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馬上成功》個人生涯行銷策略


當機會來敲你的門時,你必須準備好立刻上馬。好馬到處都有,一點都不缺,缺的是「相馬的慧眼」。如果你總是做你一直在做的,你將只能得到你一直得到的。有人花費二十或三十年的歲月,在同一條跑道上跑,卻始終未能成功。然後他們又做什麼呢?他們更拚命地在原地努力。改變經常是一種不調和的改變正是在生命中要獲致偉大成功所必需的。

以下是尋找良駒時必須牢記於心的行動綱領:

一、個性比智力更重要
《晚年的美學》人能否以自己嚮往的方式生活,其實端看個性。哲學家米爾:「當不滿足的人類比當滿足的豬好,當不滿足的蘇格拉底比當滿足的笨蛋好。」個性,是成功遊戲中一項巨大的資產。一個人對世界的看法,經常是根據自己一廂情願地希望事情變成什麼樣子(內在觀點)具有高度智慧的人,對世界都不缺乏實際的觀點(外在觀點)如果你對致富魅力對人的吸引力有懷疑的話(許多人對致富的不切實際的幻想),請看第四台的電視,你會看到許多騙子如何以他們的魅力(講的非常的誇張,老師有沒有告訴過你,叫你要買進…)向一些貪婪又笨且完全不起疑的投資者,騙取大量的金錢。

二、永遠沒有「機會均等」這回事
有些人生來就有好父母;有些人生對時辰;有些人則生對地方。如果你沒有受到任何先天優勢的庇護,那你就必須藉著尋找一匹馬,來創造你自己的優勢。你決定尋找一匹馬,而不是拿你自己當賭注,這就給予你一個莫大的優勢。嫉妒,對於那些想要利用「缺乏機會」做為藉口的人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障礙物。這種類型的人,都把焦點集中在他人的馬(XXX他家就是有錢、XXX她就是好運,可以接到那個位置…)結果,這些嫉妒心強的人,都沒有足夠的時間,把焦點集中在自己所騎的馬上。

三、放開你的夢想抓住你的機會
有多少人希望可以成為名模林志玲、喜歡音樂的人想當周杰倫,但是成功者少之又少。多數人一生都在偉大的夢想中度過,只有在屢戰屢敗且年紀越大後,才看清楚現況。人生有夢、築夢踏實,任何一個事業的形成,都是由小事業變成的。在現實的社會裡,馬是要慢慢地養成,更要沿著緩慢而穩定的路徑騎向成功。「慢」,是最重要的一個字,好事多磨,需要時間慢慢累積。凡是成功得太快的東西,常常會轉成一窩風,像火箭一般上升,也會像火箭一般下墜。凡是熱中於時尚與流行的人,大多都是存在想像裡。



四、「事業規畫」是最偉大的神話
年輕人想像著,企業組織裡那些人力資源經理會小心謹慎地引導他們跨上公司的晉陞階梯。當他們在成功的階梯上步步高陞時,他們受到培育、訓練、愛護,以及提拔。醒醒吧!天下沒這回事,你要當自己的人事部門。管理大師湯姆.畢德士:「任何事業規畫的概念,我全都不喜歡。我從來就沒有什麼公式,也沒有什麼人生計畫,當運氣來時,我就加以利用。成功,九八%靠的是運氣。」沒有人知道未來,我們所知道的是過去。預測未來是一種在迷惑中所做的練習,就像是騎一匹賽馬在倒退。

五、永遠不會太早永遠不會太遲
比爾.蓋茲找到軟體馬時,是哈佛大學一名年紀才十幾歲的學生。因此,他中途輟學,建立了微軟公司。科羅克在看到他的第一家麥當勞餐廳時,已經是五十一歲了;桑德士上校在賣出他的第一個肯德基炸雞的特許經營權時,已經六十五歲了。成功是不問年齡。明顯地,在年輕時就找到你的馬,當然是比較好,因為你能騎久一點。但是,你找到一匹可以一躍而上的馬之前,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的。年輕人的心態是一項優勢,因為它對新的創意與趨勢有更開闊的傾向。年輕人十分願意去挑戰傳統智慧以及不合意的事情。這種思想在尋找馬時,甚為有用。

六、沉默寡言不招踢
擁有開闊心胸和深默寡言的人,比起那些心胸狹窄和尖嘴利舌之人,更易找到可騎乘的馬。當別人跟你相處覺得舒服自在時,他們就會顯現開放和告訴你更多的傾向。由於你不說話,你得到傾聽的機會。當你正努力於尋找可騎乘的馬,傾聽是具決定性的。如果,你傾聽、你留意,就會處在比較有利的地位;相反的,若忙於倨傲地說話和裝出自大的樣子,你掌握機會就會大大地減少。

七、在未開拓的領域裡尋找你的千里馬
當沒有一個人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子的時候,你就把自己置身於新創意與新概念的軌道上,並且隨著它們的發展而發展。你永遠都要置身於發生行動的地方,永遠都去尋找一匹可供自己騎乘的馬。

你已經準備好了。停止找藉口吧!走出你自己的世界,去尋找你的馬吧!當你有好的辨識力,一定能找到一匹千里馬。




以上部份摘自《馬上成功》
圖片摘自網路

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人脈這樣經營才有用:認識多少人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人願意挺你


我們都不是獨立的個體。我們有家人、伴侶、同事和同學,但我們總是忽略了每天與我們打交道,或是擦身而過的「陌生人」。比如,渴的時候會去巷口買杯珍珠奶茶、餓的時候會上館子吃飯、頭髮長了會去找那位兩三個月才碰面一次的造型師,還有上下班打招呼的管理員伯伯,甚至還會在facebookmsn上和素昧平生的網友聊天。

你可曾想過,這些我們視為習以為常或一面之緣的陌生人,也許就是改變我們生活、讓我們事業邁向成功的貴人?沒錯,這些萍水相逢的人並不像我們的親朋好友那樣的重要,但往往就是這些人,提供我們事業的機會、看問題的方式、生活中的趣味,還有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支持與關懷。

不論在職場、生活領域,或虛擬空間中,所遇到的這些非正式的人際關係對你的影響有多大。這些陌生貴人比親朋好友更有可能創造新契機、得到我們想要的,並使我們的生命保持高度熱忱。

打破傳統的人脈學,運用嶄新方法為自己打造黃金人脈圈!八成職缺都不對外公布,唯有透過人脈才能找到好工作!透過「100∕40人脈法則」的魔力,找工作、做生意無往不利。擁有人脈才擁有力量!除了人脈,你更需要能力!

「你聽過、學過的人脈學都要丟掉……舊的人脈學根本是胡說八道,一點用都沒有!」你是否知道,用心安排的人際關係,可以使你在職場或生活更順遂?你是否知道,有些人雖然只是泛泛之交,卻可以幫你實現夢想、找到好工作、拉到大生意?你是否執著於命運的弔詭,卻錯過其背後的單純運作?也許阻礙實現夢想與達成目標的真正問題,不在於你不認識誰,而在於沒想到要找誰幫忙。

另外,你的「生命線關係」親密而深層的友誼關係也很重要,這些成員就是你跟值得信賴的職場盟友。你們互相扶持打氣、給予彼此最真誠的建議與批評、要求對方發揮所有潛能,並且改掉根深柢固的惡習。

想要追求個人成長、拉高事業格局,可以這樣做:
.秉持慷慨真誠的態度,這是建立生命線關係的基石。
.檢討你的行事風格,抓出阻礙你進步的惡習。
.設定更高的目標,才能更為迅速的創造進步。
.採取拳擊手「對練」的模式,與你的盟友們互相嚴格督促彼此。
.卸除心房,勇於示弱,接受別人伸出援手。

獨行俠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需要幾個值得信賴的夥伴,不時刺激出新視野、新想法。




以上部份摘自《人脈這樣經營才有用》《誰在背後挺你》《陌生貴人》
圖片摘自網路

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

快樂,從心開始》學習獨處的重要


很多人獨自一人而又無事可做時,會產生一種無法忍受的空虛感。為什麼有些人很難獨處?最根本的答案是:從內在維持心靈的秩序十分困難。我們往往需要外在的目標、外來的刺激、外來的回饋,幫助我們控制注意力的方向。如果缺乏外來的力量,注意力就開始遊蕩,思路也變得混亂。

換言之,無所事事的時候,心靈就會無法遏阻消極的念頭來襲。有關感情、健康、投資、家人及工作的煩惱,總在注意力周遭徘徊不去,一有機會就乘虛而入。正因如此,電視於是成為許多人轉移注意力的方向。但是這種方式逃避沮喪,完全得不到收穫。

甚至大眾休閒、大眾文化、甚至包括所謂上流文化(買名牌包)在內,都是外在的因素(例如:炫耀個人的地位)才贏得消極的注意,成為心靈的寄生蟲。它們吸收精神能量,卻沒能提供實質的力量作為報酬,只是徒然使我們變得比原來更疲倦、更沮喪而已。

解除孤單痛苦的極端包括:嗑藥或一些無法自制的行為,例如:不斷打掃房屋(過度愛乾淨的家庭主婦)或強迫性行為(管東管西,在意很小的事情)。在藥物的化學作用之下,暫時卸下控制精神能量的責任。雖然毋須面對沮喪的念頭,但其複雜層次很低。



一個人若永遠不覺厭倦,不需要靠有利的環境替他製造樂趣,就已經過了創意人生的考驗。無法獨處的人,就常用其他外在的事情來躲避。像在捷運、火車上有人手機從頭講到尾,仔細聽都是無意義的談話,就是利用聊天來躲避自己一個人的時候。

一個人若能從獨處中找到樂趣,必須有自己一套心靈程序,不需要靠文明生活的支持亦即不需要借助他人、工作、電視、劇場,規畫他的注意力,就能達到心流。學習獨處,並不局限於青少年時期,可惜有太多成年人一滿二十歲或三十歲充其量到四十歲,就自認為有資格縮進既有的窠臼。但其實這些人的內在紀律並不堅固,一年年鬆懈下去,能趨疲的現象愈來愈嚴重。事業家庭不如人意,健康江河日下,人生的浮沈累積成一大堆消極的資訊,對心靈的平靜構成愈來愈大的威脅。

這是一種退化的反應。成長同時享受人生,就是從人生必然會出現的能趨疲現象中,創造更高的秩序形式。換言之,不要把新挑戰看成需要壓抑或逃避,而是一個學習和改善技巧的機會。肉體的精力隨年紀漸長而衰退,這代表我們應該把精力從操控外在世界的野心,轉往對內心的真相作更深入的探討,學習跟自己相處。

偉大的藝術心靈是人的意義的探索者,獨處而崇高。獨處的確是醞釀心靈創造所憑藉的心境,獨處中才能沉思。羅素說:「如果沒有逃避現實這一動機,我相信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幾乎都不會產生了。」



以上部份摘自《快樂,從心開始》
圖片摘自網路

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和孩子談談錢吧》培養工作的正確心態


幾年前,我的一個朋友創立第一個事業,他經常仰仗其中一位事業伙伴兼人生導師的建議,而那位朋友已經是一位百萬富翁。儘管朋友的事業穩定成長,但是仍在獲利邊緣掙扎。他持續努力工作,但是財務狀況越來越吃緊,他轉向那位富有的生意伙伴,向他借貸,好在事業開始獲利前度過難關。但是,這項要求遭到拒絕。

我朋友垂頭喪氣的說:「你一年賺幾百萬,但是我還在滅頂邊緣載浮載沉,請你幫我這個忙。」他可以找另一個人借錢,事實上那位富翁也差一點就答應了朋友的請求,但是他說:「如果我挪去你的困境,我也會把屬於你的勝利帶走。」接著和他分享以下的故事。 

「一個小男孩發現一個化為繭的毛毛蟲蛹,他每天去看那個繭好幾次,等待蝴蝶破繭而出。過了幾天,小男孩看見當蝴蝶努力撥開繭。他想幫忙,於是跑回家裡拿了一把剪刀,小心翼翼的剪開蟲繭,救出一隻未羽化完全的蝴蝶……但這隻蝴蝶永遠失去飛行的能力。雖然小男孩的出發點是善意的,但是在他介入的同時,也扼殺了這隻蝴蝶。」 我朋友當時根本不認為這番話是中肯的建議,但是現在他很感激這位滿有智慧的人生導師,成功抵抗想要為他剪開蟲繭的慾望。 

讓我們的孩子養成賺取心態的最佳辦法之一,就是教他們工作的方法。但若越多父母在財務上為孩子提供支持,學會工作技能的孩子就越少。西元2007年是史上頭一次,澳洲和紐西蘭大多數青少年,在暑假開始的時候,沒有工作或沒有在找工作。當年度的六月份,十六到十九歲的青少年中,平均只有百分之48就業中或正在找工作。這個統計數字,是從1978年六月人口調查的百分之66青少年就業比例驟降的結果。 



工作有助於克服應得心態的錯誤觀念,能教導孩子工作倫理的重大因素,家長必須找機會指派或製造家務和工作讓孩子做,這些任務需具備以下三個特點: 

目的 
指派給孩子的工作必須具備一個確實的目的,當我還小的時候,我們家後面有一大片空地,上面長滿雜草。我爸爸會把那塊空地分成好幾個區域,把各區域分配給所有孩子,我們的任務就是用手拔除所有雜草。我記得我有多痛恨這份工作,那時總是很熱,又把全身弄得髒兮兮,而雜草長得又快又高。 

我問爸爸,為什麼我們要把雜草拔掉?爸爸解釋,是為了不讓雜草的範圍擴散到院子和花園裡,這樣院子和花園的草坪才能維持鬆軟,我們可以在草坪上玩耍,花園也能長出許多優質的食物讓我們享用。這個目的讓我願意工作,我還是不喜歡那些雜草,但是我瞭解這份工作背後的目的,所以我有做這件事情的動力。 

家長有時候給孩子一些毫無意義的「瞎忙」工作,這些事情可能比讓孩子整天看電視或玩電視遊樂器好一些,但是具備實質目的的任務,能點燃孩子渴望完成任務的熱情,讓孩子想要貢獻力量取得好成果。 

持續性                                          
家長分派家務時需維持一致性,如果你認為整理床鋪是你希望孩子學會的重要技巧或家務,那麼你必須每天、持續的指派這項任務給孩子。只有持續的指派和成果驗收,才能確保這件工作能圓滿完成。如果你這麼做,孩子比較能瞭解到,你將會持續指派這項工作。 

優質的工作倫理來自於這種持續性,守時的習慣在生活中和職場上都很重要。我直到學生時代到百貨公司做第一份兼差工作時,才體會到準時上班的重要性。就讀大學且有工作的人,比起在大學期間沒有工作的人,更加具備工作倫理概念。這讓我相信,教孩子工作的同時,我們也讓孩子認識一種生活方式。 

耐性                                                                                   
人生中最艱難的事情之一,就是當某件事情不再讓人感興趣的時候—─或讓人提不起勁的時候,還要繼續作下去,但是這個世界傾向於教導我們的孩子,他們不需要忍受這種不舒服的感受。事實正好相反,這才是我們認識工作倫理的方式。讓下一代瞭解,當他們不再覺得工作很有趣之後還是得繼續做下去,是很重要的事。沒有多少人能持續工作到覺得工作不再有趣,但是人總是得到這個臨界點,才能塑造出「耐性」這項品格。孩子必須工作直到他們覺得工作不再令人覺得有趣,並且持續到這個痛苦過去,才能學習到良好的工作倫理。 

我有一個朋友在伐木場工作,他的任務是堆放剛鋸好的木材,這是他做過最耗體力的工作。一天工作結束的時候,他覺得身上的體力全都被榨乾了,在如夏日高溫一般的鋸木場被高溫烘烤一整天,鋸木機不斷扔出待歸位的木材,為了跟上機器的腳步,他筋疲力盡。這是一份辛苦異常的工作,但是他開始瞭解,這是一份需要被完成的工作,也漸漸因為自己能勝任這份工作而感到自豪。 



如果你保護孩子免於磨難和責任的考驗,你也阻礙他們成長的機會。指派具有目的性、持續性且需要耐性的工作,能幫助孩子學習到工作和賺取金錢的方法。你無法用錢買到工作倫理和賺取的心態,只能靠經驗、責任和教育建立這些品格。應得的心態是一種奴隸的思考模式,因為那讓人只能仰人鼻息過生活。為孩子提供教育和機會,我們不應單單供應金錢,而該教導孩子工作的方法。 

有一天,你的孩子需要賺錢養活自己。他們能在職場上有好的表現,只要他們及早開始接觸工作,藉著和各形各色的人共事、學習管理金錢,從中獲得寶貴的經驗。也許這還能為他們自己存一點大學學費!送報紙、除草、帶小孩,或偶爾打打工,不僅讓孩子有機會賺錢,也能讓他們學會一些重要的生活技能。但是你得先問問自己,你的孩子是不是已經準備好開始工作,他們有沒有時間?會不會影響學校課業? 

許多孩子都希望賺點零用錢,鼓勵孩子工作是一種激勵孩子創造力、創新能力、鼓勵他們獨立的好方法,也能教導孩子重要的財務技巧,如擬定預算、儲蓄、管理金錢、進行投資。 

開始找工作 
青少年找到兼差工作的方法很多,但是如果孩子年紀不足,沒有雇主能雇用孩子。以下是幾個能讓孩子打工的替代方案。 

從家裡開始 
想想看,除了基本家事外,家裡或你工作的地方有哪些事情需要有人料理,也許是需要有人幫忙洗車?需要有人打理盆栽或整理陽台?或者有哪些本來你會自己動手處理的事情可以讓孩子幫忙,例如包裝禮物、在電腦上輸入電子郵件的內容(你可以先手寫內容)、製作問候卡片? 如果你們家裡經營事業,不妨根據孩子的年齡,找些方法讓他們也參與在這個事業當中,這能讓孩子獲得參與感和成就感。 

左鄰右舍的需求 
許多工作透過介紹來的,不妨鼓勵孩子讓親戚、父執輩的朋友、鄰居知道,孩子正在找工作。讓你認識也信任的人提供孩子工作機會,例如整理廚房、遛狗、照顧寵物或帶小孩,都是很好的入門工作機會。你也可以鼓勵孩子舉辦拍賣會,把不需要的玩具或書籍賣掉,或拿到露天拍賣市場出售,他們能從中學到寶貴的財務技巧,同時賺點外快。 

生活技巧和能力
如果你的孩子想要找工作,幫他列出一張技巧、能力及偏好的清單,這個腦力激盪的過程對家長及孩童都有益處,也能鼓勵孩子發揮思考創意。如果孩子對藝術有興趣,何不嘗試製作並販賣問候卡片?如果孩子喜歡烹飪,何不嘗試販賣烘焙成品或協助他成立小型商店好賣餅乾?如果孩子具備學術特質,可以建議孩子幫年紀更小的孩子輔導功課。教導是強化已知知識的好方法,也能幫助培養人際關係和監督的技巧。 

為小小創業家加油 
孩子會在投資和開創自己的事業上表現出越來越濃厚的興趣,市面上也有越來越多相關的教學工具、網站和投資課程,甚至有些機構專為這些小小創業家提供特訓課程。在決定參加某一個特訓課程或網站時,請先確定你已經作足功課,確保你為孩子選擇合適的課程。 幫助孩子找到具有創意的生財方法,也是重要的財務功課,能讓孩子認識規劃預算、儲蓄以及投資未來的方法。 




以上摘自《和孩子談談錢吧》圖片摘自網路

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疼痛才叫青春


沒有人能簡單地向你說明:「社會是這麼回事,人活著有這樣的意義。」我可以教你英文、幾何、代數;但是我無法教你,人聚在一起組成社會、每個人在其中過著各自的人生,具有什麼樣的意義、什麼樣的價值。你知道水是由氧和氫組成的吧。你當然也知道,氧和氫的比例是一比二。

像這種事情,我們可以用語言完全正確地說明,在教室看了實驗,一定會馬上點頭同意。然而,如果說到冰水有什麼味道,就只能由你親自喝喝看才能明白。不管別人怎麼說明,只有喝過的人才知道水真正的味道。

同樣地,我們無法對天生眼盲的人描述紅色是什麼樣的顏色。唯有等到那個人有了視力,實際看到紅色,才能明白。人生也有許多這樣的事。關鍵,在你自己。自己在某個時間、某個地方受到感動,這種無法重複的唯一經驗,是真正屬於你的思想。時時從自己的親身體驗出發、誠實地思考。



成長的過程原本就是疼痛的,只要平靜的讓歲月的心酸流進桶子裡。再把那些傷心難過當作是養分,便能培養日後更好的自己。眼前的金錢誘惑,無法與你的人生夢想匹敵;賺錢是暫時的,終生學習與理想工作所帶來的成就感,是一輩子的快樂!而且是最高層次的蓬勃煥發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作者品克:年輕人常照著「先達成這個,然後再完成下一個」的邏輯在計畫,完全是缺乏智慧也無濟於事,事情根本不可能照你的意思進行。這個世界既複雜又瞬息萬變,絕對不可能照你的佈局走,不如去挑戰、學習新的事物,大膽犯錯並從中學習。

人生是無數次練習,而非一次堅定決心。實踐決心之所以這麼困難,原因在於那些決心大部分是為了改變習慣,而習慣是根深柢固的,需要長期的有系統地學習。人生的成功,並不是取決於一次輝煌成就。成功來自於每一天小小的自我超越。

人生宛如無法預知最後圖案的人生拼圖,因此才值得期待 (一天一片,八十幾歲共三萬片)比起注意時間,我們更需要一個指南針。因為,生命中的成功,是當你拼對了最後一塊圖片才會顯現。也就是說「是否邁向正確的方向」比「是否夠快」更加重要。但用來檢視自我的鏡子,卻又比指南針重要多了!



投資心理學書院週六新課
週六班9/7(六)起,新班《快思慢想》第四部:康納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展望理論〈簡章 & 線上報名〉



以上部份摘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未來在等待的人才》《疼痛,才叫青春》
圖片摘自網路

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

和孩子談談錢吧!財富人生從小開始教


你可能不知道與孩子最好的溝通方式,就是教導他正確的理財觀念。

瞭解金錢的價值 
「可是我現在就想要!」 反覆咆哮著這一句話,彷彿就能讓孩子─—或大人─—在他們想要某些東西的時候,馬上獲得可以擁有那些事物的權力。《巧克力冒險工廠》裡的維露卡正是說明孩童在想要某個物品,且馬上就要得到時,那種不討喜的性格。這個被寵壞的小女孩要爸爸給她一隻和巧克力工廠裡面的那隻松鼠一樣,能分辨好堅果和壞堅果的松鼠。當她發現工廠並不販賣這隻松鼠時,小維露卡決定自己動手,結果她(還有爸爸)和其他劣質堅果一起被丟到工廠外頭。 

維露卡憑什麼認為,只要她想要的東西,沒有拿不到的?道理很簡單:她的爸爸永遠都會滿足她的願望。 



以下是一個出身紐西蘭富裕家庭的男孩的故事。男孩的爸爸白手起家,身價高達數百萬紐幣。當爸爸準備退休的時候,他告訴兒子,希望他能接掌家業。男孩很開心的問:「你打算什麼時候讓我接班?」爸爸說:「我不會把任何東西平白無故送給你,你必須自己賺取這一切。」兒子問:「那我應該怎麼賺回這一切?」 

爸爸回答:「首先,你必須先賺到一萬紐幣,認購公司的所有權。等你做到了這件事,我會告訴你下一步該怎麼做。」當男孩準備按照爸爸的指示去做的時候,男孩的媽媽拿一萬紐幣塞到他的手裡,要他拿去給爸爸。男孩興沖沖的拿著這筆鉅款去找爸爸;這位老先生正坐在壁爐邊看書,男孩說:「這裡有一萬元。」爸爸收下這筆錢,丟到壁爐裡看著火焰燒毀這些鈔票,兒子看得目瞪口呆,爸爸開口說:「等你賺到了這筆錢,再回來找我。」 

當男孩開始去賺錢,他的媽媽又塞了一萬元到他的手裡,這次她告訴兒子務必要說服爸爸,這筆錢是自己賺來的。於是這孩子把自己的外表弄得髒髒的,在街上走了好幾圈,然後才去找爸爸。那時,爸爸還是一樣坐在壁爐邊看書。男孩走到爸爸身邊說:「這真的是我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一共是一萬元,我真的很想接掌你的公司。」爸爸又把這筆錢丟進壁爐裡,眼看鈔票在壁爐中化為灰燼,男孩問爸爸:「你怎麼知道這不是靠我自己賺來的錢?」爸爸說:「把不屬於自己的錢花掉或弄丟,是很簡單的事情。」 

直到這一刻,男孩才明白,除非他真的靠自己的力量賺到一萬紐幣,否則他不可能接掌爸爸的公司。所以,當男孩的媽媽再一次塞錢過來的時候,男孩拒絕了。他離開家尋找打工的機會,這些工作需要男孩早起晚歸,但是他不停工作,直到賺到一萬紐幣為止。男孩自豪的帶著這筆錢來到爸爸跟前,但是爸爸還是像以前一樣,把鈔票扔進壁爐裡。當火焰吞噬著鈔票,男孩冒著被火燒傷的危險,把手伸進壁爐裡搶救鈔票,救出多少算多少。爸爸看著男孩的眼睛說:「我想這筆錢真的是你靠自己賺來的。」 



賺取的心態和應得權力的心態 
許多父母所犯的錯誤,就是在財務上提供孩子協助,他們通常是出於好意,在孩子出現財務危機的時候,想要幫助孩子展開新生活。不幸的是,結果通常和所期望的背道而馳。孩子沒有因此變得更獨立,依賴心反而越來越重;沒有學會主動、自律,反而越來越懶散放縱。他們沒有向成功的目標邁進,反而對得到的一切都覺得那是應得的,沒有感恩、只是要求越來越多。

總是得到自己想要物品的孩子,終其一生都會不斷要求別人給予。湯瑪斯‧史丹力(Thomas J. Stanley)與威廉‧鄧可(William D. Danko)在《下個富翁就是你》(Millionaire Next Door)中宣稱,研究顯示:「一般而言,孩子(從父母)接收到越多金錢,他們能存下的錢越少,從父母那裡獲得越少金錢的孩子,反而能累積更多財富。」 

史丹力和鄧可在書中的中心概念是,最終邁向富裕之路的人,通常謹慎使用他們的信用;在購買商品之前通常也會先儲蓄再購買。書中提到的百萬富翁,通常開的是二手的家用車,住在不算太昂貴的郊區,不一定會住在街上最高檔的房子裡。這些有錢人大部分都不會加入會員制高爾夫球或遊艇俱樂部,大部分的百萬富翁讓孩子上一般的公立學校。接受訪問的百萬富翁中,許多人認為自己是「吝嗇鬼」,除非必要,絕不多花任何一毛錢。 




以上摘自《和孩子談談錢吧》圖片摘自網路

從一件事中學到十件事的經驗學習法則:寫給期待快速成長的你


「經驗學習力」的高低有無,將決定你看待問題的角度、面對工作的態度,並影響你未來數十年職涯成長的速度!為什麼有些人在職場中可以持續進步,有些人卻只能原地踏步?

人是透過經驗而學習的。舉例來說,參加具挑戰性的企畫、負責要求較高的客戶、帶領還不成氣候的部屬……等經驗,都是能讓人有所成長的機會。 不過,即使擁有相同的經驗,有些人會成長,有些人卻不會。這是因為「經驗學習力」不同。 

雖然有些經驗是偶然得到的,但能不能抓住這個「偶然」,並從中吸收學習,則取決於對工作的態度和處理方式。 我們很難依照自己的想法來控制事物,這意味著「從經驗中學習」就像「衝浪」一樣。

工作上會遇到各種不同的浪濤,雖然我們無法製造海浪,卻能決定自己要衝哪一道浪;而且,要和這道浪纏鬥多久,也端看自己而定。如果老是挑簡單的浪來衝,根本不會進步,臨時要挑戰大浪時,也只會摔得鼻青臉腫。我想大家應該都是一邊挑戰自己還能硬著頭皮衝上的浪,一邊在反覆失敗中逐漸成長的吧。 

有些人是因為執著於過往的做法,才會停止成長。儘管環境已經改變,卻還仰賴過去曾經成功的手段,甚至試圖強化過去的手段來應付問題;對於這樣的性格傾向,倫敦商學院教授唐納.薩爾(Donald Sull)和多明尼克.侯德(Dominic Houlder)稱之為「主動惰性」。雖然我們很容易仰賴自己熟悉的工作方式,但這時候需要改變觀念,學習所謂的「反學習」(Unlearning)。 查理.孟格(巴菲特的合夥人)也說:「哪一年你不曾打破一個你最愛的觀念,那你這一年就白活了。」



每個人都需要累積多年的經驗與心智成長,才能看清這個世界和我們在其中的地位,從而確實地評定我們對世界和對自己該負哪些責任。把世界的真相看得越清楚,處理各種問題就愈得心應手。

我們對現實的種種看法,交織成一張心靈地圖,有助我們在人生路途上行進。對現實的認識愈清楚,地圖愈正確。但很多人並沒有興趣了解現實,有些人在畢業以後就放棄了這方面的努力。他們的地圖窄小含糊,對世界的認識偏狹而錯誤百出。

還有很多人,中年以後就不再改進自己的地圖,他們自以為地圖已經盡善盡美,自己的世界若毫無瑕疵;他們對於新知識再也沒有興趣了。繪製人生地圖最大的困難在於它需要不斷的需訂:世界不斷在變,冰河來了又去,文化盛極而衰,人用以觀察這世界的立場更是變得快。每天出現的新知識,累積成重大的修訂工程,修訂的工作往往都很痛苦,不做就可能成為病源。

一個人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才完成一幅具世界觀的地圖。所以當新知識暗示過去的觀念不再正確,需要大幅修訂時,我們往往刻意忽視它。我們企圖操縱周遭的世界,使它配合我們的地圖。唯一確定自己的心靈地圖是否符合真相的辦法,就是接受其他製圖者的批評與挑戰。

成年後的學習,幾乎百分之百來自「經驗」。能否從過往的經驗或他人的例子中汲取成長的能量、突破思考及工作的盲點,左右了每個人一生的成就!



以上內容部份摘自《從一件事中學到十件事的經驗學習法則》《心靈地圖》圖片摘自網路


2013年8月23日 星期五

議價高手的祕密:8大銷售策略、10種價格談判術,教你輕鬆拿到好訂單



記住,每個賽局中都有個凱子。如果當你環顧談判桌,不確定誰是凱子,則極有可能就是你!

做生意越來越難了。利潤少,景氣差,大家交易時傾向於殺價,而這個習慣一養成,即使景氣復甦依舊如此。這是市場上的新常態。如何讓價格不被客戶牽著鼻子走,而又不怕同業惡意削價競爭,恐怕是所有企業經營者、自營業者,以及所有業務永遠關注的議題。

當你在面對大公司咄咄逼人的採購部門或習慣殺價的買家時,結合定價與談判,提供生動有效的策略,教你如何透過價值定位、銷售技巧,以及談判話術,以你所要的價格賣給對方。

世界級議價專家李德.賀登在書中將傳授讀者對抗兇狠殺價的議價技巧,找回應得的價格與自信。賀登是賀登顧問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他的公司幫助客戶在高度競爭市場維持價格競爭優勢已有十年經驗。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買家不希望你知道的事──分析顧客行為以及銷售變得越來越困難的原因

重新發牌轉換局勢
擺脫買家殺價的十種方法──識破買家討價還價的伎倆

認清類型各個擊破
買家有價格買家、關係買家、價值買家和心機買家等類型──辨認他們,以不同方法對付之
情境一:守財奴 
情境二:偵查兵 
情境三:自己人
情境四:耐心局外人
情境五:參賽者 
情境六:處心積慮的局外人
情境七:優勢參賽者
情境八:兔子 

談判但不投降
買家行為發展出不同交易狀況,談判中牢記八大必勝原則

注意警訊 
警訊一:顧客沒跟你或你的公司做過生意 
警訊二:採購以緊迫盯人的方式主導整個程序 
警訊三:採購程序由經理層級的人控制 
警訊四:買方有個地位穩固的現任廠商 
警訊五:銷售員無法上達決策者 
警訊六:買方只在乎價錢,且表示所有產品大同小異 

YES!─銷售之神基特瑪的不敗鐵則》積極態度和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一點關係都沒有。你如何反應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以及因為這件事所採取的作為,才是你的態度。 

態度是一件禮物——一件你送給自己的禮物。態度是一種祝福——一種你給自己的祝福。積極態度是會傳染的。積極態度,是你在每一天開始所採取的思惟與行動,而積極態度是萬事萬物的基礎。以下是七.五條實用守則,可以讓你的人生方向從「我真衰啊!」轉變為「哇!人生真美妙!」

守則一:別再抱怨現況。關鍵不在下雨、車子、電話、或產品,關鍵是你。
守則二:別再抱怨別人。為你自己和你的行為負起責任。
守則三:多了解你的顧客或潛在顧客一些。
守則四:在得到答案前,絕不善罷甘休。
守則五:管理你的時間;不要和朋友一起吃中飯,要找顧客一起用餐。
守則六:每天都要增進自己的工作技巧。
守則七:讓自己成為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人。
守則七.五:說話經過大腦。很多人習慣說話不經過大腦,總是後悔自己說過的話。如果你打算吸引某人的目光,一定要想想你即將要說出口的話是什麼。




以上摘自《議價高手的祕密》圖片摘自網路

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

不斷幸福論》學習幸福的人,才能得到幸福



幸福究竟是甚麼?我們要如何追求才能獲得它?
當獲得幸福時,又要如何維持,不讓幸福感消失或消退?
特別是在動盪與困難的時刻,又該如何保有幸福感?

每個人在不同的地方遇見幸福。
幸福出現在目標達成或一個案子完成之後;
幸福出現在刺激感與無聊感消失之後;
當你經過一個轉角發現陽光灑落在房間,幸福與寧靜的喜悅就此而生。

我們都想找到幸福,但我們尋找的方向常缺乏智慧。我們不知道該朝什麼目標前進,而環境的壓力與我們自己的習慣卻又將我們推向自己不願前進的方向。就像坐在一匹狂亂奔跑的馬一樣,當路人問:「你要去哪裡?」馬背上的我們只能回答:「我不知道,你得問問這匹馬。」我們沒有握緊韁繩朝著幸福前進,而是讓尋找幸福的期待跟著我們一起茫然飄蕩。


幸福可以說是一種生活目標,是一條通往優質生活的道路。
負面的情緒會使人變得狹窄,但美好的感受能擴展人生的可能性。幸福,就是活力。
只要建立了正確的態度,大腦就能學到幸福之道,經常為我們製造出幸福感

★產生幸福感的條件與遺傳有關。但天生不容易快樂起來的人,可以學著在腦部設定快樂程式。
★性與愛情是兩種能帶來極致幸福感的活動。
★人腦天生喜新厭舊,所以外遇和變換性愛對象是人的天性。
學習新事物會引發幸福感。但大腦很容易習慣新事物,一旦習慣,就會僵在不快樂的狀態中。
★長久的不快樂是因為大腦學了太久的負面情緒。不幸福的人是因為他不願意學習幸福。
★赤貧的人很難覺得幸福,但富裕並不會讓人幸福多少
★民主社會裡的平均幸福度高於專制社會,參與公共事務比自掃門前雪更幸福



不僅想法可以造成大腦的改變(神經細胞會形成新的連結),真正能啟動這項改變的觸媒,乃是「情緒」。唯有能夠感知、控制並預測自己情緒的人,才有能力過明智的生活。所以,幸福的感受並不出自偶然,而是來自正確的思想與行為

透過正確的練習,人可以提升自己的幸福能力。但弔詭的是,我們都很樂意為了社會地位、權力、事業、金錢付出很多,但是那些目標都是我們自身以外的事物。我們竟吝於付出精力來讓自己過更幸福快樂的日子。

擁有幸福的方法就是去感受幸福。
泰戈爾有詩讚嘆:
「過了許多年 / 花了許多錢
  行過許多國家 / 看過高山 / 海洋
  唯獨不見 / 閃閃發亮的露珠 / 就在我門前草地上

用不同的觀點來看自己的世界,重新檢視周遭太熟悉以至於視而不見的事物。學習新事物的樂趣和從熟悉事物中得到快樂不是對立的。任何一種嗜好都能增進生活樂趣,培養閱讀的嗜好更是一舉多得。每一份新獲取的知識都會推開通往新發現的大門。人們一旦踏上一趟要持繼一輩子的學習旅程,在這趟旅程裡,每一個快樂都將帶來下一次的快樂。

幸福,是一種態度。
認識幸福的人,學習幸福的人,才能得到幸福。
幸福的現場,就在腦袋裡。



以上部份摘自《不斷幸福論》圖片摘自網路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逆危機:A咖不會做的蠢事,破除企業8大潛藏障礙的12項法則


杜拉克:「每個人都是管理者(領導者)。」美國作家費茲羅傑:「要測試一流人士的心智,便是看他如何能同時懷有兩種彼此牴觸的想法,又仍能讓心智正常運作。」

我們每天翻開報紙不難發現一些看似聰明成功的企業,因為決策不當導致營運虧損而登上頭版頭條。IBM 曾氣勢衝天,卻也因為決策轉折失準而遭遇困境,大幅變革之後才重拾動能;微軟稱霸個人電腦市場吃香喝辣,卻在行動載具的世代中遭遇許多新興的競爭者強力打擊,購併失策讓微軟在 2012 年第 2 季出現有史以來第一次虧損。

我們不免好奇,這麼成功的企業怎麼會做出「那麼蠢的決策」?擁有二十多年主導企業大規模改善經驗的專家尼爾.史密斯在本書中揭露,究竟是哪些障礙讓卓越企業的潛力受限、甚至讓最精明的管理高層和領導者也連連失策。

尼爾.史密斯二十多年來協助許多重要企業進行大改造,甚至讓頂尖企業獲利增加20%以上。史密斯在協助全球頂尖企業進行變革時,從實戰經驗中發現,企業原本有幾千個能改善本身工作的好點子卻都不受重用,主要原因就是每個組織內部都潛藏著下列這八大障礙:

  1. 逃避爭議
  2. 時間管理不當
  3. 抗拒改變
  4. 部門各自為政
  5. 主管阻撓
  6. 假設錯誤、資訊不正確
  7. 規模問題
  8. 既有流程



什麼是 Slow Fix 慢速解決法?10 點說明《快不能解決的事》
莎士比亞:沒有耐心的人們是多麼可憐,哪個創傷不是漸漸才治好的?

1..承認錯誤,找出真正的錯誤所在。
2.留意細節,做長期思考,將「虛線」連起來,以建立整體性的解決方法。
3.尋求各方意見,與他人合作並共享榮譽。
4.建立專業知識,同時對專家存疑。
5.單獨思考與集體思考並重。
6.投注情感。
7.找出催化的角色,諮詢甚至招募與問題關係最密切的人。
8.把尋找解決方法轉變成一場遊戲。
9.在需要快速解決法的時候,就毫不猶豫地運用(不過絕對要先做好測試。有餘裕時再回頭看看,找出一個更持久的解決方法)
10.不管時間壓力多大,永遠別信任好到難以相信的解決方法,因為通常不會是真的

「一般管理人是要把事做對,領導人則是要做對的事。」什麼才是「對的事」,就要靠平日不斷的逆思考來找到答案。要做個成功的領導人,沒有萬無一失、按部就班的公式;然而要做個「好」領導人,更沒有一定的法則。唯有打破主流思考的窠臼,從全新、原創的角度——「逆向觀點」出發,才能找到卓越領導力的秘密。




以上部份摘自《逆危機》圖片摘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