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讓員工敢做決定



「我們的靈感來自《鋼鐵人Ⅱ》,有誰看過這部電影?」創新只能由企業底部誕生——那些最接近問題的人,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人選。臉書、谷歌、亞馬遜、網路鞋店Zappos與時尚品牌Zara,都是世界知名的成功企業,他們有個共同的成功關鍵——「員工」。尤其是第一線員工,他們的基層員工聰明無比、自動自發。如何將員工才能發揮到極致,啟動公司獲利的創新引擎。

直接和顧客接觸的第一線員工,就是公司的門面,不僅關乎品牌形象的塑造,也是公司最有價值的知識來源——他們最了解顧客想要什麼,最讓顧客困擾的是什麼問題,如何滿足顧客需求,甚至是企業內部流程的解決方案,產品與服務的創新。

管理專家、《奇異傳奇》作者提區和迪羅斯長年與各大企業執行長合作,發現一個殘酷事實:大部分的企業主事者都不知道如何開發員工的珍貴知識、創造力和經驗。很多企業都標榜「人,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卻很少有人真正發展出有系統的程序、制度與行為,向員工汲取現場知識與智慧,更不用說提供有效工具,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和發揮創意。

《讓員工敢做決定》一書教導人們建立「以員工為核心」的組織,迪羅斯和提區提供了一個五大步驟的流程:
如何運用員工與顧客建立連結、教員工懂得多面向思考、進行創新實驗的安全方法、公司如何打破階級意識、於是,員工敢做決定——幫助領導人在企業現場造就更多的創新服務與解決方案。書中提供許多有力的第一線領導案例:
˙亞馬遜、臉書鼓勵創新,讓員工去實驗,開發出創新產品和服務。
˙全球最大網路鞋店Zappos信任員工,擁有權力當場決定客訴回應方式。
˙設計公司IDEO的五步驟思考「將不成熟想法以最快速度轉化為市場商品」。
˙時尚品牌Zara讓分店員工當家作主下決定,反而降低風險。
˙麗池酒店訂出「黃金標準」讓員工提供獨特而個人化的服務。

企業的成敗在於提供顧客特殊而有價值的服務。找出企業贏的競爭策略、如何投資和選擇目標客群等諸多決定,終究取決於資深領導人;然而,一旦公司做出決策,員工才是實際執行的人,是真正在市場中決勝的人。


摘自《讓員工敢做決定》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發現7種IQ:《心智解構》全球暢銷30年紀念版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愛爾蘭詩人葉慈

是該破除IQ神話的時候了!人類的智力不只一種,而是一組宛如彩虹光譜的組合,每個人都有七種關鍵智能,決定我們的學業表現、人際關係、未來的工作與成就,也因此影響我們能否擁有快樂的生涯。發現你的關鍵智能,展現天賦,以7IQ,一起贏回幸福的人生!

IQ觀念盛行百年,但智力測驗真能發現一個人是聰明或愚笨?享譽國際的發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嘉納率先駁斥傳統「一試定終生」的智力觀,提出顛覆性的「多元智能」理論。嘉納教授反對把智能視為人人都擁有的「能力」或「才能」,這種約定俗成的想法,他認為智力測驗不足採信,提出以「七大智能」開發潛在智能的教學方法:
  ■    語言智能                     ■邏輯數學智能
  ■    音樂智能                     ■身體動覺智能
  ■    空間智能                     ■人際智能
  ■    內省智能                     

嘉納教授自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論以來,全球已有成千上萬人了解智能並非一元,而且無法僅用紙筆測驗評斷高下。在智能人人都有、天賦卻人人不同的新學習時代,父母、老師必須及早開發孩子沉睡的天賦,啟發孩子的多元智能、與眾不同的思考力,源源不絕的腦力,將以超乎想像的樣貌湧出。


孩子進步、成功和快樂的源泉,都可以從發現自我多元智能的可塑性開始,讓我們透過經典大作《發現7IQ》,啟動全腦革命,一生成就大不同!


以上摘自《發現7種IQ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人生不能沒有的7個非理性思考


我們都是信仰者──那些讓人身心樂陶陶的非理性思考
○○九年四月,某個有權有勢部族的領袖群,在他們新落成的敬拜禱告中心主持一項典禮。此部族的戰士以「戰績起伏不定」聞名,大多靠運氣戰勝其他部族,因此很擔心敵人在自家主場下了詛咒。有人在該處藏了一個他們死對頭的重要物品。一直以來對巫術不屑一顧的美國媒體,也隨著這場儀式來了個郊遊日。

記者們緊盯著對此部族友好的兩名工作人員,從地下挖出了一個晦氣遺物,並高舉展示。鎂光燈此起彼落,照亮一件破爛衣服,上面清楚可辨,寫著「34 號、歐提茲」──至此,紐約的洋基新球場總算「淨化」完畢。(編按:這個事件的背景是,紐約的「洋基隊」與波士頓的「紅襪隊」是美國職棒兩支歷史悠久的宿敵,紅襪隊中有個著名的球星是球衣背號34 號的歐提茲〔David Ortiz〕,他也經常在洋基與紅襪的對戰中上陣,並因表現優異而令紐約球迷對他不懷好感。)──在這個奉行精確科學律的文明社會,一件球場建築工人偷埋在水泥地裡的T 恤,為什麼讓人這麼在意? 洋基隊的總經理,又為什麼揚言要對該名工人提告,要求賠償重鋪水泥的費用? 紅襪隊球衣本身並不會損害球場建築結構,所以這名工人又怎能逼得洋基隊非得將之除而後快?這都是因為,這件球衣被賦予了「魔力」(第2 章我們會進一步討論洋基隊球場)。

世上大多數人都有信仰,不計其數的人坦承自己迷信、重感覺,對超自然現象深信不疑。在這本書裡我想說的是,我們都相信魔力──像運氣、心勝於物、命運、厄運、來世、天助等等,即使我們認為自己並不信這些。
「魔力思考」(magical thinking)算不上新鮮事。每天我們都可在週遭發現各種神秘寓意。你擁有情感依附的物品嗎? 比如婚戒、傳家寶、或親筆簽名球,那些遠比複製品更讓你看重的東西? 這是魔力思考。你相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萬事皆循天理運行」嗎?這也是魔力思考。
檔案憑空消失時,你會對著筆電大吼大叫嗎? 魔力思考。
你渴望死後留名嗎? 魔力思考。
你相信某些事情註定會發生嗎? 還是魔力思考。或者說,你認為自己可憑自我意識抬起手臂? 這也算魔力思考。你會發現,這些例子都來自我們長久以來賴以生存的超自然法則。

逃開鬼魂的牽絆
十歲以前,我每個禮拜都跟著家人上教堂。這可不是我願意的,這件事情很無聊,我也討厭早起穿上彆扭的衣服。但在主日學有甜甜圈吃,我也樂意在唱詩班中當個小歌星,大人准我聽講道時在節目表上塗鴉,畫坦克跟戰鬥機轟炸封面上印的教堂。我信仰且畏懼上帝,討厭和祂在空盪盪的教堂裡獨處,那會讓我起雞皮疙瘩。有一陣子我拒說「上帝」這兩個字,寧願用拼的,甚至用寫的,「ㄕㄤ ˋ ㄉㄧ ˋ」。

大概在我四年級的時候,事情有了變化。我在爸媽臥室地板上,發現一本史蒂芬‧ 霍金(Stephen Hawking)的《時間簡史》。我讀了他描述的宇宙演化,先是和爸爸一起看,自己又看了一遍。我發現科學可以回答、或至少解釋我的大哉問。上帝的存在對我來說,越來越沒道理了。

我找了更多關於「大爆炸」及時空結構的書,拋棄對個人造物主的信仰,但對上帝的執念不減,我成了一個尖銳的年輕無神論者,急著跟所有盲從肉眼不可見指引的人辯論。中學時,我買了英國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的《我為什麼不是基督徒》一書,在閒暇時閱讀,還畫線註記如下列這類段落:「因此,我們可以說,宗教裡所體現驅使人類的三股力量是恐懼、自負和仇恨。」我竭盡所能想了解人類對魔力信仰堅定不移的信念,那些源於奇蹟、神祇、聖靈等違反理性的信仰。

大概就這樣了,信仰是沒道理可循的情緒化反應。但這樣說起來,在解讀宇宙間萬物時,理性不就一定佔上風嗎? 為何要呼喚天上的父親來作主保平安呢?(關於這番轉變,我自有套佛洛伊德式的解釋,但我想還是留著講給心理醫生聽吧。)以我如火神般的鋼鐵意志看來,有信仰的人不是笨蛋就是弱者,或者既笨又弱。

但我認識太多令人敬佩的聰明人會上教堂,也從沒成功用邏輯把誰變成無神論者。因此我決定放輕鬆,多著眼於非理性信仰帶來的好處,50 億虔誠的信徒不會錯的!同時,我本身也不斷感到不足。我的青少年時期慘澹無光,常想如果我不是無神論者,日子或許會好過些。我想找到蛛絲馬跡的證據讓自己相信,人不光是難逃一死、有其限制、隨機形成的有機分子集合體

我讀了《共時性》這本書,物理學家大衛‧ 彼特(F. David Peat)在此著作中試圖以量子力學為基礎,來理解心理學大師榮格關於有意義巧合的觀念;我讀了《不朽物理學》,物理學家法蘭克‧ 迪普勒(Frank Tipler)提出,後代子孫將會用電腦重現祖先,讓他們在虛擬天堂繼續過日子;我也讀了《古代大復興》,民族植物學家特倫斯‧ 麥坎納(Terence McKenna)把迷幻藥視為通往更高維度的窗口(想當然爾,我測試過其中幾個。)有件事我從沒跟人講過。在不信上帝數年之後,我還是偶爾會在晚上禱告,把想法傳至浩瀚穹蒼。

我真的很想、很想相信魔法。
探索意義的同時,追尋意義的意義,也帶領我從物理學踏進心理學的領域。我們無法跟現實直接互動,事實上,我們甚至無法確定現實真的存在,而僅僅是透過自身知覺來體驗。

舉凡看到、聽到、嚐到、摸到的,都是根據腦內知覺信息主觀建構出來的(或是根據中樞神經建構,像在電影《駭客任務》裡那樣)。我認為最能了解現實基本特性的辦法,就是去了解腦子如何建構現實。大學時代,在選定認知神經科學之前,我曾著手構思知覺研究中的單一前提,仔細分析物質和心理、實體和經驗之間的界面。

此段追尋旅程引領我至此。我當然沒辦法告訴你生命的意義,很可能還會對你早已珍視的意義不屑一顧(但不致於嘲笑就是了)。但我可不是為了好玩才想毀掉「聖誕節」的(並且,說起來我才沒有毀了聖誕節,也不會跟大家說「為什麼相信真有幫聖誕老公公拉雪橇的紅鼻子麋鹿「魯道夫」不客觀,這跟魯道夫是否真的存在一點關係也沒有)。

我剖析宗教,是因為那能造就多愁善感、利他主義和自我效能的魔力思考,同樣也能導致誹謗、宿命論、非理性繁榮 ,或甚至抑鬱沮喪、強迫症、精神失常。拆解神聖事物,指出地基上不穩固的沙地,我希望我們能學會如何用有建設性的方法重建意義。我沒有要把魔力思考趕盡殺絕,我要馴服它。

非理性中的理性
魔力思考非但不是愚蠢或軟弱的表現,還能說明許多心智慣性活動正是人類演化之所以如此成功的原因。一旦認定現實是由腦子建構出來的,了解到就像其他器官一樣,腦部的演化也是為了幫助主人生存繁衍,就不難想像腦子會採用對主人最有用的方式來建構現實。重點是有用的,而非精確的。腦子不太在乎外面的世界真有些什麼,它只需要好好活著,複製重現,或許三不五時對主人撒個無傷大雅的謊。

過去數十年以來,心理學家記錄了一系列認知偏差,大家一直以來對這個世界的種種錯誤知覺,並解釋其正面作用。比如說,由上往下看時我們往往誇大高度,這會讓我們更小心不要摔下去。在社交場合,男人會高估女人對自己的性趣,因為跟女人搭訕卻被拒絕的代價,遠不及搭訕成功而得以散播精子的好處(被潑飲料是暫時的,擁有自己基因的後生卻可代代流傳)。手指交叉這類迷信小儀式可能源自我們自以為對這世界擁有掌控權,儘管事實並非如此,這類偏見卻可以避免無助益的無能為力感。

行為經濟學家丹‧ 艾瑞里(Dan Ariely),設計了許多獨到的研究來梳理人類偏見,他稱人類心智是「可預期的不理性」,或者像是演化心理學家瑪緹‧ 何瑟頓(Martie Haselton)和她的同事所寫的:「對心智最好的描述是有彈性的理性⋯⋯限制重重的機制,有時候還不太精準,但說起來,這仍是物競天擇後留下來設計良好且定位明確的產品。」

這個設計由兩個獨立不同層次的處理過程構成。理性系統運作緩慢、深思熟慮、抽象且合乎邏輯。直覺系統敏捷、不假思索、重視聯想和情感的。魔力思考得歸功於第二個系統。就像我在本書裡使用的詞,思想和信仰包括了偏見、暗示和感覺,還有各種想法的暗香微光。

如果你認為自己開車時是意識刻意地在控制,那你可是冒著生命危險忽略引擎蓋下的龐大引擎。我們大多憑自動導航駕駛,多慮(我和其他很多人都很常犯)只會把事情搞砸。比如說,如果腦子受創,傷到腦部情緒中樞,切斷和神經系統中負責高階認知區域的連結,患者就沒辦法憑直覺果斷行事,連下簡單的決定都有困難。

你可想想有條千足蟲,被問到「怎麼知道自己下一步該邁出哪隻腳」時,牠會馬上楞住動彈不得,有時候直覺思考就是能把事情搞定。我們會發現,魔力思考不僅僅是健康偏見中的古怪分支和捷徑,還可提供獨門益處,更重要的是,魔力思考賦予我們掌控全局的感覺,讓人覺得事情有意義,生活豐富,明瞭易懂不嚇人。

建構在古老聯想系統之上的現代生物審議系統,我們通常對前者毫無招架之力,不管你多聰明或多想講道理都一樣:研究顯示,理性程度或智慧和我們對魔力思考的感受程度關聯不大。比如:我「知道」敲木頭沒什麼神秘力量,但我的直覺要我敲就是了,以防萬一,所以我就敲了。有則可能是捏造的故事是這樣說的,傳奇物理學家尼爾斯‧ 波耳(Niels Bohr),被朋友問他門上掛的馬蹄鐵是怎麼一回事時,回答說:「那個啊,其實我不信,不過人家告訴我,即使不信也有效果。」( 要不是他們是同各年代的人,我會說他是衝著尤吉‧ 貝拉(Yogi Berra)來的。)「信仰有很多層次,」曾廣泛研究魔力思考的心理學家卡洛‧ 尼莫洛夫(Carol Nemeroff)告訴我:「對很多人來而言,談到魔法,他們常會回答你『我大部分的時候不信,但有時候我信。』」

智慧滿足不了渴望
「魔法,這字眼本身彷彿揭露了另一個神秘的世界,充滿各種未知的可能。」波蘭人類學家馬凌諾斯基(BronislawMalinowski)於一九二五年寫道:「即使對頭腦清楚的科學心智來說,魔法也有股特殊吸引力。一方面或許是因為我們想從原始人類的想望和智慧中擷取精隨,不論那是什麼,都值得了解一下;一方面則因為『魔法』這個字眼,似乎可以激發每個人潛藏的心靈力量、對奇蹟的一線希望、對人類神祕可能的潛在信仰。」

馬凌諾斯基花了許多年在西南太平洋研究「原始人類」如何實踐魔法,今日許多關於魔法的研究,大多源自於十九世界末和二十世紀初的人類學研究成果,其中布須曼人和偏遠島民的傳統都被記錄下來,詳加檢視。

相對於宗教、科學和科技來說,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及歷史學家,對於「何謂魔法」仍然沒有定論,這幾者間有許多重疊之處:魔法和宗教都屬於精神領域,魔法跟科學都涉及揭露世間隱含的模式,並且魔法跟科技都談到主宰週遭環境。

「雖然『魔法』這字眼不論在學術討論或一般對話中都很常見,」心理學家卡洛‧ 尼莫洛夫和保羅‧ 羅金(Paul Rozin)寫道:它所指的事物種類繁多,影響深遠,包括傳統社會組織、戲法花招、對不尋常現象(幽浮或超能力)的信仰、漫無章法的思緒和錯誤信念,甚至是浪漫情懷、浮想翩連、神祕現象。我們至少得考慮一下,有個可能是真正的分類在此根本不存在。相反地,「魔法」這個詞在這裡變成是個大雜燴類別,一個裝滿我們不知該如何處理的畸零物品的垃圾桶。倒是有條共同脈絡能串起許多老是被稱為魔法的事物,並且把被視為非魔法的排除在外。有個文獻中一再出現主題,我把它視為魔力思考的定義基礎,人類學家李察施‧ 沃德(Richard Shweder)稱之為「混淆主客觀」,另一位人類學家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則稱之為「自然的擬人化⋯⋯和人的擬物化」。心智世界是由意圖和意識經驗所定義的,外頭的現實世界則是由事物和決定性力量所定義的,但是我們憑直覺把心智視為彷彿有實體特性,實體世界又彷彿具心理特性,這就是魔力思考,我們把心智和事物混為一談,打包處理。

無獨有偶,心理學家瑪席安娜‧林德曼(Marjanna Lindeman)把魔力思考定義為「一種範疇錯誤,其中心理、物質、和生物性等核心屬性的本質和過程彼此混淆不清。」她收集了許多證據,把這些範疇錯誤都歸在同一大類。她和合作夥伴發現會說某些片語不光僅僅是比喻的人,例如「舊傢俱知古事」、「受污染的邪惡思想」或「夏暖花欲開」等等,通常也相信風水和占星(也就是說,家具擺設或星相會引導生命能量),這些人能從自然萬物和偶發事件中找到更多意義,也更容易有宗教信仰或超自然信念。

我們不應光把魔力思考當作違背科學共識的迷信。相反地,把魔力思考想成是心理和物理概念的綜合體有個好處:我們越了解這世界,什麼才算得上是魔力思考就越不容易改變。如今,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個球體 ,但知道這個球體也有個性會造成以倍數計的遽變。

以上對魔力思考的定義也區別出了魔力思考和「尋常的一般錯誤」不同。魔力思考不是指那種有人認為「在南半球沖馬桶水流會順時針方向轉」、「馬桶座會傳染愛滋病」的事;也不是指那些常見的偏見,例如「病菌恐懼症」、「一廂情願痴心妄想」等;魔力思考也並非是對可能性很低的現象深信不疑,如世界存在超級大腳或者認為麥田圈是外星人弄出來的。

由於心理和物理領域的混雜交錯,我們很難把魔力思考細分成一項項的明確規則,我已經試過了。其他人或許會用和我不同的方法來分類素材,那可能使用不同的規則,也可能是更多或更少的規則。但我稱之為魔力思考的東西,其他人可能會斥之為平凡無奇的非理性荒謬思考。

1章「物有精髓」,探討日常生活物品如何乘載前任主人和過往歷史的精神,進而變得充滿感情意義。

2章「有力符碼」,說明腦子是怎麼把符號聯想和世上各類關係混為一談。

3章「小動作、影響大」,討論迷信儀式以及各種試圖招來好運的動作。

4章「心無界線」,涵蓋心勝於物信仰、超感官知覺以及超然經驗。

5章「靈魂不滅」,檢視要大家相信靈魂會隨肉體死亡消殞有多難。

6章「世界是活的」,描述我們常把無生命體看作是有意識的。

7章「事出必有因」,分析我們對較高等力量主導自然事件的深信不疑。

最後,「後記」裡我要探討藉由「把世界看作是神聖的」,因此產生各種發現生活意義的方法。這些心智習性引導我們渡過在世上的每一天,提供我們最基本的掌控感、目的地、歸屬感、讓我們覺得有意義,要想好好過日子這些缺一不可。


因此,這是我的戰帖:我認為就算你是個冥頑不靈的懷疑論者、毫不相信「從梯子下面走過去會倒楣」的那類禁忌、或是個把「新世紀」(New Age)心靈運動故意唸成「新司機」的人──你還是相信魔法的。

以上摘自《人生不能沒有的7個非理性思考

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人生不能沒有的7個非理性思考



你可能已經知道:不理性是人的天性;但你可能不知道,有時候讓理性缺席是我們生存的重要憑藉。你我有些天生的想法並不是因為我們「缺乏智識」,而是我們不願意用完全科學的角度過活!

數十則驚人的認知心理學實驗報告 + 全球各地人類聚落的奇思怪想=最重要的生存適應答案,是保持一點愚昧。在這個事事講求證據的年代,神秘的力量常會被認為是迷信,但唯有「非理性」,才能幫助我們在一團混亂的人生中過下去。而這也是本書的重要主題──魔力思考(Magical Thinking)。

我們堅信走了以後必有「那個世界」,著迷「幸運小物」比實力更重要,認定「世界萬事」皆有個幕後主謀,就連愛因斯坦都要說:「有兩種過日子的方法,一種是當這世上沒有奇蹟,另一種是彷彿世間的一切都是奇蹟。」為什麼迷信總能打敗科學,不理性心理的女巫到底怎麼統治了我們?

※人性中7種最不可理喻的「魔力思考」,它們將以類似下列七種情境出現:
1)「東西」會有某種力量(就像某些人不愛洗某件衣服)
2)「我們愈想它,就愈容易發生」(就像咀咒仇家、或是痛擊老闆的照片以洩忿……
3)要是沒這麼做,我很難交好運!(有些習慣動作/禁忌會帶來好運或厄運,尤其讓職業運動員與漁夫深信不疑)
4)心智能到達理性看不見之處(我們總愛幻想感官極限之外,有個更強大的自己!)
5)死亡不是終點(抗拒死亡的現實,這是人類普遍頭痛多年的主題)
6)狗狗、玩具和很多物體的心聲(他們其實有「人性」,只是在角色扮演)
7)冥冥中,自有定數(這個世間,總有個不露臉的老大吧)

知識系統總是教育著我們:要破除迷信、擁抱科學,但遇到不好的事情時,我們總是不由自主的想:「運氣好差」、「註定如此吧」、「星座運勢好準」,看見世間他人悲慘的遭遇,我們則會自動為他們產生一種「寄望於未來」的祝福。不,這背後可是大有問題──風趣幽默的科學寫作才子馬修.赫特森將要在本書告訴我們:

就算自許是「完全無神論」或「絕對懷疑論者」也無法徹底避開人類彷佛天生就有的「魔力思考」。重點是:我們人類思維追求的常常並非「真實」,而是「適合存活下去的有利想法」!

不管你是否有信仰,認為這個世界一定由「某種上帝或超能力」支配,抑或你是那種能對算命也敬而遠之,或是面臨「不知道的事」時依然可以保持理性思辯的冷靜者;本書要告訴你,想完全脫離魔力思考的天生假設,幾乎不可能(同時也不健康!)這也正是為什麼,人們會妄想去測量「靈魂的重量」,又會和一堆號稱有「瀕死經驗者」喋喋不休地討論「另一個世界」;或是為什麼主張「吸引力法則」的暢銷書《秘密》,真的吸引了一堆深信不疑的信徒……。請不要錯過這本徘徊在科學、健康、生存與哲學之間的「不是教你變聰明」思考書!

◎因為自動販賣機吃了你的硬幣而踹它一腳(明知它不會因疼痛而退你錢)
◎對著自己或他人孩子演出「玩偶故事」(操弄一個無生命的物體卻覺得有趣溫馨?)
◎摔破或遺失某個東西,致使你覺得「那陣子總是怪怪的」,所以自己也就跟著倒楣(世間真會有威力如此強大的魔法寶物嗎……?)

科學作家向「命運之手」認錯的喜劇式分析
本書原文版出版後,在美國科學閱讀界及宗教篤信者間也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與論戰,有些懷疑論者認為自己屬於完全理性者,因此不認為「非理性」會帶來什麼好處;然而心理學家卻已證實一連串關於「認知的偏差」或是對事實的誤解,卻也解釋了非理性的正向功能。赫特森更是認為,縱使是最堅定的懷疑論者,其實也常在使用非理性思考;只要我們不被非理性思考牽著鼻子走,一定能利用它來成為個人優勢。


事件背後的「非理性思維」是有意義的,神祕力量能有助於度過困境,這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天性使然。本書主張,人類進化的目地是在提升生存能力,若某些想法有助於生存,不管它是否理性,我們的腦袋就會相信它,因此,神秘力量對於人類的進化是有好處的──這件事,就算是科學家也得低頭!

摘自《人生不能沒有的7個非理性思考》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打敗大你10倍對手的終極武器


商場如戰場,每一步都關係企業的生存。蘭徹斯特策略是根據世界大戰的經驗,運用科學的理論框架而建構。它的原理,在於以「市占率」為判斷標準,依市場地位不同,採取不一樣的作戰方式。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曾這麼問:「交響樂團的指揮,為何能夠只靠一根指揮棒,就把為數眾多的演奏人員完美整合在一起?」對這個問題,他這麼解釋:「那是因為有樂譜的存在。」演奏人員根據樂譜演奏,跟著指揮棒融合為一體。無論再怎麼出色的指揮家或演奏者,如果少了樂譜,就無法完美演奏。樂譜是音樂的共通語言。

而蘭徹斯特策略,就是商業中的共通語言。缺少策略這種共通語言,無論經營或業務活動,都會像沒有樂譜的交響樂團一樣。本書就是商業中的樂譜,是一本具體教你如何讀樂譜、如何演奏的指南。

對商場弱者而言,它亦是顛覆弱肉強食定律的終極武器!甚至連日本知名電訊公司軟體銀行社長孫正義從創業之初起,就是這個策略的忠實信徒!

佳能(Canon)以蘭徹斯特策略,在影印機市場打敗全錄(Xerox)。

日本7-11採用蘭徹斯特策略,拉開與第二名便利商店「Lawson」的差距。

朝日啤酒的中條元副社長:「服飾品牌Superdry之所以能成為第一名,就是使用蘭徹斯特策略。」

日本知名旅行社H.I.S.的社長澤田秀雄說:「我們以便宜機票搶攻市場,基本上就是遵照蘭徹斯特策略的思維。」

其他如豐田汽車、摩斯漢堡、花王、普利司通輪胎、連鎖咖啡店DOUTOR Coffee,以及諸多中小型企業,也都曾受惠於蘭徹斯特策略。

本書作者福永雅文,是日本的蘭徹斯特策略專家,書中的五段故事,都是根據他的輔導經驗改編而來。五篇漫畫,帶你打破五大商業迷思:

.大市場:你是不是以為市場大就能賺到錢?
大型業者搶占佐藤改建公司原本的地盤,導致其營收急遽下滑。為力挽狂瀾,它往市場較大的區域拓點、拓展機會,誰知反倒使營運狀況惡化……

.營收大:你是不是以為事業就是要包山包海?
多方公司從人力派遣業務起家,之後跨足客服中心領域,眼見外食產業市場龐大、商機無限,所以也投資餐廳、開起餐飲連鎖店,結果公司整體利潤下滑……

Me Too:你是不是以為跟著大企業做就沒錯?
大和罐頭的市場生存之道,是模仿大企業產品,以同等品質、價格卻更低來吸引消費者。以前這招還有用,但現在不知道為什麼,完全行不通……

.產品好:你是不是以為顧客都知道你的東西好?
痛定思痛後,大和罐頭滿懷信心的為新產品擬定行銷策略,還找來待過大公司的業務老將建構通路網,但產品的庫存仍是堆積如山……

.第一名vs.第一強:你是不是以為只要成為第一名就夠了?
幸運藥品的城南營業所拿下該區30%的市占率,奪下第一名,不過,社長卻指示要將市占率提升到35%。業務員這下可頭痛,畢竟,要再提升5%,談何容易……

這些令你頭疼又難解的問題,就讓蘭徹斯特為你獻策!本書採用漫畫與圖解形式,把局部戰、單點集中主義、差異化、近身戰、第一強主義等重要概念,訂為五篇故事的標題,深入淺出鋪陳蘭徹斯特策略的具體戰法,小公司靠它逆轉勝,大公司靠它更強盛。


 摘自《打敗大你10倍對手的終極武器》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巴菲特語錄



21世紀的必要閱讀──【大師的一句話系列01】《巴菲特語錄》有幸與巴菲特活在同一個世代,所有人都該把握機會,一探這位投資權威的獨特思維!享有「股神」盛譽的巴菲特,投資眼光的獨到,以及事業經營上的成就眾所皆知。在此同時,巴菲特雖富裕卻節儉,一手賺進大筆鈔票,另一手卻又將財產捐出去,他的人生哲學究竟是什麼?透過他數十年來在各種場合的談話,不僅能更深入他的思維方式,也更能一睹大師的獨特風格。

巴菲特語錄.智慧佳句
.「我的選股心法是以買一整家公司來考慮。這就像是要買下街上的一間店面,如果我真要頂下它,就得裡裡外外摸清它的一切。」

.「把你了解的企業先圈起來,然後根據企業價值、良好的管理與景氣低迷的發展侷限性,用這些基本門檻,刪去不合格的企業。」

.「有個簡單的規則支配我的買股決定:當大家都大膽搶進時,要小心謹慎;當大家都小心謹慎時,要大膽搶進。」

.「我喜歡那種自己都忘了他已經把企業賣給我,還是像業主一樣在經營的人。就像是我娶了他們的女兒後,她還是繼續與她父母同住。」

.「信用就像氧氣。當它充足時,沒有人意識到它的存在,失去時才被人關注。即便只是短暫的信用危機,都可能使企業破產。」

.「超級有錢的富翁所要留給兒女財產,應該要多到足以讓他們放手做任何事,但又不足以讓他們一輩子什麼事都不用做。」

大師的一句話,受用一生的智慧結晶
常有人說:「看完一本書,能學到一件事就足夠了。」我們若能從成功人士的智慧精華,學到一句睿智的話語,便會成為指引人生旅途的座右銘。透過閱讀他們的名言佳句,有如親臨演講、與之對話。在每一書頁當中,存在最完整的生命重現與詮釋,以及影響我們一生的關鍵。


摘自《巴菲特語錄》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破解組織潛規則:為什麼執行長只要開會就能坐領高薪?為什麼恐怖組織也要寫差旅報告?


一份美國的時間運用全國調查顯示,在二○○八年,年齡介於二十五到五十四歲、受雇於人的一般美國家長,每天在工作及「工作相關活動」上花掉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將近九個小時。我們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和睡覺吃飯的總時數相差無幾。我們和同事相處的時間,比和摯愛的親人更長。

事實上,花了這麼多時間和同事共處之後,某些同事已經可以代替家人了。我們不妨想一想「職場配偶」(work spouse)這個概念:這指的是你和公司裡的某人維持一份純友誼的關係,但這當中的親密感足以重現你在婚姻中的感受,且因為不涉及家庭瑣事與財務上的緊張,這份關係的品質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一項調查指出,有六五%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有「辦公室老公」或「辦公室老婆」。

工時不斷延長已成全球趨勢,上述不過是近期的一項資料而已。自一九八年代初期起,人們的工時就開始增加,而隨著電子郵件和智慧型手機問世,工作更幾乎全面入侵人們的家庭生活:員工可以走出辦公室,但辦公室不會放開員工。

雖然待在辦公室的時間很長(或者,也正因為如此),多數員工還是很難找到職場人生的意義。很多人根本連試都不試了,對他們來說,辦公室的人生太無意義,不值得一想。我們也因此變得憤世嫉俗,尖酸刻薄地嘲弄早已不成立的組織前提,並大開辦公室玩笑:毫無頭緒的經理人不知道直屬部屬的動向,組織無能溝通目標、無法訂出實質目標,粗魯地忽略數據和證據,設計出反其道而行的激勵方案還劃分出個人的封邑,面對新的挑戰時更只會死板板地反應,高階主管發送毫無意義的備忘錄,人力資源部門的公告和坐在小隔間裡的員工感受完全脫節。就像大家說的,這份清單還可以繼續羅列下去。

雖說這份清單不見得百分之百沒有信口胡謅的成分,但眾人皆知,辦公室裡的匪夷所思根本無須捏造,就已經講都講不完。去問問朋友,隨便攔下一個通勤人士,或看看史考特亞當(Scott Adam)的漫畫《呆伯特》(Dilbert)就知道了這系列漫畫大致上是以讀者的親身體驗為本。辦公室裡的光怪陸離,是我們的現實人生,為諷刺作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讓他們一再從中擷取。

但是當諷刺作品的荒謬與現實相形見絀時,我們還能從職場中得到什麼?現代組織引發的,正是這類「存在性」的問題。

這股對於存在性的恐懼,引得很多人憤世嫉俗,但也有更多人挺身而出。比方說,職場專家兼行銷部落客潘蜜拉史蘭(Pamela Slim),在她的著作《創業是人人必備的第二專長》(Escape from Cubicle Nation)中,就建議讀者逃離「企業監獄」,成為大展鴻圖的企業家(這樣一來,當然就無須面對令人頭痛的組織問題了)。史蘭並不孤獨,書店裡的書架上擺滿了類似的成功指南。

不管你是要脫離組織,還是要跳進去拯救組織,在此之前,先檢視情況為什麼會走到這般地步,或許是很有價值的評估。而這也是本書的切入點。本書要做的,是說明組織如何以及為何會展現出這些行徑:不同的部門處室如何整合、規則如何制定,以及當你改變規則或繞過規則時,會發生什麼事。我們的目的,是要揭露與「隔間國度」人生共生共存的焦慮與困惑,說明從只有一個房間的自家工作室、到獨步全球之企業巨獸的這條路上,有著哪些讓人訝異的取捨和妥協,並演示辦公室人生的邏輯。

然後,等你更透徹瞭解組織的運作之後,你就可以提升境界,邁向言之有物的憤世嫉俗了。


以上摘自《破解組織潛規則》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快墜機了,為什麼沒人敢告訴機長?:動腦不動氣的EQ帶人術



最聰明的員工,未必會成為最優秀的主管。你是好主管或壞主管,90%EQ決定。別讓自己因IQ而錄取,因EQ被開除。主管的EQ有多重要? 答案就在下面的真人真事。

麥克是個跋扈的上司,脾氣大得嚇人。他若只是一般的上班族或在工廠工作,這個毛病或許不會成為話題。不過,他是航空公司的飛行員。

有一天,麥克的飛機就快抵達機場時,他注意到降落桿有問題。於是他讓飛機進入待降模式,在機場的高空盤旋,自己忙著操弄降落裝置。

麥克的心思全放在降落桿上,沒注意到飛機的油表就要到底了。麥克的助理飛行員非常害怕他暴怒的性格,所以即使災難臨頭,他們還是不發一語。最後飛機墜毀,十人喪生。

要預測在一群絕頂聰明的人當中,誰會成為最優秀的主管,不是由智商或專業技能而決定,而是EQ。職位越高,和EQ的關連性也越大。EQ大師丹尼爾‧高曼指出,EQ的高低決定90%的領導力。而高EQ的主管,更能提升團隊30%的工作績效。因為,高EQ的主管會成為情緒上的磁鐵,吸引人才向他靠近,為他效力。

根據針對全球近四千名高階主管的資料研究顯示,想要成為好主管,必須懂得活用與適時轉換以下六種源於不同EQ特質的領導風格:權威型、教練型、關係型、民主型、進度型與強制型。例如,當公司營運情況岌岌可危時,需要的是能為公司規劃新方向的權威型主管。而進度型主管若能多用同理心,就能加強關係型的領導能力。

就像打高爾夫時需要根據每次不同的擊球來挑選球桿,一個A咖主管也需要依各種工作狀況的需要,善用一種或多種EQ領導力,不僅能創造好業績,更能帶人也帶心。

主管一定要知道的EQ帶人術:
想帶人,你的EQ比專業能力與IQ重要2倍。
主管的傑出與否,90%EQ決定。而且職位越高,EQ越重要,專業能力的重要性幾乎微不足道。
■EQ就像運動一樣,只要經常練習,就能養成習慣。
先天不足沒關係,只要透過勤加練習,就可以讓好EQ成為你大腦新的自動選項,輕鬆運用自如。
團隊合作,個人EQ決定群體IQ
同事間互助的效率,能發揮11大於2的效果。如果不懂合作,主管就會自己做到死。
主管的EQ決定職場中50%~70%的工作氣氛,管理員工前,要先管好自己的情緒。
面對負面情緒時,我們的工作表現和思考能力就越差,像是壓力會使人變笨,焦慮也會損害大腦的認知程度。主管的情緒和行為更會影響下屬的感覺和表現,好主管有義務與權力正向領導下屬的情緒,懂得帶人也待人。

以上摘自《快墜機了,為什麼沒人敢告訴機長?》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哈佛最受歡迎的快樂工作學



你深信只要找到好工作、受上司提拔,努力就會成功?快樂就會降臨?其實,實驗證明:哈佛黃金法則=愈快樂,才會愈成功!

你知道嗎?你念大一時有多快樂,十九年後的收入就有多高!你總認為菁英分子更快樂?錯!哈佛學生高達4/5不快樂!輕鬆寫好文案就能提升整體業績!一根棒棒糖,能讓醫生的工作效率多兩倍!跟上司處不好就跟吃鹹酥雞一樣,會提高30%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職場沒有假想敵,獨善其身不如培養人際優勢!Yahoo設立按摩室、Google鼓勵工程師帶狗上班……都是為了創造「快樂優勢」!

◎在職場上,「快樂」不是一種情緒,而是一種工作倫理、一項競爭力!
 我們常常想:只要可以升遷或者達到下一個銷售目標,我就會快樂……如果成功會帶來快樂,那麼每個高升榮調的員工、每個達成目標的人,應該都很快樂。但隨著每次贏得勝利,我們的成功標竿就被推得更遠,快樂也更遙不可及。現代人犧牲快樂、換取成功,結果只是在降低自己的成功率。

作者曾協助班夏哈教授設計「哈佛幸福課」,並針對一千六百名哈佛學生進行一項大型的快樂研究,其後更在一年內造訪五大洲四十個國家,為數千名大型企業主管進行訓練與演講,從中歸納出適用於各行各業的「哈佛七大黃金法則」。二○○八年金融風暴爆發,更幫助為數眾多的企業從這場艱鉅的挑戰中重新振作。

作者把所有的努力匯集成書,這套實用工具經過了全球金融家、學者以及許多專業人士的驗證,可以務實地幫助讀者克服障礙、逆轉壞習慣,達成生活與工作上的目標!

「愈快樂,愈成功」的哈佛七大黃金法則:

.快樂優勢──是一種工作倫理,一項競爭力
快樂優勢不是教你擺出笑臉,靠「正向思考」期待問題消失。而是務實地看待現狀,將自我潛能極大化。

.支點與槓桿──改變內在思維,就能改變外在表現
心態決定一切!調整你的工作心態(支點),就能得到力量(槓桿)。

.俄羅斯方塊效應──訓練大腦善用機會
一個人會充分運用機會,還是眼睜睜看著機會溜走,差別只在於焦點。陷在「負面俄羅斯方塊效應」裡,只會讓你更失敗!

.在挫折中成長──利用逆境累積上升的動能
描繪你的成功地圖,找到第三條路!身處職場逆境也能更快樂。

.蘇洛圈──從小處做起,逐步擴大你的能力範圍
當挑戰逼近,你該怎麽辦?先鎖定目標,再漸漸擴大範圍,重新取得主控權。

.二十秒定律──減少阻礙,把壞習慣變成好習慣
駕馭意志力就能成功?一旦意志力消退,你還能駕馭誰?別選擇阻力最小的道路,而是要改變舊有的路徑!

.人際投資──人際支援是你最重要的一項資產
孤立員工,等於切斷了你的生命線。同事對彼此的感受是預測團隊表現的最佳指標!

◎第一部 「愈快樂,愈成功」的快樂工作學
‧在職場發揮快樂優勢
你可以紓解某人的憂鬱症,卻沒有使他快樂;你可以命令某人回到工作崗位,卻沒有改善他的工作表現。如果你的一切努力都只是為了消除壞的一面,那麼你就只能達到平均水準,完全錯失超越的機會。

    美國運通與辛巴威都渴望的新科學
我曾經聽一位大型金融機構的總經理抱怨:「現在才下午一點,我就已經聽了六次『公司有了轉機』這句話,如果我們有六次轉機,那我不曉得我們現在到了哪裡。」我不會告訴你人生永遠完美,如果過去這幾年教了我什麼,那就是這種觀點根本不切實際。

‧改變是可能的
如果改變是可能的,我們自然會想問,可以持續多久?研究人員已經發現我們可以透過許多方法永久提升快樂基準線,培養更積極正向的心態。人可以變得更快樂、悲觀主義者可以成為樂觀主義者、緊繃且負面的大腦可以透過訓練看見更多的可能。只要付出努力,人人都能具備競爭優勢。

◎第二部 哈佛七大黃金法則
哈佛黃金法則1
‧快樂優勢── 是一種工作倫理,一項競爭力
有次我到三星電子演講,口譯員臨時請假,由組長代打。就在演講結束前,我請台下的高階主管們互相討論什麼是快樂,結果主辦人一臉疑惑地問我:「你不知道什麼是快樂嗎?……我可以上Google幫你查一下。」

哈佛黃金法則2
‧支點與槓桿──改變內在思維,就能改變外在表現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根夠長的槓桿和一個支點,我可以舉起整個地球。」我們可以用大腦改變看待事物的觀點。要將潛能發揮到極點,必須具備兩個要件:相信自己有足夠的潛能;把心態往正面的方向移動,就能輕鬆舉起重物。

哈佛黃金法則3
‧俄羅斯方塊效應──訓練大腦善用機會
我們身邊都有人無法打破某種思考或行為模式,而且以負面模式居多。無論是一進門就抱怨的朋友、專挑員工毛病的老闆,還是每次開會前都預言厄運降臨的同事……這些人通常不是故意這麼難搞或愛發牢騷,他們的大腦只是很擅長注意周遭的負面事物,很擅長發現煩惱、壓力和麻煩。

哈佛黃金法則4
‧在挫折中成長──利用逆境累積上升的動能
在當前這個景氣最低迷的時刻,企業經理人感覺地面從他們腳下崩落,投資人感覺立足點在急劇滑動,各階層員工也感覺有股力量在猛扯他們的腿。無論我走到哪個國家,都會聽到相同的疑問:如果我疲於應付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又該如何找到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哈佛黃金法則5
‧蘇洛圈──從小處做起,逐步擴大你的能力範圍
想想看,最有效的洗車法是把拇指壓在水管噴嘴上,只留下部分開口,為什麼?因為這樣可以集中水壓,使水柱變得更強。同樣的道理,你在職場上也可以把心力集中在你知道自己有能力改變的地方。

哈佛黃金法則6
‧二十秒定律──減少阻礙,把壞習慣變成好習慣
人們每需要多做一個選擇,其體力、數字運算能力、面對挫折時的毅力就會明顯下降,這些選擇大多是「巧克力或香草」這類問題,而不是令人煎熬的生死抉擇。然而每一個不痛不癢的選擇都會蠶食我們的意志力,導致我們無法把自己想要建立的好習慣堅持下去。

哈佛黃金法則7
‧人際投資──人際支援是你最重要的一項資產
當一項令人卻步的計畫到我們面前,我們開始在辦公桌前解決午餐、挑燈夜戰。儘管把全副心力放在工作上,產能還是不斷降低,還很孤單寂寞。而勝利組所走的路線恰好相反,他們不是把自己封閉起來,而是尋求更多的人際支援,他們不是撤資,而是增資。

◎第三部 漣漪效應
‧掀起快樂的蝴蝶效應
──
將快樂優勢延伸到職場、家庭及其他地方

每個人都像一隻蝴蝶,而且我們每個朝著正向心態移動的作為,都能使正向漣漪擴散到家庭、組織及社群裡。我們永遠無法知道自我潛能的真正極限在哪裡?漣漪效應也充分說明,影響力並沒有真正的極限。


 以上摘自《哈佛最受歡迎的快樂工作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