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3日 星期六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關於變老這件事

 要為老化去病理化(depathologize),首先必須分辨抵制年齡歧視(對年齡具有刻版印象或者歧視某年齡層的人)和拒絕老化之間的差別:前者為我們開拓一條康莊的大道、讓我們可以一路發展成長,後者則是關上大門、使自己陷入無限輪迴,不斷嘗試挽救不可逆的反應。

  再來,我們還需了解到自己如同女作家瑪格麗特格萊特(Margaret Morganroth Gullette)所說的「被文化給變老了」。西方文化經常將老化視為一種生物醫學的行為、一種生理的狀況;人類當然都是生物沒錯,身體的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啟動或停止某些機能,但文化同樣也會改變我們如何變老、如何面對待年齡增長,影響甚至比自然機制更大。

  很多人認為年紀越大生活越貧困,老年人生只會因此日趨乏味單調。但其實,愈是大力宣揚這第三種變老的方式、擁抱老化、將其視為終身旅程,大家愈是能夠認識到年紀大不用和貧窮劃上等號──那只是社會和政策忽視、蔑視老人和老化的結果,不論幾歲,每一個人的人都能夠擊退這種錯誤觀念。

  我將利用接下來的章節敘述老化如何作為一種終身演進的過程、我們為什麼該擁抱年齡的增長,並且利用吉娜和她的父母作為例子說明我們有多麼受制於對老化的恐懼。接著,我將舉幾個全心擁抱老化的例子,探討大家如何跟隨這些人的腳步,再來譜出歷史和文化上人類如何發展面對老化的態度,證明年齡隔離主義受到的挑戰。我將用一整個章節探討性別之間看待老化的不同方式,以及最近發展出來的男性自我檢視。接著,按照猶太智者拉比札爾曼莎克特薩羅米(Zalman Schachter-Shalomi)的說法,「死亡並不是宇宙生成的錯誤」,說明從小開始接觸老化概念其實可以減緩我們對衰老的恐懼。死亡因此變成「生命之弧」的最後一部分,讓我們將生活經驗串成一個有意義的連結。

  「年紀總讓我們措手不及」歌德(Goethe)說。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簡直不敢相信,站在鏡前的自己「已經四十歲了」。格洛麗亞
斯泰納姆(Gloria Steinem)發現「一早起來,有一個七十歲女人躺在我的床上。」(有趣的是這句話比起她說的下一句話更知名,她告訴記者,她的確看起不像四十歲,「四十歲的人就是我這樣子。」)老年人最常否定的就是年紀增長的過程,他們常說「我不覺得老啊,我還是十八歲」──或者八歲、二十八歲、三十八歲、四十八歲、五十八歲──過去的年歲沒有平白消失,反而像是年輪一樣刻在我們身上。隨著年齡的增長,無論身體經歷什麼樣的物理限制,我們並不需要放棄自己的興趣、熱情、嗜好與感觸;人類不會都突然一躍成為一模一樣的「老人」、從前所有的生活痕跡都被一筆勾銷;生活的熱情不會因為喪親之痛或者我們一路上遇到的悲傷而消失──變老沒有那麼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