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快樂的人和你想的不一樣》夫妻間可有不能說的秘密?


(案例)娜娜的來信
最近我發現相識十年的丈夫文正染上色情癮。他有時候會與我和兩個孩子保持距離,在週末和晚上時在庭院的陰影下獨處。當我詢問他時,他卻顧左右而言他。我知道他因為對我說謊而感到不安,但是我對他喜歡上色情網站的事情感覺很糟糕,並且我也對他浪費家庭的支出感到生氣。最重要是我失去對他的信任了。我是否該站在他身邊,還是他永遠都不會變成一個能夠信賴的人呢?

娜娜敬上

過於依賴另一伴來滿足我們的需求,這會為造成不健全且毀滅性的關係。同樣的,過於疏遠的關係也是不健康的。娜娜所受到的是一連串的創傷,因為秘密會侵蝕親密關係。當我們發現枕邊的愛人有不能說的秘密時,我們會感到不舒服。另外,沈醉於謊言及色情之中的同時,文正把婚姻的氛圍都給破壞掉了。這些累贅會產生失去信任的念頭,信任一旦被破壞,就必需花費許多年才會恢復。

如今這個關係已經到了危機的階段。娜娜要理解自己的感受,同時她與文正必需找出繼續走下去的理由。當然如果文正能夠攤開自己的感受,了解為何自己有了這個遠離自己家庭的行為與沾上色情的惡習。

當事人需要自己產生動機去接受心理治療,或主動找朋友討論自己所遭遇到的問題。娜娜的問題在於她是否要為了婚姻而繼續走下去,但是她所強調的重點在於,她的去留連繫著丈夫會不會再度破壞對她的信任。這個關連點是無法被認證的。

文正就如同無數個前者所碰過的信任受到考驗的情境,他們因為某個原因而向他人發誓,並自認為有能力以後不會再度犯下錯誤(如酗酒、離開小三、賭博、吸毒等)。有些人會利用擔保來拖延時間,雖然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放棄原來的行為。文正所犯下的色情癮的根源可能來自於其他地方,我們需要探討及治療。所以假如娜娜因為文正發誓不再犯而決定留下,那麼他們的婚姻命運就只能由他(文正)來掌控了。

娜娜的重心可以放在她去留的選擇:她想要留下來為這個婚姻努力,或她不想在未來的幾年內又遇到相同的背叛。她必需衡量自己的選擇是正面性,而不是負面的想法(例如:她不能自己獨立生存)。同時,娜娜可以和大衛做一對一的溝通來傳達自己的感受,以及了解對方的感覺。

以上摘自《快樂的人和你想的不一樣》,改了案例名字

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正念減壓,與癌共處


對大多數的人來說,癌症讓原本遙不可及的死亡轉變成驚心動魄的現實,它可能讓生命突然停滯不前,也可能成為故事新頁的催化劑,帶來深度探索自我的契機。

如果你得了癌症,你對未來的恐懼和治療本身都會形成極大的壓力。研究結果指出,如果你能做好心理準備,好好調適在療程之間產生的焦慮與不安,就能在復原的過程中扮演更加主動積極的角色。

治療區分為療癒(healing)與治癒(cure)這個概念。「治癒」通常是指駕馭身體的疾病,讓癌症消失無蹤。另一方面,「療癒」是一個全人取向的辭彙,將身體、心智和靈魂視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你的癌症有可能被治癒,但如果你仍然飽受憂鬱或擔憂的折磨,或感到失落或斷裂,那你尚未完全療癒。

相反地,癌症尚未治癒,你還是有可能獲得療癒。無論有無具體症狀,你都可以和在身體裡的癌症共存,並依然感到平安。無論就醫學角度而言你是否被治癒了,我們都希望你能感受到這樣的療癒品質或感覺身心完整。慈心靜觀的練習能幫助你邁向療癒的旅程。

「正念取向癌症療法」(MBCR)是由腫瘤心理學專家設計的課程,以喬.卡巴金所創建的「正念減壓療法」(MBSR)為架構,結合了正念靜觀、緩和瑜珈以及團體對話,幫助你與自己共處、調節生活。

利用正念,減輕癌症療程與復原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身心症狀
利用正念靜觀和緩和瑜珈練習,增強免疫系統
如何平復恐懼、不確定感、使不上力等等負面情緒
如何用正念面對癌症症狀的痛苦、治療的副作用等等

發掘自己征服逆境、恢復健康的能力

以上摘自《正念減壓,與癌共處

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快樂的人和你想的不一樣》父母偏心

(案例)婷婷的來信
在我一生中,我的父母對待我和我妹妹的方式非常不同。我妹妹被送到昂貴的私立學校就讀,而我卻在家裡附近的公立學校唸書。我的妹妹有遺傳到父母的運動細胞,她也很愛乾淨,而我在他們的眼中卻是個好吃懶做的人。

本來以為父母對我是厭惡的,但如今我才發現原來我的父母是多麼愧疚,所以決定把全部的遺產都留給我。但是我很怕我的妹妹會察覺這件事而對我發脾氣。我有點想要拒絕我爸媽的遺囑。現在我們都是成人了,我該如何告訴父母他們必須改變對待我和妹妹的方式呢?

婷婷敬上

一般人從小對父母親的印象,都會認為他們是無所不能的,從小我們就深信他們是充滿智慧、有能力、並會負責任的模範榜樣。也因此要認同「父母跟我們一樣都有缺點」,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而當我們隨著年紀增長,接觸越來越多人之後,比方說老師或朋友的父母們,我們會把自己的父母拿來跟世界上的其他人做比較,結果就會越來越明白,我們的父母其實也只是普通人而已。

父母偏心這件事情其實一直以來被認為(至少他們本身不會意識到)是個禁忌話題,一旦成立可能會帶來毀壞性與令人反感的後果。但是身為子女的我們則是有權利被告知是否偏心存在於自己的身上。

一般來說,被受到冷落的小孩會感到沒有存在感和空虛感,就如同婷婷過量飲食的壞習慣其實是出自於撫平自己在家中不受注目的地位一般的傷痛。而另外一個被受寵的小孩(例如婷婷的妹妹)會認為自己的優越感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也可能會覺得被寵愛是一件丟臉的事情。不管你是何者,其實都會感到痛苦及不舒服。

有些時候,父母偏袒其中一個小孩是有他們的正當用意。不一定要把小孩都全部送去學心算、跳芭蕾或練足球,因為本來每個小孩的天分就不同。當然,年長的小孩應該接受比較多的呵護,例如可以晚一點睡覺及拿多一點零用錢等。

根據我的臨床經驗,大部分從小被送到外地受教育的小孩,長大成人後多多少少會對父母的決定感到埋怨。他們感覺自己才是家庭中不受歡迎,得不到溫暖及少於受照顧的對象。而針對婷婷的案例來說,她是藉由吃東西與感受到媽媽的手藝,來減輕偏心這件事情所帶來的煩惱。

現在,由於父母留下全部的遺產給婷婷,這使得她感到十分不恰當。她的恐懼還是來自於她的妹妹受寵這件事情,而對遺產這件事採取保留的態度。另外,她對繼承遺產的反應極為反彈,因為這次她成為受寵的對象。從表面來看,拒絕繼承好像看似非常獨立並擁有自我意識。但是如此看來,婷婷還是不諒解她父母自作主張,而感到憤怒。這是出自於一種自我防禦的舉動,讓婷婷能免於父母的擅自決定所受到影響。

總之,我們需要增進婷婷的自信心,拋開愛吃的壞習慣,追求自己喜愛的興趣及充實自己。後來,婷婷終於找到自己的嗜好,而且她不用得到父母的肯定及核准,就能感受到自我充實的力量。

假設婷婷的故事使你產生共鳴,而你跟婷婷一樣不是家裡那個受寵的小孩,現在就請你好好對於家裡其他小孩所感到失望與不愉快的經驗做個切割,試著把自己的情緒及心情調試的方式做個連結,如嗜吃、酗酒、吸毒、血拼及放任自己的感情等等的舉動。藉由反省的行為,你可以了解因為父母轉移疼愛與照顧其他手足的緣故,所以你才會作出這些舉動來試著彌補他們的偏愛。

好好處理你對於手足所產生的無助感與嫉妒之情,並找到轉移的出口,例如追求你自己想完成的事情及熱愛的興趣。切記,兄弟姊妹中有任何一人特別受寵不是他們的錯,當然,錯也不在你。



以上摘自《快樂的人和你想的不一樣》改了案例名字

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

拆開獲利的糖衣:17個摧毀退休計劃的投資迷思



別讓代價高昂的投資失誤,掏空你的口袋!
破除17個常見的投資迷思
就能提前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
債券比股票安全,對嗎?
停損就能停止虧損,真的嗎?
高失業率是股市的警訊,是這樣嗎?

你是不是也聽過這些在投資市場流傳已久的老生常談?
你是否跟著人云亦云、前進投資市場,結果卻落得遍體鱗傷,甚至決定從此不再投資。其實,這些似是而非的說法才是投資最大的陷阱!

許多投資人汲汲追求精進投資技巧,卻沒有正確的投資觀念,反而在多頭市場時跟不到上漲潮流,空頭市場時被套牢出不了場。如果能如作者一樣,學習質疑所有自以為知道的事情,就能在投資市場上佔盡優勢。

前言:自我質疑很難

自我質疑很難,這是我們最難做到、最不願去做的事。沒有人喜歡質疑自己,因為質疑之後,很可能發現自己真的錯了,覺得丟臉難過。人類演化幾千年的結果,常讓我們刻意採取一些不理性的手段,以免自己丟臉難過。

生物的本能可能幫助老祖先迴避野獸攻擊及寒冬挨餓,但是這些根深柢固的本能套用在現代問題上,如套用在經常看起來有違常理的資本市場上,卻往往完全錯誤。

我常說投資績效要好,三分之二靠避免犯錯,三分之一靠投資正確。如果你能避免犯錯,降低錯誤,就能改善投資績效。如果你能避免犯錯,偶爾又可以正確投資,投資績效就會比大部分的人好,甚至比多數的專業人士還好!

也許你覺得避免犯錯很容易,只要別犯錯不就得了!畢竟哪有誰一開始就想犯錯呢?但是投資人之所以犯錯,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那是錯的,他們以為那些都是精明的決策。他們自己做了很多次,也看過其他的聰明人士做過。因為他們沒有懷疑,所以覺得那樣做沒錯。

既然有些事情是「眾所皆知」的道理或一般常識,有些又是從理當比你聰明的人那裡學來的,你又何必去質疑呢?這是浪費時間,不是嗎?不!你應該去質疑所有你自以為知道的事情,而且不只質疑一次,每次在做投資決策時都要質疑。

這並不難,這個動作本身不難,但是在情感和本能上卻可能很難。質疑之後,最糟的情況是什麼?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本來就沒錯,這個質疑的過程很有趣,又沒有什麼傷害,也不丟臉。

又或者你發現自己真的錯了,而且不只是你犯錯,絕大多數的人都跟你一樣,誤信了某個錯誤的事實!你發現眾人誤信的迷思,發現你原本相信的事情其實是一種迷思。這樣的話,質疑可以幫你迴避代價高昂的錯誤或一錯再錯。這一點也不丟臉,做得真好,而且潛在獲利無窮。

好消息是,一旦開始質疑,未來再質疑就會變得愈來愈容易。你可能覺得這不可能做到,畢竟,如果真的很容易做,大家早就做了,不是嗎?(不,一般人寧可選擇永遠不要質疑,不要丟臉,這樣比較輕鬆。)但是你可以質疑一切,也應該那樣做,你應該從報章雜誌或電視上接收的資訊開始質疑。如果你毫不猶豫就接收那些資訊,可能永遠也不會深入探究真實的現象。

一般人普遍覺得高失業率對經濟不好,是扼殺股市的原因,我認識的人中,沒有人對這件事持相反意見,沒有人認為高失業率不會導致未來經濟衰退。然而,我會在迷思12說明,高失業率已經被證明是落後指標,對未來經濟或市場走向沒有預測功能。而且更讓人驚訝的是,失業率處於週期低點或接近低點時,反而是經濟衰退的開端。資料證明了這點,如果你以執行長的角度思考(我會在本書中說明),就會發現這基本上合乎常理。所以我不贊成利用容易公開取得的資料,那些資料大家都拿得到,而且可以輕鬆整理。但是鮮少人質疑這個迷思,所以迷思依然存在。

本書涵蓋一些大家最普遍相信的市場與經濟迷思,那些想法常害人誤判市場,犯下投資錯誤。例如,美國債務「太多」、年齡應該被當成決定資產配置的因素、高股息股票是可靠的退休收入、停損可以停止虧損等等。我在之前很多本書中已經寫過許多迷思,但是這裡蒐集的迷思是我覺得最離譜的部分,我會進一步說明,或是用不同的觀點與最新資料來說明。

很多迷思我以前就寫過,不過因為大家到現在還是深信不疑,所以我猜即使在這裡再寫一次,很多人依舊不相信那些迷思是錯的。他們寧可輕鬆一點,繼續相信迷思,不過那也無所謂。如果你更在意事實,比較喜歡根據完善分析或基本理論來做投資決策,避免隨波逐流的跟著大家誤信迷思,你在投資市場上反而會更有優勢。

本書的每一章只會談一個迷思,你可以跳著看、全部都讀,或是只看你感興趣的單元。無論用什麼方式,我都希望這本書能幫你更清楚地洞悉世界,改善投資績效。我也希望本書收錄的例子可以激勵你明察暗訪,發現更多的市場迷思。

你很快會發現每一章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色,你可以說這本書是破解迷思的使用手冊。我一再使用以下的技巧來破解迷思:

自問真的是如此嗎?那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這一步如果做不到,就無法繼續後面的步驟。反直覺思考。如果一件事是「眾所皆知」的道理,你應該自問,相反的情況有沒有可能是真的。

檢視歷史。也許每個人都說「XYZ就是發生了,那很糟糕」,或「要是能出現ABC該有多好」。也許這些想法是對的,也許不對。你可以回顧歷史,去看XYZ是否真的會造成糟糕的結果,或是ABC是否會帶來好的結果。免費的歷史資料相當豐富,就等著你去驗證。

簡單的相關性分析。如果大家都覺得是X導致Y,你可以檢查這究竟是必然出現的常態,還是偶爾如此,或是根本沒這回事。單位問題。有些數字大得嚇人,你可以改用適當的單位,讓這些數字變得更平易近人。放眼全球。大家常以為美國是座孤島,其實不然,美國也常受海外事件的影響,而且世界各地的投資者通常都有類似的恐懼、動機等等。

投資人深信不疑的迷思還有很多,我不可能在這裡涵蓋所有的迷思,但你只要能掌握質疑的奧義與威力,久而久之,就比較不會受到迷思的蒙蔽,長期績效也會跟著提升。


以上摘自《拆開獲利的糖衣》

2014年2月21日 星期五

說不出的故事,最想被聽見



每個人心中都有些說不出的秘密與痛苦,即使過了好久,回想起來,依舊感到心疼;當我們終於鼓起勇氣想說出來,還需要一雙懂得聆聽的耳朵。生而為人,都渴望傾訴與被理解。然而,我們卻經常在自己與他人之間築起一道心牆,用各種無法解釋的情緒或行為反應,讓別人看不見最真實的自己。

哲學家西蒙.韋伊曾經描述一段畫面:兩位隔牆比鄰的囚犯花了很長的時間,終於學會藉由敲擊牆壁,跟對方說話。她如此寫道:「這面牆隔開了這兩個人,但也因為這面牆,他們得以溝通。每道隔離都是一個連結。」

執業超過25年的心理分析師格羅茲,擅長挖出莫名其妙的行為舉止背後的真實情感,但與眾不同的是,他還有一支特別會說故事的筆。他將自己超過5萬個小時的診療精華,寫成一篇篇精采絕倫、有如推理小說般的故事,並透過細心的抽絲剝繭,解開最複雜的人性之謎。

我們多數人都曾經在生命的某個時刻或階段,感覺自己陷入當下,走不出來;被一時的念頭或愚蠢的選擇給絆住;被不幸或恐懼給綁架,甚至被自己的過往所囚禁。我們覺得自己無法往前繼續行走,同時卻又相信一定有個可行的辦法。

曾經有位病人天真地跟我說:「我想要改變,但又不願意讓生活有所變化。」我的工作就是幫助人們改變,這本書談的也是改變。改變和失去緊密相連,我們不可能不丟棄一些事物就達到改變,因此你們也會在書中發現,「失去」在故事裡如影隨形。

為何有人要詐死?(想讓你體驗自己童年被虐、卻逃不掉的經驗)為何有人不斷說大謊?(謊言讓他想起與母親的親密關係)為何有人只會用憤怒表達?(想讓你跟他一樣生氣,讓他不孤單)為何太多讚美會讓小孩沒有自信?(比起讚美,小孩更想你的參與和傾聽)為何有人總是妄想自己受害?(比起背叛,被人遺忘更受傷)情緒是種防衛機制,躲在喜怒哀樂的背後,讓別人看不見最真實的自己。


看著這些故事,我們也彷彿看見了自己:因為我們會愛、會欺騙,也終究必須承受改變與失去。最重要的是,經由這些故事,我們將能慢慢學會訴說、傾聽、理解自己與他人內心的故事。

以上摘自《說不出的故事,最想被聽見

2014年2月20日 星期四

父母老了,我也老了:如何陪父母好好度過人生下半場


台灣高齡化的趨勢已不可逆轉:「銀色風暴」來襲,如何照顧好父母、也照顧好自己,這是你我切身的課題。當我們揮霍青春時,沒有注意到皺紋已經悄悄爬上父母的臉龐。

當我們眼看著父母漸漸走向人生終點、飽受種種折磨時,才切身體會到「老、病、死」已經找上父母,也不放過我們——我們的頭髮開始白了、注意力逐漸衰退、更年期也毫不留情地襲來;然而,孩子進入青春期,我們夾在父母、小孩之間,我們是「三明治世代」。

當父母老了,我們也開始變老。如果我們不提早對於「老、病、死」這些事情多一點準備,恐怕很難安然度過一連串的挑戰。這並非一本主張為人子女自我放縱、棄父母於不顧的書。反之,本書多數的章節將帶給照護者裝有妙計的錦囊,提升他們的彈性,而不是一味地要求晚輩忍耐、忍耐、再忍耐。

作者討論把父母送進安養院之後子女必然會湧現的罪惡感,以及當執拗的父母不願透過放棄一小部份的自主權來保有大部份的獨立時,孩子心中的憤怒。作者用幽默和感受來談照護的滿意度與挑戰。

第一個重點放在家庭、照護者與長輩的多元組成,強調健康與活力終會隨著年齡漸長而退化,審視為什麼照護者多為女性、以及成人子女身為照護者有哪些不同的意義。

第二要探索的,是決定照護過程的個人信念、哲理以及個人特質。本書也討論了梅開二度、三度而構成的混合、甚至混亂的家庭關係,把這樣的組合當成新式的「發展任務家庭」(developmental task family):當中的家庭功能必須隨著「仍有活力的壽命」(active life span)延長而不斷精進。兩位作者更檢視了照護者個人特質與環境的關係,發現若兩者能相契合,將可以減少衝突並強化家庭的聯繫。本章也探討晚年時承受的痛苦不幸,以及臨終安寧照護的管理,對於尚不知外界其實有大量的臨終、善終照護設施可協助病患與家庭的照護者來說,特別有用。

第三,作者們特別關注新的常規與新的現實,藉此來討論家庭的動態以及家庭結構的變化。和諧與爭吵、敵對與合作以及照護經驗的成熟度。

第四,建議為人子女的照護者往後退一步,衡量疾病的輕重緩急時分成急性、慢性(同時包括心理與生理),以此評估父母所處的情境。這套評估流程可辨識出需求並找到需求管道。提到寡居將會是多數年長的婦女所要面對的現實,提醒我們必須要用長期的觀點來看待老年照護。

第五,根據之前的評估流程為基礎繼續向下發展,以家人之間的開放對話為起點,凸顯出建構一套照護計畫的藍圖有多麼不容易。一場家庭會議的結果,是認同了差異,同時也把權威與責任交付下去。在這裡,作者們想要做的,是替可預測但大家都不想面對的問題預作準備,如果事先做好準備,一旦有事,就不需要驚慌失措。強調的是規劃父母交通行動的實務細節、孩子是否住在附近的問題,以及修正計畫的必要性。

第六,敘述財務對於年邁父母不斷減少的獨立自主會造成何種影響,以及有哪些機制可供運用,以避免無資源可用、無法支應長者需求的悲劇。可確保父母的資產用於父母本身福利的具體法律程序。反之,兩位作者想要提醒為人子女的照護者的是,當長輩根本沒有預料到、卻不得不仰賴他人時,就提供照護而言,資產管理將是極重要的議題。

第七,是簡單的概覽,審視照顧患有阿茲海默症的親人時照護者的憂鬱情緒,以及相應的照護設置與安排範圍。

第八,走上「安置之路」;安置,是指長輩要轉到安養機構過生活。從一開始如何決定讓父母放棄住家,一直到成功訪視安養院的小訣竅,安置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同時也會衍生另外一些問題。

第九,婉轉地討論了極少數極難相處、甚至根本無法接近的父母。本書的作者抱持尊重態度,認為老人家的尊嚴是最重要的。她們提醒,負責照護的子女付出最大的努力或許無法達到眾人樂見的結果,但對很多人來說,都是讓人欣慰的奉獻。

第十,討論照護可能引起的各種不同情緒反應。情緒反應可能是自發性的,甚至是不由自主的,但不一定要引起反射性的後果。如果能更瞭解扮演照護角色會伴隨著難以應付的情緒乃是常態,就比較不容易出現持續性的壓力。兩位作者剖析為人子女的照護者照護失智父母時提早體會到的喪親之痛,便是其中一例。

第十一,是為了提點照護者而寫的,讓負責照護的人能看透自我,也提供一些讓人能找回個人平衡的技巧。平衡之後的結果並不會讓人更吝於照護,卻更能提升照護品質。

有些照護者,在照料長輩的過程中自己也精疲力盡,變得也出問題;然而有些照護者,從照護過程中獲得了自我啟發的體驗,也為自己的老去預先做好準備。老去,本身就是流動的,照護也是動態的情境,人、事、物都會改變。


當成為一個照護者,我們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檢視我們與生命中重要人們的關係,這可能讓我們發現自己的脆弱,也會讓我們去檢視自己的日常行程與行為。如何因應改變,平順地走過這段過程,不錯過,也不遺憾,這是人生的修練。

以上摘自《父母老了,我也老了:如何陪父母好好度過人生下半場

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

快樂錢:買家和賣家必讀的金錢心理學



有了錢,卻買不到幸福?花了錢,為什麼還不快樂?沒搞懂影響快樂指數的金錢心理學,不管是消費或銷售,都少一片拼圖!一位心理學家和一位行銷學教授帶我們展開一場消費與快樂的探索之旅,一窺金錢裡的人性心理,揭開花錢快樂的五大心法:

心法一:花錢買體驗
物質會隨著時間折舊;體驗卻會在回憶裡愈陳愈香。買東西,日後容易因患得患失而後悔;買體驗,會令人後悔的往往是沒有把握機會去經歷的事。

心法二:樂在難得
棉花糖為什麼要等五分鐘再吃?因為等待能更添美味!物以稀為貴,限時限量操作得好,不但是企業的獲利秘技,也是消費者的快樂魔法。

心法三:花錢買時間
時間的充裕感是快樂的重要決定因素。消費決策如果能從它會如何改變時間配置來思考,更容易買到快樂,而不是買煩惱。

心法四:先付款,後享受
掏錢會心痛,為不能立即享受的事物掏錢尤其心痛,但卻能讓你保持理性,精打細算,而等到真正享受時,「免費」的錯覺又能讓快樂加倍。

心法五:樂善好施
人有側隱之心,把錢用在他人身上會比用在自己身上更快樂。從富可敵國的巴菲特到收入僅能糊口的市井小民都是如此!

個人只要掌握這五大心法,就能夠自現有金錢獲得最大的滿足。企業若能洞悉金錢與快樂之間的微妙關係,就能施展策略,提升員工和顧客的滿意度,讓投資在員工身上的每一塊錢都值得,讓顧客掏每一塊錢都甘心樂意。賺錢如此辛苦,練就致富秘笈,不一定少奮鬥二十年;快樂如此珍貴,學會聰明花錢,才能真正幸福一輩子!不管是自己花錢還是讓別人花錢,都要懂得錢怎麼花才快樂,讓每一塊錢都是快樂錢!

以上摘自《快樂錢》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黑猩猩悖論》情緒性思維


在開始探索這片宇宙的旅程之前,我們必須先對我們腦中的東西以及它是如何運作的有最基本的認知。因為人類的大腦實在是太複雜了,所以我們會用個比較簡單的方式來呈現。簡單來說,人類的大腦是由頂葉、額葉、顳葉、邊緣葉、枕葉、小腦、腦幹這七個區塊互相協調運作而組成的。

在黑猩猩管教模式中,其中的三個區塊──額葉、邊緣葉和頂葉──組成了「心理學上的意識」,而我們也就單單只看這個部分。當然在科學上來說,這樣的敘述是很不精確的,但是為了便於敘述,我們就先將就一下。嚴格來說,腦中其他的部分在情緒、思考與記憶方面功不可沒,不過我們還是暫且別過不提。

在這個模式中,額葉、邊緣葉和頂葉分別被我們稱為人類、黑猩猩和電腦。為了方便起見,我們會讓頂葉代表腦中的其他部分,這會讓我們的敘述簡單一點。雖然我們腦中的這三個區塊試圖互相協調運作,但是它們卻經常為了奪取主控權而爭執不下,而贏的通常都是黑猩猩(邊緣葉)。

當你還在子宮裡面的時候,額葉(人類)和邊緣葉(黑猩猩:情緒化的機器),腦中這兩個部分就是分別發展的,在形成連結之後它們才開始互相有了交流,問題是他們發現彼此對於絕大多數的事情都沒有共識。

腦中的這兩個部分,或說這兩個傢伙可以維持你的生命,但是當他們想要共事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由於人類和黑猩猩有著不同的性格,他們對於事情的輕重緩急、看法、運作模式也都大不相同。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生物都存在於你的大腦之中!而其中你所能掌握的就是你自己,人類。

黑猩猩是所有人都擁有的情緒化機器。牠可以獨立思考、下決定,但完全不甩我們。牠所提供的情緒性思維可以相當具有建設性,也可以相當具有毀滅性;這無分對錯,牠就是隻黑猩猩嘛!

《黑猩猩悖論》就是說這隻黑猩猩可以是你最要好的朋友,也是同時牠也可以是你最糟糕的敵人。本書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你馴服你的黑猩猩,在牠為你所用的時候運用牠的力量,反之,在牠它造反的時候鎮壓牠。黑猩猩是具情緒化的機器,牠獨立於我們而思考。這無分對錯,牠就是隻黑猩猩而已。



以上摘自《黑猩猩悖論

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科學發現幕後的黑色喜劇


科學發展從來不是沿筆直而狹窄的道路前進,也不是由一座里程碑通往下一座;我們今日倚賴的科學,發展過程是雜亂無章的。

有一個聰明的點子,不見得下一個點子也同樣聰明,一項突破並不代表下一個突破會順理成章的到來,《科學發現幕後的黑色喜劇》裡的故事,呈現科學發展的真實樣貌,當事人著實認真埋首研究,但呈現的卻是滑稽突梯,他們的故事真實有趣,讀來更能理解科學發展的況味。

你知道嗎,脊椎麻醉術是醫生與助理,冒著生命危險,互相扎針研究出來的。
法拉第做實驗要用的絕緣線圈,竟是聰明的碼頭工人從女帽得到靈感,而製造出來的。
蔣介石曾向英國訂了兩萬五千台收音機,要不是國共內戰爆發,他還會訂更多,是什麼收音機這麼有魅力?
而全球暖化理論,是科學家遭受婚變,為忘卻情傷才在漫漫冬日埋頭苦幹努力計算得到的,而這麼重要的結果竟沒得到絲毫迴響!

1931812那天,紐西蘭農民巴克利登上了當地報紙的頭條。他幹了什麼好事?嚴格說起來,他什麼也沒做。是他的褲子讓他聲名大噪。前一分鐘那條褲子還完全無害的掛在火爐前面烘乾,接著就爆發一聲巨響還有一團火球。農夫巴克利的褲子爆炸了。巴克利是褲子爆炸風潮早期的受害人,這種事件隨後變得四處可聞。紐西蘭各地都有工作褲爆炸和人們臀部著火的報導。巴克利還算幸運:褲子爆炸時他沒穿在身上。

如果你從未聽說過農夫巴克利和差點讓他沒命的褲子,那你並不孤單。這個事件很快就變得默默無聞,就我們所知,這件事從未收錄在任何講述科學史的典籍裡。不過在《新科學人》雜誌中,我們認為巴克利的褲子值得深入報導。為什麼?因為這是一則有益的故事,這個實例描述了本意是改善人類生活和生計的科學發展,有時反而會放火,在這個案例中還真的燒起來了。一般常見的誤解就是,科學與技術發展是沿一條筆直而狹窄的道路前進,由一座里程碑通往下一座;這則故事在對抗這個誤解上,提供了微小但獨到的助力。

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從不是如此。認識和改變我們居住世界的任務,絕非直截了當。對我們今日倚賴的科學觀念和技術發展過程,最好的形容就是雜亂無章。有一個聰明的點子,不見得下一個點子也同樣聰明,一項突破並不代表下一個突破會順理成章的到來。理解的過程是迂迴曲折的,偶爾會走進死巷,而且常常就此不見天日。雖然說起來令人洩氣,但致力於推動科學技術超越已知極限的人,並不只是想追求名聲、快樂於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或在歷史上留下一筆。而是有更基本的衝動在背後運作,有些人的出發點是貪念或商業算計,另一些人則是因執念而走火入魔,還有些人只是一時興起或沈溺於自己的怪癖。

牛頓或許相信站在巨人肩上可以讓他看得更遠,不過巨人是很稀少的。我們得到的知識,大多都是經由不那麼知名的前人,以緩慢、沈悶的努力累積建構而來的。當然歷史上不乏聰明、有洞見甚至充滿勇氣的科學家,提出充滿想像力和巧妙的點子。但科學史上也充斥著淘金者、騙徒等精采角色,而且我們敢說,必定還有不少瘋子,他們提出的點子不但徒勞無功,還可能讓科學開倒車或甚至造成傷害。因此為了端正視聽,我們希望向你介紹在創造歷史上也出過力的一些陌生人物與事件。


儘管我們十分尊崇牛頓和達爾文等大科學家,但我們覺得將所有注意力投射在這些天才和他們的成就上是不公平的。他們已經享有好幾世紀的盛名了。《科學發現幕後的黑色喜劇》收錄了一系列的人物與事件,這些故事首見於《新科學人》最受歡迎的通俗歷史故事專欄;這個專欄是獻給那些隱沒於歷史中,但不該被遺忘的人。因此,你不會看到本書提到牛頓的蘋果或達爾文的雀鳥,不過你會知道農夫巴克利的褲子發生了什麼事。

以上摘自《科學發現幕後的黑色喜劇

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

學校敢勇於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嗎?


喬治‧科奧茲是美國教育發展上近五十年以來最的重要人物之一。《學校敢勇於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嗎?》即其代表作,由三篇演講稿:〈進步主義教育敢勇於進步嗎?〉、〈透過灌輸的教育〉,以及〈自由、文化、社會計畫與領導〉修改、編錄而成。

《學校敢勇於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嗎?》一書雖厚僅幾十頁,但可謂科奧茲教育思想的縮影。科奧茲認為人性善惡相混,其為善為惡,實係後天教化的作用。為使兒童導向為善,科奧茲主張教育應確立社會福利理論作為引導,並鼓勵教育工作者應共同發展社會理論或哲學,做為引導教育工作的方針。科奧茲主張的社會哲學是民主集體主義,乃將美國的民主傳統,與某些社會主義極力倡導的集體主義加以結合。Counts認為此種集體主義應是工業時代的根基,其恰可取代農業時代及資本主義倡導的個人主義,亦可做為新時代民主的根基。

在《學校敢勇於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嗎?》一書中,科奧茲花費相當篇幅批判當時盛行教育思潮中的十種觀念。事實上,從科奧茲之「反」,吾人可窺知科奧茲之「正」,也就是教育的正確之道。是以,本文嘗試從科奧茲在書中對當時教育謬誤觀念的批判分析,開展出本書的理絡,作為閱讀的導引。

一、思想內涵
(一)「文明的」教育哲學
科奧茲認為從教育的觀點來說,文化具有兩種面向。一方面,文化是工具性、實用性的。就此而言,文化指的是工具、發明、民俗、風俗習慣、制度、知識與觀念等,這些都是社會存在與永續發展之所繫。將此一文化累積並代代相傳,成為教育的重要職責。另一方面,文化是一群人其希望、企盼、價值與靈魂的一種共同表述。它是統合的、指導性的、動態的、質性的,而「傳統」一詞的意涵較為接近。科奧茲認為傳統不僅是對一群人的生活賦予意義,同時對個體的生命及教育過程賦予意義。一個人必然是在其所處傳統中實現其生活,且唯有受此特定文化影響及滋養,其生活方能統合及有效。

由於注重文化要素對教育的影響,科奧茲自稱其教育哲學為「文明的」(civilizational)的教育哲學。但是科奧茲認為,不僅個人出生之後受到所處社會文明的影響,即使是國家的教育制度,也會同樣受到影響。是以,科奧茲反對那種教育具有恆久不變本質,甚至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觀點。他對部分美國教育學者,急於輸出美國教育模式以供他國移植的作法,難以苟同。事實上,「文明」之所以成為科奧茲教育思想的基本範疇,可以說是其浸淫社會學、人類學、歷史等領域,以及遊走十四個國家,對彼等之文化及教育深入研究的必然結果。

(二)非善非惡的人性論
科奧茲雖被認為是進步主義者,但是卻非人性本善或本惡的信奉者。就其觀點言,人與生即具備各種潛在資質,這些潛在資質並非全善或全惡,而是諸多可能性的一種匯總,其可能往各種方向發展。易言之,人一出生即具有可善可惡的潛在可能性,如開展其善端即可導之向善,如開展其惡端即可使之為惡。且科奧茲認為開展人性使之為善的導引,無法透過兒童的內在本性,而必須訴諸團體的文化及生活的目的,也就是社會大眾的共同意志,它們是社會大眾為了追求共善而協商出的共同目標。職是之故,科奧茲於本書中明白指出:「我們無法從兒童本質中找到指引,而是要到團體文化及生活目的中尋找。少了某種良善社會特質的觀念,就不會有良善的個體。良善的社會並非天性如此:它必須由人的手、腦型塑而成。」

而且,不僅兒童的本性善惡相混,即便是教育的力量亦是善惡相混。教育雖具有改善文化失調的功能,但是教育畢竟只是眾多社會制度的一環,必須與其他社會制度相輔相成,方能克竟其功。同樣的,在眾多教育機構中,學校亦僅是其中一環而已;如果假定學校是唯一重要的教育機構且在教育功能上是獨特的,並在此立論基礎上提出教育計畫,那麼無疑的,此計畫不過是沙灘上的城堡而已。科奧茲雖竭力鼓吹學校應勇於擔負社會重建的使命,但是亦提醒美國民眾勿過分信任教育的力量。教育固然是偉大的力量,但它僅是眾多社會力量中的一種。而且教育若欲實現其正面功能,本身應受到社會哲學的指引。此恰如科奧茲在《教育與人類自由的基礎》(Education and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freedom)中所言:「教育確實是一種偉大的力量......但是其為善為惡,並非繫於學習法則,而是依賴賦予其實質內容及方向的生活及文明的觀念。」

(三)教育必然是強加與灌輸的過程
1930年代,美國教育界曾經掀起一場論辯,論辯的主題是教育究竟應不應該進行灌輸,而掀起這場論辯的導火線,即是後來收錄書中那篇科奧茲在1932年的演講。教育學者對於科奧茲主張學校應對社會擔負更大職責尚無太大爭論,但是對於公然倡導學校應進行灌輸,則反應頗為激烈。其間贊成者有之,反對者亦不乏其人。除了1932年《進步教育》(Progressive Education)雜誌有多篇文章回應之外,1935年元月《社會新領域》雜誌亦針對此議題,邀請多位學者發表看法。美國一般大眾通常認為,即便不可能,教育活動終究應該盡可能維持中立,避免灌輸學生一些特定的價值與觀念。況且,強調特定價值與信條的灌輸,在道德上是站不住腳的。而且,根據科奧茲的觀察,對於將灌輸當作學校的目的,美國一般民眾始終敬謝不敏。只是對於維持教育活動的中立性,科奧茲認為那是永遠無法企及的目標。

如同科奧茲所言:「在引發社會激烈爭論的重大議題上保持中立,理論上或許有可能,但實際上就等於支持保守勢力。」最後,既然教育必然含藏大量灌輸或強加的成分,「因此重要的問題不是我們在教育過程中應否強加任何事物給兒童,而是應強加給兒童『哪一種事物』。」

(四)集體主義的經濟型態
在主張以進步主義的教育方式取代傳統教育方式方面,科奧茲與所有進步主義者立場一致,都尊重兒童的人格以及統整性。但是,在部分進步主義者逐漸偏移到自由放任之時,科奧茲卻揭竿而起,強調在教育作用上,社會責任感的塑造尤勝於兒童的個體發展。此種社會先於個人、集體優於個體的思維,體現於經濟上,即是非難個人主義經濟,擁抱集體主義、合作主義的經濟型態。科奧茲並且認為,美國引以為傲的民主傳統,在農業社會中固然可以個人主義為根基,但是工業社會卻已出現難以相容的現象,所以必須代之以集體主義。將此兩者結合,科奧茲提出了民主集體主義的主張。


以上摘自《學校敢勇於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嗎?

2014年2月15日 星期六

慢療:我在深池醫院與1686位病患的生命對話


疾病醞釀了多久,療癒的時間就要多長……在疾病與死亡之間,還有多少種可能?面對疾病,還有多少種選擇?是否,我們忘了──人不只是軀體?這裡的醫師、護士與病人,讓我相信了日常小事的重要,也讓我目睹了宛如植物終能綻放綠意的療癒過程;那不只是醫療,更是一種奇蹟,彷彿是一種魔術戲法。──維多莉亞.史薇特/作者

一家殷勤款待的醫院,一段段以耐心與關愛守候的療癒旅程,宛如悲喜交集的人生劇場:如果醫生診斷病人的時間不是兩分鐘,而是兩小時;如果護士的願望不是休假,而是讓每位病人都擁有一床親手編織的毛毯;如果醫院肯讓病人在院內靜心休養兩個月,還願意把花費在藥品的開銷,用來提供良好的飲食、按摩等照料……這種種現代看起來「無效率」的醫療模式,在深池醫院發揮了魔法,創造奇蹟。

二十多年前,史薇特醫師初次來到舊金山的深池醫院。原本她只打算待兩個月,然而,在這所源自中世紀的醫療院所、美國的最後一家救濟院裡,史薇特感受了現代醫學逐漸消失的殷勤款待氛圍,更有機會採用幾乎消失的「緩慢療法」。

「我在這裡照顧了1686位患者,他們教了我許多事,改變了我,也以始料未及的方式改變了我的醫療。」史薇特在本書寫下她在深池醫院的所見所聞,與尋找醫學精神的感思。

在史薇特筆下,深池醫院宛如悲喜交集的人生劇場:這裡既是醫院,也像庇護所、失業棲身處、中途之家、復健中心,需要長期醫療照護的人,舉凡芭蕾舞者、搖滾樂手、教授或小偷都來到此地,愛滋病房裡還養過母雞。有人在這裡甩掉男友,有人在這裡找到另一半,有人帶著對新生活的期待而離開,不久卻在街頭告別生命。在這些故事中,我們看見患者與醫生面對病痛或生死時的心情轉折,以及身心靈照護的本質、代價和價值……等真實寫照。

現代醫學把人體視為需要修理的機器,但在深池醫院,史薇特醫師和夥伴重新找回古老的醫療概念:人體是個需要悉心照料的園地,用飲膳休息導引的復原力量,遠勝過「對抗疾病」。她深切體會到,醫生並不需要做很多事,往往只是最簡單的處方,病人就會好轉;就像飲食區分為速食和慢食一樣,醫療或許可以「無為而治」。


儘管在醫療健保改革的浪潮中,深池醫院的經營管理方式最終也被迫改變。史薇特醫師這本動人的紀錄,除了緬懷那樣美好的醫病關係,更提供一種人文視野的省思,闡釋了療癒應有的本質:「生命本應緩慢,療癒無法用效率衡量。」

以上摘自《慢療:我在深池醫院與1686位病患的生命對話

2014年2月14日 星期五

發現幸福》情人節快樂

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傳承計畫」,傾聽1000多位長者平凡卻動人的人生經歷,透過他們最睿智、最實用的處世建言,淬煉出30堂課,讓我們重新發現美好人生的幸福真諦!

皮勒摩走進護理之家,和年近九十的老婆婆茱恩不期而遇,簡單的問候卻讓他的內心產生戲劇性的衝擊:為何一個日薄西山、受盡病魔折騰的人,會有如此積極樂觀的心態?儘管每一個人生,都是無法複製的,但一定有什麼是長者瞭然於心、對我們來說卻仍是一無所悉的處世祕密……於是,皮勒摩決定去探索長者的智慧之鑰。

從婚姻到子女,從事業到金錢,從懊悔到快樂,皮勒摩從探訪1000多位長者的第一手經驗中發現,他們的真知灼見,竟然會不約而同地指向30個課題!

第一章 尋找最睿智的人
他們可以教我們什麼?
獨一無二的人生專家
這一生學到哪些最重要的課題?
你將在這本書裡找到什麼?

第二章        白頭偕老的挑戰
浪漫和愛情不一樣,這是經驗才能教你的課題。浪漫的愛不是成功婚姻的充分條件。在婚姻開始之際,那些被認為是愛情的東西,通常只是海市蜃樓,因為愛情是在婚姻裡慢慢滋長,終其一生而不間斷。

課題:幸福美滿的婚姻
第一堂課:跟氣味相投的人結婚
第二堂課:友情和愛情一樣重要
第三堂課:別那麼計較
第四堂課:彼此要交談
第五堂課:別只對另一半許下承諾--要對婚姻許諾
〈附記〉不要帶著怒氣上床

第三章        早上醒來時會想上班嗎?
別怕到處闖闖,試試不一樣的事情,不論你年紀多大。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你會想了解你是誰,以及你擁有什麼樣的能力。給自己一段時間挖掘內心。在這段期間,別無他法,你一定要冒險。因為不承擔風險,就無法獲得人生的甜美。

課題:實現自我的成功事業
第一堂課:選擇有內在獎勵,而非財務報酬的事業
第二堂課:別放棄尋找能讓你快樂的工作
第三堂課:充分利用爛工作
第四堂課:情緒智商勝於一切
第五堂課:人人都需要自主權
〈附記〉早晨的第一件事

第四章        沒有人是完美的
隨著你年歲漸長,你也可以向你的孩子學習。世界已經改變,你不能封閉心靈,所以你要多聽、多看,要試著傾聽,聽聽孩子說些什麼,但千萬要記住,不要聽了只是更想控制他們或是說教。

課題:避開教養的危險陷阱
第一堂課:時間就是關鍵
第二堂課:偏心很正常,但千萬別表現出來
第三堂課:別打孩子
第四堂課:不計代價,避免產生裂痕
第五堂課:著眼在與孩子一輩子的關係
〈附記〉拋棄完美

第五章        跨越怕老的心理魔障
不管是好是壞,人在任何時刻都必須決定,要為自己的存在留下什麼樣的紀念碑。《熟年力》肯.戴科沃博士:「我們的決定不管出於有意或無意,都對晚年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如果人生是個學習的過程,每天都能發現一點有意義的東西,以期最後能夠充分了解自我及此生的目標,那麼發現自己變老有什麼關係,有什麼理由要羨慕年輕人,或對失去的青春念舊不已?反而年輕人會羨慕你,在歲月與經驗的累積下學識淵博,聆聽你歷經人生高峰的經驗分享,坦白地反思過往的好壞經驗,這樣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是年輕人所嚮往的。

課題:無懼、從容地變老
第一堂課:變老,遠比你想像得好
第二堂課:假設你需要你的身體一百年
第三堂課:別擔心死亡
第四堂課:不要與外界失聯
第五堂課:事先計畫你(以及你的父母)要在哪裡生活
〈附記〉放棄抵抗老化

第六章        你敢直視每個人的眼睛嗎?
如果你了解應急策略和審慎策略這兩種概念,你就會知道人不可能清楚地看見自己的未來。別浪費時間去找尋未來的水晶球。再說,可能會被未來的假象迷惑,對機會視而不見。你在思量生涯之路要怎麼走時,也該開展視野,容納更多的可能。隨時準備迎向機會的挑戰,必要的時候臨機應變,不斷地調整你的策略,直到找到最適合的工作。《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雖然這似乎很難,但是必須誠實地面對自己。改變常讓人心生畏懼,保持現狀則比較容易,然而這卻是危險的想法。你只是把路上的空罐子踢到一邊而已。如果一直堅持走原來的老路,也許多年後,有一天你醒來,看著鏡子,你會不由得問自己:「難道我就這樣過了一生?」

課題:無悔過一生
第一堂課:一定要誠實
第二堂課:向機會說「要」
第三堂課:想旅行,請即刻出發
第四堂課:慎選伴侶
第五堂課:有話請現在就說
〈附記〉放輕鬆

第七章        選擇快樂
馬克斯倡導的革命是由外在動力促成,快樂革命則是源自內在動力。馬克斯是唯物主義者,認為歷史是靠物質條件在推進,所以必須藉助外在力量、透過物質手段來改變。快樂革命是將唯物觀轉化成唯樂觀,是一種心靈和內在的革命。快樂革命無須藉助外力,任何外力也無法掀起快樂革命,有意識的選擇-選擇用心尋找快樂,將快樂視為終極貨幣-才是唯一觸媒。

當人們在理論上和行動上都接受快樂是人生最高的目標之後,就會發生快樂革命。雖然很多人都同意這是事實,但若仔細觀察他們的生活動力主要還是來自其他因素。唯樂觀能幫助我們集體脫離現有的「普遍性憂鬱」狀態,此舉對整個社會的意義,絕不只是提升大眾的快樂程度而已。

課題:活得跟專家們一樣
第一堂課:從現在開始「算日子」
第二堂課:快樂是選擇,不是狀態
第三堂課:花在擔憂的時間就是浪費生命
第四堂課:想小一點
第五堂課:找個信仰
〈附記〉「黃金律」

第八章        智慧就在你所認識的人身上
可以詢問專家們的十個問題

這些實用又具啟發性的群眾智慧,是長者們但願在他們年輕時就能早知道的事;在人生謝幕前,他們真摯、大方地與我們分享。皮勒摩的發現,不僅改變了他的人生,也將會影響我們每一個人。


摘自《發現幸福:1000位長者教會我的人生30堂課》

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

老實人上天堂,會說謊無往不利:說謊,是你最該學、也最該隱藏的實力



德國知名心理學家與暢銷書作者烏特.愛爾哈德特(UteEhrhardt)與威廉.尤能(WilhelmJohnen)發現:說謊,是我們最該學、也最該隱藏的實力。

如果有人宣稱:「我從來不說謊!」那麼,他已經說謊了。

說謊是一種人性的表現;謊言總是格外誘人,對所有事情都很有幫助。所以,我們都懂得用它來幫助自己。沒有人可以抵抗得了這種誘惑。每個人都有意或無意地利用謊言來修飾真相。我們其實都會說謊。

如果有人下定決心,只要跟真相不符的話絕不說出口,那麼他的人生將會變得非常艱難不幸:他會失去所有朋友,經常情緒失控,而且在工作上也會遇到很多問題。

好的謊言可以讓友誼更堅固。
可以避免衝突。
能創造優勢。
可以提高成功機會。
可以穩固幸福生活。

說謊是人的自然天性之一。我們不是對別人、就是對自己說謊,總是試著去掩飾所有會帶來不幸的事情。我們美化自己的話,把說謊看成很小的事,然後一回頭就忘掉自己曾說過的。就算是精心設計的完美謊言,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淡化,就像一個讓人瘋狂大笑的笑話,笑完即忘。

成功地說了一個謊,達到想要的目的後,我們總能找到一個符合道德標準的藉口來美化。我們總能說服自己:說謊是完成這件事最公平理想的做法。基本上,人是有道德感的,雖然會用一點小謊,或甚至用大謊來完成事情,但我們並不想變成真正的說謊大王,還是以誠實為最高作人原則。

所謂謊言,只有在隱瞞之下才能發揮效用。懂得編造出完美的謊言,不是可以拿來炫耀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不能寫進履歷表裡,也不能讓你的愛人臣服於腳下。但成功騙過別人的行為,可以放在心底偷偷歡喜。

當你遇到經常說謊的老手,不要輕易失去對他的信任。德裔英國鋼琴家、作曲家威廉.布許(William Busch)曾戲謔道:「最優秀的那個人總是得說謊;不止於此,他還得樂於說謊。」說謊──最佳隱藏實力──就像鹽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沒有謊言的生活,就像沒有加鹽巴的料理一樣平淡無味,但如果不小心加了太多鹽巴,就再也享受不到料理的美味了。說謊,是一種具有高度智慧的行為,人類社會若沒有它,就不可能正常運作。

關於謊言,可以把它看成:
.是生活的一部分
.是生活中不可取代的人際溝通方式
.可以使不同人的不同喜好,以最無衝突的方式並列一處
.可以使明顯無法克制的衝動,在我們內心中共存
.使我們的個人優點更加凸顯
.是人性的一部分

人若沒有自我控制的能力,生命就毫無樂趣可言。「樂觀的想法」非關命運,也跟天生的基因無關,而是一種正向的自我操控(這就真說謊)。雖然,真愛之中不應該出現善意的謊言,但深層的情感聯繫,卻是得力於意念與意志的操控,不管基因與生理方面的影響有多大。

◎說句不真實的好話,讓關係更緊密
如果你總是實話實說,一定得不到真愛。戀人為何在一起或導致分手,追求「真相」通常沒意義。而專一的愛情,本身就是個謊話。

◎沉默無法保護隱私,偽裝才可以
光一句:「多謝關心」或「什麼都不想說」是無法滿足愛聽八卦的人。如果你不懂說謊,就無法保守祕密,這時就得用一些聰明的話術唬弄對方。

◎心誠則靈,用安慰劑治病,你會得到療癒
「吃下這個藥,一定可以讓我的病好起來。」
「不管怎麼,我一定會完成這個使命!」

◎在職場上,你需要說白色謊言            
偶爾找個藉口,可以幫你避掉工作麻煩,例如,因為塞車才遲到、要看醫生而早退……甚至,我們還可以利用操控自我,得到幸福:

    把不幸的事化為小事,強大內在自我
給內心一個機會,將錯誤盡量化小,並多問自己:「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或我還可怎麼做?」

    把好事放大,製造自信
在自己和別人面前稍微演個戲,放大自己的真正實力,認同自己的成就,肯定會獲得更多成功。

    只要有一半真實,就代表正直,你得吞下另外半句話
「你看起來很不錯」(吞下的是,如果髮型弄好一點就好了)
「我要謝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吞下去的是,我根本不記得是什麼事了)

關於謊言,你還要懂得如何識破,但不要戳破(尤其是孩子的撒謊)。至於怎麼說才不會被人戳破,小心身體會洩露真實:說謊的人習慣會將眼神看向左上。回答時,加入太多「嗯、啊」的語助詞會令人起疑。良心不安時,身體會動來動去。 你會避免目光接觸。所有人都相信,敢看對方眼睛的人比較不會說謊。對問題不斷提出藉口,就是偽裝。


我們當然要少說謊,因為只有老實人會上天堂,但面對這個充滿偽裝的世界,我們更得利用謊言讓生活好過。

以上摘自《老實人上天堂,會說謊無往不利:說謊,是你最該學、也最該隱藏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