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1日 星期五

空間與心靈的淨化整理術:一天整理一樣物品、改變一種態度,找回無比空闊的自我



先祝福大家新年快樂。別讓混亂綁架你的人生!拋棄那些不再屬於你、一直綁住你的人事物!你的衣櫥塞滿了成堆的衣物?有保留好幾年卻一直沒閱讀的剪報或雜誌?因為焦慮而暴飲暴食或沉迷網路?經常被小事觸怒,容易陷入失望沮喪?結合空間淨化智慧與混亂整理實務,找出從有形混亂到情感混亂之原因,為生活的難題找到解答。

厭倦一成不變的生活?!看著成堆未洗的碗盤而感到絕望?!被忙碌壓得喘不過氣來……好整以暇地進行你的清理旅程吧!一天只要整理一樣物品,轉換一種態度,就能發現真實而開闊的自我。

「混亂」具有多種面貌,呈現的方式可能是有形的雜物、心理的噪音或情感的負荷等;它是家中堆滿的舊衣物、書報、過期食品,也是被榨乾、被壓垮、沒有時間等,焦慮與無盡的絕望感受。你知道嗎?內在情緒與外在環境,如同細繩般總是互相交纏,一旦居家環境凌亂不堪,就會逐漸遮蔽清明的心靈,同樣地,情緒也正影響你的住所空間。

只要擁有覺醒的意識,現在就能改變!各種情境,從混亂中,徹底覺醒;並提供具體且確實可行的方法,如「清理練習」、「清理日記」等,有效改善有形與無形之混亂,拋開那些不再讓人感到喜樂的人、事、地、物。


以上摘自《空間與心靈的淨化整理術》

2014年1月30日 星期四

與自己對話


我是誰?現在的人生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還是只是不得不的選擇?總是揹負著無數的「應該」而精疲力竭,此時,你需要停下來聆聽自己。

「生命的召喚並不是強迫自己去追逐能力範圍以外的,而是要接受自己與生俱來的寶藏;生命的呼喚並不是外來的聲音召喚我,要我變成不是我自己的那個人,而是來自當地當下的聲音,讓我去成就我生來就是的那個人,實踐呱呱墜地那一刻,上天所賦予我的最初自我。」

1 傾聽生命
.疑問──你,滿意現在的生活嗎?
累積財富、掌握權力、爭強鬥勝、保住飯碗,生活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更有意義的目標嗎?在追尋的途中我開始了解,的確,我真的可能過一個不是自己的生活。

.召喚──人如何傾聽來自靈魂深處的聲音
Vocation根源於拉丁文的voice(聲音),不是指我追求的目標,而是我聽到的召喚。我得先聽聽生命告訴我我是什麼人,才能夠告訴生命我要怎麼過。我必須傾聽、跟隨存在於我的本質中的真理與價值。

.撥雲見日──從線索中解讀那些被忽略的訊息
我們就像植物一樣,充滿各式各樣的向性,把我們導往特定的經驗,避開某些閱歷。如果我們可以學著解讀自己對周遭經驗的反應──這是所有人在世界上每過一天就會不知不覺地寫下的文本──那麼,我們便能從中找到活出更真切的生活所需的引導。

2 如今我成了自己
.追尋志業──勇敢面對自己原來的樣貌
天命並不是強迫自己去追逐能力範圍以外的,而是要接受自己與生俱來的寶藏;天命的呼喚並不是外來的聲音召喚我,要我變成不是我自己的那個人,而是來自當地當下的聲音,讓我去成就我生來就是的那個人。

.朝聖之旅──遇見到達光明前的黑暗
在我們到達這個光明萬丈的中心之前,黑暗是必經的過程。好不容易逃離黑暗,邁向光明,我們總忍不住要告訴人家我們的信心未曾動搖,不願承認也曾有在恐懼中畏縮不前的漫漫長夜。

.谷底──那些生命中不能不做的事
此刻承載了太多我得要學習的訊息──而且唯有走進黑暗才有機會學到。也就在那一刻,我離開學術界的所有冠冕堂皇的虛假理由通通在我身邊碎裂瓦解,唯一剩下的,就是我的恐懼。

.覺醒──投身真實自我、社會與服務
為了追求真我而遭受的懲處,絕對不會糟過放棄追求自我,而給自己加諸的懲罰。反之亦然。什麼樣的獎賞能大過活出自己的最佳光芒?

3 當道路封鎖
.在眼前絕境,是另一條路的開始
生命中什麼不會發生,什麼不可能發生,能帶給我們的導引並不比生命可能或會發生的來得少,搞不好還更多。

.極限──人必須了解自我的限度
每個人各帶了他的天性來到這個世上,既有極限也有潛能。不停探索我們的潛能,讓我們開發許多可能;一再與極限對陣,也讓我們漸漸摸清自己的天性。

.給予──人是無法付出自己所沒有的東西的
如果我施予他人的贈禮跟我自身的天性是一體的、來自我體內的有機實體,就算我把它捐獻出去,它也會自行再造──我自己也是如此。要是我施予的不是發自我內部的東西,我才會耗用衰竭,同時傷害他人。

.真相之神──找出與生俱來的稟賦
最強的稟賦往往是那些我們幾乎不清楚自己擁有的。那是上天賜予的本性,從到這世上吸進第一口空氣起就跟著我們了,跟呼吸一樣,我們很少意識到它的存在。

.轉個身,發現全世界
我們必得學習擁抱相反的事物,在限制和潛能的微妙緊張關係中活得具有創造力。不要扭曲天性,尊重我們的極限,信任我們的天賦能力,運用這些天賦能力,完成上蒼賦予我們的所有可能。

4 一路而下
.個人開場──當生命走入幽黯峽谷
如果我的故事讓你看清自己的狀況,或者是你關心的人的處境,那我會非常安慰;如果能幫你或是你關心的人把受難變成尋找志業的方向,那麼我會更加快慰。

.憂鬱之謎──擁抱生命的未知和恐懼
我們的文化意圖將神祕變成可以解釋的謎團,或是可以解決的問題,因為維持「曲邪為正」的假象總是我們覺得自己很行。只是,這些神祕並不會被解決或是處理掉……

.從外面往裡瞧──如何面對深陷憂鬰的親友
憂鬱是一種極度斷絕的狀態,不只斷絕與人的連結,斷絕心智與感覺的連結,也斷絕了自我印象和公眾面具之間的連結。

.從裡面往外看──試著與憂鬰為友
的確,憂鬱是朋友的手,試著要把我按到地面上,讓我站得安穩──這個地面有我個人的真相,我個人的天性,混雜我本身限度和天賦、長處與短處、結合了光明與陰暗。

.往下
通往謙遜之路得穿越種種屈辱,藉而放低身段,拋開權力,丟盡虛矯、防衛,自己好像被騙似的,空乏,毫無用武之地──這樣的羞辱才會讓我們從地面再次長起,從地表的腐植土中茁壯。

5 由內引導
.重回人世──勇敢接下屬於自己的志業
不管是好是壞,只要我此生此世為我所當為,我就是用言行在引導他人。如果你於此際也是做你當做,那麼你也是在從事某種領導的行為。

.陰影與性靈──迎向自我的內在之旅
人的內在精神生活是無可逃脫的,最好的對策就是正面迎擊。在這一趟往內、往下走的心靈之旅裡,唯一的出路就是走進去、穿過去。

.內心野獸──穿過黑暗,邁入光亮
內在之旅給收穫,了解到萬物終歇──然休止並不引發句點。允許事物生滅,生於當生,止於當止,世界因此處於生生不息之態,新生命得以不斷湧生。

.團體的力量──開展社群的內在工程
「無所畏懼」並不是說我們不能有懼。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時候,這句話其實是要我們不必變成我們所恐懼的。我們不必站在恐懼中領導,那樣只會創造一個利於恐懼繁衍的世界。

6 總有這一季
.走過如四季般的生命階段
生命既非競技場亦非賽局,生命比這兩者豐富多了,更有希望,更真實。說我們的生命像季節無止盡的循環是鼓勵我們全盤接受,並且在所有要素中去找到成長的機會。

.秋──衰敗的是新生命的必要前導
在探索秋天幻滅與新生之矛盾的過程中,我感覺到隱喻的力量。死亡的背後隱藏有生意,這個富含希望的意象從繽紛的秋天視覺感受中得到強化

.冬──在冰寒中得到澄明的智慧
越是想要避免的恐懼,我們越要大著膽子與它正面相對,否則恐懼便會一直操控我們的生活。一旦穿上友誼、苦行,或者性靈指引的溫暖外衣,直接衝著恐懼而去,就會學到它們要教我們些什麼。

.春──泥濘中,生命正在重生
要確保生命的延續,就不能對生命戀戀不捨,而是要恣意花用。執著於底線跟生產力,時間和力氣的效率,方法跟結果的理性關係,我們的努力搞不好反倒永遠不可能有果實累累的一天。

.夏──共享豐收的果實

當我們懂得要選擇與群體一塊慶祝分享我們的儲糧,富足才能被創造出來。生命的真實法則是,唯有相信其供應,並繼續傳遞下去,原本似乎短缺的才會有被我們創造出更多的可能。

以上摘自《與自己對話

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玩具盒裡的創新:樂高以積木、人偶瘋迷10億人的秘密


6塊積木,就可以創造超過9億種組合!樂高到底有甚麼魅力,讓全球父母買單、大人小孩都喜愛?樂高獨特的創新思維,不但在沒有進入門檻的玩具產業,保有競爭優勢,獲利成長甚至超越科技金童蘋果電腦!

首度深入樂高丹麥總部  揭開鮮為人知的世紀品牌之謎
這是讓你重新思索創新定義的精采故事!

你一定知道樂高,但是你可能不知道,80%家庭都有樂高,而且,樂高出廠的積木小人偶超過44億個,多過中國、印度、歐洲和美國的人口總和;樂高每個產品都經過「孩子能持續玩100分鐘」的測試才上市,養出全球10億粉絲;積木凹凸管能夠緊扣看似簡單,卻是樂高耗費10年才研發出的專利,怎麼組合都穩固;樂高積木穩固、耐玩,「踩到樂高積木痛不欲生」的臉書專頁累積超過50萬人按讚。

絕少有品牌像樂高這樣,廣受全球10億男女老少喜愛,粉絲年齡層從3歲一路延伸到83歲,即使只有積木一種產品,進入眼花撩亂的數位時代樂高也從不曾被束之高閣。在沒落的玩具產業,樂高更是唯一逆勢成長的企業。

但是,樂高極度神祕低調。80年來,從來沒有人得其門而入,探究紅、黃、藍、綠的塑膠小積木如何擄獲人心,讓人從童年玩到老?更沒有人知道樂高幾經變革,甚至曾因創新失控而瀕臨崩解。樂高如何浴火重生,今天成為全球最創新、最賺錢、成長最快的玩具公司?

華頓商學院教授大衛.羅伯森用5年時間深入樂高總部,訪談樂高家族與經營團隊,揭開樂高魅力X創意的神秘面紗,找出低調樂高獨特的可獲利日常創新。樂高創新之道,是值得各行各業參考的老企業翻新經典:

◎創新不是來自包山包海的大策略,而是來自持續實驗,反覆實驗「至少會有一項努力帶你到未來」。
◎創新不是開發單一酷炫商品,而是著重發展系統,任何時期樂高積木都能相互組合,永遠玩不膩。
◎在「框架內創新」,限制一定的顏色、尺寸,設計師更能聚焦、研發出獨步全球的積木新產品。

◎好產品也要創造好利潤,嚴守13.5%獲利線,幫助經理人在短期績效和長期成功間做出取捨。

以上摘自《玩具盒裡的創新:樂高以積木、人偶瘋迷10億人的秘密

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部落領導學:全球百大CEO採用的組織改造計畫


管理者最常面對的問題是,明明一直很努力,但業績就是沒起色。或者,今年好不容易達到目標了,明年又要再成長30%。但是,手上握有的仍是同樣的人員,同樣的資源,要有顯著的改善,可能嗎?要怎麼做到?關鍵在於,要透過一套有系統的方法,讓現有績效不彰的「團隊」,蛻變成一個「高智能部落」。

為什麼要「高智能(smart)」?因為大腦中這個主動積極、創意創新的部分剛好可以負責掌握全局。在高智能狀態時,我們就能評估所有的內部資源,從既有選擇中找出最好的因應之道,而不是出於恐懼而衝動行事。我們能夠想見令人欣喜若狂的未來,並受其牽動、牽引,因為我們滿心期待著未來會帶給我們的絕妙獎勵。

為什麼要「團隊(tribe)」?「團隊」一詞已成為最新流行用語,而這當然是有原因的。最新的神經科學研究顯示,人類的生存感繫於歸屬感。即便是職場,當我們感受不到歸屬時,恐懼便油然而生,接下來,人類大腦中原始的「戰鬥、逃避與凍結(fight/flight/reeze)」模式便會接手,主導接下來的行動,把創新的那一塊踢到一邊去。

團隊的重點在於互相合作、彼此聯繫、共同目標以及情感投入。公司的文化會培育出我們的團隊感,因此,在接下來幾章中,我們要做的便是打造出最佳的企業文化。就算你是獨立作業,你也會有廣義的團隊成員,可能是承包商、服務供應商,或是友善的對話對象。鮮少有專案可以僅憑一個人在真空的環境下完成。但,身為領導者,我們常常在無意之間讓團隊誤入歧途,運用有害最佳績效的大腦區塊去思考。當一家公司有下列狀況時,就會出現上述問題:

.正經歷快速成長,此時內部的優先事項經常變動,團隊則因為必須快速適應與擴張而備受挑戰。
.指令不明確。
.責任架構和溝通節奏反覆無常。
.培養出不處理領導者盲點與挑釁行為的企業文化。
.公司的領導階層之間有無法化解的衝突及/或一致性極低。
.正在改變企業的商業模式或進行全面性轉型。

在成長階段中,常見上述所有的情形,而這一切都會讓團隊進入「戰鬥、逃避與凍結」的模式,或在本書我們稱之為「獸性狀態(critter state)」,完全無法善用我們最好的資源。

反之,高智能狀態(smart state)指的是我們可以充分運用本身的創意、問題解決能力、創新、更高的認知能力以及情感上投入。我們都盼望企業成長,而改變永遠是成長的附屬品。因此,我們都必須學會特殊技巧,避免害團隊陷入獸性狀態,幫助他們進入並維持在高智能狀態。如果整個企業文化都能持續在高智能狀態下運作,那你就能打造出一支高智能部落團隊。此時,團體才會變成真正的團隊。

高智能部落團隊的企業文化又是什麼模樣?即使面對改革與成長,高智能部落團隊仍然可以聚焦,並且清楚直接地進行溝通。他們會對自己許下的承諾展現非凡的責任心,也具備強而有力的影響力。他們會精力充沛、熱情洋溢地全力去做該做的事,而且是持續不斷的。

以上摘自《部落領導學:全球百大CEO採用的組織改造計畫

2014年1月26日 星期日

昨日世界:找回文明新命脈


本書是繼《槍炮、病菌與鋼鐵》之後,最能啟發讀者世界觀的一本書。-微軟創辦人 比爾‧蓋茲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 人類大歷史三部曲之最終曲磅礡登場!人類大歷史三部曲之最終曲,找回人類文明新命脈

普立茲獎得主,重量級暢銷書作家賈德‧戴蒙,在睽違八年後,帶著《昨日世界》回歸,完成人類大歷史三部曲書寫計畫!

《槍炮、病菌與鋼鐵》(1998年)探討人類社會的命運,《大崩壞》(2006年)解讀人類社會的明天,而在新作《昨日世界》中,戴蒙聚焦九大面向:戰爭與和平、爭端的解決、養兒育女、老人安養、應變危險、宗教、語言與健康等,逐一爬梳其歷史脈絡,對照今昔,借鏡傳統社群來審視我們自己的文化與文明。

我們大都把現代社會的一些現象視為理所當然,如搭飛機旅行、通訊、文字、肥胖等。然而,在此之前,在幾乎長達六百萬年的時間長河中,人類社會並沒有這些元素。雖然我們和遠古時代的祖先,似乎有難以跨越的鴻溝,我們仍能從目前存活在世上的傳統社群一窺遠古祖先的生活方式。新幾內亞高地的傳統社群活生生地提醒我們:從演化史來看,人類社會直到昨天才出現遽變,而我們那已然適應傳統生活型態的身體和社會習俗,身在現代情境之中不免出現問題。

戴蒙在《昨日世界》一書,以第一手的描述,生動呈現人類社會的過去。過去幾百萬年來,人類社會一直是如此,但這樣的過去大都已成過往雲煙。戴蒙並進一步比較人類過去與今日生活的差異。

1964年,當年26歲的賈德‧戴蒙便深入新幾內亞蠻荒部落,開始他的鳥類及人類學田野研究生涯近50年。《昨日世界》也是戴蒙系列作品當中,最具個人色彩的一本,在綿長的人類文明發展史中,融入了他長年穿梭新幾內亞傳統部落的田野調查經驗,以及出生入死的探險經歷,無異為本書增添許多閱讀樂趣。

不過,戴蒙並不希望我們對傳統社群產生浪漫的憧憬,畢竟傳統社群有些習俗慘無人道,應該揚棄,但人類社會的共同問題,如兒童教養、對老人的照顧、爭端的解決、冒險與身體健康等,傳統社群仍有我們可借鏡之處。例如:

◆親密、自由的親子教養方式:讓孩子晚一點斷奶,增加成人與幼兒的肌膚接觸,帶寶寶出門時,讓寶寶直立,而且面向前方,孩子一哭泣就立刻趕到身邊照顧,給孩子探險的自由,以及幫孩子想出有創意的遊戲,而非只是讓他們打電玩或玩現成的益智玩具。

◆讓孩子學習雙語:很多傳統社群的孩子都會說兩種或更多的語言。學習雙語不但不會阻礙孩子的語言學習,反而有助於他們的思考,豐富他們的人生。

◆改變飲食習慣:傳統新幾內亞社群,無人死於中風、糖尿病落心肌梗塞。少糖、少鹽、多吃新鮮蔬果、慢食、多運動等皆有助於預防現代文明病上身。

◆提高危機意識:新幾內亞人知道在叢林中不可在枯死的大樹底下睡覺,即使在地上看到一根樹枝也提心吊膽。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他們粗心大意,總有一天會大禍臨頭。今天我們生活中最大的危險不是恐怖份子、核子反應爐、墜機等,而是日常生活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尤須謹慎提防車禍和醉酒,上了年紀之後上下樓更必須小心翼翼,注意別在浴室摔倒。

《昨日世界》維持《槍炮、病菌與鋼鐵》與《大崩壞》一貫的風格,再次展現戴蒙驚人的知識廣度、令人無法抗拒的文字魅力,以百科全書式的寫法,從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生理學、營養學和演化生物學等角度剖析人類社會,對現代文明提出思辨,教人眼界大開,不可錯過!


以上摘自《昨日世界:找回文明新命脈》

2014年1月25日 星期六

為什麼老闆總是對我說-「你很好,但是…」:原來無法突破是卡在這裡,5個步驟X46個情境分析,剷除升遷加薪的隱形障礙,成功不再遙不可及



在上司、同事、下屬、客戶的眼中
你少做了什麼?多做了什麼?又做錯了什麼?
為什麼認真努力的結果,老闆每次拔擢的卻是別人,「不.是.你?」
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看不見的缺點,
這些隱形障礙才是在職場上扯你後腿、卡住你的元兇!

看得見的缺點不是問題,看不見的盲點才是大礙
每個人天生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自我中心傾向」,沒有人能夠完全客觀的看待一件事情,尤其是越和自己有關的事物越主觀。但是在職場上,你的個人表現與工作成效經常取決於「他人」對你的看法。因此,在你看不見的死角當中,一定有你看不見的「缺點」存在!

例如-
.你認為自己是做事有原則;同事卻認為你不知變通
.開會時你滔滔不絕的表達看法;台下卻沉靜無聲,放空成一片
.你認為自己果斷積極,有決斷力;下屬卻覺得你太快下決定,一意孤行
.你大小事一把抓,自認能力強;老闆卻覺得你不願下放權力,管理有問題
.你追求完美,相信「明天會更好」;客戶更在乎時間,要的只是「今天夠好就好」
.你為自己的專業自豪;老闆和同事們卻認為你被專業綁架,錯失許多大好機會

隱形缺點會直接影響你的工作表現,以及主管、同事及下屬對你的評價
如果你不了解別人怎麼看你,就永遠沒辦法看見這些「隱形障礙」,這些不易察覺的缺點,就像氣球上的小洞,無論你怎麼用力都吹不飽。因此看似細微、無關痛癢的隱形缺點都會影響你的工作表現,主管及同事們對你的評價,長期累積還會成為事業上難以跨越的障礙。

財星百大CEO的成功引導術——
5個步驟+46個常見盲點與突破TIPS,讓你跳脫「只有苦勞卻沒功勞」的困境
如何發覺並改善自己職場上的「隱形缺點」呢?本書兩位作者擔任財星五百大企業CEO,透過四十年的領導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成功,除了要向外觀察,也要懂得怎麼「由外向內看」。

他們歸納出5個簡單的步驟,帶你徹底總體檢,一步一步客觀審視自我,找出你從未發現的隱形障礙,且統整出46種常見的職場缺點,並針對這些缺點一一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法:

    當別人認為你:「這個人樂觀正面,但有時過度樂觀像在做白日夢。」
解決之道是:提出具體的事實作為你樂觀的理由。讓人們看到,你對於每天面臨的各種挑戰,你的觀點是平衡的。

    當別人認為你:「欣賞這個人對於自己意見的堅持,但他太好辯了。」
解決之道是:把情緒關掉,跳到理性模式,不要讓別人看到兩個笨蛋在吵架。討論能比爭執帶來更豐碩的成果,考慮「妥協」這項通常更可行的選擇,並且相信好友有權反對你。

    當別人認為你:「這個人果斷積極,但是他會急著在想清楚之前就行動。」
解決之道是:準確度和速度一樣重要,你得隨時準備好應變措施,事情脫序也可以派上用場。

    當別人認為你:「這個人很認真,但是他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管。」
解決之道是:想想你為什麼必須掌控所有的事?什麼理由激發了你的需求?為什麼無法放手?克服這些問題,你才能給下屬和自己成長的空間。

本書與《挺身而進》、《大數據》並列JP Morgan摩根大通銀行2013年度員工必讀,無論是尋求自我突破的個人工作者,還是帶領團隊更上層樓的主管。

本書將可幫助你──
    揭露與修正你不自知的缺點
    徹底檢視他人對你的看法
    深入理解那些阻礙你進步的行為
    了解職場上人際互動的「真相」

讓你在最短時間內消除隱形障礙,能夠──
    提高工作整體成效
    獲得升遷加薪機會
    改善職場人際關係
‧增進團隊領導效能



以上摘自《為什麼老闆總是對我說-「你很好,但是」》

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這輩子,可以不後悔嗎?:要成為夢想中的自己,熱血是一趟必要的旅程



環境不會盡如人意,但看待夢想和未來的態度卻因人而異,每天為自己多加1%熱血,就能鋪出自己想要的幸福之路。《這輩子,可以不後悔嗎?》為每一個人帶來累積財富、待人處世、成功人生、幸福生活的智慧箴言和永不熄滅的熱血泉源,引領你迎接富足的全新人生──你甚至只要做到其中的60%就可以了!

門敲得夠久、夠大聲,終究會把人喚醒
劍至死都不離手,不放棄嘗試,就不會當失敗者
要打開鎖,總得試到最後一把鑰匙
燧石愈打愈發光,夢想得經得起磨難
逆風更適合飛翔,懂得累積挫敗經驗,與成功的距離就會愈來愈短。

人可以不拘小節,但不能忽略細節──對一切都不心存僥倖,才能應付偶發意外……
仁慈會讓人變軟弱?這個誤會可大了!
不做決定的意志,根本就稱不上真正的意志。
養成快樂的習慣,比灌輸知識更重要……
禮多真的人不怪,禮貌是人類和平共處的金鑰匙!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關卡,就算為了夢想得受一點傷,相信之後一定也會成為值得驕傲的勛章。


以上摘自《這輩子,可以不後悔嗎?

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忍者式創新:像殺手一樣執行破壞式創新的商戰奇襲者


創新是嚴守紀律的特殊戰爭,不是隨興的驚喜
創新是把「顛覆遊戲」當習慣,準備奇襲競爭對手
創新是像忍者一樣「等待」,時機是最關鍵的致勝武器
微軟、蘋果、亞馬遜……等全球頂尖公司身上的忍者式特質

這是全球最競爭的行業領域。每天有成千上萬的腦力在此激烈鬥智,這其中,哪些人會有本事改寫「現在誰是贏家?」為什麼有的創新者能擊倒對手、顛覆市場,其他的創新則淪為失敗產品?本書不但有商業創新者必讀的深刻教訓,也是一部消費性電子產業的貼身肉搏競爭史。

書中提及的精采故事包括了:
◎從日本vs.美國vs.歐洲的高畫質電視與科技潮流之爭
◎亞馬遜貝佐斯對電子書閱讀器的堅持與如何帶領這家電子商務公司「自我再造」
◎微軟比爾蓋茲的失敗產品發表會,與錯失平板電腦應用的先機
◎蘋果為何總善於選對時機推出「人們真正需要,但其實並非首創技術的產品」而改造世界?

三十年來,北美的「消費電子業協會」總裁蓋瑞‧夏皮洛透過現場經歷,親自見證了世界各地眾多頂尖創新企業的發展歷程。現在,他就要透過本書為我們揭露諸如蘋果電腦、亞馬遜、谷歌、微軟和其他很多他筆下形容為「忍者創新者」的特質與行動秘方。

今日的創新武士就像遠古忍者,得在最殘酷的環境中求生存:他們會等待最佳時機/時時保持破壞性理念──同時要聚焦目標又不分心。在這本談論企業間如何以「創新擊倒對手、破壞遊戲規則」的書中,將述說非常多的故事,包括了:

「長期勞累於某個概念的創業家、一個搶救公司於崩潰邊緣的執行長、一個萬事具備但卻功敗垂成的企業、一個透過不斷自我再造並時時保有支配地位的大型企業……等。」這些傳奇故事之間有何關聯?它們有什麼特色?個別企業之間又有什麼差異?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從這些成功及失敗故事裡學到什麼教誨?

夏皮洛和多家史上最頂尖的企業合作過,包括英特爾、IBM和三星等,不勝枚舉。這些企業全都以「永續創造革命性產品」為首要政策,各項活動也都以落實這項政策為目標。夏皮洛從和這些企業合作的過程中,漸漸揣摩出引導這些企業創造歷史新高盈餘的關鍵策略,同時也觀察到導致其他很多企業「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陷阱。

根據夏皮洛的觀察,所有想保有創新領頭羊地位的頂尖企業,都必須效法菁英突襲戰鬥團隊的運作模式,換言之,它們必須以所謂「忍者」的封建時代傳奇武士為典範。忍者的使命不是要執行普通任務,他們必須承擔各式各樣的風險,完成真正不尋常的任務。事實上,夏皮洛本人是個受過精良訓練並取得跆拳道「黑帶」資料的武術高手。所以,他特別懂得利用這些遠古武士的寶貴洞見來凸顯敏捷、創造力、果斷和再造能力等特質的重要性,這些都是攸關二十一世紀領導人能否創造突破性成就的必要特質。

除了彙集作者個人與蘋果電腦、Google、微軟、英特爾、亞馬遜和摩托羅拉等公司合作的豐富經歷,夏皮洛也回顧了他代表消費電子協會兩千多家會員公司,  如何和美國聯邦政府進行科技政策辯論、批判壟斷性無線頻譜持有者──「美國電視業」的不當遊說等這類他為悍衛美國創新環境的爭戰過程。最終,夏皮洛在本書企圖提出一個和遠古忍者特質類似的「成功基礎架構」──剖析在快速創新年代下,企業能夠邁向成功的秘訣──創新,並希望協助每個人都將創新思維應用在個人生活和工作職場。


1967CES展首次於芝加哥舉辦時,展場上一台「8美元的收音機」即令世人大為震驚;直到今日人們可隨時經由網路通訊及各項行動與娛樂裝置滿足資訊需求,消費電子業的快速爆發成長,也是當代經濟上最值得探討的「本質性創新」行業。不過,這不只是一本單純談論及記錄一堆成功企業的書,而是要探討它們為何成功──尤其,當它們的經營者都身處於世界上競爭最炙烈的消費電子業時。


以上摘自《忍者式創新

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別再拚命討好顧客:專心替顧客省麻煩,回購比例就能輕鬆提高94%!



取悅顧客是錯誤的策略!對顧客而言,銀行簡便快速的手續,比糖果、茶水更實際;航班準時起飛,比因為班機延誤獲得補償更滿意,其實顧客要的不是驚喜,而是能輕鬆解決問題,做好基本服務,提供最大方便,才是黏住顧客的最佳做法!

「如果你正在苦苦尋找一本協助你做好顧客服務的案頭書,看這本書準沒錯。」──克里斯.哈爾(Chris Hale),凱悅國際飯店集團(Hyatt)資深副總裁

顧客會不會對企業忠誠,關鍵在於企業有沒有兌現最基本的承諾,有沒有協助顧客把平常會遇到的問題解決掉。至於服務體驗做得多麼令人讚歎,倒不是顧客忠誠度的關鍵所在。其實,大多數顧客並不想要「驚喜」,他們想要的是毫不費力的便利體驗。而且對顧客來說,即便你的服務再好,他們也不可能獎勵你;但是,只要你的服務不到位,他們很可能會給你苦頭吃。

《別再拚命討好顧客》將帶領你了解顧客體驗的內幕,揭發讓顧客對企業死心塌地或三心二意的真正原因。作者在書中提出顧客省力體驗的四大準則,輔以確實可靠的資料佐證,並介紹有哪些企業已經採用這項研究發現的客服法則締造佳績,這些精闢見解和事實,絕對會讓大家對顧客忠誠度徹底改觀。



以上摘自《別再拚命討好顧客》

2014年1月21日 星期二

先別急著當傻瓜:Mensa會長激勵人心的生命故事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作者最新力作!
改編自高IQ俱樂部──國際門薩協會(Mensa)會長真實人生故事
韓國甫出版即暢銷50萬冊!在韓改編為舞台劇高潮不斷連演3
韓國偶像團體KARA昇延、MBLAQ  Mir 跨界好評!
「我真的是傻瓜。無法相信自己的我,是真正的傻瓜……

維特,是個從小被認定發展遲緩,由於低智商飽受同儕譏笑、欺凌的男孩;蘿拉則從小不停地被家人稱為醜八怪,讓她成為喪失自信又憤世嫉俗的女孩。因為認同了別人眼中那個不夠好的自己,讓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時先是意志消沉、麻木不仁,最終挫敗不堪。

在這段跌宕起伏的人生旅程中,當他們透過彼此逐漸認識到自己的真實面貌,並重新拾回生命中最重要、最珍貴的一樣禮物時,他們才真正得以迎接充滿驚喜奇蹟的幸福未來──「你相信些什麼,那將會決定你真實的樣貌!」

17年前的一場誤會,讓維特把自己當成了傻瓜!
17年後,他懊惱的發現,罪魁禍首其實是他自己!
明明是自己的人生,但那個人生中卻不曾有過「自己」

作者波沙達繼《先別急著吃棉花糖》後,改編國際門薩協會會長沙維特(Victor Serebriakoff)的人生故事。他想傳達的是:現在的我們深受周遭資訊、他人眼光,以及傳統價值觀期待的影響,這些因素在在都織成一張密不通風的網,束縛並壓迫著我們,進而使我們懷疑起自己的價值有限。但其實,每個人的價值都是浩瀚無垠的,你的人生與價值,由你自己決定!

當你埋怨起自己的工作、朋友、家庭甚至是人生時,很多時候不是別人局限了你,而是你允許別人來局限自己……這個世界上,唯有你,能讓自己的價值與天賦自由!


 以上摘自《先別急著當傻瓜》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和牛津‧劍橋新鮮人一起思考:60個絕妙問題,激發你的創造力



你自認聰明嗎?讓我想一想……本書是牛津、劍橋入學口試的問答集。他們的問題不僅是出了名的詭異,也極具挑戰。希望能藉此協助主考官找出真正聰明、用腳也能思考的學生。最棒的是,這些問題能夠刺激思考。你不必申請牛津、劍橋大學,但這些問題也能讓你腦袋轉一轉,好比說:「哪些書對你有害?」「女童軍有政治議程嗎?」以及「把螞蟻從高處往下丟會發生什麼事?」

人生漫漫,我們多數的時候不太動腦,因為也沒此必要。我們腦袋所具備的知識和經驗,讓我們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自動回應,而且成效還算不差。但書內的問題可就不是這樣了。這些問題出其不意、複雜詭異、傻里傻氣,甚至還令人惱怒生氣!但卻讓我們開始動腦,而且還興致勃勃。我曾拿過一些問題請教朋友,他們先是捧腹大笑,接著就有源源不絕的想法。

我認為,人類其實很愛動腦,思考的過程相當刺激,讓人有活著的感覺。看看那些忙著玩數獨、填字遊戲和益智問答的人吧,儘管這只是日常消遣,他們還是樂此不疲。這些問題最棒的是,它們歡迎各式各樣的思考,因為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有些問題乍看無解,需要從這裡挖一點知識,從那裡推演一點邏輯,最後再加上無比的玩心才有像樣的答案,或乾脆自己想出更無解的答案吧!

這裡的答案出於我本人,但並不表示學生應該如此回答,因為我面試的時候大概也不會這麼回答。畢竟,重現壓力下的回答應該很沒意思。書中提供的答案也不見得就是「正解」。沒錯,我相信牛津、劍橋大學的面試官也許會對我的一切見解絕望地兩手一攤。書中的答案只是思想的滋養品,一些如何回答問題、理解問題的小建議。

每個問題都很獨特,都能激發出完全不同的回答。整體而言,我盡量提供中立的答案,好讓讀者有多一點空間思考,雖然免不了有些回答還是具個人色彩。總體來說,我盡量直接回答問題,而不是自以為聰明地閃爍其詞,儘管那樣的答案比較有趣、創意。當題目問「如何以氣壓計測量摩天大樓的高度?」已故廣播人克萊蒙.佛洛伊德的答案讓人拍案叫絕,因為他想出一堆無厘頭、卻很機靈的解決之道,好比說從樓頂把氣壓計扔下去,然後計算掉落的時間;或把氣壓計拿來賄賂警衛,請他告訴你大樓的高度……諸如此類的答案。當然,正確且較有意思的答案是,分別測量大樓樓頂和地面的氣壓,然後從氣壓的差異計算出正確的高度。這就是我會提供的答案,好讓你肆無忌憚地發揮想像力。

回答這些問題並沒有公式。曾經思索過這些問題的新聞從業人員認為這需要「水平思考」,這個詞來自狄波諾博士在一九六七年出版的名著《水平思考法》。水平思考有別於「批判性思考」,後者只是評斷真相,而「水平思考」卻是激發出毫無關連的嶄新想法。狄波諾認為,人類偏好直線思考,因此我們需要可以刺激不同思考方向的工具。如何激發新點子,可用廣告為例。團隊先從字典隨便找出一個字,再從中找出與廣告相關的全新構想。這種方法相當有效。

不過這些問題不只講究水平思考。有些的確要從腦部水平思考,好比說:「如何秤出腦的重量?」但多數問題只要自己好好思考就可以了。這些問題多為挑戰你先入為主的觀念、詢問你對世界議題的看法、探究社會上的既定現象,甚至是關於現實或存在本質的基本問題。說到底,有些問題只想聽聽你的看法。

我建議的回答要領,就是先停下來思考問題的意義,甚至是其中的弦外之音。最無趣、不聰明的答案,就是脫口而出的答案。因為你很可能沒發現問題的重點。比方說,「哪些書對你有害?」有人可能只是提出幾本講到爛的爭議作品。此時,你應該加以解釋,讓答案變有趣。不過,這個問題似乎值得深究,好比說所謂的「有害」是指什麼?

還有一些看似需要專業知識的問題,如「牛身上的水占全球水資源的百分比是多少?」或「克羅伊登鎮上有多少人?」如果你知道答案,很好。但真正高招又聰明的答案,是不靠特定知識而推想出來的。奇妙的是,並沒有你想像的難。你只要保持腦袋的清晰,從幾個已知且正確的小事發想即可。

「你自認聰明嗎?」出自牛津、劍橋的面試題目,很適合拿來當這篇前言的篇名。回答這些問題的確要夠聰明,而且是令人眼睛一亮、機智有趣、具啟發性、讓人微微惱怒、拐彎抹角、帶點淘氣、具有深度、鼓掌叫好的那種聰明。而每個人都可以這麼聰明。重點不是知識,也與教育程度無關。秘訣就是極其所能地讓腦筋急轉彎,這點人人都辦得到。要達成這個目標,你無須是那些運氣夠好,能在牛津、劍橋爭得一席之地的高材生。只要別自命不凡,變成真正聰明的人一點都不難。



以上摘自《和牛津‧劍橋新鮮人一起思考》

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七天學會用哲學思考



 人生中總是不斷碰到這類問題:
 搭捷運時,該乖乖買票?還是逃票?
 該老老實實繳稅?還是想辦法逃稅?
 該公平地對待別人,還是要抹黑對手?

如果您想了解
快樂、友情和利他的本質以及經營幸福人生的重要性
那麼,您就該親近哲學!活出美好人生

有別於市面上五花八門的哲普書,強調哲學流派的演變、哲學家思潮的更迭,本書專門設計給沒有基礎哲學知識、卻想要知道哲學家如何思考、並樂於嘗試哲學思考的讀者。藉由輕鬆活潑的對話方式,每天環繞一個主題,循序漸進地帶領讀者探討哲學的基本問題,讓我們在七天之內就能大致掌握,什麼是哲學家思考的方式,進而讓人生更美好。

只有活出美德和操守的人生,才是美好的。──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然而,我認為,一個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可以每天和別人談論習俗的價值以及當我和其他人在接受考驗時,你們從我這裡所聽到的其他事情,畢竟不經受考驗的生活是沒有價值的。如果我把這些話告訴你們,你們會更加不相信我。無論如何,先生們,事情就是這樣,我說過,要你們確信是不容易的。――柏拉圖,《對話錄‧申辯篇38a

格老孔(Glaukon)說:蘇格拉底,對一個有理智的人來說,如果聽這樣的討論也必須有限度,那麼這個限度就是至死方休。――柏拉圖,《對話錄‧理想國篇450b

在生活中若不嘗試做深入的思考,就好比有人閉著眼睛在世上活著,而且還不考慮睜開它們。人們用眼目認知萬事萬物,其樂趣永遠也比不上透過哲理的探究所獲得的滿足。――笛卡兒,《哲學原理》

「如果有人真的想成為哲學家,就必須鞭策自己不斷地練習,直到能夠自主而自由地運用理性,而不是只會仿效他人、不加思考地使用理性。」――康德,《邏輯學》

「無法推究哲理的人,就不能被稱為哲學家。人們只能經由對於理性的演練及自行增加理性的運用來學習哲學的思考。」――康德,《邏輯學》

「如果想要學會探究哲理,就應該把所有的哲學系統當成只是人類運用理性的歷史,只是發展本身哲思能力的練習對象。」――康德,《邏輯學》

「這完全正確而且非常合情合理:人們通常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哲學。不過,如果因為這個普遍的現象就認為人類無法對哲學下判斷,那將是錯誤的看法。儘管我們面對哲學時,往往不知該如何是好,不過,這裡倒有一個反問:假設我們從事哲學思考的話,是否哲學最終也無法處理我們的問題?」――海德格,《形上學導論》


以上摘自《七天學會用哲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