物,就能進而了解「人,何以為人?」。
  
我在台灣有許多舊識友人,本書能出版繁體中文版,打從心底感到非常高興。藉由了解黑猩猩,也請您想想「人,何以為人?」這個問題。

松澤哲郎


以上摘自《想像的力量:心智、語言、情感,解開「人」的祕密》

2013年1月30日 星期三

看完這本再做行銷計畫!:融合數位、社群和傳統行銷,業績、營收掛保固

把所有行銷工具,「融合」成 1 個全新行銷套組,賺 10 倍行銷投報率——而且不花一毛錢!如果你還在自稱「社群行銷達人」,恭喜你:你落伍了!如果你自覺臉書和推特行銷真是得心應手,恭喜你:你把自己綁死了!社群媒體確實是令人驚嘆的行銷工具,但如果你還堅持把社群看成一種單一的科技,你的觀念就太落後了。

《看完這本再做行銷計畫!》是一種全新概念,讓你全盤檢視所有工具、活動和顧客轉換策略,準確找到傳統行銷作為中最有效的要素,再結合數位和社群兩種管道,變成「三管合一」的3D立體行銷策略,讓行銷經費比過去少很多,能接觸到的顧客卻比以前多更多。

《看完這本再做行銷計畫!》包含了LinkedIn2011紐西蘭世界杯橄欖球賽、Sheetz連鎖便利餐廳等成功案例,教你流量暴增和營收暴漲的全套祕方,讓一體成形的行銷套組,帶領你的行銷跳向新時代!

歡迎光臨明日世界!《社群媒體寶典》展現了社群媒體對於現代行銷的深遠影響;同樣地,《融合式行銷寶典》將說明線上行銷戰術該如何與傳統行銷戰術融合,以創造出一系列嶄新、影響力強大而又低成本的契機,讓你能用以前從來都沒有想到過的方式接觸到客戶! 

每個讀過這本書的專業行銷人士都有相同的反應:「這是一種全新的、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行銷方法!看完書後,我現在已經有了好幾十個想法,可以幫助我取得真正的競爭優勢。你要是沒讀過這本書就會跟不上!

現在正是你開始建立競爭優勢、刺激銷售、強化與客戶的關係,並讓你砸在行銷上的經費發揮前所未見的效果的時候。你會感到詫異,一直以來,自己竟然忽略掉這麼多可以用來提高投資報酬率的機會。 

還想要得到更多的資訊嗎?那就拿出你的智慧型手機掃瞄一下這個QR條碼吧!(你需要先用手機下載讀碼應用程式。)我將告訴你為什麼這本書會讓你的行銷更有效並改善你的損益表。 

每一章的開頭都有一個可連結到影片的網址及QR條碼。在影片中,我將敘述該章的主要內容:其目的、文中提到的新知及獨到的見解。以下為觀看影片的三種方式: 

1. 在瀏覽器網址列鍵入網址 
2. 進入www.FusionMediaMarketing.com網頁並以滑鼠按一下影片連結 
3. 用已經下載了讀碼應用程式的智慧型手機掃描QR條碼 

在本書中,我將說明如何使用經過千錘百鍊而歷久彌新的傳統媒體行銷、社群媒體行銷,以及數位媒體行銷的最新發展,來建立一套成功、完整、具備相互連結性的行銷策略。我把這樣的策略稱為傳統/數位行銷或是融合式行銷。融合式行銷即為下一波行銷主流! 

每一本關於行銷和社群媒體的書所談的幾乎全都是工具的使用。但是,這本書所談的並不只是工具。正因如此,書名既非《給蠢蛋的臉書教戰手冊》,也不是《推特推進富豪之門》。

《融合式行銷寶典》使用了所有我先前在《社群媒體寶典》中說明的戰術和工具。不過,《融合式行銷寶典》所強調的是策略。這本書結合了我們對上述三種行銷類別的了解,並將其整合成為一套完整、成功的策略,也就是融合式行銷策略。

我在為公司、企業(從一人創業的個人公司,到《財富》雜誌全球前五百大的企業,各種規模都有)提供諮詢時,往往會聽到同樣的兩句話:「這是本公司負責社群媒體的副總」及「我已經建立了臉書的網頁,也已經在推特上發文;接下來還能做什麼?」 

首先,如果在你的公司裡,負責社群媒體的人和負責傳統媒體的人不是同一個人,那就糟了。社群媒體並不是什麼從外太空來的、與眾不同的神奇寶貝;它只不過是一套新的工具,讓我們做行銷的人有更多工具來做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做的事:行銷。所以,請不要把社群媒體看做是獨立、自成一格的一種行銷方式。

再過幾年,傳統媒體行銷和社群媒體行銷,兩者間將不再有任何區別。這就像是,今天你不會同時有專門負責廣播節目的行銷副總,另外又還有一個專門負責平面廣告的行銷副總一樣的道理。你可以慢慢等到業界終於了解到這一點,然後再跟著同業轉換觀念。又或者,你可以現在就認識這個即將發生的轉變,因而領先競爭對手好幾年的時間。選擇權在你的手上;一切規畫其實都已就緒。 

我用來判斷一家公司的方向錯誤的第二項指標就是,公司的管理階層告訴我,「我已經架好部落格,可是沒有顧客上門」或是「我已經在推特上發了一些文,但卻沒有追隨者。」這是因為這家公司的手法本末倒置,完全沒有良好、完整的策略。公司試圖以工具為主,為每一樣工具建立一項策略。成功的行銷應奠立在良好的策略之上;工具只不過是為了達到目的所使用的方法罷了。 

在缺乏詳細規劃的情況下一頭栽進一個媒體行銷方案,就像是在沒有藍圖的情況下蓋房子一樣。試想,你在沒有任何規劃的情況下走進特力屋,買了一堆工具、木材,挑了一根榔頭,接著就開始敲敲打打,這樣會蓋出什麼樣的房子來呢?提到社群媒體,其實所有商界人士現在都有在使用社群媒體。他們設定好推特帳號後,就開始發送一些沒腦袋的、毫無關聯的推特文給人們。他們試著用臉書來吸引客戶及潛在客戶,但做法就像在剛才的例子當中,用榔頭亂敲亂打一樣。你必須先制定好策略才行。 


以上摘自《看完這本再做行銷計畫!

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金錢與權力》貨幣崛起作者尼爾.弗格森撼世之作

金錢是一切罪惡的淵藪,還是推動世界運轉的動力?暢銷書《文明》、《貨幣崛起》作者尼爾.弗格森撼世之作。經濟與政治的關係是理解近代世界的關鍵,金錢與權力是形塑現代社會的兩大要素。近代歷史告訴我們,國家的興盛端賴國家是否能善加管理它的金錢。

在戰爭時期,財政與武器一樣,都是國家致勝的關鍵。然則金錢與政治究竟在何處交會?從1700年到今日,弗格森對這段歷史的經濟與政治演進做出大膽而眩目的分析。他精采而清楚地表明,人類近代歷史的發展並非光憑逐利的欲望所驅動,強大但彼此衝突的人性本能──性、暴力與權力欲──更是推動人類歷史前進的一項關鍵因素!

如果認為經濟與政治之間存在著簡單的因果連結──尤其是認為從資本主義到民主之間存在著因果關係──那麼可就錯了。這種關係的其中一種形式確實產生了資本主義民主的幸運結果:西方發展的雙螺旋。然而就像DNA一樣,金錢關係也會產生突變。民主有時也會扼殺經濟成長。有時一場經濟危機會削弱獨裁政權。有時即使經濟陷入困境,民主也依然繁榮。有時經濟成長會鞏固專制的統治者。

經濟與政治的關係是理解近代世界的關鍵,《金錢與權力》試圖挑戰歷史上的經濟決定論模式。《金錢與權力》共分四部:「支出與徵稅」、「承諾還債」、「經濟政治學」與「控制全球的力量」:第一部討論與歲出歲入有關的基本財政機構的政治起源;第二部討論公債制度的演進;第三部要探討三個假說,這些假說將第二部提及的財政機構與政治連結起來;第四部則從前面分析國家內部的制度發展,延伸到國際層次上。

本書四部分十四章,每一章分別從特定的面向處理經濟與政治的關係。作者弗格森認為,金錢無法推動世界運轉。相反的,是政治事件──尤其是戰爭──塑造了近代經濟生活的制度。此外,是國內政治衝突驅動了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雖然經濟成長可能促進民主制度的傳布,但有充分的歷史證據顯示,民主也會產生違背經濟的政策;而經濟危機時期(例如由戰爭引起的經濟危機)也同樣對民主化有促進作用。本書對過去三百年來金錢與權力的互動關係做出嚴謹的歷史分析,是一本精采而傑出的作品。

導論(節錄)
馬克思的預言顯然未曾實現,儘管如此,他提出的基本觀念仍很重要,也就是金錢(經濟)可以推動世界運轉。我們需要的是拋棄《聖經》中認為世界末日迫在眉睫的想法,並且重新將近代經濟史塑造成資本主義勝利的故事。

在他即將出版的二十世紀史中,傑出的美國經濟學家德隆(Bradford DeLong)寫下了新經濟決定論的重要文本。這本書肯定能與《極端的年代》互別苗頭。德隆的二十世紀基本上是一則「自由與繁榮的故事」,在這個世紀裡,極權主義的極端像是夾在兩個良性全球成長時代之間的歷史錯誤轉向。

然而德隆的基本假設──經濟變化是歷史的發動機──其實與霍布斯邦大同小異。根據德隆的說法:二十世紀的歷史完全是「經濟」史:經濟是事件與變化的主要競技場,而經濟變化是其他生活領域出現變化背後的驅動力……經濟變化的步調如此之快,以致從根本上動搖了歷史上其他的領域。這或許是頭一遭,日常必需品的製造與使用──以及生產、消費與分配的變化成為一個世紀歷史背後的推動力。

就連二十世紀中期的獨裁政體也「起源於對『經濟』的不滿,並且從『經濟』意識形態中找到表達的出口。人類自相殘殺,傷亡動輒以數百萬計,就是因為對經濟生活該如何組織起了爭執。」德隆甚至用經濟觀點來解釋第二次世界大戰:「假如沒有希特勒的瘋狂執念德國人若想成為一個強大的民族,就需要更好的土地勞動比即更多的『生存空間』,就很難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什麼發生。」

然而,這些是錯誤的意識形態,是經濟大恐慌時期經濟政策災難性失調的畸形產物。唯有到了二十世紀的最後十年,由於共產主義的崩潰與全球接受了自由主義市場,才使歷史回到了一九一四年前的上升軌跡。德隆認為,現代史上的主要政治事件可從經濟角度加以解釋,這種做法不乏卓越的前例。這種觀點也獲得廣泛的支持,尤其在美國,在這裡經濟決定論幾乎等同於常識。接下來,我將詳細介紹這種思想的各種版本;目前,我只須概略說明三種典型的假說:

一、經濟成長促進民主化(而經濟危機則有反效果)。這個觀念可以追溯到社會科學家利普塞特(Seymour Martin Lipset)在一九五年代後期的作品,在一些政治科學家與經濟學家最近的研究中也獲得廣泛支持,例如巴羅(Robert Barro)發現,「經濟繁榮與傾向於體驗民主之間有明顯正向的連結關係」。以另一名卓越的美國經濟學家弗里德曼(Benjamin Friedman)的話來說,「當一個社會的民眾生活水準不斷提升,這個社會可能更開放與寬容。生活水準若停滯不前,則社會可能往反方向走」。讀者想到的最明顯例子絕大多數都是負面的:經濟大恐慌、希特勒與法西斯主義的崛起,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之間存在著因果關係,而無數的教科書也都這麼寫著。

以下是這種論點的典型例證:歐洲經濟危機的立即影響,就是提升了國內政治與社會的緊張關係,使希特勒在德國掌權,並且鼓勵了其他地區法西斯主義運動的發展……但是,經濟危機也是一場世界危機……特別是對日本經濟來說,絲織品的出口損失造成了災難性後果,而且使日本農民與小農陷入難以脫身的困境,從而使日本軍方採取新的擴張政策。

二、經濟成功確保了連任成功(而不良的經濟表現導致敗選)根據某個政治科學學派的說法,選民在選舉時的選擇,主要取決於他們的經濟經驗或前景。根據諾波斯(Helmut Norpoth)的說法,就是「經濟投票……在民主國家的公民腦子裡根深柢固。」這使得很多政治人物把連任希望寄託在「感覺良好的因素」上:一個政府是否獲得民眾支持,取決於它的經濟表現如何。這個理論的一個流行版本說明柯林頓總統何以在一九九九年的彈劾案中沒有下臺,原因就是美國股市持續上漲。一九九二年柯林頓的選戰口號──「笨蛋,問題出在經濟」──成為這個理論的簡略說法。

三、經濟成長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國際實力(但過度延伸國際力量可能導致經濟衰退)。甘迺迪(Paul Kennedy)在《霸權興衰史》(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中表示,經濟學為國際關係史提供了答案:「世界軍事大國均勢的重大變化,完全取決於生產均勢的變化……勝利總是屬於擁有最大物質資源的一方。」從兩次世界大戰來看,獲勝的盟國總是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因此這個假說乍看之下頗具說服力。即使是甘迺迪附加的說法所有強國最終都會因「過度擴張」而衰微,因為它們日益增長的軍事投入開始削弱它們的經濟實力也不像一些人所想的那麼容易反駁。

雖然人們忍不住嘲弄甘迺迪在蘇聯瓦解後與美國經濟持續升溫下,居然還警告美國不要過度擴張,但他卻能正當地指出,美國從一九八年代中期就聽從他的建議,不斷地削減國防支出。他的分析也沒有排除蘇聯因過度擴張而先垮臺的可能;相反的,《霸權興衰史》剛出版時,細心的讀者應該可以察覺到蘇聯其實最靠近衰退的邊緣。換言之,馬克思主義也許在一九八九年遭遇了挫敗,但經濟決定論卻沒有。整個事件的結果就是情勢完全逆轉:計畫經濟的停滯使蘇聯體制滅亡,而資本主義經濟的成功卻保證了民主的勝利。戈巴契夫何以失敗,柯林頓何以成功,笨蛋,問題出在經濟。

解開金錢關係
然而,經濟「真能」決定一切嗎?在往後的章節中,我會在社會主義失敗與英美資本主義模式明顯成功之後,重新檢視經濟與政治的這項連結,也就是卡萊爾說的金錢關係。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最新作品中自信地表示,「在政治經濟領域裡」,歷史已然證明是「進步的與有方向的」;他所謂的「自由派民主制度」已成為「科技先進社會唯一可行的選擇」。借用遺傳學來類比,資本主義與民主制度是現代世界的「雙螺旋」嗎?抑或兩者之間存在著衝突的根源,我們一旦忽略就有可能招來危險?


以上摘自《金錢與權力》

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

現金為王的獲利模式:用「現金概念」做事,錢就會自己流進來

哪些做事方法會害公司現金銳減?怎麼做事可以讓股東領紅利、員工拿獎金,公司永續經營一直有錢?從主管到基層,每個人都得用到的「現金概念」,本書幫你輕鬆學會。

為什麼你這樣努力做事,反而害公司缺現金?
.提前採買原物料,以免庫存告罄;
.貨架上維持大量成品,以備客戶臨時下單;
.容許客戶長期賒帳,維持他們的忠誠度;
.迅速付款給供應商,認為對方會因此服務更好。
  
大部分的人會說「我又沒看到財報,公司有沒有現金與我無關」,但事實上:做事沒有現金概念,導致公司沒錢,首先影響的就是工作者的薪資、福利、獎金、升遷。本身是會計師、也是企管顧問,並替英國《經濟學人》撰稿的作者約翰.鄧南特告訴你:
「公司的現金是否夠豐沛,跟財報無關,只跟大家的做事習慣有關」只要學會用「現金概念」做事,你就會知道這些情況該怎麼辦──
業務方面——你會用現金來估算業績嗎?你能預估哪幾個月的營業額會偏低嗎?會衝業績,有留意過公司還有多少現金未收到嗎?促銷時抓多少折扣,公司還是有利可圖?

財務方面——你能算出公司需要多少營運資金嗎?怎麼預測公司何時最缺現金?能看出哪個客戶的公司可能出問題嗎?如何快速估算公司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利息負擔)?如何用簡單數學得知公司最理想的財務槓桿比例?
  
如果你負責採購——如果要提前採購,首先你得觀察哪兩個簡單要件?你會算出「經濟訂購量」嗎?你知道「努力完成年度計畫」也會害公司沒錢嗎?簡化庫存的四大要領是?

如果你是事業單位主管——產能利用率不能100%,多少才適當?怎麼跟銀行打交道?貸款、透支、發票代收、租賃等融資手段的運用時機是?公司需要現金,找貸款還是找股東,資金成本比較低?很多單位共用一個銀行帳戶或各有帳戶,哪個好?你能算出公司維持多少現金叫剛好嗎?
  
本書還有許多實用表格,只要按部就班填寫,你就能成為最有現金概念的優秀人才:
.現金流預測表──填完便知公司真正績效。
.每月銷售額收款表──別只顧衝業績,也該掌握能真正收到多少現金。
.每日預測表──這表請財務與老闆每天看,幫你短期預測、監督現金流。
.新計畫的營業額現金流預估──用數字來支持你的想法
.成本分攤表──幫你估算新產品的獲利能力,是占用資源還是有所貢獻?

「現金概念」不是只有主管才必須培養,作者指出:只有當公司所有人都投入參與現金管理並以現金概念做事,才能產生明顯的現金流優勢,否則公司就算損益表顯示獲利,也是沒錢(庫存都躲在資產負債表裡頭,未攤提的成本太多);業績再好,也是枉然(應收帳還沒收到、應付帳已經到期)。

用「現金概念」做事並不難,只要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隨時留意公司的借貸成本、應付帳款日期、庫存採買時機、注意應收帳款等,都算。無論你是公司經理人、部門主管還是基層員工,本書將助你培養一顆與工作息息相關的現金管理腦袋,更是你輕鬆搞懂公司財務的最佳入門書!

現金與現金流哪裡不同? 
評估一個企業是否成功,並不在於銀行帳戶裡有多少現金,而是為投資人創造的財務報酬,遠超過儲蓄存款之類風險較低的投資。死抱著大筆現金,無助於達成這樣的目標,所以企業管理的重點,就是可以持續產生現金流,並為投資 人的資金帶來更多報酬。 

現金和現金流的差異,可以用供水管理系統來類比說明。因為水公司無法精準預測雨水的供應量,只好靠建造水庫來滿足需求。水庫的大小,則看水公司如何預測兩件事:雨水的供應量和客戶的需求。如果每天雨水的供應量都超過水的需求量,那幾乎用不著建造一個水庫。 

如果水代表現金,那麼公司需要的現金數量,就看公司如何預測來自商業活動而賺得的現金收入,或叫「供應」;以及需要支付多少給供應商及員工,或叫「需求」。現金流,就是企業有能力創造充足的現金供應,以滿足現金需求。另一種不做預測的方法,就是找來願意支應資金缺口的外部投資人,不過,要吸引外部投資,你必須證明公司可以達到正向現金流,也就是除了足以支付利息外,最後還能還款。 

預測現金流最好的範例,就是連鎖超市。每天顧客都支付龐大的現金(包括支票及信用卡之類可視為現金的貨幣工具),基本食品類的銷售量幾乎不受經濟情勢影響,所以每日的銷售所得很容易預估。付給供應商的款項通常是在收到顧客的現金之後才支付,可能是在商品供應後的兩個月甚至更久以後。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需要保留太多現金。

和這個例子正好相反的,是營建商由於銷售的件數不多也不穩定,而且金額龐大,可是公司幾乎還是得照常開發票,以支付建材與承包商的工資。經營這種事業需要非常充裕的現金做為「緩衝」,才能應付不可預知的款項,要不然就是與銀行往來的借款機制必須有彈性,業務才有辦法繼續。 

「獲利」與「現金流」是不同的兩件事 
雖然保持正向現金流對企業很重要,但未必就代表企業有獲利能力。也就是說,有獲利能力不見得代表有正向現金流。「獲利」與「現金」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計算獲利的營收與成本,在商品或服務發揮效益時已經確定;現金收支是在金錢轉移的時候登錄,這兩者的差別在於時間的安排。同一件事,認列獲利的時間與收到現金的時間,中間可能有很長的時間差,就像下面幾個例子: 

一、 顧客 3 1 日買了東西,7 31 日才付款,中間的賒款時間有五個月之久。為了計算獲利,企業會在3月交付商品的時候列出這筆銷售紀錄,但銀行帳戶要到7月才會列出這筆現金收入。這段期間,企業可能需要支付供應商、員工及經常開支,因而對現金來源造成壓力。 

二、 服飾零售商的換季大拍賣,或許能從顧客身上獲取大量現金,但銷售可能不敷成本,造成虧損。這個即是企業虧損但現金流卻可能是正向的例子。

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就是購買預期能使用10年的生產設備。購買設備的當下,大筆支出對現金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但是為了獲利而購買設備的成本,可以折舊方式在10年內平均分攤。為了購買機器而付出的現金,可以用設備來生產商品,然後銷售而回收。不過這種情況下,企業通常會長期貸款,以取得採購設備所需資金。而企業如要仰賴設備創造正向現金流,則需要長久經營,才能償還款項。

以上這些例子顯示,獲利與現金流是不同的兩件事(因此我們常常聽到「公司獲利,但是沒錢」)。為了讓投資人獲得優異的投資報酬,企業的營運必須有所獲利,並維持一定的現金流量。如果沒有把握做到這兩項,對企業來說,將很難安然度過現金收支的時間差,更別想吸引到外部投資。 

以上摘自《現金為王的獲利模式:用「現金概念」做事,錢就會自己流進來》

2013年1月26日 星期六

多少才夠?:重新定義你對財富的看法(修訂版)

致台灣讀者──專訪作者艾倫.艾貝 採訪整理蕭富元

理財,其實是在管理你的生活    
要多少錢和快樂,才夠讓人覺得幸福?百萬珠寶、千萬跑車、億萬豪宅、十億私人飛機、百億身價……。往往,不是錢永遠不夠,就是不夠快樂。

安睿理財規劃顧問公司(ipac)共同創辦人、安盛亞太控股集團(AXA)策略長艾倫.艾貝(Arun Abey),兩歲時隨著當記者的父母從斯里蘭卡移民到澳洲。他學的是經濟,當過記者、經濟研究員、出版行銷,也試著自己創業。二十六年前,艾貝和朋友共同創辦安睿,以學術界對行為心理學與經濟學的研究為基礎,推出結合個人生活與理財的幸福理財規劃。

艾貝在全球有兩萬七千名個人客戶,他在替客戶設計投資規劃之前,會先和對方談生活,了解他們看重的是什麼,「在為客戶處理錢的時候,也是在為他處理生活,」艾貝體會,金錢與個人快樂密不可分,要為金錢做出最正確的決定,最終得要落實到每個人生活最重要的事情。

二十六年來,艾貝經歷過六次金融危機和股票崩盤,公司卻仍然年年獲利,他坦言,紀律才是成功理財的根本法則。他為了掌握金錢與快樂的複雜關係,耗時五年,廣讀艱澀的學術研究,並結合自己實際的投資經驗,完成新書《多少才夠?》,從經濟學、心理學與生理學等多元角度切入,解釋人如何同時享有金錢與快樂,並且如何透過有紀律的投資理財,達到財務安全。

《天下雜誌》採訪艾貝,和讀者分享如何平衡金錢與生活,並擬定新一年的投資理財計劃。我從三十年理財顧問經驗中發現,人常常把金錢和快樂連結在一起,認為有錢才有快樂。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西方世界的個人所得增加了三倍,不過,我們的壓力、焦慮和憂鬱程度,卻是歷史上最高。

除了慢性疾病,這些國家成年人的最大殺手,就是自殺,青少年自殺率更成長三倍。我不久前到中國,中國愈來愈富有,青少年自殺率也不斷成長。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數量龐大的富裕中產階級,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怎麼讓自己快樂。

先有快樂才有錢
要如何同時擁有金錢與快樂?根據我個人的經驗與觀察,快樂的有錢人,通常都是先有快樂,後來才變得有錢。

首先得承認,沒有錢的確是個大問題,沒有錢,就沒有安全,會不快樂。不過,有五十萬美元或一百萬美元,也不會因此讓你的生活更精采。用光譜來比喻,最左邊是負十,最右邊是正十,負十是自殺,正十是像達賴喇嘛那樣的快樂。沒錢買房子、養小孩,也許是處在負七、負八,安全理財就是讓你從負七到零,這不是說讓你快樂,而是讓你不會因為沒有錢而不快樂。從零到十,牽涉到錢以外的事物,錢只能讓你從負十到零,要從零到十,需要超越金錢。

我要說的是,金錢並不能帶來快樂,但是快樂卻能夠讓你擁有更安全的財務處境。要怎麼做?這不是魔術,好像你今天很快樂,明天就會變得有錢。要達到這個地步,必須要兼顧三個面向,第一,你真正有興趣的是什麼?第二,你擅長的是什麼?第三,要如何才能取得足夠的錢?也就說,三者都顧到了,你才可能快樂又不必擔心財務。

關於快樂的研究顯示,個人要快樂幸福,取決於持續做自己喜歡的活動,而非擁有多少。也就是說,如果你真心喜歡現在的工作,你就會得到快樂。我父親放棄繼承家族事業,立志要當記者,他不想有錢但不快樂,他要的是不缺錢又快樂。
  
做喜歡做的事 才容易賺錢
如果你做的活動不是自己喜歡的,不論有沒有豪宅,是不是開賓士,你都不會快樂。幸福理財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找出能夠讓自己快樂的活動,這些活動也要引發你的內在技能。我所謂的內在技能,是指在使用這些技能時,你是真的很在行,你也願意花時間在上面。

重要的是,要確保自己的財務安全。我們活在一個可以靠各種不同的活動賺錢的時代,許多人認為先有錢,才會有幸福,亞洲父母尤其希望小孩當醫生、律師,以為賺了錢,就會快樂。這種想法並不可行,根據研究,憂鬱症比例最高的職業,是商務法律師,做這行報酬很高,是很好的職業。不過,很多人念法律是為了錢,如果是用錯誤理由而去做某件事,最後必定不快樂,不快樂,工作就做不好,最後也賺不了太多錢。

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為了興趣工作,雖然不一定會賺大錢,卻會讓你的財務狀況比較安全,因為喜歡工作的人總是會不斷創新,創新也比較容易賺錢。我在澳洲某次演講完,有個聽眾來找我,說他以前就是商務法律師,二十四歲決定放棄法律,改行當詩人。我以為詩人不能賺大錢,但他的財務狀況卻很好。他的詩集不賣錢,可是他想到人在很多場合都需要講話,像是婚禮、喪禮等等,他於是替人寫講稿,每一篇五百美元,因此賺了不少錢,每年有十萬美元收入。他發揮擅長的內在技能,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快樂又改善他的財務,這是一個正向循環。
  
我常常說,父母送給小孩最好的禮物,不是買「東西」,而是買「經驗」,讓他們去旅行、和人相處、參加創意寫作課程、舞蹈課程等等,從各種不同的經驗中得到的滿足感遠比東西更大,也可以維持較長時間。這種經驗在和分享時,也容易和別人建立較深的關係。如果缺乏技能,也沒有機會發展,是不是就不能快樂,也不會有錢?

增加快樂 不增加支出
首先,你一定要量入為出,錢不多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增加快樂,卻不增加支出。實現快樂的第一步,是花的錢要比賺的錢少。我提出「快樂套利」的觀念,意思是在不多花錢的前提下,增加快樂的機會,把有限的錢花在最大的快樂上。

在現代消費社會,不管你收入高或低,每天離開家,大家都想辦法多賣東西給你,大家都告訴你,多比少好,愈買愈多,到最後入不敷出。但是,多並不會增加快樂。要時刻把持,到底什麼對你最重要?手上有限的金錢,要花在對你重要且能讓你快樂的事情上。

高收入者也常常是在寅吃卯糧,美國和澳洲年收入超過十萬美元的人,大部份花掉的錢比賺的錢還多。在花錢的時候,要想得遠一點,例如買車,你可以花多一些錢買更好的內裝,但省下這筆錢,卻可以帶全家去旅遊,或是支付三年的油錢。在選擇怎麼花錢的同時,你是在做一個更好的抉擇。

即使是做基層工作,還是可以很快樂,因為你對別人有正面的影響,有意義的付出會增加你的幸福感。最近英國有一項調查說,醫院清潔工對社會貢獻的財富,比銀行家還高。不管在哪個行業,把工作當成是神聖呼召的人,最終升遷的機會也會比較高。

以個人理財來說,你需要一個專注於自己的理財計劃,而不是錢的計劃。自認對生活非常滿意的人,往往都有一個清楚的理財計劃。真正快樂的人,都能掌握自己人生的幾個重要層面:工作、健康、娛樂、社交生活、金錢與人際關係,他們會努力把時間和心思平均分配在這些事情上。我認為,台灣的投資者太偏重房地產,太少投資股票市場,就算投資股市,台灣投資人也是在炒股,而非投資。

了解生命中什麼事才重要
如果明年要做投資,我建議你做一個財務規劃,先寫出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什麼事情對你重要?再看看自己賺多少、花多少,擬定長期的理財規劃,這樣才能知道如何把錢放在短期、中期和長期需求。長期投資要放眼多元化的全球投資組合,可以用我提到的四個主要原則:品質、價值、多元和時間。

我注意到,台灣投資者只投資短期,把焦點放在快速賺錢,這對短期投資或許有用,但對長期投資卻不然。要真正投資致富,必須懂得規劃、儲蓄和投資。在理財方面,成熟女性比年輕男性是更好的投資者,因為年輕男性太自信,他們頻繁進出股市,多半根據謠言,而不是品質良好的資訊,他們缺乏紀律,得到的資訊還不足以做出好的抉擇時,就冒進股市。

相反地,成熟女性比較願意花時間瀏覽資訊,不莽撞,也懂得依照自己得到的資訊判斷。股神巴菲特就是如此,他主要的投資標的物,讀起來就跟去大賣場採購的清單一樣枯燥,當他徹底了解一支股票的品質、價值與遠景時,就會買進並且長期持有。到底多少才夠?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自問:「我生命中到底什麼重要?」有了答案,就會知道多少才夠。如果不知道什麼重要,那麼,再多都不夠。


摘自《多少才夠?:重新定義你對財富的看法(修訂版)》

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快思慢想》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3/30訪台

快思慢想: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行為經濟學之父《快思慢想》作者康納曼(Daniel Kahneman),人的直覺與偏見是有缺陷的,容易造成錯誤決策;三思而後行,會做出更好的決策。許多理財專家、政治名嘴的預測結果是慘不忍睹,他們犯了過度自信的毛病。康納曼即將於2013/3/30訪台。

越洋電話專訪的精彩摘要(摘自網路)

問:《快思慢想》出版後,成為年度最佳暢銷書,為何這麼受歡迎呢?
答:這是很大的驚喜。我想,人們對於心智如何運作、如何做決策會感興趣。我在書中提出許多新名詞,讀者可以透過這些新名詞認識新思維與新觀念。寫作時,我設定了二個目標,希望這本書可以讓一般大眾看得懂,也對專業人士有幫助,但同時要滿足這兩個目標實在很困難。
     
問:您在書中提到,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依賴直覺做判斷,即使這些判斷很多是錯的。我們應如何避免這樣的錯誤?
答:人的直覺多數時候運作得很好,但某些情況下,直覺會導致錯誤的答案;另一些情況下,慢想表現較好。如果我們放慢思考,結果會是比較好的。其實,我自己也很難避免犯錯。不過,企業或團體在做決策時,不妨多思考一下再做決定。
     
問:什麼是好的決策程序?
答:決策者會考慮到決策偏差或錯誤的可能性。例如,資訊收集的過程中,會注意這些資訊是有效的,並且關注少數群體的意見。
     
問:您的研究顯示,許多政治專家、名嘴所做的預測慘不忍睹,他們都犯了過度自信的毛病,什麼原因?
答:專家有不同類型,有些真正的專家,對於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會承認自己不懂;多數專家都是信心滿滿,否則也不會被視為專家。做為一個旁觀者,你必須判斷這些專家這麼自信,是否充分有理;當然,這是很困難的。所以,我們試著問自己,這個領域是否允許專家來做預測,以股市為例,華爾街的金融專家認為自己擁有足夠專業做預測,但他們同時要與其他的股市專家競爭,因此說股市是無法預測的。

 問:談到股市,您以許多實驗研究證明,股市專家的預測不可信,為何股市投資人依然相信這些專家?
答:一般人不喜歡不穩定,但這是市場的本質,市場基本上是不可預測的。多數人不了解這個本質,他們把世界看得比較簡單,希望股市或財務專家可以提供對未來的預測,但事實上股市是很難準確預測的。這是一種「技術錯覺」(illusion of skill),這些股市專家本身就有這種「技術錯覺」,他們雖然知道不可能準確預測股市,卻仍認為自己是有專業的。

 問:您認為,一般投資人不必理會股市專家,那麼投資人該如何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答:當你投資股市時,同時有其他人在投資,大家對股價有不同看法,你必須比別人多一些資訊,才可能獲利,但在正常的市場裡,這是很困難的。我不是股市或財經專家,不應隨便提出建議。不過,從行為經濟學家的觀點,散戶投資人不宜投資個股,比較好的選擇是指數型基金。

WHF投資心理學書院-站前地王班。週二班已爆滿!應粉絲要求,加開週一新班,於2013225(),最新課程用書《快思慢想》天下文化!




如何維持情緒健康》艾倫.狄波頓人生學校

身體用運動強化,理性用思考鍛鍊,那情緒呢?情緒的收放能力,左右著你的人際關係與生活體驗。本書教你如何與情緒共處,擁有不為大事煩惱、不為小事抓狂的安定自在。

★獲選英國《經濟學人》2012年度好書!
★「人生學校」話題新書系!英倫才子艾倫.狄波頓領銜主編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其實是仰賴著感覺前行的。理解並駕馭「情緒」,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才能忠於自己。

現代人生活在重重壓力之下,想要維持平靜、滿足或持續對新經驗開放,其實並不容易。如果你想減少苦悶與壞心情,增加對生活的滿足感,心理治療師能教你四種維持情緒健康的方法:練習自我觀察的技巧、審視自己的人際關係、覺察並處理壓力,以及重新解讀自己的成長經驗。透過本書所提供的一連串練習,你將可以強化抗壓力與觀照力,提升創造力。

◎規律寫日記的人心情比較好,憂傷的時間也比較少。
◎聊天氣又何妨--閒話家常是與他人建立關係的有效方式。
◎畫出你的舒適區--勇敢去做你一直想做,但還不敢去嘗試的事。
◎敘述你的成長故事--回顧自己如何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

以下的練習也許可以幫助你用更誠實的情感面對你的人際關係。這是由家庭治療師維吉妮亞.莎提爾(Virginia Satir)所設計,用來改善你現有人際關係的一種練習,你需要說服家人、朋友或同事配合,和你一起進行,這個練習稱為「每日溫度解讀」,因為它測量的是此時此地特定人際關係的溫度。一般相信,真愛、很棒的友誼,以及良好的工作關係,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通常也確實如此,但是這項練習有助於促進過程,它提供信任他人的方法--信任是人際關係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首先,你要先撥出半小時不會受干擾的時間,關掉手機、電腦和電視。如果有兩個人,你們就面對面地坐好;如果是個團體,就讓每個人坐在能看到彼此的地方。花一、兩分鐘時間、想一下對自己和另一位同伴,或是整個團體的感覺為何。就像會議議程一樣,你有一張清單,寫著打算討論的五項主題。請試著不要離題,這些主題分別是:(一)感謝;(二)提供新資訊;(三)問問題;(四)提出抱怨以及對改變的建議;(五)分享願望、希望及夢想。

感謝 
大家輪流表達對彼此的感謝,要說得精準一點,例如,不要說:「我喜歡和你在一起。」而要明確指出你喜歡的是哪些部分,比如說:「我很喜歡你中午時打電話來問候,這讓我覺得窩心。」受到感謝時,不要爭辯、推拒或立刻說類似「噢!你也是!」這一類的話,因為這麼做會抵銷它的作用。感謝時切忌加入「但是」,也不要隨口偷偷加入埋怨,例如:「如果你⋯⋯的話,我就會很感謝。」這個單元純粹是用來分享你們對彼此的感激,你們自己可以決定希望大家輪流表達感激幾次。 

提供新資訊 
這個單元是分享你生命中發生的事件,並用坦誠的態度處理你的心情、感覺和想法,以及可能影響它們的因素。讓彼此隨時了解自己最近發生的事,是很重要的,這個單元的目的就是分享客觀訊息,例如:「我明天要去看牙醫。」以及主觀訊息,例如:「我昨天掉了顆牙,心情很不好,感覺好像自己已經開始老了。幸好後來我發現還有時間,就覺得比較有希望。」

重點就是要敘述自己的現況,即使你還不很確定自己到底有什麼感覺或怎麼想,還是要盡可能貼近事實。這不只是讓別人了解一些關於你的新動態,也是讓他們隨時掌握你如何處理事情、你這麼做的意義,或試圖這麼做的意義。如果時間允許、狀況也很適當的話,你們可以告訴彼此,自己對剛剛接收到的訊息有什麼體會,或者你也可以只是說聲「謝謝你」,或是點點頭表示肯定。如果你對他們所說的事物有意見的話,不要用「你」的敘述句來定義別人。你可以這麼說:「我注意到你說你在⋯⋯時,很難過。」而不要說:「你每次⋯⋯時,總是很難過。」把你的敘述約束在「我」敘述句,而不是「你」敘述句。 

問問題 
你對另一位同伴或團體裡其他人的假設是什麼?這就是檢視這些假設的時刻,例如,或許你會說:「你昨天從房間出去時,門被用力甩上。當時是你在生氣?還是因為風太大?」我在接觸夫妻或情侶時,發現問題往往出在他們並未檢視自己的假設。檢視我們的假設,並與同伴核對,可以確保我們擁有的是與那個人的關係,而不是對那個人的幻想,或者也可以避免墜入我之前所說的那種「我-我」的關係。

這個單元是提供你檢視假設,並提出問題的機會。問題可能是一般性的,如:「我們明天什麼時間出發?」或是針對特定狀況:「這個星期,我覺得你情緒低落,也很疏離。發生什麼事了嗎?」雖然你或許可以得到答案,但提出問題不代表你一定可以得到答案。對彼此有耐心,以及培養善意是很重要的。你的問題除了單純就是一個問題之外,還可以提供對方或其他人一些資訊。你沒有義務一定要回答問題,如果你願意,可以謝謝對方的問題就好,並不一定要回答。

提出抱怨,以及對改變的建議 
抱怨或煩惱應該在它們有解決的建議時才一起提出來。在不攻擊、不責怪、不中傷、不一副被迫害的樣子,以及不詮釋或批評的情況下,平鋪直敘地描述令你憂慮的行為,然後再解釋它讓你產生什麼感覺(不是想法),然後,再說明你希望改採哪種方式。當你收到抱怨時,試著傾聽就好,不要為自己辯護。你可能會選擇改變自己的行為,但不一定非得改變不可。在人際關係中,造成問題的並不是彼此間的差異,而是我們處理這些差異的方法。 

由於背景及條件反射作用的關係,我們聽到有人對自己不滿時,防衛心可能會變強。當某人的憂慮或抱怨所受到的反應使情況惡化,人際關係的完整功能性就可能會降低。要記得當你收到他人抱怨時,這個不滿其實只是表面上衝著你來,但其實這些抱怨揭露的是抱怨者的訊息,這麼想可能對你會比較有幫助。當我們可以一起解決疑慮和抱怨,就能成功克服挑戰,變得更親近。當我們所愛的人和我們分享某個煩惱時,我們應該培養傾聽的習慣,抱著同理心及渴望去了解對方,這是很重要的。 

心理治療師在協助夫妻解決問題時,最普遍會採取的干預手段是說:「你們可以選擇要爭出是非對錯,或是繼續在一起。」就像我之前所說,如果你覺得自己被冤枉了,要牢記:指控所透露的是另一個人的感受,如果他們又被迫感覺自己是錯的那一方,一定不會覺得好過的。 

分享願望、希望及夢想 
有些人深信,如果把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告訴別人,這個夢想就不會實現,可是在我的經驗裡,大部分卻恰好相反。我鼓勵大家分享願望、希望及夢想,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得到實現這些夢想所需的支持及鼓勵。在比賽之前,運動員會想像自己將如何跳過每個跨欄,以及如何越過終點線,雖然最後他不一定會因為事前做過想像練習而贏得比賽,但是這麼做給了他自己更多勝出的機會。

當你和別人分享自己的願望,也是一樣。把自己心底最深處的希望掏出來和他人分享,會讓自己覺得脆弱,所以應該支持同伴的努力,而不是去質疑他們。分享自己的脆弱之處,可以增加彼此的親密程度,並深化我們之間的連結。 「每日溫度解讀」對於夫妻、家人、工作團隊和其他的人際關係,都很重要。若想嘗試,夫妻可以每兩天做一次,持續做一個月;團體則可以每星期一次,持續兩個月。之後,再評估這個練習對你們的生活所造成的改變。

想想看這五種溝通的模式:感謝、提供新資訊、問問題、提出抱怨及建議,以及分享你的願望、希望與夢想,再想想,在「每日溫度解讀」以外的日常生活中,你會如何運用這些模式。你會不會較常使用其中的某一項?如果是的話,你可以考慮使用你比較不熟的模式,來擴展你溝通的範圍。也可以將這五種類型視為接近馬丁.布伯所描述的溝通種類:「真誠對話」「技術性對話」「偽裝為對話的獨白」。我們可以把目標設為:讓我們的溝通更有意義。

以上摘自《如何維持情緒健康》



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

第一次接觸心理學:決定我們新朋友排行榜的人際互動作用力

到底「一見鍾情」比較好,還是「日久生情」比較穩固?遇到職場上經常發生的「第一次合作」關係,我們又會怎麼判斷「誰是我未來的最佳夥伴?」其實在人類心理,真有一種「新朋友」快速篩選器--你愈了解它,就愈能擁有更成功的「一拍即合」人際實力

帶美國人重新認識理性與感性的新認知經典《Sway》兄弟檔暢銷作家,這次將與心理學、神經科學、商業學、行為學家聯手揭露:你我他之間的信任邏輯、人與人的「速配心理」經濟!-讓我們快速連結「新朋友」的內在契合原理-

在史丹佛MBA:學生們在一門叫「感情化團體」的演練中見識到,人與人的「坦誠相見」與真正的「推心置腹」會如何發生。在犯罪現場:最老道的危機談判警官,會透過某種感官及語言資訊,和最兇惡的人質挾持犯建立第一步的連結,並成功營救受困人質。在貝爾實驗室:兩個菜鳥物理學家第一次碰面時就擦出火花,讓他們變成超級麻吉,還共同發明了流傳後世的傑出發明──「小型麥克風」。

在全球許多國際企業:面對跨國團隊與遠距合作專案更盛行的時代,他們如何處理「工作者經常要與陌生人第一次合作」的管理議題,好激發團隊中的個人產生歸屬感並進而激發潛能、並使團隊成員關係更緊密?……以上這些,都關於一種人與人間天天都在發生的「人際動力學」作用

《第一次接觸心理學》列舉了許多團隊間或個人互動的故事,並邀集多位學者專家徹底剖析人際關係中的各種「互動力」:
★心理學家指出,相較於先經過約會時期才結婚的夫妻,一見鍾情的夫妻對於婚姻關係有較高的熱情。
商業學家發現,自認與廠商溝通與信任良好的經理,其實是由於兩造的「相似度」極高,包括:對工作、性別上的看法,以及人生恰好處於類似的狀態(年齡、婚姻、家庭狀況)。

你不只能夠透過本書重新檢視「新朋友」的交流契機,了解如何建構出與他人友善互動的環境,當不同的互動橋段上演時,又將產生怎麼樣的環境氛圍,本書更主張,一旦積極掌握這些看似飄渺的「人際引力」,透過迅速建立起的「密切感」,你將引導出內在裡最好的自己,使一切以良好互動為前提的成功經驗不再「可遇不可求」!

〔徹底拆解人際間複雜引力,社群時代不能不知道的信任關鍵〕
.初次見面只敢聊些客套話?心理學家教你違反常理,以「展現脆弱面」拉近關係。
.價值觀天差地遠也無妨,只要共通點夠多,就能萌生信任關係
.想成為社交網絡的核心人物,你得善於掌握他人的情緒與行為。
溝通過程中全神灌注、坦誠回應,你主動發射的頻率將使對方產生「共鳴」

《第一次接觸心理學》中,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一拍即合的現象──當我們感到一拍即合時,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是如何與他人迅速建立連結?以及為何這些連結關係,在多年之後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在本書的尾聲,我們為讀者找出與他人一拍即合的關鍵點,摘述如下:

1)神奇的魔法:
我們從探討與某人或某事一拍即合時的愉悅感受,以及當我們與他人形成連結時,大腦的快樂中心作何反應。事實上,我們訪問過的許多人皆表示,一拍即合給人一種神奇的感覺。我們常以為這是偶然發生的現象,卻不知自己其實有能力加速或創造這種現象在生活中發生的機會。

2)脆弱性的力量:
我們大多數的人都不願對他人敞開內心,揭露個人訊息。我們害怕表現出自己的不足、不專業或過度情緒化。但若我們願意冒險展露出自己的脆弱性,有助於加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深度,並更容易與他人形成連結。我們與他人的語言互動多屬交錯層面(只說些基本訊息)。結果,便會錯失與他人進行連結、情感層面的溝通。藉由檢視與他人溝通的方式,我們可以主動轉變,對他人敞開心房,並且更進一步與他人溝通與建立連結。

3)幾呎之隔,大不相同:
簡單來說,分隔我們與他人之間的距離,不管距離有多短,對於決定我們與他人是否能一拍即合都有關鍵性影響。所謂的效率與同時處理多項工作,只不過是避免開會與面對面互動的機會罷了。但我們卻沒有考慮到,會因此錯失拉近自己與同事距離的機會。

4)共鳴生共鳴:
心流──全神貫注的感覺──會散發出共鳴的頻率,吸引他人。盡量讓他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仔細觀察與傾聽對方的言行舉止、態度與需求。只要你願意伸出手,便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緒溫度。

5)相似性的價值;量勝於質:
不管是同名、同生日、同家鄉,還是同有罕見指紋──這些的相似性有助於形成內團體,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若與他人相似處越多,與他人一拍即合的機率越高。尤其是與看似與自己迥異的對象,以此建立連結更是管用。如果對方的文化背景不同,或是專業性不一樣,那麼就專注在其他的相似點──音樂、運動、幽默感。你很快就能製造出與對方的連結性。

6)周圍環境能促進親近性:
某些特定環境與場合有助於迅速建立密切感。克服挑戰或共同冒險都有助於刺激或促進一拍即合的感覺,能成為共同社群中的一份子。

7)某些具有吸引力的人:
如同我們所見,有些人在很自然的情況下,便能與他人一拍即合。高度自我監控者自然會調整自己的情緒以因應對方的心情。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當你越能體會他人心情、態度與情緒,就越容易與對方形成連結。

8)迅速建立的密切感能引出內在最好的自己:
跟與自己一拍即合的對象相處,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表現。我們會感到更自在、更願意做自己,也願意敞開心房,表達不同的意見,並以健康且高產能的方式解決問題。

很遺憾有許多人認為,迅速建立密切連結的魔法只會偶然發生。但如同我們在本書中所看到,的確有某些方式,能促進自己與同事、未來的伴侶以及周遭環境之間的融合力。當我們辦到時,便能形成奇妙的連結關係,這將會改變所有關係的本質──不只在當下,還有長遠的未來。同時也能幫助我們,做最好的自己。


以下摘自《第一次接觸心理學:決定我們新朋友排行榜的人際互動作用力》

2013年1月22日 星期二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

經濟長久繁榮的關鍵,竟然是政治!是要深化民主,或者向威權靠攏?《槍炮、病菌與鋼鐵》後,最具啟發性與解釋力的經典之作。克拉克獎章得主,經濟學界最耀眼的新生代大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致推薦。以截然不同的角度,重新解釋人類社會的命運。

為什麼有些國家十分富裕,有些國家卻異常貧困?為什麼窮國都集中在熱帶或下撒哈拉非洲,富國都在溫帶?帶來繁榮富裕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富裕的社會能夠一直繁榮下去嗎?一個社會的貧困與富裕,是如同《槍炮、病菌與鋼鐵》所說,受到風土與物種之類地理因素的影響呢?或是受到宗教文化的影響?也許是窮國的官員想不到好的政策?

作者的研究顯示,窮國之所以貧窮,不是由於命定的地理因素,也不是因為傳統文化作祟。糟糕的政策很可能不是因為執政者愚笨無知,而是他們刻意圖利支持其權力的特權菁英,代價是整體社會的利益。繁榮富裕的關鍵在於這個社會採行何種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

一個社會若能將經濟機會與經濟利益開放給更多人分享、致力於保護個人權益,並且在政治上廣泛分配權力、建立制衡並鼓勵多元思想,作者稱為廣納型制度,國家就會邁向繁榮富裕。反之,經濟利益與政治權力若只由少數特權菁英把持,作者稱為榨取型制度,則國家必然走向衰敗,即使短期之內出現經濟成長,卻必定無法持續,因為特權階級為了保有自身利益,會利用政治權力阻礙競爭,不但犧牲多數人的利益,也不利於創新,阻礙了整體社會進步。

數千年的全球史也說明,制度可以往更具廣納性的方向移動,也可能會倒退回較具榨取性的狀態,淺層的民主也可能被綁架成為實質的權貴政治。中世紀的威尼斯因為採行較廣納的政治與經濟制度而邁向富裕繁盛,反過來又帶動制度朝更加廣納的方向前進,盛極一時而稱霸地中海。但早期的菁英豪族不甘於新人輩出瓜分利益,在當時全球最先進的民主制度下反撲成功,將威尼斯快速拉往封閉的榨取方向,因而導致它逐漸衰落。

作者將備受推崇的多年學術成果,化為架構完整順暢易讀的一般讀物。他們以全球史為素材,運用嚴謹的經濟學分析與政治學洞見,幾乎全面檢視歐美亞非等地的歷史發展,並提出簡潔有力的理論解釋。對於臺灣當前的內外處境,此書恰是幫助我們釐清方向的重要啟示。

基於十五年的原創研究,艾塞默魯與羅賓森列舉出許多精采的歷史證據,從羅馬帝國、馬雅城邦、中世紀的威尼斯、蘇聯、拉丁美洲、英國、歐洲、美國與非洲,建立了政治經濟學的嶄新理論,非常貼近當前世界關心的重大課題:

◆中國在威權統治下的經濟發展,是否能持續狂飆並超越西方國家?
◆美國的好日子是否已經到了盡頭?美國是否正從抵抗既得利益菁英擴大自己權力的良性循環,走向讓一小撮人更富有並掌控更多權力的惡性循環?反觀臺灣呢?
◆要幫助數十億貧困國家的人民脫離貧困,最有效的方式是什麼?西方富國提供更高金額的人道援助?或是從本書作者對於政治制度與經濟制度的互動觀察當中找到可行方法?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將會改變你看待世界與理解世界的方式。
名人推薦

有三個理由讓你愛上這本書:它是關於現代世界各國的所得差異,這或許是當前世界面臨的最大問題。它充滿許多迷人的故事,可以讓你在雞尾酒會上滔滔不絕,例如為什麼非洲的波札那發展迅速而獅子山共和國卻完全沒有。而且它非常好看。就像我一樣,你可能會拚著一次把它讀完,然後回頭一讀再讀。──賈德.戴蒙,《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
  
許久以前一個沒沒無聞的蘇格蘭哲學家寫了一本書,討論國家成功的原因以及國家失敗的原因。《國富論》直到今天還是受到廣泛閱讀。以同等的洞察力及同等的廣闊歷史視野,艾塞默魯與羅賓森為我們這個時代重新處理同一個問題。兩個世紀之後,我們的曾曾曾子孫同樣也會閱讀《國家為什麼會失敗》。──艾克羅夫(George Akerlof),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為什麼外表相似的國家,在經濟和政治上的發展卻有如此大的差異?艾塞默魯與羅賓森對這個論辯主題做了重大貢獻。透過廣泛多樣的歷史例證,他們說明制度發展有時候基於偶然的因素,卻造成影響巨大的結果。社會的開放性及其允許創造性破壞的意願,以及法治,似乎對經濟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亞羅(Kenneth J. Arrow),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作者以很有說服力的方式證明,國家只有在具備適當的經濟制度時才能擺脫貧窮,尤其重要的是私有財產制與競爭。更具獨創性的是,他們認為當國家擁有開放的多元政治體系,可競爭政治公職、選舉權普及,同時新政治領袖有機會崛起時,才比較可能發展出適宜的制度。他們重大貢獻的核心就是政治制度與經濟制度的緊密關聯性,這種關聯性顯現在他們對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的一項重大問題極為有力的研究中。──貝克(Gary S. Becker),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這是一本重要而有獨到見解的書,以眾多歷史例證證明廣納的政治制度能支援廣納的經濟制度,而這是國家持續繁榮的關鍵。本書檢視一些良性的政權如何創建並經歷良性循環,而惡性政權則經歷惡性循環。這是世人不應忽略的重要分析。──戴蒙德(Peter Diamond),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對一些認為國家的經濟命途取決於地理或文化的人來說,艾塞默魯和羅賓森帶來的是壞消息。決定國家會變成富國或窮國的主要因素是人所創建的制度,而非取決於地理或我們祖先的信仰。艾塞默魯和羅賓森綜合了從亞當斯密、諾斯(Douglass North)到更晚近的經濟史學者的實證研究,寫出這本引人入勝又順暢好讀的書。──弗格森(Niall Ferguson),《貨幣崛起》作者
  
艾塞默魯和羅賓森這兩位世界首屈一指的經濟發展專家,揭露了導致國家富裕或貧窮的主要原因不是地理、疾病或文化,而是制度與政治。這本深入淺出的書充滿深刻的洞見,適合專家和一般讀者閱讀。──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政治秩序的起源》作者
  
一本充滿睿智而且振奮人心的書──同時也敲響了令人深感不安的警鐘。艾塞默魯和羅賓森建立了一套極有說服力的理論,涵蓋幾乎一切與經濟發展有關的事務。當國家設置對成長有利的政治制度時就會興起,當這些體系僵化或無能調整時,國家就會衰敗,而且往往差距極大。所有國家的有權有勢者,永遠會追求完全掌控政府,出於貪婪而阻礙整體社會進步。因此必須以有效的民主節制這些人,否則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國家走向衰敗。──江森(Simon Johnson),《13個銀行家》作者、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教授
  
兩位全世界最傑出、最博學的經濟學家,挑戰一個最難解的問題:為什麼有些國家貧窮、有些則富裕?本書對經濟學與政治史有著極深刻的認識,很可能是迄今對「制度很重要」的觀點最強而有力的論述。這是一本發人深省、充滿教育性,同時又令人著迷的書。──莫基爾(Joel Mokyr),西北大學經濟教授、羅伯史卓茲人文社會與科學教授
  
兩位當代社會科學的巨人在這本深入淺出的著作中,引領我們輕鬆瀏覽四百年歷史,並帶給我們一個令人鼓舞而重要的訊息:自由讓世界富有。世界各地的君要顫抖了!──莫里斯(Ian Morris),史丹佛大學歷史學及古典學教授,《為什麼西方統治世界至今》作者
  
想像圍坐在桌邊聽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和麥迪遜(James Madison)探討兩千多年的政治史與經濟史。想像他們把自己的思想融入一個前後一致的理論架構,這個架構建立在限制壓榨、鼓勵創造性破壞,和建立權力均享的強大政治制度上,然後你將開始明白這本睿智而引人入勝著作的貢獻。──佩吉(Scott E. Page),密西根大學及聖塔菲研究所
  
在這本內容驚人豐富的書中,艾塞默魯和羅賓森問了一個簡單而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有些國家變富裕,有些國家則依舊貧窮?他們的答案也很簡單──因為政治體發展出更具包容性的政治制度。本書最了不起的是它的文字爽快而明瞭,論述優雅並充滿歷史細節。此刻正當西方各國政府必須喚起政治意志以因應史無前例的債務危機,這是一本非讀不可的書。──平卡斯(Steven Pincus),耶魯大學歷史與國際及區域研究杜菲教授
  
「笨蛋,問題在政治!」這就是艾塞默魯和羅賓森簡單但說服力十足的解釋,說明了為什麼許多國家未能繁榮發展的原因。從斯圖亞特王朝到戰前的美國南方、從獅子山到哥倫比亞,這本權威的著作證明菁英如何制訂圖利自己的規則,犧牲多數人的利益。作者審慎地尋求悲觀者與樂觀者間的平衡,說明歷史和地理未必決定國家的命途。他們也記述了明智的經濟思想和政策若沒有根本的政治改革輔助,往往成效不大。──羅德里克(Dani Rodrik),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
  
這不只是一本迷人而有趣的書,而且是真正重要的書。艾塞默魯和羅賓森高度原創的研究,闡明了經濟力量、政治和政策選擇如何共同演進並互相影響,以及制度如何影響此等演進,而這對瞭解社會與國家的成功與失敗極其重要。這些洞識在本書中以深入淺出、極吸引人的形式呈現。買這本書並開始閱讀的人會發現自己捨不得放下它。──史賓塞(Michael Spence),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這是一本迷人而且容易閱讀的書,專注於討論政治與經濟制度複雜的共同演進,包括往良性和惡性的方向發展。它巧妙地掌握政治與經濟行為的邏輯,以及或大或小的偶發歷史事件(在關鍵時期)造成的方向轉變之間的平衡。艾塞默魯和羅賓森提供了極其廣泛的歷史例證,說明此等轉變如何促成有利的制度、進步的創新,以及經濟成功,或者惡化成壓榨性的制度並終至崩潰或停滯。這些例子能讓人感到刺激,同時也勾起反思。──梭羅(Robert Solow),1987年諾貝爾經濟


摘自《國家為什麼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