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齊心協力—樂齡熱身活動

【帶領說明】
圍成一圈,手握對方的手,不能同時兩手握同一位同學,亦不可手握隔鄰同學的手,然後想辦法可以令大家手拉手圍成一圈,其間不能鬆脫對方的手。 

【帶領技巧】
這個活動對高齡者較困難,在心理上需要抽象的思考能力、肢體需要足夠的柔軟度。在講解時,會遇到因為參與者已覺得這個活動太困難完成,而覺得聽不懂規則,需要能鼓勵與有耐心,讓參與者有信心完成。當參與者真正完成任務時,會感受到無比的喜悅與成就感。




2017年12月8日 星期五

廚師大顯身手—樂齡熱身活動

【帶領說明】
1、這個活動是大風吹的變形版
2、參與者先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食物
3、主持人(廚師)叫到的食物就跟在廚師後面
4、當主持人(廚師)講到『下鍋了』,其他人就要去找到座位
5、沒座位的人當下一輪的廚師

【帶領重點】
1、年長者高自信低自尊,不要用到「輸」這樣的字眼,避免覺得很丟臉,不想參與
2、當廚師記不起有什麼食物時,可以適時提醒他有哪些食物,基本上還是由他來講食材

3、在換位置的過程當中要注意安全

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賣湯圓—樂齡熱身活動

【帶領說明】
所有參與者站立,當主持人說「賣湯圓」,所有參與者回應「賣湯圓」,主持人接著説「我賣的湯圓大又圓」,所有團員回應「你賣的湯圓多少錢?」,之後主持人說「我賣的湯圓N元」時,所有團員須根據主持人說的價錢湊足錢數後圍圈坐下。(年紀越長越值錢。將年紀80歲以上的人訂為5元,不滿80歲的人訂為1元。)

【活動目的】

這個活動除了能增加團體活絡程度,也可以讓參與者運用到簡單的數學計算

2017年12月4日 星期一

氣球運用初階—樂齡熱身活動



【器材】氣球數顆

【帶領說明】
個人篇
1、運用氣球降落速度較一般球慢,讓參與者能較容易掌握動作要領
2、將氣球丟向上,拍手一下而後接起氣球
3、增加難度,將氣球丟上,拍手二下/三下或多下後接起氣球
4、運用身體任何部位拍氣球次數越高越好

團體篇
1、團體圍成一個圓圈,將氣球不斷往左(右)傳至原來持球的那個人
2、運用特殊方式傳球
(1)以身體後仰傳球
(2)雙手持球向左扭腰
(3)雙手持球向右扭腰
(4)以身體前彎胯下傳接球

氣球體適能
【帶領說明】
1、氣球繞胸一圈
2、手平舉與地面平行,氣球從左邊的手滾至右邊的手,再相反方向做一次
3、氣球延著左腳往下滾,再換成右腳往下滾
4、將氣球繞過左腳,再繞過右腳
5(活動力強的參與者)將氣球一起繞過雙腿

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

猜拳歌—樂齡熱身活動

台語專輯「春天佇陀位」中的猜拳歌的歌詞
鐕仔 鉸刀 石頭仔紙 柑仔一斤兩箍半 
兩仙尪仔舉一支雨傘 誰輸誰贏予你看
【註譯】◎鐕仔:鑽子 ◎鉸刀:剪刀 ◎箍:塊、元
◎兩仙:兩個 ◎尪仔:娃娃

【帶領說明】
1、運用剪刀石頭布與歌詞中的名詞相搭配動作演示
2、多重覆幾次歌詞,並熟悉動作
3、猜拳後可以搭配輸的人幫贏的人按摩

【網路資源】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大安森林公園定向活動

【帶領說明】
1、定向越野是『看地圖、找東西』
2、運用手中的地圖來找到相對應的圖片並整組拍照留念

3、以定向越野為活動核心,不僅能深刻體驗如何運用智慧完成任務,還能更加認識大安森林公園的特色和美景






2017年11月3日 星期五

超級多人姆指擂台—樂齡熱身活動

【帶領說明】
超級多人拇指摔角這是我所知的唯一一個可以讓你,也就是玩家得以在六十秒內體驗十種正面心情的遊戲,將會感受到喜悅、解脫、愛、驚喜、驕傲、好奇、興奮、敬畏與驚奇滿足,以及創造力這都將在一分鐘內發生。





【網路資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jsG-NgmleA

2017年10月13日 星期五

玩樂讓大腦更具可塑性、適應性和創造性


《少,但是更好》作者葛瑞格.麥基昂定義「玩」:任何純粹為了開心而做的事情,而不是一種達成目的的手段。它們看起來可能像是不必要的活動,而且通常也被如此看待。但事實上,玩在許多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玩對於許多關鍵認知與技能發展極為重要。雅克.潘克塞普寫到:「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在玩的過程中,動物特別容易以靈活又富有創造力的方式表現自己。人類是最大的玩家。」史都華.布朗博士為美國國家玩樂研究所創辦人,他研究人的玩樂史得到:玩有明顯改善從個人健康到關係、教育和組織創新能力等所有一切的力量,玩能讓大腦更具可塑性、適應性和創造性,沒有什麼能像玩這樣激發大腦。



我們通常回憶過去最美好的回憶通常是在玩的時候,也讓我們感覺最有活力。《少,但是更好》中統整出玩產生的三種具體方法來探索我們的心智。




一、產生新的想法,擴展選項的範疇。玩幫助我們看見原本可能看不見的可能性,做出我們可能原本想像不到的連結。它打開我們的視野,敞開我們的心房,並質疑固有的假設,打破僵化的思維。

二、玩可以解除我們的負面壓力,負面壓力也扼殺我們的創意與好奇心。透過玩樂和人際互動,壓力會漸漸消失,而恢復大腦的創造力。



三、玩對於大腦執行功能有正面的影響。精神科醫師愛德華.哈洛威爾說明玩能提升大腦的規劃、排定優先順序、預做準備、委派任務決策、分析的能力。哥倫布在玩的時候漸漸明白地球是圓的;牛頭在腦袋裡玩遊戲時看見蘋果樹並突然想出了重力這回事;華生和克里克在玩DNA分子的可能形狀時偶然發現了雙螺旋結構;莎士比亞一輩子都在玩抑揚格五音步;莫札特醒著時幾乎沒有一刻不是在玩;愛因斯坦的思想實驗更是邀請頭腦玩耍的絕佳範例。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大學院校寄宿學習營》逆齡社會


當我從口中說出自己幾歲的時候感覺很怪。我並不是想隱瞞或覺得這是祕密,但就是覺得很奇怪。我年齡為何?六十二歲。我內心感覺幾歲?頂多二十八歲,甚至更像是二十。我們這一代,到現在還是會到健身房運動,去參加桌遊比賽、參加營隊活動、跳跳土風舞,像以前一樣的過日子。…參與大學院校寄宿學習營心得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少,但是更好


想一想,當我們長時間不整理衣櫃,會發生什麼事呢?它還能夠保持整齊,只掛著你最喜歡或最常穿的衣服嗎?可能不行。如果沒有特地花時間整理衣櫃,它會變得凌亂不堪。許多衣服塞在一起,要找到你想穿的那件衣服,都需要花費花很長的時間。當你想好好整理時,不小心將喜歡的衣服送出去而懊惱,或面臨不知該如何選擇衣服最後還是全部留下,囤積一大堆不想保留的衣服。

同樣地,當我們不想保留的衣服越來越多,就讓衣櫃越來越凌亂;當生活中沒有好好規劃安排時間,就會讓瑣事佔滿而無法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少,但是更好》特別提醒我們,不要對社會壓力做出被動的反應、而讓自己成為多頭馬車,反而要學習一種讓自己減少、簡化的方法,並透過排除其餘的一切,把心力集中在絕對必要的事情上。


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大自然的療癒》綠化大腦


當我們置身在大自然之中,有助於健康與幸福感,也能磨練專注力、提升工作記憶、加強思考能力。

在《身體的想像,比心思更犀利》中提到:與大自然互動或許對情緒低落的人影響最大。相較於心理健康的人,在大自然散步對憂鬱症患者的工作記憶有較大的助益。此外,在大自然散步之後,心情也會變好。甚至研究已經證實,與大自然互動對罹患乳癌的女性有認知上的助益,她們往往心情沉重,老是擔心自己的癌症、治療方法、還能活多久。這種隨著憂鬱症與重大疾病而來的心理倦怠,可以透過大自然的療癒加以克服。

簡單來說,大自然比城市療癒多了。多到大自然走走~



2017年10月7日 星期六

擁抱B選項》重新發現幸福



Facebook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與華頓商學院心理學教授亞當.格蘭特一起寫的這本書《擁抱B選項》,書的封面寫到「面對人生無法避免的失去與傷痛,我們仍可以鍛鍊韌性、重新發現幸福。」人生若是一所學校,失去是我們的必修課。我們都會遇到艱難的時刻。有時候能預料得到,但常常是措手不及。可能是與情人的分手、暴雨殘害我們的家園、意外的親人離世。人生無法事事如意,當我們想要的A選項不可得時,就好好把握B選項。

名作家C.S.路易斯曾說:「從來沒有人告訴我,悲傷的感覺和恐懼如此相似。」理學家馬汀.塞利格曼研究我們習慣用什麼方式、以什麼角度來解釋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特別是每個人在生活中難免遇到的不愉快。不同的解釋型態,對於面對負面事件產生悲觀或樂觀的想法。悲觀的三P想法讓我們更難從失去中復原。
(1)把問題個人化(Personalization),也就是內在歸因,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錯。
(2)普遍性(Pervasiveness),覺得生活的所有層面都完了。
(3)永久性(Permanence),覺得一切都會一直那麼糟,不可能變好了。
而解釋型態是一種習慣性的思考方式,可以經由後天學習。人是可能從創傷中復原,是可以渡過難關的。韌性是我們因應逆境的強度和速度,而且是可以培養的,韌性的重點不在於擁有脊柱,而在於如何強健脊柱周遭的肌肉。

人總是避開痛苦的話題
心理學家有個「沉默效應」來說明避而不談傷心話題是常見的現象。然而,我們因為保持沉默,把家人、親戚、朋友都拒絕於門外。此外,沉默可能令我們更加痛苦,若能敞開心房談談創傷,能增進身心的健康。和朋友聊一聊,也能幫助家人、親戚、朋友更了解我們。協助受創的人最有力的作法,可以直接對他們說,我了解你的痛苦,我在你身邊。

面臨創傷會產生無力感以及失去控制感,與其問這些創傷者需要什麼幫忙,不如直接去做些事。治療師梅根.德韋恩觀察到:「人生有些事情無法修復,只能承擔。」即使只是握住別人的手這樣小小動作,都可能有幫助。友誼不只是付出,還要能大方接受別人的關心。而我們身旁的人要理解悲傷沒有公訂的時程表,每個人的悲傷時間與悲傷方法都不一樣。

坦誠自己不完美
齊克果:「人生唯有在回頭時才理解,但日子卻得往前過下去。」真正能幫助我們應付創傷、苦難、向前邁進的是自我慈悲的心態。心理學家克莉絲汀.聶夫說明自我慈悲是:你對朋友多仁慈,就秉持相同的慈悲心善待自己。我們因此能以關懷和諒解的態度面對自己的過錯,而非一味自我批評,感覺羞恥。我們都不是完美,允許自己犯錯。

我們常常比我們想像中的脆弱,也比想像中的更堅強。面對生命中的苦難與打擊,我們會感到痛苦,並留下傷痕。但我們也可以有更柔軟的心面對生命。海倫.凱勒曾說:「當一扇幸福之門關起來時,自然會有另一扇門打開;但我們往往盯著那扇關著的門太久,以至於沒有注意到另一扇門早已為我們開啟。」常常一個新的開始,是另一起點的結束。有時,人生的功課就是要將快樂的10分鐘變成10年,而痛苦的10年縮短成10分鐘。悲傷雖會像浪濤般洶湧來襲,也會如潮水般退去。頂住波浪的我們並非僅是站在原地,某程度上我們變得更堅強。

人生中的不如意,我們可以努力修練莊子的最高境界『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也就是莊子在人間世中提到:「我們應該做到不讓任何的悲傷或快樂攪擾動盪一己之內心,知道有些事情是自己無能為力的,那就把它當作是命中註定好會發生般地安然接受,這就是德行的最高境界。」《人情》

樂齡族的人生態度



《逆齡社會》人生就像是一場派對馬拉松,絕無冷場,處處精彩。年齡不設限,凡事用力嘗試,因為我們值得。

凱瑟琳.梅爾定義何謂逆齡族:『他們不會考慮年齡所帶來的限制,因為。這種想法對他們沒有意義。他們不會以必然的老死來規劃人生,寧可忽略這些事,不斷追求理想、嘗試新事物、嚮往學習。人生所有的選項都是開放的,從年輕到老,都可以自由選擇』




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

漫步.驚奇與探索》松菸愛馬仕


愛馬仕全球藝術總監:『在閒情漫步中,看似在過程中浪費掉的閒暇時光,實則更能讓人體會到時間所創造出的價值。漫步者釋放自己的感官,憑著直覺,不經意間又能精確補捉世間至臻之美,他們擅於發現隱藏在平凡外表下的不凡之處,在平淡瑣碎中激發新巧之意,從司空見慣中感悟別樣之美,於無形間把握世間真諦。』


來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與觀察:


【觀察1】巴黎美學就在日常生活中
當世界太快,心太忙的時候,慢下來減速是一個方法。賽門與葛芬柯的59號街橋之歌:「慢下來,你走的太快啦。何不讓早晨時光慢慢流淌,踩著鵝卵石小徑蹓躂蹓躂,找找樂子,感覺愜意。」慢慢地走,慢到可以觀察路上的人、聞到路邊的花香。放慢速度的生活,把我們的感官體驗慢慢放大,重新找回那些我們所遺忘的身體感覺。其實,美,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人行道的樂譜線上,生命的意義在漫步的旅程中迴旋。快樂是從毫不起眼的平常日子中找到喜悅。


【觀察2】用不同角度看世界
巴黎街頭常見的莫里斯廣告柱用顛倒的方式來觀看,提醒我們站在不同角度來看事情。在《正是時候讀莊子》中提及,每一樣事物本來就有可以說是對的面向,也都有值得肯定的部分。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沒有什麼是全然不合理的。


而當中的手錶提醒著時間的流逝。希臘哲學家熱拉克里特斯:「同一條河,任何人都不可能涉足兩次,因為河已經不再是原來的河,人也不再是同樣的一個人。」時間不斷在流逝,我們大多數人感受不到。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對時間的看法,某些人擁有最大的銀行帳戶,真的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嗎?當他沒有時間或沒將時間好好運用享受生活,算得上富有嗎?值得我們深思。


【觀察3】變幻莫測的天空
當我們在漫步時,遇到變幻莫測的天空,特別是下大雨甚至是下豪雨,我們有辦法可以繼續逍遙漫步嗎?重要的是「心態」。我們人生不也如此,我們都希望是遇到晴空萬里,也就是人生的順境,但是若能安然隨遇於正常的節候與人生的順境,也能駕馭失常的氣象與人生的逆境,在無窮百變的境遇中,都能自在地乘御遨遊,那這樣無論何時何處都能逍遙自得了。《正是時候讀莊子》


【觀察4】巴黎咖啡廳的角落
社會學家雷歐登伯格在《最好的場所》說明第三生活場域的概念,除了家和工作之外聚集的地方就是第三生活場域,這是一個可以平等對話,大家不受拘束的社交空間,可以增加很好的人際互動,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第三生活場域,就能降低孤寂感和憂鬱吧。


【觀察5】開了一扇窗
海倫.凱勒曾說:「當一扇幸福之門關起來時,自然會有另一扇門打開;但我們往往盯著那扇關著的門太久,以至於沒有注意到另一扇門早已為我們開啟。」常常一個新的開始,是另一起點的結束。有時,人生的功課就是要將快樂的10分鐘變成10年,而痛苦的10年縮短成10分鐘。


【觀察6】帶著好奇心
心理學家陶德.卡什丹研究好奇心對我們的幸福影響深遠,更指出人類天性本來就渴望新鮮事物;好奇心是我們面對陌生、差異與不確定的探索引擎,為了填補生命中未知的空白,尋求確定、安全與熟悉的生活。矛盾的是,當我們習於穩定、周而復始的生活模式後,反而失去了活力,並且感受不到人生幸福,也對快樂感到困惑。因此,重新擁抱未知與不確定,找出熟悉規律中的新奇與新鮮,就是持續充滿好奇心,才能實現當下幸福,才能不斷發現人生的意義與目標。


小結:我們為什麼無法像小時候那樣容易感到快樂、或放聲大笑了?快樂沒那麼難,只是我們忘了。重新找回無憂無慮和隨遇而安這樣活潑、有自覺的生活。



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老後生活心事典

退休後的生活與以前的生活已不同,要如何能過得精彩,做好物質與心理準備很重要。
有許多人會為退休生活做好金錢準備,卻很少人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然而,「心」的準備應是擺在人生最重要的位置。

我們很難對於突發事件處理得當、處變不驚,但若能事先設想預做準備,是比較有機會能不慌不忙的面對及處理。

2017年9月15日 星期五

這樣走,90%疾病能預防:脊骨筋肉全伸展跨步法

日本權威醫學博士30年臨床經驗,醫理科學實證有效!
  腸胃疾病、關節疼痛、偏頭痛、失眠、高血壓等多數疾病,皆能緩解改善!

  日本狂銷突破10萬冊!
  亞馬遜書店暢銷第一名(運動登山類)!

  ★走路的好處,其他運動難替代!

  難道不能以其他運動來代替走路嗎?騎腳踏車或跑步,更能有效活絡身體吧?

  騎腳踏車只能活動到下半身;跑步則會有「雙腳離開地面」的瞬間,而著地時會讓單腳承受自身體重的三倍壓力,這就是跑步會膝蓋痛的原因。

  走路不僅是負荷均衡的全身運動,還能有效地將重力施加於腿部,藉此強健骨骼與肌肉。同時,由於能靠步行速度簡單調整運動強度,對於膝關節或心臟來說都比較溫和。

  ★怎麼走最正確?站立三訣竅 × 全身行走三要點,擺脫傷身習慣

  錯誤走路姿勢不僅無法強健身體,更會造成疼痛和傷害!

  日本權威醫學博士長尾和宏在書中提供三個站立訣竅,詳細解說意識丹田、肩胛骨和骨盆的方法;更透過三大要點,傳授「脊骨筋肉全伸展跨步法」的行走秘訣,讓骨幹筋肉在行走時能完全伸展、活化體內循環。

  你可依據以下四點,檢視自己的走路姿勢是否正確——
  ‧走路時是否駝背?
  ‧臉是不是向前突出?
  ‧是否用突出腹部的感覺在走路?
  ‧是否有一邊的肩膀比較低?

  ★醫理科學實證有效!九成疾病皆能緩解改善

  由於現代人生活忙碌又擁有便利的交通工具,少走路及沒時間運動已成了許多人的通病。運動量不足是大多數疾病的主因,只要善用「脊骨筋肉全伸展跨步法」健康走路,能簡單達成每日運動量,並有以下效果——
 
  ‧活化自律神經,改善腸胃問題。
  ‧強化骨質密度,抑制關節疼痛。
  ‧治療腦內過敏,舒緩偏頭痛症狀。
  ‧預防肥胖症,控制血壓、血糖、膽固醇。
  ‧調節生理時鐘,對失眠頗有療效。

  ★選購健康加分鞋,街道就是你的健身房

  如何選擇一雙耐走好鞋,為健康加分?書中不僅列舉「選購健康加分鞋」三大要點——鞋底承受力、符合腳型、讓人想多走路,也替讀者完美設想實際試穿六訣竅、外出防曬對策,以及利用逛街通勤的日常健走安排。只要學會這些走路竅門,不需太多花費,也不必刻意執行,輕鬆就能將城市變成健身房,走出健康好氣色。

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喜悅的力量:古代哲學家教你擁抱真正的自己,找到存在的意義

 快樂可以創造,幸福可以預料,
  唯獨喜悅意想不到。

  喜悅是一種比快樂更深刻、比幸福更具體的情感,讓人無法自持、憧憬不已。喜悅展現出我們的生命力,我們得以觸摸到生存的力量,沒有比體驗喜悅更讓人感到生氣蓬勃。

  本書論述完整,從西方哲學家對「喜悅」的追尋開始思考,由史賓諾沙、尼采、柏格森等人的學說中細細爬梳,分析各家哲學思考對喜悅的定義與價值,而我們該如何得到喜悅?該如何持續喜悅的狀態?如何運用喜悅帶來的力量?要回答這些問題,作者轉由東方哲學尋找答案,像是佛教的冥想靜坐、印度哲學中的奉獻與感激,還有道家老莊所提倡的「無為」,都有助於我們追尋、掌握喜悅的力量,成為更完善的存在。

  史賓諾莎:每當我們有所成長、茁壯,往完善更邁進一步,就會感到喜悅,會讓人的存在更有力量。

  這就是史賓諾莎所建構的倫理學,告訴我們應該學習分辨什麼會讓我們感到悲傷、什麼又會讓我們感到喜悅,就像蘇格拉底所說的:「認識你自己。」

  尼采:喜悅就是生命應仰賴的力量,是一切能增加我們生命力的事物。

  尼采的喜悅哲學又更進一步,認為我們應當接受生命的一切,不做任何抵抗,就能獲得「全然的喜悅」,其中也包括生命中負面與痛苦的部分。

  柏格森:喜悅總是代表著我們的生命戴著凱旋的桂冠。

  柏格森認為生命的存在就是為了創造,而喜悅在本質上與創作息息相關,是生命成就的體驗;若我們成功創造出作品,便達成了生命的目的,就會感到喜悅。

  我們該如何追求喜悅?

  ◎專注、奉獻自身、感激、放手
  釋一行大師說過:「像洗佛祖寶寶般洗你的碗。」意思在告訴我們專注在每一個當下,不管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該保持專注、全心全意奉獻,並且對生命中的一切心存感激,即使是平凡無奇的一天,都該感激這一天沒有壞事發生。也不要想著控制所有,而是該學著放手,順應生命中正在發生的事情,喜悅自然隨之而來。

  ◎道家老莊的「無為」
  道家提倡「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而是結合生命的運行而行動,不要試圖不惜任何代價也要馬上達到目的。如果事情的發展不如我們所願,不妨暫時抽離、嘗試改變目標,毋須強求。

  ◎認識自己,解除連結
  我們透過自省而認識自己,意識到什麼適合我們、什麼不適合我們,了解自己的本性。這就是解除連結,我們解除了外在世界加諸在我們身上的價值觀和影響,進而成為真正的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喜悅。

  ◎迎向他人和世界,建立連結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需要與他人互動,在認識了自己的本性之後,我們要與他人、與世界建立起愛的關係,無論是愛與被愛,都是希望對方能變得更好,希望自己能變得更好,換句話說:我們接受喜悅,也賦予對方喜悅。


2017年4月5日 星期三

為什麼撲滿比存摺容易存到錢?

在花錢vs.存錢的日常掙扎中,
審視錢與錢包永無止盡的制約心理經濟學,
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和經濟生活。

人們走到櫃台要結帳時,大腦怎麼決定我們對刷卡/付現的心痛心動?我們始終覺得賺得不夠、存不了錢,記憶中的存款數字永遠比實際少,但必須付的帳單、稅金、每月支出卻永遠繳不完,你不禁開始懷疑,金錢制度到底是對生活的無情算計?還是對人生幸福的投資?

‧為什麼它國鈔票給人的感覺都像假鈔?歐元發行那年,為什麼歐洲人捐錢比較大方?                     
‧同個牌子的止痛藥,為什麼價錢打折讓消費者覺得藥效也打折?出遊時要喝的葡萄酒買貴了,卻還是覺得划算?          
.明知道養車很貴,為什麼人們仍覺得相對划算的計程車資是奢侈開銷?                            
‧出兩倍價錢買朋友剛買的抱枕,為什麼他明明會賺卻不肯賣?花錢請他幫個忙,你卻成為友誼破壞者?              
‧高價、中價和低價商品,為什麼選了中價位就是中了行銷陷阱?遇到買一送一,人們的大腦為什麼就會當機?          
‧為什麼領月薪的上班族比較不願意接以時薪計的臨時工作?為什麼紅利獎金反而會破壞受薪階級的工作熱枕?          
‧為什麼看房時,仲介總是要帶客戶多看同社區其他間永遠買不起的房子?花時間貨比三家後,回頭買第一家的商品划算嗎?     
‧為什麼談生意時要先報價才能掌握交易優勢?交易價格愈高,下一個拍賣品的利潤也愈高?                   
……為何大腦不再理性,面對「金錢」時認知就會有所偏差?

幽默的心理學家克勞蒂雅.哈蒙(Claudia Hammond)知道談錢很難為情,但透過心理學、生物學和神經科學最新研究,她向我們揭示了大腦和經濟生活之間迷人又發人深省的關係。她從紙幣的實體形式、大眾消費行為和金融信用制度中看到金錢如何改變我們的思維、感覺和行為,而金錢又如何具體影響商品定價、行銷策略、公共政策、慈善活動、樂透、投資、詐騙、偷竊等各層面經濟活動。她不僅引領我們看見大腦對金錢超乎尋常的關心、對貧窮的恐懼,也深入解釋社會愛錢風潮如何導致我們對窮人與富人、正直與不道德等求財情境的不同評價及誤解。

金錢使人擺脫以物易物社會,使得金融活動以難以想像的速度帶動現代物質生活的發展,但假若我們無法理解金錢加諸在身上的各種幻覺,滿腦只想著錢,反而會被錢控制大腦,對眼前危機失去判斷力,甚至失去改變自身困境的動力。哈蒙向我們展示「錢」如何透過實質硬幣紙鈔,甚至是看不見的帳戶、信用卡、電子錢包、支票來形塑整體社會制度和道德觀感。「錢」是什麼?我們該如何省錢?如何用錢?金錢不只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情感上的依托,在消除金錢迷思之際,本書最末章更提供理財秘訣,回應人們對經濟獨立的渴望,並提供了多面向的財務觀察與思考。

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

大甲媽祖遶境~3/24(五)第○天暨二日體驗營第一天


3/24(五)晚上11點是大甲媽祖遶境九天八夜的起駕,展開九天八夜的行程,我們一群人早上就從板橋火車站準備出發至大甲,先至鎮瀾宮參拜。我們的成員中有第一次參與、有參與二年、三年。除此之外,年齡分布極廣,有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也有二位是已經八十歲以上的長者。這麼跨年齡的團體,大家互動交流很有意思。


無論是否參與過大甲媽祖遶境,心情都像是第一次參加那麼興奮。有機會參與大甲媽祖遶境盛事,用走路、騎腳踏車、騎機車、開車等方式都很好。只是我覺得跟著媽祖(台灣的女神)走上一段,一天、兩天、三天都好,是最能深深感受這個活動的魅力所在。這也是我一直想辦體驗營的原因。

 平常這個時間的自強號是空蕩蕩的,在大甲媽祖遶境時,整車廂是滿滿的(要記得提前買票)。隨處可見拿著大甲媽祖令旗的人一起搭車,即使是不認識的人,因為媽祖的原因,大家的關係似乎變得更近了。


到了大甲車站,我們今天的成員全部到齊。看到大家臉上的笑容,就知道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大甲媽祖是3/24(五)晚上11點起駕,我們提早到當然要先來做一些功課,了解一些媽祖文化歷史背景,才能更了解這趟跟著媽祖去旅行的意義。第一站來到裕珍馨,裕珍馨最有名的就是奶油酥餅。光明旗鑑店門市的二樓有大甲三寶文化館,介紹大甲媽祖、奶油酥餅及藺草帽蓆。


一、大甲媽祖廟:即大甲鎮瀾宮,建於清治雍正十年(1730年),是大甲生活圈的信仰中心,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也帶動了大甲地區的繁榮。

二、大甲帽蓆:起源於雍正五年(1725年),日治時代更暢銷全台及日本、東南亞及歐美等地,帶動台灣編織工業產業化及國際化,也讓台灣曾享有「草編王國」美譽。


三、酥餅:原為大甲的訂婚喜餅之一。1983年,裕珍馨以天然奶油取代豬油,改良出新口味「奶油酥餅」。1988年,大甲鎮瀾宮建醮,隨信徒傳遍全台灣,而與大甲媽祖及大甲帽蓆並稱大甲三寶。

資料:維基百科


固定展示十六尊「媽祖一生故事木雕」、「大甲帽蓆編織場景」與「奶油酥餅的相關文物」,還會不定期的舉辦文化藝術展。



開放時間是週一至週日,每日10:0017:00,免費參觀。到大甲鎮瀾宮拜拜或是去買酥餅時,可以抽空至二樓看看展覽。


有許多要參與遶境者跟我們一樣提早就到了,在星期五的中午大甲鎮瀾宮附近就已經開始提供餐食(素),順帶一提,在祝壽大典之前,都需茹素以示誠心。為了環保,事先可以自己準備碗筷。找到適合的位置,享用善心人士提供的餐食。


用餐完,至大甲鎮瀾宮拜拜,並說明一些注意事項。包含:流程、拜拜的重點、觀察宮廟之美、集合時間…等。


令旗提前先準備,每個人一輩子只用一隻令旗。在元宵節過後,大甲鎮瀾宮就會販售,若當天才去買,就要排很長的隊伍,會很花時間的。



從早上開始,大甲鎮瀾宮就不斷有信眾來拜拜、祈福,越晚人越多。中午的時間只是人比較多,到了下午可能是想進來都進不來了。

媽祖的首席護駕──「千里眼」、「順風耳」兩位將軍。千里眼(左圖)將軍著綠色戰甲走在前方,順風耳(右圖)將軍著紅色戰甲走在後方,將軍是媽祖座前的護衛,自然祂身上的物品也是民眾喜愛的重點,其中以高錢(頭髮)和手錢為最。


在廣場陸續會有各宮廟陣頭輪流來祭拜。下午3點開始,全台各宮廟帶著七爺八爺、八家將、舞龍舞獅、花鼓陣…等不同特色陣頭,來現場體驗在地風味十足的嘉年華會。下一站要出發至金華山媽祖文物館,在路途上巧遇準備中的媽祖鑾轎,真是太幸運了。


金華山媽祖文物館在大甲區光明路119巷9號,門口就可以看到Q版的媽祖,創辦人董振雄先生是一位超級媽祖粉絲,將他一生跟隨大甲媽及湄洲媽祖的珍貴文物與大家分享。


進門後很貼心的在看板上歡迎我們的來臨,可以看到後面牆上許多不同地方媽祖廟的照片。



文物館從一樓至四樓,將我們所有人的行李放置在一樓,整個場面也蠻壯觀的。我們體驗營是二日,所以行李大多為後背包。若是要走全程的人,一定要用推車,才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文物館專業導覽人員介紹媽祖的故事、遶境的由來、如何祭拜媽祖…等,對於媽祖又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拍完大合照之後,就要開始走上一段媽祖之路。參與媽祖遶境用步行的人,一定要比媽祖提早出發。不然,很容易發生體力不支、無法休息,甚至是落後最後放棄的情況。有經驗的人,會估量一下自己走路的速度,以及超前進度。但也不能超前太多,脫離人群不但沒有物資的支持,而且也失去和大家一起走的樂趣。


從大甲市區開始走,旁邊兩側大多為樓房--店家或自住。


走到第一個橋--水尾橋,在大甲媽祖遶境扮演重要的角色。大甲鎮瀾宮媽祖3/24(五)深夜起駕,由水尾橋出城展開為期九天八夜遶境活動,有百萬煙火大甲溪畔施放。


太陽很大,做好防曬的工作很重要,愛美的成員一定把自己的臉全部包起來,墨鏡和大的口罩,很像是緋聞女主角。


路上可以看到有掛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進進香的車子,這是工作人員的車哦。


若真的走不動,有很貼心的香客服務車,隨招隨停。讓走路的人有一些休息和緩衝。


在走路過程中,發現了這台沐浴車,解決這九天八夜洗澡的問題,裡面有熱水,很特別的洗澡經驗,有機會一定要來體驗看看。


在整個媽祖遶境的路途上,有些人是選擇跟著媽祖走,有些人是選擇幫遶境的香客提供服務,最多是提供吃的(準備最好的來給香客),畢竟若沒有食糧就沒有體力繼續走下去,我遇過很特別的是前年遇到提供鞋子的(因為他本身就是賣鞋子),我還拿了一雙拖鞋,感恩。這提供的是手工芋圓、花生、紅豆湯,都是早上自己起來煮的,不僅是因為手工的非常好吃(來大甲一定要吃芋圓),而且有濃濃的人情味在裡面。還提供客製化的服務,要芋圓、花生、紅豆,還是綜合自己點。


除了點心,要吃一些有飽足感又容易攜帶的食物,粽子常常是首選。這個素粽吃起來Q又不膩,沒吃過那麼好的的素粽,有些食物在某些地方才吃得到,甚至想買都買不到呢。


走了一段時間,一邊是馬路,另一邊是稻田,景色與大甲市區就很不同。看過去一大片綠田田的,很舒服。


第一個休息站,是老闆在門口招呼邀請我們進來休息上廁所,我們也就不客氣的進來喝水休息,看來似乎大家的體力都還可以。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別為了一時的逞強,若讓腳受傷了,可能就必須終止活動, 甚至可以埋下陰影,就跟這個活動SAY BYE-BYE,若用漸進式的方式,至少還有機會一年一年參與下去。在還沒有狀況時,要好好的保養和適時休息。



我們團體成員的辨視方式是每人有一頂當年的媽祖帽。為何強調「當年」?每年大甲鎮瀾宮都會設計幾款媽祖帽,而且只有當年買得到,隔年就買不到了,也有人專門在收集每年帽子。我是當成紀念,那年參加完大甲媽祖遶境,那年整年就戴這頂帽子有保祐的意謂。今年是粉紅色的,男生、女生戴都很好看。


在走路的過程中,最有趣的莫過於跟不同香客的互動,右邊有兩位看起來已經走很多年的大哥(如何看出遶境的年資,從令旗就可以看得出來,令旗一輩子只會用一隻,所以看起來很新代表剛開始加入遶境的行列,若已經看起來老老舊舊的,那就代表很資深,有很多遶境的經驗了。)他們的推車裝備很有意思。引起成員們的注意。

用虛心的態度向他人請教,大家都是很願意分享自己的經驗。這位大哥自製推車的手把,符合自己的身高,在邊走邊推著推車時,會比較輕鬆。在遶境的過程中,觀察大家的裝備也是一大樂趣,為了要能完成遶境的行程,大家無不想盡辦法,讓自己的行李能夠符合自己的需求,能看出許多人的創意,有時候自己DIY的成果,很有成就感,也能成為別人效仿的對象。




這位大哥的經驗,在我們心中埋下種子,若明年要走更多天,我們要來用推車,就能用上這些好點子。 


在路上發送小點心生津止渴的良伴-檸檬乾,真的是各式各樣貼心的服務都有。


這些沿途分送食物或點心的人,都是很希望香客多拿一些。若香客自己比較不會拒絕,或不好意思的話,就會像家瑩姐一樣,明明只想拿一包檸檬乾,最後是拿了三包檸檬乾。秉持著不浪費食物的精神,拿的東西一定要吃光光。


走了今天安排的3/4的路程,其實,對於大家來說真的有點累了。腳酸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拉筋,平常運動學到的拉筋全部拿出來用,有拉大腿後側、股四頭肌、小腿…,這個畫面還真是有趣,哈。



水果是路途上補充水份和電解質的好朋友,多種類的水果讓大家挑大家選,已出現倦容的我們,又重新打起精神,邊吃東西邊走,比較不會累,只是不知會不會走路有變瘦,邊走邊吃又全部都吃回來了,應該不會,有運動還是消耗的比較快。


來到清水區,樓房分得很散,天色也漸漸暗了,稻田以及山丘讓我們知道快到目的地了。


慈雲宮,主祀神佛是觀音佛祖。台中市清水區慈雲宮緣起民國六十七年,一位吳姓士兵於屏東縣恆春鎮山海里執行軍中勤務時,在海邊無意間發現一尊破損神像,經由查證,此為十八羅漢之「進經尊者」也。該士兵祖父將羅漢尊者請回重修金身並恭奉家中,因羅漢尊者十分靈感,地方鄉民亦開始前來至羅漢尊者結緣,開啟了鄉民與宮中神明結緣的起始。民國六十九年,觀音佛祖及羅漢尊者開始扶鸞降駕救世,於是有慈雲宮的前身慈雲壇之成立。慈雲宮於民國七十五年動土興建,民國七十七年入火,由慈雲壇改為現今的慈雲宮。


進入慈雲宮拜拜並祈福,為自己最愛的家人祈求平安健康。


拿慈雲宮的平安符綁在令旗上,比較第一次綁或沒經驗者,通常兩人一起合作會比較容易,不然,就要請有經驗的幫忙綁。平安符也可以一整天都收集後,晚上再一起綁。


今日的體驗從板橋出發至大甲,參訪了大甲三寶文化館、金華山媽祖文物館,從大甲鎮瀾宮走至慈雲宮這一段路,晚上要好好休息,明天才有體力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