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

為什麼思考強者總愛「不知道」?:傑出商業家、藝術家與創新人士如何精通從不確定中找機會?

我們經常太相信既有知識框架,又太快提供答案、加深偏見。
  未來,將屬於能與複雜混沌共舞的好奇解決者,而不是老道專家。
  集合經濟、心理、科學、藝術各路大師證言:一本帶你「愛上不知道」、像福爾摩斯敢假設、像名導柏格曼懂摸索的思考探路書!
 
  承認「不知道」很丟臉嗎?我們該如何破解「不知道」的緊箍咒?
  「我不知道!」這句話所代表的含意是什麼?是承認失敗?還是一個探索全新未知的好機會?
 
  這是一個資訊透明的時代,也是令人有知識焦慮的年代。
  每個問題都期待能快速地找到答案,每個人也都失去如何與「不知道」面對自處的能力,我們到底如何能破解「不知道」的緊箍咒呢?
 
  我們總是以「自己知道」為傲與為樂,又常太輕易相信「他們知道」的專家名人。
 
  本書邀請你探索自己和「不知道」的關係,彙整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精彩故事。這些探索不知道的故事,以各種不同的視角呈現,包括藝術、科學、文學、心理學、創業精神、心靈和智慧傳統。故事中的人,有的掙扎於未知、處於邊界、發現從前不可能的事,也有的安於邊界的生活和工作。
 
  兩位作者得蘇澤與瑞納兩人擁有30多年的專業諮詢經驗,合作過的對象來自全球各地企業、非營利組織和公家機關。他們在哈佛甘迺迪學院的「領導發展的藝術和實踐」計畫中認識,並在各種不同領導領域和管理培育計畫中擔任諮詢、輔導、推動和訓練者。他們從各個面向討論「不知道」與創意間的價值,企圖一窺人類對未知的恐懼與排斥,進而探索我們如何與生活中無數個無法預料的「未知」共處,並能完全接受,向別人承認「自己不知道,或是沒有能力去預測並執行下一步」的因應做法。
 
  著有《黑天鵝效應》的暢銷作家和哲學家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曾指出,我們經常將知識視為「必須保護及捍衛的個人財產。這個裝飾品能夠讓我們提升權勢等級,所以我們認真看待所擁有的知識。」
 
  一般的商業組織則重視能力和專業,因而持續養大我們對知識的胃口。評估表現有具體的標準,直接影響升職、酬勞、紅利和其他獎勵。這些因素凸顯出一種信念,即我們能力越強就會變得更成功,我們爬得越高,就會得到更多的報酬。
 
  但知識的最大問題在於「它非常有用」。儘管它可能因此讓我們有所限制——矛盾地阻礙新的學習和成長,但我們仍會緊握著不放。
 
  20135月,瑞典教授羅斯林(Hans Rosling)要求一千名英國人參加一場有關人口成長的測驗。那些問題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例如:「根據聯合國專家估計,至2100年為止會有多少孩童?現今全球具有讀寫能力的成年人佔有多少比例?現今全球人口整體的平均壽命是多少?」
 
  羅斯林發現了一個驚人事實,受過大學教育的民意測驗專家並沒有答得比較好,有時候還比一般民眾更糟,包括他一些大學的教授同事。羅斯林的研究提供了一個關於世界的真相檢驗,其結果顯示,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該如何讓世界變得更好。他的研究也透露了我們有多麼依賴已經過時多年或甚至是數十年的成見。世界變化得如此快速,我們逐漸發現自己所知道或以為知道的事,已經不再適用或是錯誤的。
 
  我們今天在職場和世界面對的挑戰越來越複雜難解。我們遇到難以描述的曖昧問題,更別提要承擔和解決了。這個世界變得更反覆無常、更加不確定、更加難解和模糊不清。這個現象經常以首字母組合字VUCA形容:多變(Volatile)、不確定(Uncertain)、難解(Complex)和曖昧(Ambiguous)。這些不是新的概念,但加深了依賴所知事物的危險性。
 
  本書建議,我們應該以實驗探索──如電影名導柏格曼,及如小說中的人物「福爾摩斯」一樣,多從「不知道目的地」的心智開始,勇敢探索事情的本質、進而找出更純粹的答案、挑戰更極致的形式。
 
  本書也分享了許多「領導統御者應該學會與不知道共處」有關的案例,讓處於管理階層的人在面臨組織變動或是市場變化中,瞭解「從承認未知出發」,其實力量很巨大。例如:

  一家建築事務所的老將兼執行長挽救瀕臨破產的公司,使其變成全美最快速成長的公司。
  哥倫比亞一家小型工程公司的年營業額由400萬增加至5,600萬,他們丟掉守則規範,從控制轉為信任。
  一名工程師兼主廚花了三年時間複製當初因為一個錯誤發現的「黃金醬汁」。
  一家媒體公司副執行長藉由領導團隊面對未知,面對該行業的重要過渡時期。
 
  最終,本書主要在傳達一個重要的觀念,承認自己不知道並不可恥,不要因為自尊心及他人的期待而要偽裝自己知道,因為這樣會喪失許多探索未知及學習新事物的樂趣及機會,進而阻礙我們成長。
 
  當你懂得和「不知道」培養獨特的關係,我們可以在現代社會找到全新的生活、工作和成功方法,引導我們走向自我提升的人生範疇。同時,這有一套公式可循:

  FEAR→CURIOSITY→ANSWER→POSSIBILITY→KNOWING→LEARNING
  恐懼(製造)好奇標準答案(發現)可能性知道(找到)全新學習途徑

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

說服自己,就是最聰明的談判力: 哈佛頂尖談判專家最強效的溝通心理學

「如何才能說服別人?」

  「如何才能在談判中獲得滿意的結果?」
  「如何才能在溝通中避免與人發生衝突?」

  我們每天都需要與同事與主管、配偶與伴侶、客戶與顧客、孩子與家人進行無數次的溝通,當面對談判、對立、衝突或爭執時,我們常陷入敵對的「輸贏」心態中,導致無法心平氣和的解決問題。

  要達到有效溝通,最大的障礙並非對方有多難纏,或是必須學會各種讓人心服口服的說話術,擁有三十多年豐富談判經驗的哈佛頂尖談判專家威廉尤瑞從個人經歷與在全球調解衝突的專業談判中發現,我們往往才是自己最大的絆腳石。

  哈佛頂尖談判專家威廉尤瑞在書中提出一套改變自己內在的六大心法,讓我們學會達到自我認同,如此我們才能順利改變對外談判的遊戲規則。畢竟,要是我們不能先說服自己,又怎麼能期待說動別人呢?

  當我們愈有能力達到內心的自我認同,愈能避免不必要的衝突,提高事業成功的機率,同時獲得更深刻的內在滿足,圓滿自己與他人,創造共利的雙贏局面,乃至獲取整體大局勝利的三贏局面。
  
  從認同自己、認同人生,進而認同別人的六步驟

  【照顧自己,感受自己的感覺】──少點自責,多聽自己
  花時間聆聽並了解自己的需求,而非總是批評、打擊自己。
 
  【想好B計畫,此路不通就轉彎】──少怪別人,多靠自己
  建立能照顧自我需求的態度,而非總是怪罪或歸咎別人。
 
  【別拒絕人生,只要換個角度看待】──少點不足,多點知足
  學會感恩與快樂,而非總活在擔心匱乏的焦慮與恐懼中。
 
  【活在當下,接受就會帶來平靜】──放開煩憂,抓緊現在
  專注於現在,而非耗費心力後悔過去和擔憂未來。
 
  【尊重,是代價最低的讓步】──少點反擊,多點包容
  當對方難以相處時,仍要展現尊重和包容,而非以牙還牙,以暴制暴。
 
  【願意付出,你會獲得更多】──不爭輸贏,要爭都贏
  用「先給後拿」來創造「你贏我贏大家贏」的三贏局面,而非總是落入「非贏即輸」的陷阱。

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

隱形帝國:誰控制大數據,誰就控制你的世界

  科技又製造出一個怪物般的巨人,它是史上成本最低的監控機制,
  它能讓人類最美好的想像成真,也能製造你最無法承受的邪惡。

  我們正在走進一個「數據專制」的時代,擁有大數據的人,
  即同時擁有解釋權,而作為被大數據採樣與監看的你和我,
  可能連為自己說話的能力也沒有了。

  每天早上,當你把手機放到口袋後,你正允許電信公司隨時知道你身在何處,
  在哪裡工作、晚上喜歡待在哪裡、開車是否超速,又與誰同床共枕,
  而你甚至認為這是個好交易;

  你才剛悄悄繼承一筆龐大遺產,連身邊最親密的人都還不知道這個訊息,
  私人飛機、別墅、小島的廣告公司卻隨即找上門,或者出現在你所瀏覽的網頁廣告;

  你想買份保險,保險公司卻能夠立刻攤出你的脈搏和血壓數據、和藥品的網路搜尋紀錄,
  計算出你必須支付意想不到的高額保費;

  你即將獲得職涯重要升遷,政府卻拿著你數十年前的一則網路留言指控你叛國……

  ──歡迎來到大數據的世界,這裡沒有隱私,資料永不消失!

  有人認為內心坦蕩蕩的人,不須隱藏任何訊息;
  為了防堵恐怖攻擊,必須犧牲個人隱私。
  除非戳破這些謊言,否則美好的大數據時代永遠不會來臨……

  CNN譽為「全球最頂尖的密碼學家」布魯斯施奈爾(Bruce Schneier)提醒我們,隱形帝國正在入侵我們的生活:
  手機位置資料淪為政府編列黑名單的根據,只要我們曾出現在抗議地點附近,就會被認定有罪。
  美國國安局強制在我們的系統和軟體安插後門,這反而讓駭客發動網路攻擊更容易。
  你在家中全無隱私,你的一舉一動、一字一句全都被智慧家電傳回公司總部。
  你存在雲端儲存空間的資料不再屬於你,那間公司可以任意取用、刪除,甚至交給執法單位。
  搜尋引擎完全掌控你的喜好、弱點和健康狀況,用量身訂做的行銷廣告騙光你的積蓄。

  當企業用免費或便利的網路服務,換取你私密的通訊內容;
  當政府強索企業手中與你我有關的資料,還駭進網路系統和個人電腦,進行大規模監控;
  我們還要再沉溺在大數據的綺麗幻想當中嗎?
  這首哀悼人民隱私、自由與安全淪陷的悲歌,你聽見了嗎?

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障礙就是道路:改變認知,啟動意志,超越自我的行動三紀律

當面臨令人挫敗、沮喪的、棘手的甚至是讓人手足無措的困境時,我們會採取什麼行動?或是其他人會怎麼做?或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陷入壓力反應下的凍結狀態,明明危險當頭,卻什麼也沒做。這是種現狀偏誤,忍受痛苦比改變容易,我們只願選擇已知確定和熟悉的事情,不願選擇未知和陌生的事物。任何改變都意味著會喪失一些事物,因為我們天生害怕損失,因此,任何和現在不同的情況感覺起來都很糟。當我們安於現狀,而不願做更好的選擇,雖然節省我們的時間和精力,不用花心思去想,卻未必帶來最好的結果。

《障礙就是道路》中,舉了許多不同的例子讓我們思考,有些人在遭遇困境時,不但沒有動彈不得,更將讓人深陷泥沼的阻礙變成前進的助力。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災難中看到機會,即使在大家都恐慌的時刻保持冷靜。雅典演說家狄摩西尼面對不幸命運的時刻,透過採取行動提升自我鞭策能力。林肯終極一生都在與不斷打擊他的憂鬱症纏鬥,他真正的力量在於他的意志、不屈服於絕望的能力並且兼具幽默與嚴肅的能力。

我們在科技日異月新、物價上漲、壓力過大、競爭激烈的環境,更需要從逆境中成長、在矛盾中找出平衡,在混亂中茁狀。「克服阻礙」的三種關鍵分別是認知、行動和意志。認知是看待世界的角度和理解世界的方式。認知對我們的影響很大,當預期會有什麼影響,實際就會發生什麼影響。健康心理學家凱莉.麥高尼格在《輕鬆駕馭壓力》提到,如何看待壓力和回應壓力的方式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將左右壓力對我們的影響。重新改變認知就能擁抱壓力甚至改變壓力對我們的作用。還有研究顯示對老化持正面觀點的人,其壽命平均增加將近八年,一個人下老化的心態是預測其他重要的健康指標。因此,在某種思維模式啟動後就會引發目標、情緒還有思想,進而影響行為和作法,這些行動又影響了長期的結果。我們可以選擇如何看事情,我們轉變觀點或思維模式時,就能改變阻礙的樣貌。

行動很容易,但要正確的行動就沒那麼簡單。如何在我們被恐懼、焦慮不安、沮喪所綁架時,不讓最壞的念頭擊垮我們的信心,而是採取行動,欣然迎接障礙。想想愛迪生常常做實驗失敗的場景吧,他選擇拒絕放棄,不斷嘗試新的選項和新的可能性。事情很多都是困難的,最初幾次的嘗試失敗是很正常。更何況如同美國廢奴運動倡議者溫德爾.菲力普: 「什麼是失敗?不過是一種教育,不過是到達更好境地的第一步。」每一次的失敗都是一種回饋,用這種方式看待世界,正是逆轉障礙的關鍵方式,負面的事件有了正面的意義,令人失望的事情也成了學習的機會。

意志是內在的心靈堡壘。羅馬皇帝奧里略的《沉思錄》給我們的提醒,那擺脫了激情的心靈就是一座堡壘,因為再沒有什麼比這更安全的地方可以使他得到庇護。什麼是我們可以掌握改變的事情,什麼是不在我們掌握範園之內的事。是否能大富大貴,是否能成功、有名、擁有無上權力,這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的;但讓心靈除去錯誤意見、擺脫無窮的慾望這是在力量控制範圍內的。比起控制別人的行為按照我們的方式,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容易得多。我們可以思考、行動,但最終世界是無法預測的,會發生什麼的情況沒辦法事先得知,意志就成為關鍵的第三力量。對老羅斯福來說,人生就像是一座競技場,而他就是格鬥士。為了生存,就要強壯、堅韌、無懼、為一切做好準備。如同古希臘哲學家克里安西斯:「命運會引導那些接受它的人,阻礙那些抗拒它的人。」有時接受我們無力改變的事,就能有所改變。


當我們擁有這三種力量,首先看得清楚。接著,正確行動。最後,承擔並接受這世界的真實樣貌,我們就擁有逆轉障礙的工具,學習「將恐懼化為睿智,將痛苦化逼蛻變,將錯誤化為創新的計劃和投入事業的渴望」,這是一個正向迴圈,讓阻礙道路的,現在已經成為道路。曾經阻礙行動的,現在促成行動。雖然人生會給我們許多障礙,只要去轉變它,就會因為它讓我們變得更好。因此,未來我們面對困難,不再害怕,反而是感到興奮,更期待未知的未來。

2016年4月25日 星期一

貧窮、金錢、愛:用最少的資源達到最大成就,把創業精神當成改變世界的力量

「看到這麼多人用自己的力量脫離貧困,這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本書作者潔西卡.賈克莉

  「本書敘述了許多從沒有人說過的人性故事……,以全球觀點來思考創業精神,和商業在驅動世界更美好的力量中所扮演的角色。」──TOMS 創辦人兼捐鞋長(Chief Shoe Giver)《TOMS Shoes:穿一雙鞋,改變世界》(Start Something That Matters)作者布雷克.麥考斯基(Blake Mycoskie

  真正的幫助未必是施捨,而是給別人一個尊嚴、一個機會,
  讓他們靠自己的力量改變自己的未來,也讓世界開始改變。
  賈克莉的創舉,幫助了世界上眾多貧困但勤奮的創業家,
  也告訴了我們,有關毅力、創造力、堅忍,以及最重要的:創業精神。

  賈克莉從小就胸懷大志要幫助窮人,她完全沒有任何商業基礎知識或投資概念,卻在二十九歲這年,憑著一股熱情和勇氣創辦了世界第一個微型貸款網站Kiva,透過網路跟陌生人募集小額的資金,再把資金借給世界各地最需要幫助的勤奮創業家。

  賈克莉不斷推廣「資助別人創業以脫離貧困」的觀點,這個理念不僅讓她成為歐普拉脫口秀的節目嘉賓、TED演講的常客,也受邀擔任史丹佛大學的客座講師。她在書中暢談令人感動的創業家故事:像是一筆不大的資金讓烏干達的派屈克可以用腳下的泥土燒製泥磚創業;讓凱瑟琳得以到一百公里外的維多利亞湖邊,直接跟漁民購買鮮魚回到村子裡販售;讓坦尚尼亞的卜萊辛得以開一間歡迎每位顧客的小雜貨店;讓巴西里約的萊拉和琪卡自創了一家美髮沙龍等等。

  賈克莉相信,舉世最鼓舞人心的創業家並不是高科技創投,也並非一心一意以賺錢為己任的那些人。她也鼓勵讀者,把創業精神當成改變世界的力量,她分享自己只靠一台筆電和一個夢想創立Kiva的過程,也訴說全球各地以最少資源發揮最大績效的創業家故事。因為愛與信任,這個世界開始不一樣了。我們對於貧窮的看法,也終究不一樣了。


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

你的腦中充斥著過量資訊。你在電子郵件、臉書、簡訊和手頭工作之間疲憊不堪地折返,最後沮喪地發現,最重要的事情還是沒有做。
  
  你並不特殊。
  
  截止到2011年,美國人每天接收的資訊量是1986年的五倍,相當於175份報紙。一個美國家庭光是在客廳和兩間臥室裡,就有超過2,260項有形物品。至於每個人電腦裡的檔案,隨便就有三億萬萬兆位元的資訊量。光是想了解魷魚的腦神經系統所有知識,googlescholar上就有三萬篇論文……
  
  太多資訊、太多包袱、太多選擇。這就是現代人的生活寫照。然而,擁有更多資訊,反而會做出更差的選擇。此時我們卻以為,要解決問題,只能仰賴更多資訊。
  
  結果,超載資訊加重我們大腦的負荷,讓我們找不到東西、忘記重要會議,並且不斷分心在收發電子郵件、回簡訊和臉書等事情上,讓人筋疲力竭。過量的資訊和感覺輸入,造成我們龐大的精神耗損和負擔,不斷搶奪我的注意力,讓我們產生認知功能障礙,做出錯誤的決策。
  
  該如何不讓自己每天不只是被所見所聞牽著走,把重要時間集中在創意構思、正確決策上?
  該如何在這樣的資訊過載年代,在龐大訊息中做出正確直截的決定?

  本書作者丹尼爾.列維廷,加拿大蒙特婁麥基爾大學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行為神經科學、資訊科學學院和教育學院的特聘教授、暢銷作家,針對工作生活的各個領域,提出完美解藥。

  ×如何不再弄丟東西?如何重新組織你的辦公和家居生活?
  ×今日人們如何保持聯絡?如何組織你愈來愈龐大的社群?
  ×如何解決關於時間的迷思?而保留你的創意時間?
  ×當你的人生面臨存亡之際,如何最艱難的組織資訊,做出決定?
  ×如果你是商業人士,該如何創造價值?組織你的商業世界?
  
  本書不是一般的整理術,它是從神經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的最新研究出發,結合注意力、記憶分類等神經理論,提出解藥。
  
  作者認為,人類大腦演化的速度,遠遠跟不上資訊爆炸的速度,但若能將充塞在我們腦中的資訊取出,先讓它外部化,變得具體可見,就可以重新組織並加以管理。從而卸下腦中負擔、讓頭腦再次自由轉動!
  
  作者感慨,現代社會,一心多用。人們不斷分心,謀求完成上千個小小的成就所帶來的空洞獎賞和成就感,而不再透過持續專注的努力所帶來的龐大回報。這種工作模式與生活模式,所造成的損失甚至比吸食大麻更嚴重。如何改變?善用神經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知識,以及分類的科學,並且準備一個雜物抽屜,有意識地檢視自己生命中需要清理的區域,有系統的、積極的做整理。隨時檢查,持續專注於重要的食物。
  
  因此,在資訊氾濫的時代,重點不是避開眾多資訊,而是重新組織你自己的大腦。
  
  只要重新組織化後的大腦,才可以幫助你做時間管理、社群管理、在家庭生活和公司行為上做出正確、合理的決策。本書既有理論,又分析了大量和我們的工作、生活、決策相關的實例,讀來鞭闢入理,趣味橫生。

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

一支手機的商業啟示:從發展史透析環保、隱私、人權議題,迎接供應鏈全球新革命

這是一場隱私、人權、環保、商業競爭的角力戰,
  本書從第一支手機發展談起,探討產業發展興衰,
  以及血汗工廠、垃圾公害、商業陷阱等伴隨而來的隱憂,
  揭開「智慧」表象下不為人知的商業啟示!

  身為《商業週刊》與《富比世》特約記者、行動通訊產業票選「智慧型通訊裝置最權威的人士」,作者伊莉莎白.沃伊克從手機產業發展為起點,逐一點破製造商競爭、行動網路變革、隱私安全、環保與勞工權益的真相,完整呈現帶動智慧行動產業全球革命的關鍵議題!

  生活必需品除了食物與水,更多了「手機」

  智慧型手機是現代人最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之一,它已經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光是2013年,手機大廠就出貨超過十億支智慧型手機。品牌知名度、日新月異的應用程式、強大的多媒體功能,使手機產業在短短十年間就將桌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遠拋在後,成為利潤最高的新興產業。而智慧型手機背後的生產履歷可不簡單,每個細小環節都牽動著不為人知的產業經濟命脈與競爭,也反映出消費與供應鏈的微妙關係。

  不可或缺的智慧型手機背後,隱藏哪些不為人知的關鍵議題?

  ●iPhoneSamsung為何能在十年內,成為智慧型手機的兩大霸主?
  市占率最高的iPhoneSamsung,已是競爭已久的老對手,這兩家製造商的角力也象徵不同領域的競爭:產品、作業系統(iOSAndroidWidows Phone)、平臺(App StorePlay Market);這樣的競爭更牽動相關產業的興衰,並可從中看見一場手機產業的無聲戰爭。

  平均兩年就汰換手機的消費習慣,造成廢棄電子垃圾公害
  0元手機與綁約方案看似是讓消費者以最優惠的方式換新機,其實是手機供應商與電信業者共同策畫的商業陷阱;消費者淘汰的手機每年形成超過五千萬噸的電子垃圾,其中更會釋出有害人體的氣體及污染環境的金屬。如何降低電子垃圾的數量,成為刻不容緩的環保議題。

  使用APP或連結免費網路,其實是主動洩漏你的個資?
  當你開心地玩著手機遊戲的同時,也是把你目前的位置透露給了遊戲開發商。許多應用程式以相同方式取得更多的用戶資訊,免費Wi-Fi也讓商家得以監控使用者在店內的相關資訊。在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同時,用戶的隱私安全由誰把關?最佳的解決方式是政府願意以更周全的法律與嚴謹的執法系統,為個人隱私把守最後一道防線。

  智慧手機的高需求量下,產業底層的勞工是否還保有尊嚴與基本生存權利?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預估,2016年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高達15.6億支。為能應付如此驚人的市場需求,無論是用於製造電子零組件的「衝突礦石」以及基層人力的需求皆大增。然而供應端為能提高利潤,不斷利用加班、低薪來壓榨勞工,形成「血汗工廠」;衝突礦石更使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內戰升級為資源之爭,無數孩童淪為採礦童工。當我們拿著時尚的新機時,怎能忽視它背後低吟的血淚悲歌?

  本書不單從不同層面剖析智慧手機,作者更期待用宏觀的角度,帶領讀者在由手機大廠壟斷、供應商緊抓利益的產業市場中,重新發現足以興起產業生態鏈革命的關鍵鑰匙!

2016年4月18日 星期一

不反應的練習》這樣思考,輕鬆消除所有煩惱

活在世上,什麼遭遇都有,心中難免常苦於「人生真是一點也不輕鬆」。

  但這些日常煩惱卻是有辦法明智克服的。

  其實所有煩惱都起於「某一件事」。只要明白這一點,再加以「正確思考」,任何煩惱一定都能消除。這就是本書所要傳達給大家的。

  究竟,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謂的「煩惱」是什麼?
  
  總是迫於生活的追趕,內心無法從容。
  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想到未來就會感覺不安。
  厭惡之事、不幸的遭遇、反覆的失敗,導致情緒低落。
  與同事個性不合。人際關係帶來壓力。
  
  乍看之下,似乎全是單憑自己一個人無以解決,需要花費時間處理的問題。
  
  但事實上未必如此。
  
  因為這些煩惱都是從「內心反應」而起。
  
  說到「內心反應」,有多少人能馬上靈光一閃,有所意會?其實,若說日常生活都是由「內心反應」所構成,也不為過。
  
  例如,上午通勤尖鋒時間對「每天擠擠擠」覺得厭煩,這是導致內心鬱悶的「反應」。對他人欠缺體貼感到不快,這是形成怒氣的「反應」。在重要場合,「我說不定會失敗⋯⋯」的負面想法油然而生,這是造成不安和緊張的「反應」。
  
  與人碰面時、工作中,或甚至是走在路上,內心時時刻刻都在「反應」。
  
  平時的焦躁、情緒低落,對未來的不安和壓力、失敗後的痛苦懊悔,種種「煩惱」緣此而生。
  
  也就是說,煩惱開始時,一定「內心有所反應」,讓心理發生變化。這就是製造出煩惱的「那一件事」。
  
  既然如此,有一個方法能夠根本解決所有的煩惱,也就是——「不要作無謂的反應」。
  
  請想想看,如果不再產生無謂的反應,人生會變得多麼輕鬆愉快?
  
  沒有這些無謂反應,就不再猶豫不決、不再生氣發怒、不再感到壓力、在眾人面前不再緊張、回顧過去不再後悔、對未來不再覺得不安——「人生終於得到解救」,不是嗎?內心變得輕鬆,如此一來,一定能更接近幸福。
  
  或許有人會誤解,但我所說的「不反應」,並非強行忍耐、漠視一切或毫不關心,而是指從一開始就不要有徒增煩惱的無謂反應。一旦出現憤怒、不安或「責怪自己」的負面情緒,就應立即重新整理心情,或將反應消除。

  你曾因為不必要的無謂反應,遭遇過多麼重大的失敗,產生過多大的煩惱?

  就從現在開始,邁向「不作無謂反應」的生活吧!

  教導我們「不反應練習」的,是古代印度的得道智者——佛陀。

  佛陀的教誨,指的是「藉停止內心無謂反應,來消除所有煩惱和痛苦的方法」。內容大略分為兩部分:
  
  (1)觀察內心反應
  (2)合理思考
  
  所謂「觀察內心反應」,是指大家熟悉的「坐禪」,以及最近經常聽到的「正念」或「內觀冥想」。奇妙的是,細細覺察心的反應和心的作用,雜亂的內心就能平靜下來。這是化解壓力和轉換心情的最佳方法。請務必詳閱【第一章】。

  其次,「合理思考」則是指為達到「目的」,有條理地思考。透過這本書,我們的目的是「不作無謂反應」「不徒增煩惱」。遵循佛陀的教誨,充分學習和思考這些對任何人而言都非常重要的課題:
  
  不作多餘的判斷。無論何時,都不否定自己【第二章】
  不受不滿或壓力等「負面感情」之苦【第三章】
  不在意他人的目光,過自己的生活【第四章】
  改掉過度拘泥於勝負優劣的性格【第五章】
  從現在開始,發自內心接納自己的人生【最終章】
  
  本書的特色就是直接從「原始佛教」(南傳佛教)的教誨中,學習消除煩惱的「佛陀思考法」。所謂原始佛教,是兩千五百年前印度的佛陀所提倡的最古老教義。書中將佛陀充滿智慧的話語,以簡單易懂的語言翻譯,並豐富地加以介紹。

  原始佛教與許多人會聯想到「佛教用語」的宗教內容完全不同,充滿了適用於現代且合乎理性的實用「思考法」。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運用。

  毋須再受煩惱所困。每天向佛陀學習:「無論在什麼狀況下,都不輕率反應」「煩惱要正確思考和解決」。這是能為我們的人生帶來平靜、滿足、幸福,應銘記在心的關鍵要點。讓我們開始練習吧!


2016年4月8日 星期五

下流老人:即使月薪5萬,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

 *「下流老人」是日本最新出現的一個名詞,「下流」,指的是在社會底層,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人,下流老人,就是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日本近年來出現了大量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而且未來會只增不減,因此出現了這個名詞。

  台灣將在二年後邁入高齡社會、十年內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速度世界第一。

  十年內台灣每3.6人就要扶養一個老人,對比二十年前每10.3人扶養一個老人,社會的扶養壓力沉重了許多。

  年金制度即將崩壞、長期照護缺乏人力、高齡醫療缺乏品質、照護條件日益提高、老人居住困難……這些都是我們即將面對的景象。

  【老年生活的實況】
  銀髮不是人生第二春,退休也不是你所想的只需含飴弄孫。
  老後景況更可能是:
  健康只是一種願望,不會是實況。
  老後可由子女奉養。但實情是,子女可能連自己都養不起。
  若是需要照護,就住進安養院度過餘生。但屆時安養院可能一般人根本住不起。
  只要現在有一般水準的薪水,退休金便可保老年無虞。但資產可能變成負債,你現在賺的錢根本不夠餘生使用。
  老年生活和你想的絶對不一樣,即使你自認為是中產階級,你的未來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

  【怎樣的人可能成為下流老人?】
  即使你年收已達平均水準,只要發生下列狀況,就很可能變成下流老人
  因當事人生病或發生事故,需花費高額醫療費。
  無法住進高齡者看護設施。
  孩子是「窮忙族」或「繭居族」等啃老族,靠父母供養。
  熟年離婚。
  罹患失智症,身邊也沒有可依賴的家人。

  【為什麼我們會老後貧窮?】
  社會高齡化、經濟成長停滯、青年就業情況不佳、醫療與照護成本逐年提高,未婚、非正職者增多,都讓我們步向貧窮。
  台灣失智症人口每天增加四十人,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擁有許多人想像中的「安穩老後」。
  曾經和高齡的父母同住的人,對自己的老後生活容易抱持相同的想像。但是,我們已經慢慢失去老後和子女一起生活這個選項。
  傳統的社會福利模式已經到達極限,往後可能還會製造出更多可能變成貧窮老人的高齡者。

  【為了避免成為下流老人我們能做什麼事?】
  瞭解社會保障制度
  及早為可能的醫療和照護需要做準備
  培養放下自尊的心態
  盡量多存錢
  盡可能參與地區的社會活動
  培養受援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美好的願景可能只是願景,背後的真相讓人意想不到。

  當社會上的貧窮老人愈來愈多,社會負擔就會愈來愈大,只有及早預防貧窮老人出現,才不致於整個社會一起向下沉淪。

  身為中產階級只是我們的幻想,在高齡者的照護和貧窮問題再也無法分割的往後,如何防止老後貧窮,是我們人人都該思考的問題。

  本書層層剝繭,從實際的老年生活面貌、應採取的對應政策,到個人如何自救,提出完整且實際的思索與方案。

2016年4月6日 星期三

社會為何對年輕人冷酷無情:青貧浪潮與家庭崩壞,向下流動的社會來臨!



低薪資,低成就――養不活自己、結不了婚、不敢生小孩、買不起房
  高負債,高風險――背學貸、負國債、一胎化、物價飆漲、年金制度扭曲
  無欲無求,不敢奢求――草食族、飛特族、繭居族、單身寄生族

  「青貧浪潮」席捲世界,年輕人為何被社會集體劣退?

  亞洲國家中最高度發展的日本,已然示現世代結構崩壞對社會造成的龐大衝擊。本作者山田昌弘為日本著名社會學者,針對當今日本年輕人為何成為社會的弱勢族群,提出社會為何對年輕人冷酷無情的大哉問,認為這是一群被國家集體棄養的世代。

  山田昌弘由家庭社會學角度深入剖析,諸如親子關係、職場環境、婚姻市場、非典型家庭等變遷,何以將整個世代的年輕人集體推至「向下流動」的社會險坡?而如此大規模的階級土石流,又將如何損及整體經濟發展,乃至國力興衰。

  在正常的社會人口結構中,青年世代應是經濟強勢的一群,亦是社會的中流砥柱,是故政府社福政策,主要著眼於高齡族群的福利。然而,當高齡化社會的趨勢已不可逆,資源分配就有重新檢討的必要。

  然而,當龐大的戰後嬰兒潮集體屆齡退休,照顧高齡者已成為政府沉重的負荷,各項政府基金紛紛瀕臨破產,國家財務岌岌可危。而理當逐步成為中堅份子的青年世代,卻在初出校門即背負學貸、國債,被迫進入低薪、低成就、低晉升機會的惡劣勞動環境,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冷漠對待,淪為政府無暇顧及的新型態社會弱勢。

  當收入不足以養活自己,連帶影響青年結婚成家的意願,壓制了生育率,導致新生兒人口急速下降,不僅動搖勞動人口比例,一旦人口紅利消失(台灣人口紅利自二一四年已開始下降,預估二二一年將反轉為負),整體經濟將進入漫長的衰退期,首當其衝的,就是前途茫茫的青年世代。

  本書並非要挑起世代對立,相反地,作者希望透過社會學分析提供實際的建議,幫助消弭社會差距,實現世代正義,最終推動成熟健全的社會――一個對每個世代都友善的社會。

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為什麼思考強者總愛「不知道」?》過度自信的遮眼罩

「過度自信的專業人員由衷相信他們具有專業,表現得像專家,看起來像專家。你不得不努力提醒自己他們可能被幻想控制了。」──心理學家康納曼(Daniel Kahneman
 
羅伯斯比爾(Maximilien de Robespierre)、洛瓦諾(Galileo Lovano)、羅倫佐(Bonnie PrinceLorenzo)、傷膝骨(Wounded Knee)、雪達克女王(Queen Shaddock)、畢馬龍(Pygmalion)、墨菲的最後一程(Murphy’sLast Ride),浮士德博士(Doctor Faustus)。你認得其中任何名稱嗎?
 
加州大學哈斯商業學院安德森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學期一開始交給243MBA學生這些歷史名稱和事件。這些學生必須確認他們知道或認得的名單。研究人員在真實名稱中混合捏造的名稱,例如洛瓦諾、羅倫佐、雪達克女王和墨菲的最後一程(你知道的,不是嗎?)。選擇最多捏造名稱的學生被認為是最過份自信的人,因為他們相信他們比實際上更有知識。

該學期結束後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那些同樣過度自信的人,在其團體中也會成就最高的社會地位。他們在同儕中頗受敬重、往往獲得更多讚美和聆聽,並且更能影響團體的決定。安德森指出,團體成員不認為地位高的同儕過份自信。他們僅認為非常出色,所以那些人的過度自信看起來不是傲慢或自戀,只是象徵一種美好本質。
 
所謂實際務實的信心是基於對自己能力的了解,是能否在這世上生存並成功的重大關鍵。缺乏務實的自信會導致自卑、職場表現不佳、人際關係不好,並且對我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造成負面的影響。反之,進一步審視安德森的研究發現,真正自信的人往往在自己所選的領域上擁有成功和成就,包括工作被錄取、升職、贏得大筆交易或爭取到大客戶。
 
務實的自信不會讓我們陷入麻煩,但它的夥伴,過度自信則會。過度自信是一種偏見,我們過於正面、錯誤看待和評估我們的判斷和能力。50多年來的研究顯示人類有個不可思議的毛病,他們認為自己幾乎在各方面「高於一般水準」。比方說,摩托車騎士相信他們比一般騎士更不容易發生事故,而企業領導者相信,他們的公司比起同行的一般公司成功的機會更大。這次研究也顯示,94%的大學教授,認為他們能夠勝任高於一般水準的工作,外科實習醫生診斷X光片結果時也太過於自信,而臨床心理醫師也認為自己預測無誤的可能性很高。雖然過度自信有這麼多缺點,但由於龐大的社會效益還是非常普遍,比方說,在政治圈已經證實,如果選民覺得自信的政治人物更值得信賴,那麼候選人會明白為了贏得選戰,他們必須表現得比對手更有信心。
 
從事仰賴知識和專業累積的職業必須謹慎小心,別因為過度自信和非常需要你們提供建議的人的高度期望而誤入陷阱。赫拉克里特斯(Heraclitus)的話雖然超過二千五百年,今天看來依然是真理:「雖然我們需要道理讓已知事物普及,世人依然把專家的廢話當成一種智慧形式。」


英特爾公司(Intel)執行長葛洛夫(Andy Grove)在1995年被診斷出前列腺癌,他對醫生直接而明確的建議──手術是對他最好的治療方案,感到非常失望。被他的自傳作家泰德洛(Richard S Tedlow)暱稱為「讓我們為自己著想的葛洛夫」,沒有將醫生的建議當真。在1950年代從匈牙利移民至美國,過去在納粹和共產黨下求生存的他,決心找到最適合他的癌症治療方法。他對自己的疾病展開大規模研究,很快發現取代手術的方案。他發現的是現成的數據,但沒有一個醫生跟他提過,或建議他認真考慮。醫生的狹隘心態讓他大感震驚,於是葛洛夫選擇了一種另類療法稱為「雷射接種」。
 
葛洛夫請問執行此療程的醫師,如果他自己處於這種情況會怎麼做?醫生說他很可能會動手術。接著他對著驚訝的葛洛夫繼續解釋:「你也知道,所有這些醫學訓練,都已在我們心中潛移默化,前列腺癌的標準做法是手術。我想那至今仍影響我的思維。」
 
葛洛夫在1996年於《財星》雜誌發表文章《戰勝前列腺癌》(Taking on Prostrate Cancer),他想起史戴米博士(Dr Thomas AStamey)的話,身為當時史丹福大學的泌尿科負責人,他解釋了醫學專業面對的挑戰:
 
……面對超乎我們理解的嚴重疾病時,『我們每個人』都會變得像小孩一樣害怕,還要找人告訴我們怎麼做。外科醫生必須義不容辭提供前列腺癌患者選擇方案,且不能加入個人的偏見,而偏見可能或可能不是根據最客觀的資訊而來。要實現這個理想,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事實上,能夠讓世人成為專家、在個人領域上貢獻所學的深入知識和研究的具體重點,正好也可能會限制他們的視野。在專業領域方面受到肯定,並且因為專長受到表揚的人,通常沒有誘因讓他們看待該領域以外的事物。他們越專業,眼界就變得更狹窄。專家往往過度投入已知事物,以致於無法質疑已知事物或是承認他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