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好人怎麼會幹壞事?:我們不願面對的隱性偏見




小心,潛意識正在背叛你!骨子裡,你仍然排擠窮人、只對自己人好?白人警察誤殺黑人,都是潛意識偏見作祟?

  雖然意識上已認同人人平等,偏見歧視早就自動儲存大腦中,我們卻渾然不知。
  當內隱關聯測驗掀開心智盲點, 證明隱性偏誤的確影響心態行為,我們竟難以置信。

  要別人這樣看待你,你卻那樣看待別人?
    
  在意識上,我們反思後理性認知;偶而說謊、以好人自居、正確回答調查,這都是自我印象管理的一環,無非希望別人這樣看你待你。但在潛意識裡,我們卻自動直覺聯想;在過往文化環境裏對特定群體的刻板印象,形成社會心智臭蟲和盲點,潛移默化,讓你不知不覺用異樣眼光看別人,以反射動作待別人。

  偏見與歧視,一直藏在潛意識裡
    
  在意識上,對黑人、女人、老人、窮人、自己人,對非我族類,對特定群體,公平公正已是主流價值;但在下意識無意識裡,在不知不覺中,在作為與不作為上,我們的偏見與歧視,繼續以更隱形的方式出現,四處可見。

  你看得見自己的盲點嗎?你了解自己的內心嗎?你能公正而準確地評價他人嗎?

  兩位心理學家發明了「內隱關聯測驗」,多年來,讓人類潛意識中的心智臭蟲、問答謊言、思維失調、刻板印象、內群體偏好等類不自覺的偏見與歧視一一顯形。像喜歡白人討厭黑人、女主內男主外、男生數學比較好、幫助自己人等。這些看似無傷大雅、我們不願承認、不明顯甚至不相信的盲點、偏見與歧視,雖還不構成道德指控,但因無意識的認不認同、行不行為,卻的確已影響了社會與世界。
    
  其實,在種種文化態度先入為主的影響下,涉及年齡、性別、種族、國籍、性取向、宗教信仰、社會階級乃至是否殘障,每個人心底都對他人有些偏見;在潛意識的刻板印象中,對特殊社會群體的好惡,仍然不假思索影響著我們對他人性格、能力、潛力的評價。
    
  歧視與偏見雖然愈來愈隱而不顯,卻足以使弱勢更劣勢,使強勢更具優勢。
    
  如何消除或超越潛意識偏見?讓人們更認識自己、更客觀公正、更表裡如一?有哪些指導原則與策略?當然,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兩位心理學家提出呼籲,也在持續努力中。

  2005114日,哈佛大學校長賴瑞薩默斯(Larry Summers)提出,導致女性在數學領域表現相對落後的三個原因之一,是她們數學方面的天賦能力的欠缺。由於有些人在這一問題上持其他看法,一場全美性的激烈大辯論隨之展開。即使後來世界各地有超過2,000篇的社論和新聞報導參與了薩默斯的大辯論,但並沒有產生明顯的贏家。
 
  本書關注的是包括上述例子在內的一系列隱性偏誤(hidden bias),它們指的是我們對特定社會群體的零散知識(bits of knowledge)。我們在文化環境中反覆接觸到這些知識,將它們儲存在大腦裡,一旦成型,將影響我們對待特定社會群體的行為,我們卻對這種區別對待全然不知。通過與人們探討隱性偏誤,我們發現大多數人對自身行為被潛意識的思想所影響表示不敢相信。
 
  這種隱性偏誤造成的盲點和雙眼視網膜上的盲點一樣,我們本身察覺不到。本書最大的挑戰,就是要說服讀者,我們如何在大腦毫無意識的情況下證明事實確實存在。
 
  本書最重要的起點來自包括作者在內的很多人於1995年開始研究的內隱關聯測驗(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如今在implicit.harvard.edu網站上,已有超過1400萬人完成了這項測驗。內隱關聯測驗能夠幫助我們揭示大腦中隱性偏誤形成的盲點,深入探究了隱性偏誤的盲點並發現它的組成部分。
 
  隱性偏誤的盲點普遍存在於很多好人身上。本書最大的目的就是充分解釋科學知識,從而使這些好人更能做到自己的行為與出發點保持一致。


以上摘自《好人怎麼會幹壞事?》

2015年4月29日 星期三

休息的技術》平日休假,讓心情更自由輕鬆




如果你是二十四小時不停思考人際關係的人、如果你因為不好相處的人而感到懊惱,就必須採取強制性方法,讓人際關係「放假」。
 
讓工作上的人際關係暫時放假,與處理身體疲勞的方式大同小異,應該讓自己在休假時,暫時停止思考人際關係。除了週休二日,平日請假一天也是不錯的方式。
 
我知道對很多人來說,請假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尤其是人手不足或是工作繁忙的時期,考量到實際工作狀況,所以無法請假。不過我想也有不少人只是因為平日休假會有罪惡感,心理因素作祟,所以不願意請假吧!
 
平日休假會產生不同於一般休假日的新鮮感,如同是讓自己煥然一新的Refresh Day
 
首先,平日休假的好處是不像假日一樣到處人擠人,因此可以排除因擁擠所產生的壓力。此外,平日休假不僅可以安排當天來回的觀光行程,也是看電影的好時機。

我有一名病患會偶爾平日請假,享受打高爾夫球的樂趣。那位病患表示,假日時到高爾夫球場打球的人很多,必須留意下一組球友的速度,而平日打球的人數有限,所以感覺很放鬆,恢復活力的效果絕佳!
 
假使你無論如何都會產生罪惡感,不妨就從健康的觀點出發。把平日請假視為偷懶翹班,或許會讓人感到內疚,那就將平日休假拿來進行健康管理。例如,請假去牙科診所檢查牙齒就是很好的理由。平時忙碌於工作及生活雜事,總是疏於關心牙齒健康,往往等到牙痛時才急忙去看牙醫,導致影響工作、飲食及睡眠,這樣的案例時有所聞。
 
透過「心靈的特休日」與不好相處的人保持距離吧!
 
人際關係的「放假」並不只是向公司請假,也要暫時關閉與他人互動的開關,可說是心靈的「休假日」。工作的休假日依月曆上的日期決定,心靈的休假日就自己決定吧!平日休假的另一項好處,就是保有獨處的時間。尤其是結婚生子後,很難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而平日休假就是一個好機會。讓人際關係放假,感受一個人的孤獨也是不錯的事。
 
想要有獨處時間的祕訣,就是擁有自己的「祕密基地」。特意請假待在家裡,卻因為家人的干擾無法好好放鬆,或是總覺得有罪惡感的人,請在自家及公司以外的地方,找一處自己的祕密基地。不論是咖啡廳、圖書館,還是公園、高爾夫球練習場都無妨,重要的是能以自己的方式度過獨處時光。
 
或許有人會認為「只是請假一天,根本就不可能會有什麼改變嘛!」憑良心說,我很擔心有這種想法的人,是否真的能夠在休假日時好好休息。因為他們可能低估了休假日的效果與意義。身為主管卻有類似想法的人,更應該提高警覺。因為極有可能已經在無形當中,將自己的價值觀強行加諸於別人身上。
 
即使明白平日休假的好處,但是實在很難請假一天的人,不妨考慮休息半天或幾小時。並不是休息一整天才算是休息,這一點與舒緩疲累身心道理相同。早點完成工作,在祕密基地輕鬆度過一小段悠閒時光,對於心靈紓壓的效果不容小覷。
 
需要努力與用心,才能尋獲適合自己享受獨處的時間及場所。就讓人際關係在祕密基地裡充分的休息,讓自己的身心好好的充電吧!

出現下列情況時,趕緊到秘密基地讓心靈發發呆吧!
 
與他人交談時,總是擔心自己的應對方式不佳。
一想到又要跟「那個人」見面,就覺得心情沉重。
實在很在意上司對自己的評價。
在擁擠的電車上覺得十分煩躁。


以上摘自休息的技術

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當信任崩壞:密碼學專家告訴你,如何面對社會中的貪婪與背叛, 防範信任機制的全球大失靈




        小說《達文西密碼》中曾提及的密碼學專家,
  也是享譽國際的資訊安全界巨擘施奈爾,
  透過各種操作模型與科學證據, 
  清晰解剖現代社會,如何在信任的基礎下維持正常運作。

  為什麼「信任」對文明社會如此重要?
  捷運殺人案爆發後,乘客人心惶惶,再也不敢打瞌睡、滑手機;
  食品大廠接連爆發醜聞,民眾再也不知道還能吃什麼;
  其他如金融騙局,房市崩盤,環境汙染,恐怖攻擊,網路犯罪……
  這些行為都破壞了社會的信任機制,造成社會秩序崩壞的危機。

  安全與科技專家警告我們:
  當反叛社會獲得的利益大於代價,是否更容易鼓勵反叛?
  最理想的犯罪率應該是多少?追求零犯罪率真的好嗎?
  市場競爭鼓勵企業獲利,以致企業更合理地無視對環境的破壞!
  如果公司把違法的代價當作成本,精算後有利可圖,該怎麼辦?
  網路無遠弗屆,少數反叛者就能在全世界造成更大的傷害!
  花大錢用高科技在機場、海關防止恐怖攻擊,可能弄錯方向!

  人類社會已經進化到空前未有的複雜程度,
  我們要學習全新思考「信任」,讓社會達到完美運作的平衡。

  在這本見解深刻、寓教於樂的好書中,施奈爾擷取社會學與生物學的論點,
  解說社會如何促成大家的信任,
  以及信任在社會、社群、組織、國家、世界裡的運作方式及失靈狀況。
  明白指出想要社會更安全,絕非僅只提高保全措施就能達成,
  更要考慮人性,社會以及人類的互動模式,以及獎勵與懲罰之間的微妙平衡,
  巧妙地讓眾人完美達成合作。
  無論在犯罪率、企業責任、金融詐騙、反恐、環境汙染、全球暖化,
  甚至政治人權各個層面,都能提出諸多顛覆我們既有觀念,有力且一針見血的實務見解。

  關於信任與社會安全的關係,提出諸多精闢而新穎的觀點
  二○○八年美國房市崩盤,幾乎摧毀了全球經濟。這就是信任失靈的例子:少部分的人利用全球金融系統為自己牟利。這種事情本來不該發生,卻發生了。如果社會無法改善信任和保安機制,這種事情還會再繼續發生。而信任失靈已經變成全球問題。

  制度壓力是正式化的聲譽壓力,而負面聲譽也可以制度化,例如公共性罪犯登錄、國土安全部的恐怖份子「禁飛」名單、工會組織的黑名單、可疑共產主義份子、駕照上的重罪提示。紅字是古代的例子,納粹要求猶太人佩戴的黃星是特別卑劣的例子。

  罰款使得清理廢棄物變成一種財務抉擇,而非道德抉擇。矛盾的是,為了抑制不良行為的財務懲罰可能產生反效果。更廣義地說,規則與法律的存在,可能正好抵銷了道德壓力及聲譽壓力。而財務獎勵與財務懲罰有類似的效應,它們動用了大腦的貪婪系統,擱置了道德系統。

  社會愈科技化時,反叛者能造成的危害更大。這表示,現在只要很低的反叛率就能造成和以前高反叛率一樣嚴重的效果。這也適用在反社會者想盡量殺害很多人,以及公司想要盡可能提高獲利、無顧環境破壞上。

  以犯罪學的研究贏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蓋瑞・貝克(Gary Becker)。他問了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最理想的犯罪率是多少?最天真的答案是零,但那是不可能達到的,而且需要太多的制度壓力,將導致社會分崩離析。

  某人因為太信任而受騙,或是因為信任不足而難以在社會中運作,那都不是社群壓力失靈。重要的是,整體的反叛範圍夠小,讓大家對社會的整體信任度夠高,社會才能生存並蓬勃發展。

  社會只需要把反叛縮小到可控制的範圍內就夠了,不能把它壓得太低。完全的服順不見得就是好事,反抗也不見得就是壞事。有時候群體規範並不值得遵守,某些進步與創新需要破壞信任才能達到。

以上摘自《當信任崩壞:密碼學專家告訴你,如何面對社會中的貪婪與背叛, 防範信任機制的全球大失靈

2015年4月27日 星期一

逃避自由:透視現代人最深的孤獨與恐懼




1941年初版的《逃避自由》是佛洛姆一舉成名的著作,不但可作為兩次大戰之後社會政治現狀的詮釋,也以心理哲學角度對當代社會作了系統而強烈的批判,自發行以來風行歐美聲勢不墜,被譽為精神分析運用在社會學的傑作。

  佛洛姆從心理分析出發,關照政治、文化、經濟面向,闡釋人類性格特質與社會環境互為形塑的觀點,針對現代人的意識型態和性格結構在資本社會與民主潮流下所形成的困境,作出精闢的剖析。他診斷社會病態的歷史根源,也明確開出克服困境的處方,指出人類應如何理性生活,創造幸福、建立良好的社會結構。

  「傳統社會安全而不自由,現代社會自由而不安全;正是這種不安全的自由使人產生種種逃避傾向。」現代社會在資本主義和民主潮流發展下,雖以「自由」和「個體化」解放了種種束縛,卻在人性底層和集體心理引發孤獨的不安與恐懼,讓人覺得自己微不足道、無能為力,更形成與自然、社會和人際之間的疏離。

                 因此,現代人無時無刻要逃避自由,潛意識希望回歸中世紀穩定的經濟地位和權利關係,以尋求安全和歸屬感。正是這種心理上的不健康傾向(施虐-受虐/破壞-迎合)形成法西斯主義的社會基礎,這種孤立和恐懼同時精準反映在現代人嚮往權威、跟隨流行、迎合社會標準等各種拋棄自我的行為。

  現代人在自以為是的獨立品味和自主選擇背後,面臨了被資本社會和倫理斷裂制約的危機,本書讓我們對「人心為何被俘虜」有更清楚的體認,從而有勇氣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發揮創造力,在自我實踐的道路上重獲「積極的自由」。



以上摘自《逃避自由》

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三小時完全吸收,看懂21世紀資本論



「社會不公平、打拼也不會有出頭天、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他證明:全世界的財富正快速往千分之一的有錢人身上集中。
為了解決這嚴重的所得分配不平等,
他,法國經濟學家托瑪皮凱提,雄心勃勃寫下新作《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書才上市,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等五位大師破天荒一再寫評論,
  有讚揚、也有嚴厲批判,《經濟學人》、《金融時報》開闢討論專區談論,
  這本書立刻衝上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排行榜榜首。但……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卻也在「買了卻沒有看」的讀者書單中高居榜首

  為什麼我該看這本書?
  這本書寫了七百頁的其他國家歷史,這跟我有什麼關係啊?
  皮凱提的結論到底是什麼?他的建議可行嗎?
  其他經濟學大師的看法呢?經濟部門官員怎麼看待這本書?

  大部分的人買了這本書有看沒有懂。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目前在澳洲講學的何帆,特別針對《二十一世紀資本論》逐章解讀,
  讓你三小時就能完全吸收,這回真的看懂。

  皮凱提用大數據統計要告訴你的是:
  .這年頭,我要賺到多少錢的財產,才算是有錢?
  .所得排名前一%算有錢人嗎?其實,當中絕大部份依舊只能算中產階級!
  .為什麼市場經濟會導致財富「自動」向極少數人身上集中?
  .為什麼接受教育、學習技術,未來可能還是難以讓一般人翻身致富?……

  此外,本書還收錄了原書沒有的經濟大師評論,
  包括諾貝爾經濟學家克魯曼、保守派經濟學家桑默斯等,
  看過這些文章,你才知道自己為什麼一定要看、怎麼看懂《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那麼,台灣呢?這一切又和台灣有什麼關係?
  本書特別邀請台灣階層化研究專家、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宗弘,就台灣現象專文評論。

  皮凱提認為,資本是難以馴服的巨獸,牠一定會孕育「不平等」,
  因此19世紀的貧富差距導致世界大戰和共產黨誕生,
  皮凱提用大數據向世人證明:21世紀人類可能再度重蹈覆轍!

  皮凱提認為要扭轉貧富惡化趨勢,應該在全球徵收資本稅,以及對所得課徵累進稅。
  但這個「烏托邦想法」在書出版之後受到猛烈抨擊。

  本書作者何帆整理(原書看不到的)當代各家觀點,告訴你
  什麼是資本稅、什麼是累進所得稅,為什麼兩者都不可行?
  各位大師對解決所得不平等的問題,有什麼建議呢?

  你知道「資本」會改變型態出現嗎?政府為什麼會在沒錢時反而「劫貧濟富」?
  為什麼越賺越多的都是那些「少數人」?
  我們是否已經走上奮鬥也沒用、不如「靠爸」或娶對、嫁對人的世襲資本主義?
  政府可以抓緊哪些事,這社會才會公平?

  麻省理工經濟學教授艾塞默魯認為,皮凱提試圖尋找一種資本主義發展的普遍規律,
  卻全然忽視制度、政治和科技的因素。
  而何帆則認為,皮凱提的研究太著重在已開發國家,甚至太集中於歐洲。

  如果要以當代(或重現當年)馬克思的期望來解讀皮凱提,
  這種懷舊的讀者會大失所望,因為皮凱提不是21世紀的馬克思,
  他更想做的是,是從資本家手中拯救資本主義(而不是創造新的資本論來改變世界)。

 


以上摘自《三小時完全吸收,看懂21世紀資本論

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

你是盡責憂慮者嗎?:別再杞人憂天,找回平靜人生

擔心找不到好伴侶、擔心會被炒魷魚、擔心小孩學壞……
  你覺得憂慮是自己的責任嗎?
  如果不憂慮,你就感到愧疚,認為自己沒有責任感?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你或許正深陷一種叫做「盡責憂慮」(dutiful worrying)的模式中。「盡責憂慮」是種強迫性的行為,讓你以為自己正在努力改善或控制情況,但這行為實際上一點也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為你製造無止無盡的煩惱!「盡責憂慮」的慣性會剝奪你的能量與內心平靜,甚至可能擊垮你。

  哲學諮商專家伊利特科恩博士在本書中,說明造成「盡責憂慮」的原因,並提供獨門的四步驟方案,幫助你終結這種惡性循環。有了這本書,你可以:

  辨認出讓你陷入憂慮的想法,並改變你的思維
  學習做出決定,不讓自己再陷入憂慮
  不再因停止憂慮而產生愧疚感
  一勞永逸放下憂慮

  本書提供的建議,能幫助你保持洞見,如實接納自己和他人。你其實無需負起事情成敗的全責。卸下「盡責憂慮」的重擔,你才能夠清明地辨認事情本來面貌,進而更自由、更全面地享受人生。

以上摘自《你是盡責憂慮者嗎?》


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三小時完全吸收,看懂21世紀資本論》分配不均與集中化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第二部分從宏觀角度討論了所得不平等的歷史。我們瞭解到,從資本/所得比來看,十九世紀末西方國家的財富規模相當於五至六年的國民所得,到二十世紀上半葉大幅度下降,回落到相當於二至三年國民所得的水準。
 
但在過去半個世紀,財富規模再度膨脹,二十一世紀的財富規模很可能會回到甚至超過十九世紀末的水準。從資本所得占國民所得的歷史演變來看,儘管趨勢相對和緩,但大體上也呈現出一條U形曲線。其基本結論是,二十一世紀將重蹈十九世紀的覆轍。
 
皮凱提的宏觀指標很雄辯、直觀,但從個人層面來說,我們很難感受到其意義何在。資本規模相當於三年的國民所得,還是相當於七年的國民所得,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聯繫呢?
 
在接下來的幾章中,皮凱提將從微觀的角度,討論所得不平等對我們每個人的影響。我們將瞭解到,所得不平等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其背後有各種各樣的機制,有些不平等未必是壞事,但有些不平等將葬送社會進步。我們也將了解到,在所得不平等的社會臺階上,我們大約處於哪個水準,在我們之上和在我們之下的都是什麼人。最後,我們會進一步深思,這些不平等都是怎麼來的,未來的社會會不會變得更加不平等。
 
拉斯蒂涅的艱難選擇
 
在巴爾扎克的小說《高老頭》裡,拉斯蒂涅是一個野心勃勃但不通世務的外省大學生。他一心想出人頭地,想當一個法官。心狠手辣的沃德林跟他說,這條路根本就走不通。大學畢業最多到一個小地方當代理檢察,年俸一千法郎薪水,到三十歲時會漲到一千二百法郎。混得好,有靠山,到四十歲可以競爭首席檢察官。但是全法國只有二十個首席檢察官的空缺,而候補的有兩萬人。或者,拉斯蒂涅也可以選擇當律師,但這條路更辛苦。
 
沃德林說,你數數看,五十歲左右每年掙五萬法郎以上的律師,巴黎有沒有五個?他開導拉斯蒂涅:「雄才大略是少有的,遍地風行的是腐化墮落……在這個人堆兒裡,不像炮彈一般轟進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鑽進去。」他建議拉斯蒂涅去追求一位貴族小姐,而他則去派人謀殺這位貴族小姐的哥哥,這樣拉斯蒂涅就可以到手一百萬法郎的陪嫁,而他索要二十萬法郎作為報酬。

皮凱提在書中講到這個故事,不僅是要說明十九世紀曾經出現過極度的財富不平等,而且是要提醒我們,財富不平等會帶來巨大的社會影響。年輕一代將會面臨和拉斯蒂涅一樣的艱難選擇:是努力工作,靠自己的拼搏出人頭地,還是靠「靠爸」、「幹得好」,或是「嫁得好」?
 
十九世紀,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在十九世紀之前,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一個人要想進入上流社會,唯一的希望就是通過繼承或婚姻。看看珍奧斯汀小說中的主人公,除了談戀愛什麼也不幹。美國相對平等一些,西部小說宣揚的是自我奮鬥的樂觀精神,但別忘了,在美國的南方照樣是靠繼承遺產。看看小說《飄》(Gone with the Wind)裡面的上流社會,哪個不是靠蔭祖宗的德?
 
二十世紀以來,財富不平等程度有了急劇的下降,遺產繼承的重要性不如往昔了,相信自己的努力,靠個人奮鬥出人頭地,成了新的社會風氣,這幾乎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總體來說,這種樂觀積極的風氣一直延續到了現在,但是,看看未來,我們還能如此自信嗎?事實上,從二十世紀後半葉起,全球範圍內的不平等程度已經在加劇,但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時候,人們的忍耐程度或許會更高,他們對未來會寄予更樂觀的期望。全球金融危機之後,隨著增長的潮水退去,人們對不平等現狀的抱怨會越來越多。借用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二一一年在《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我們已經進入「全球憤怒」(global indignation)的時代。
 
不要再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子裡面,假裝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沒有發生,聽任年輕的拉斯蒂涅們自己做出痛苦的選擇。如果他們真的做出了選擇,我們就該後悔了。
 
兩種不平等
 
簡言之,所得不平等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勞務所得的分配不均,一種是資本所得的不平等。之所以要做這樣的區分,是因為兩種不平等的程度、背後的機制,以及其對社會的影響都是不一樣的。
 
勞務所得的分配不均程度明顯低於資本所得的不平等。真正令人觸目驚心的是資本所得的不平等,連資本所得相對來說最平等的社會其不平等的程度都要甚於勞務所得最不平等的社會。但並非所有的不平等都是不好的,以勞務所得的分配不均而言,導致勞動者所得不同的因素中,有些是正常的,甚至是積極的。

比如,勤奮的工人理應比懶惰的工人所得更高,聰明人理應比笨人賺得更多,一般來講人們也不會有異議。就勞務所得的分配不均而言,也可能會有不合理的因素。
 
每個人的天賦和技能不同,但這個社會對不同天賦、技能的市場需求卻是不一樣的。同樣是體育選手,拿了奧運會金牌的體操運動員、舉重運動員,最後可能淪落到去澡堂給別人搓背,而屢戰屢敗的中國足球隊,為什麼踢得那麼臭,卻賺得那麼多?教育對勞務所得不平等也有很大影響。有一個故事說,一個北京建築工程師和湖南農民工聊天,兩個人同一年高考,湖南農民工的考分遠遠比北京建築師的分數高,卻落榜了,可十年之後,一個成了農民工,一個成了白領,這公平嗎?
 
很多政策和制度因素也會影響到勞務所得的不平等程度。比如,是否允許工人組織工會與資本家談判?這將影響勞方和資方相對的討價還價能力。比如,是否要限制企業高級主管的所得?如果不加以限制,完全可能出現天價年薪,因為企業高層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左右企業的薪酬委員會。另外,安隆和雷曼兄弟的高層應該拿那麼多的獎金嗎?
 
影響資本所得不平等的因素中,也有合理的部分。比如,我們預見到未來可能會有所得或支出的不確定性,就會增加儲蓄,這叫作「預防性儲蓄」,這是一種明智而審慎的行為。《伊索寓言》中寫道,螞蟻在夏天的時候忙著儲存過冬的食物,知了卻天天唱歌嬉戲,到了冬天只好餓肚子。再比如,著名經濟學家弗蘭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曾經提出過「生命週期理論」,意思是說在人的一生中,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儲蓄行為。一個人少年時期靠父母養活,是負儲蓄;中年時期要養活一家老小,還要為自己的晚年考慮,儲蓄自然會增加;到了退休之後,就會把過去的儲蓄逐漸用掉,又成了負儲蓄。不過,這些因素都不是決定資本所得不平等程度如此之深的最重要原因。
 
一個社會的所得不平等程度到什麼水準會出現矛盾和衝突呢?當一個社會所得最高的一%人口拿走了一半以上的總所得時,警鐘就已經敲響了。法國大革命前夕,所得最高的一%階層得到的所得很可能占總所得的五%,甚至是六%以上。

設想一個社會所得最高的一%群體把全社會所得的九%都盡收囊中,這個社會一定要通過高壓政策,才可能壓制人們的不滿和反抗,但革命終歸是會爆發的。
 
所得不平等之所以重要,不是因為其本身重要,而是我們能否證明所得不平等的合理性。如果一個社會的公民認為所得不平等是合理的、可以接受的,那麼可能引發社會矛盾的不平等程度的閾值也就更大;但如果無法說服大家,富人的錢來得光明正大,導致社會矛盾的不平等程度的閾值就會偏小。
 
皮凱提談到,在兩種情況下,一個社會將出現極端的所得不平等,一種是「收租者社會」,另一種是「超級經理人社會」。
 
在前一種情況下,所得不平等的主要來源是資本所得的不平等。財富分配極其不公,而一個人能有多少所得,更多地不是靠其勞務所得,而是靠資本所得,這些資本又主要是從上一代繼承下來的。這一種情況的代表就是大革命前夕的法國,所得最高的一%群體佔有了九%的財富,而所得最高的一%群體佔有了五%的財富。在後一種情況下,所得不平等的主要來源是勞務所得的分配不均。
 
這是一種「贏家通吃」的社會。如果你是體育明星、大牌演員、有名的企業家,你拿到的所得會遠遠高於其他人。表面上看起來,這一切都是合理而正常的,但其實不然。我們姑且不論,老虎伍茲或安潔莉娜裘莉的高所得中,有多少是靠個人的天賦和努力、有多少是靠運氣,只論雷曼兄弟、AIG(美國國際集團)、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高級主管,再往前算到華爾街醜聞時期出了事的安隆、世通,它們的高層拿那麼高的薪酬,甚至是靠納稅人的錢得到救助之後繼續拿那麼高的獎金,難道是合理的嗎?這種「超級經理人社會」的不平等更具有欺騙性,很多人認為這是市場經濟的結果,其實這是一種市場失敗的表現。
 
未來會出現什麼情況呢?遺憾的是,以後最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收租者社會」再度回歸,而「超級經理人社會」依然故我。這兩種可能導致所得不平等的現象將同時發生,甚至互相推動。我們將步入一個日趨不平等的極端年代。


以上摘自《三小時完全吸收,看懂21世紀資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