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

行為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



繼傳奇暢銷書《思考的藝術》後,再度問鼎各大排行榜,德國亞馬遜思考類、社會學習類、大眾心理類TOP1!《明鏡週刊》聲勢不墜!全德最受矚目的作家,無數讀者殷切期待的最新力作

為什麼硬給個爛理由,也可以是理由?為什麼「最後的機會」總是讓人失去理智?如何不費吹灰之力,就交出亮眼的成績單?為什麼危機極少成為轉機?為什麼你偶爾該分散注意力?原來我們習慣拿「新」東西取代「好」東西……你其實不必熟練太多投機取巧的計謀,不必囫圇吞下生硬難懂的新觀念,更不必過度作為你需要的,只是少笨一點!

教宗問米開朗基羅:「請告訴我成為天才的祕密,你如何創造出大衛像這個傑作中的傑作?」 米開朗基羅說:「很簡單,我拿掉不屬於大衛的一切。」 老實說,我們不是很確定自己是怎麼成功的,也不清楚幸福是怎麼來的;但是,我們肯定知道什麼會破壞成功或幸福。這個道理儘管很簡單,卻非常重要:否定的智慧(不要做什麼的陰性建議)比肯定的智慧(要做什麼的陽性建議)更有用。

所謂陽性建議就是教人「去做什麼事」、「什麼是好的」或「如何成功」;而陰性建議則是教人「不要做什麼事」「什麼是不好的」或「如何避免失敗」。 誠如米開朗基羅所言,清晰的思考和聰明的行為,就是不要想大衛是什麼,而要想大衛不是什麼,然後全數去除。應用在實際例子上,就是擺脫所有思考和行為的錯誤,更好的思考和行為就會自然產生。

希臘人、羅馬人和中世紀的思想家將這個方法稱為「否定之路」(Via Negativa)。單從字面上來看,這個字代表否定的方法、放棄、揚棄、削減的意思。神學首先運用否定之路的概念,指出我們無法說出神是什麼,只能說出神不是什麼。應用到現代,則是我們說不上來怎麼成功的,只能說阻止或破壞成功的因素是什麼。再多的我們就不必知道了。

身為公司創辦人和企業家,我曾經掉到各種思考陷阱裡。所幸我總是能夠一一擺脫。但是,即便現在我對醫師、董監事會、經理人、銀行家、政治家或政府官員演講時,我依然和他們有著一樣的感受。我有種彷彿與聽眾坐在同一條船上的感覺,努力划過生命的暴流,不被生命的漩渦吞噬。理論家對否定之路搜腸刮肚,而實踐家卻是再熟悉不過了。傳奇投資者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提到自己與合夥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時說:「我們學到的不是如何解決生意上的難題,我們只學到要避開它們。」否定之路。 

一般投資理財書籍和坊間投資理財課程,都在教導「要投資什麼金融商品或投資標的」、「什麼時候要買進或賣出」、「要採用什麼投資策略」、「怎樣才能獲利」…等內容。相較之下,WHF投資心理學書院的教學內容顯得獨樹一格,我們總是強調「不要買哪些金融產品」、「不要在什麼時候買進或賣出」、「不要相信哪些投資策略」、「如何避免虧損」…等內容。一言以蔽之,坊間投資理財講師專注於「陽性建議」,我們則專注於「陰性建議」。

在簡單的人造情境裡(例如學校),陽性建議和陰性建議的分別不大(例如要用功讀書和不要浪費時間看電視),而且陽性建議往往更具體、更容易執行,且更有成效;但在面對真實的複雜系統時(例如股市、人際互動),遇到的難題通常沒有正確答案,號稱具體有效的陽性建議,通常只是江湖郎中的把戲,我們真正需要的是遵守陰性建議,並漸進調適自己的作法。

為什麼說陽性建議是江湖郎中騙人的把戲呢?因為在資本主義市場中,只會有人叫你「買」,不會有人叫你「不要買」,叫你買的人一定是有利可圖,而叫你不要買的人不但無利可圖,還會得罪要賣你產品的小學同學、朋友、表哥、阿姨之類的,說不定還會因為擋人財路,給自己惹上一堆麻煩。

例如財經節目「理想路75號」的主持人,有次主持到一半突然佛心來的,竟脫口說出「保險不好,她自己一張都沒買」的真相,結果無知的觀眾和網友群起攻擊、大聲撻伐,該名主持人最後不得已只好公開說謊(道歉),以平息眾怒。另外,一向以看空房市、譴責房地產炒作聞名政大張金鶚教授,也因其言論屢遭受建商、房仲及投資客的恐嚇威脅。

懂得投資市場真相的人,只會提供真正有助於投資人的陰性建議,無奈豬玀不識明珠,一般投資人只想尋求看似具體可行的陽性建議,殊不知在接受陽性建議的同時,已經成為金融產業的俎上肉、準備任人宰割了。

不論是在私領域、工作上或政策的制訂過程中,如果我們能避免嚴重的思考錯誤,就可以來個量子跳躍,找到我們要的幸福。總而言之,我們不需要不必要的狡黠、不需要新的點子,也不必太亢奮;我們只要別那麼笨就好了。否定之路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結果,米開朗基羅已經認識到這一點,而在他之前的亞里斯多德亦是如此,他說:「智者的目標不是獲得幸福,而是要避免不幸。」現在,你可以決定是否加入智者的行列。

【課程資訊】
投資理財心理學三重社區大學(102年秋季班)
時間:2013/9/11-2014/1/8 每周三晚上19:00 21:30
地點:【光榮校區】光榮國小內(三重區介壽路32號)
主題:投資理財心理學
上課費用:3480(不含報名費)

上課說明及報名網址:


以上部份摘自《行為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周舜欽部落格

2013年6月29日 星期六

隨機法則:左右你我的命運和機會》醉漢走路



從學業、事業、到生活大小事,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疑問:
兩篇差不多的作文,為什麼其中一篇的分數比較高?
為什麼某支葡萄酒在A雜誌評鑑為五顆星,在B雜誌卻評為年度最差?
為什麼比爾蓋茲能成功,史蒂芬金的小說會暢銷,布魯斯威利可一炮而紅?
績效能提升,投資能賺錢,電影會賣座,書會暢銷,有多少是出於運氣?

現實世界發生的許多事,相當程度上受到隨機因素的影響,充滿各種出乎意料的事件;隱藏在許多事情表象底下的,其實是隨機性的法則,而不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因果定律。

幾年前,有個人中了西班牙的樂透大獎,他的彩券末兩碼數字是48。得意之餘,他透露挑中這個號碼的理由。「我連續7天夢到7這個數字,而7乘以7就是48,」他這麼說。

九九乘法表背得滾瓜爛熟的人,對這傢伙所犯的錯誤,不免嗤之以鼻,但是我們每個人不也都會創造出獨特的世界觀,用來過濾、處理自己的認知,從日常生活的資訊汪洋之中,提煉出意涵。我們也常常犯下錯誤,或許不如那個西班牙人那麼明顯,卻是同樣的重大。

 對資訊的錯誤詮釋,造成了許多負面的結果,有些嚴重,有些輕微。例如,醫生和病人常常都會對藥物效力或醫學檢驗的數據,有錯誤的詮釋;父母、老師及學生誤解了重大考試(如學力測驗)的重要性,而品酒家對葡萄酒的等級劃分也犯有相同錯誤;投資人根據基金過往表現,做出無效的推論。

體育界已經發展成一種文化,(憑直覺)常把一支球隊的成敗主要歸因於教練的能力,因此,如果球隊輸球,教練往往就被換掉。但是數學上的分析卻顯示,平均而言,在主要的體育項目中,換教練並不影響團隊的表現。

類似的現象也出現在企業界。執行長被認為是影響企業存亡的超人,但是一次又一次,不管在柯達、朗訊、全錄或其他公司,都證明這種超能力不過是幻覺。要抗拒直覺的洪流是件困難的事。人的心智生來就是要為每件事情的發生找個理由,因此很難接受由不相干的隨機因素造成的影響。

於是,第一步就是要認知到,有時候成功或失敗並不是出於特別偉大的技巧或是特別的無能,而是經濟學家阿爾奇安(Armen Alchian)所說的「偶然的狀況」。隨機過程是自然界的基本原理,在我們生活中更是隨處可見,但是大多數人並不了解,也很少想到這些過程。《隨機法則》這本書可以讓你檢視自己的盲點,你會更明白隨機、機運是怎麼一回事,重新思考「機會、命運、偶然、必然」的意義,更深度思索各種決策與結論,看穿表象,看清真相。

以上部份摘自《隨機法則:左右你我的命運和機會》

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認清自己,看懂他人



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際遇中,潛意識的作用似乎無足輕重。然而它卻是意識思考近乎無形的根。--榮格(Carl Jung

每個人都有豐富而活躍的潛意識世界,它與意識思考和感覺平行運作。潛意識對意識影響深遠,直到現在,我們才開始能以比較精確的方式,測量潛意識的運作。

榮格曾寫道:「我們的意識會忽視一些特定事件,可以說這些事件埋藏在意識之下,它們的確發生過,但被吞入潛意識中。」英文「潛意識」(subliminal)一詞的拉丁字源意思是「界線之下」。心理學家用這個詞彙形容意識之下發生的事。廣義的潛意識作用──潛意識如何作用,對我們又有何影響。

若想真正了解人類經驗,就必須先了解人類的意識自我和潛意識自我,以及兩者間的交互作用。潛意識大腦是無形的,但深深影響了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意識體驗,包括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方式、為日常瑣事賦予的意義、臨機應變的能力(有時甚至攸關生死),以及這些直覺經驗共同造就出的行為。

我一向公平     (潛意識:要照顧自己人)
這爆米花不錯吃   (潛意識:免費的最美味)
這種清潔劑效果好  (潛意識:包裝真好看)
我要投票給這個好人 (潛意識:他好帥!)
我明明記得……   (潛意識:才怪!)

探索潛意識,才能認清自己,看懂他人
潛意識如何控制我們的行為?暢銷科普作家曼羅迪諾進行的研究讓我們大開眼界。例如我們常誤解我們與家人、朋友、事業伙伴的關係,誤會了投資舉動的原因,甚至記錯了重要的紀念日。而這些,都與潛意識有關。
  
我們對政治人物的偏好、對食物的喜好,甚至對所有的選擇判斷,其實都是意識與潛意識這兩種層次的心智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清清楚楚知道我們的意識,但潛意識卻是我們無法察覺的。而且一直到最近二十年,科學家才有足夠的工具能夠探索潛意識。這方面的研究稱為新潛意識研究,研究的是潛意識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

榮格相信,研究夢和神話,是了解人類經驗的關鍵。歷史是人類文明中所發生事件的故事,而夢和神話則是人心的示現。榮格指出,夢和神話中的主題和原型,超越時間與文化,始於潛意識的直覺。在受到文明掩蓋、蒙蔽以前,這些直覺掌控了史前時期的人類行為,因此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人類最深處的特質。

如今我們得以直接研究人類的直覺,檢視大腦中直覺的生理源頭,逐步拼湊出大腦運作的原理。想真正了解人類與其他物種間的關係,以及人類為何如此獨特,我們必須先了解潛意識如何運作。《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作者曼羅迪諾以一貫的風趣幽默,介紹潛意識研究,解開我們的心智運作之謎,我們如何與朋友、配偶、同事,甚至陌生人互動,在過程中,我們會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與周遭的世界。


以上摘自《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創意始終來自於完美的抄襲:50個可以被模仿的賺錢思維



發明網路的人是伯納斯李,但是利用網路賺大錢的卻是Google!同樣的,行動電話不是賈伯斯發明的,卻讓賈伯斯名利雙收。創意,始終來自於需求。滿足需求+模仿力+創造力=財富!只要複製成功者的賺錢思維,你就是下一個億萬富翁。

在商場上最怕沒想法,更怕沒經驗。如果能參考別人的想法,用別人的成功經驗,絕對是小資本企業的成功捷徑。《創意始終來自於完美的抄襲-50個可以被模仿的賺錢思維》列舉了50個近百年對人類最有影響力的發明,讀者可以藉由這些案例,瞭解一個成功的產品是如何誕生,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進而創造財富。

《別白忙了,兌現創意才是王道!》王溢嘉著,以下摘自該書:

很多人以為創造力或創意像是某種神祕的稟賦,只為少數『天才』或『智者』所擁有,這種想法其實相當錯誤。不僅人人都有創造力,它還可以經由學習和磨練而精進。你是要讓自己更有創意或淪為全無創意,端看你自己怎麼想、怎麼做。命運掌握在你手中,創意也掌握在你手中。

但要成為一個創造者,似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很多人以為創意就是「創異」,只要能「異」想天開、不同「凡」想、有了「好點子」那改變和創新就成了囊中物。這未免又把問題看得太簡單了,一個完整的創造活動通常含有三個步驟:

一、是要有敏銳的知覺力,能從周遭世界中辨認出被他人忽視的訊息;
二、是要能從事活潑的思考,將觀察到的訊息做有意義的組織;
三、是要具備相當的毅力和勇氣,將觀察和思考所得公諸於世、付諸實現

創意來自需求,需求創造財富!現代人一定要用的網路、大幅降低人事成本的存貨管理系統、沒有它活不下去的微波爐、辦公桌上少不了的便利貼……,這些賺錢的商業思維,都來自於「需求」!

只要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就有機會創造財富,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要模仿成功者的賺錢思維。50個劃時代的暢銷發明,造福全球1,000,000,000人次。《創意始終來自於完美的抄襲-50個可以被模仿的賺錢思維》收錄了50個精采故事,50個讓你賺大錢的商業思維!本書列舉了近百年來最具影響力的50樣發明,影響全球1,000,000,000人次,包含民生用品、電器用品、科學技術等造福人類的驚奇發明。只要你能靈活運用,融會貫通,你就是下一個億萬富翁!

以上部份摘自《創意始終來自於完美的抄襲:50個可以被模仿的賺錢思維》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哈佛這樣教談判力:增強優勢,談出利多人和的好結果



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難免面對討價還價、薪資協議、工作分配等等需要溝通協調的現實情況,如果不想靠耍手段、費心機佔得便宜卻壞了關係,就需要提升談判能力,才能達成協議。不管你喜不喜歡,談判是人生免不了的事。在任何協商中,隨機應變非常重要,但在開口之前,還是有些準備可以讓你事半功倍。

上談判桌之前,你該把握四項原則──將人與問題分開來看;要重視談判雙方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單純地擺明自己的強硬立場;在最後拍板之前,努力尋求一切解決問題的可能,並找出中立客觀的判斷標準。

談判的本質就是溝通,高品質的溝通建立在良好的關係上,所以最重要的是積極聆聽對方的話語並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式:談判雙方要注意對方的情緒變化,有的人需要安全感,有的人希望佔上風;參透對手在思考什麼、需要什麼──也許達成協議的關鍵,就在這些需求的差異之中。

無論喜歡與否,你就是個談判者。談判是人生的真實面。你跟老闆討論加薪;你要跟陌生人決定他的房子售價;兩名律師試圖解決一樁車禍引發的訴訟;好幾家石油公司打算結盟探勘外海油礦;市府官員會見工會領袖以避免運輸罷工;美國國務卿與其俄國對口謀求核武控制協議。上述一切,無一不是談判。

每個人每天都在為某事談判。就像莫里哀(Moliere)筆下的汝爾丹先生(Monsieur Jourdain)欣然發現自己總是出口成章,人們總也在不覺中時刻與人進行談判。你跟另一半商議上哪兒晚餐,跟孩子協商幾時關燈上床。談判是從別人那兒獲得你想要的東西的基本手段。那是一個為求獲得共識的來回溝通,因為你跟對方存有某些共同利益及相反利益(還有某些不同的利益)。

需要談判的情況與日俱增,談判是個成長產業。每個人都想置身會影響到自己的決策過程,肯默然接受他人代做決定的愈來愈少。每個人不一樣,大家用談判來解決彼此歧異。不管在商業界、政府、家庭,我們藉由談判做成大部分的決定。即便得步上法庭,多數人也在審判前先達成協議。儘管談判時時發生,要做的好卻不容易。一般談判策略常徒使人們不滿、疲憊、疏遠──往往三者兼有之。

對任何問題,大家慣用的第1選擇就是照「我」的方式,第2選擇就是照「你」的方式來進行。衝突點往往就在於,到底是你的選項比較好,還是我的。因此,不論選擇哪一方,都會有人覺得受傷或犧牲。柯維指出,這時不妨考慮第3選擇:超越你的或我的方式,設法找到更高明、更好的方法,讓雙方都能從衝突中找到一條出路,稱之為「第3選擇」(The 3rd Alternative),而這正是解決人類所有問題的鑰匙。生命不是網球賽,只能有一方贏球。當雙方都贏、能夠共同創造出一種新局面,讓彼此都感到滿意時,絕對更令人快樂。

人們發現自己陷入兩難。他們看到兩種談判方式:軟性或硬性。軟性談判者希冀避免衝突,很快做出讓步以求達成協議。他盼望皆大歡喜,往往卻讓對方佔了便宜而感覺窩囊。硬性談判者視每個情境為意志角力,愈是極端堅持勝率就愈大。他如此想贏,卻往往導致對方同樣不肯動搖,以致雙方筋疲力盡、耗盡資源、傷了感情。其他談判策略落於兩者之間,卻不脫為達成自己目的與維持彼此關係的想望。

有第三種談判方式,不硬不軟,卻軟硬兼施。哈佛大學談判專案中心發展出的原則性談判法(Principled negotiation),決定的依據在問題本質,而非僵持在某方說它可行與否。這種方法建議你們盡可能地謀求共好,若利益衝突,則應堅持以客觀標準為本。原則性談判法對問題本質以嚴,對人則以寬,不玩花樣不故做姿態。原則性談判教你如何有尊嚴地得到你應得,讓你合理待人,卻不致因合理寬厚而遭人佔便宜。

所有談判都各不同,但基本元素卻一樣。原則性談判法適用的情況很廣泛,問題焦點可一可多,當事人可兩方或多方,可循既有形式或即席發揮──前者如集體協商,後者如與劫機者談判。不管對方經驗如何,立場頑固或柔軟,這種談判法一樣適用。原則性談判法是能滿足各種目標的談判策略。若對方也懂這項策略,對你並不會造成不利,反而更好,這是與其他談判策略不同之處。而如果對方也讀了此書,效果更佳。

由哈佛談判專案中心發展出的原則性談判法,是根據雙方真正在意的利益來決定議題,而非針對條件進行拉鋸戰。當利益衝突時,應堅持公平原則,不受雙方意志力影響。針對原則談判的方法是對利益強硬,對人和;不耍花招,故作姿態。  針對原則談判讓你明白如何得到應得的收穫,但仍不失光明正大;也就是既能公平、合理,又能保護你免於因堅持公平而吃了悶虧。

本書所談針對原則的談判策略符合所有目的,它不像有些談判祕訣最好是我懂你不懂;相反的,越多參與談判者懂得這個方法,運用起來反而更容易也更有成效。將本書內容融會貫通,不僅能有效解決各種爭議,而且能談出讓人說到做到、心服口服的好結果。

以上部份摘自《哈佛這樣教談判力:增強優勢,談出利多人和的好結果》

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搶得先機的洞察力》大前研一的箴言集錦

大前研一最直指人心的言論、最精闢撼人的見解!送給真心想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人!《搶得先機的洞察力》是從大前研一的主要著作當中,選出能夠啟發洞察力的語句,特別編纂獻給專業人士的訊息集。出書的原點來自大前研一經營的商業突破學校人員,於20103月開設的推特「大前研一BOTohmaebot)」。那裡因介紹了他說過的話而大受好評,跟隨者轉眼間就增加到數以萬計。之後,以「ohmaebot」為基礎,出版了這本箴言集錦。

由於推特及其他網路社會中的反應能夠即時掌握,因此本書根據「ohmaebot」的回應,從其著作中選出值得收錄的話。其中網羅了大前研一的想法,並做了系統化的整理,而刊載的言詞則都是獨創的。

唯有透過訓練自己的頭腦和思考經營策略,讓2030歲世代的人也能成為社長旁邊的參謀。4050歲世代的人,則可以透過閱讀改變自己的思考模式,替企業找到新的解決方案和出路。

沒有人是一開始就知道事情該如何解決的,圖書館和網路並不能培養你獨立思考的能力,正確解答是經由自己的頭腦所引導出來的。不要相信任何人,自己想的才正確。而大前研一也在《即戰力》一書最終章提到: 90% 的中下階層生活困頓、淪為窮忙族的最大原因,便是作了許多錯誤的重大理財決策。例如,購屋及買車。並非別人告訴你應該購屋或買車,而是你自己真的有想過才做的決定。

不能夠理所當然的把世上具偏頗的常識及直接輸出的資訊包裝成一個東西,就無條件全盤接受它。一定要用自己的雙手將包裝撥開,攫取這件包裹中的本質,這才是參謀的任務。 一定要經過這樣的努力,才有可能導出「真正的解答」。要抄襲,或是利用我介紹的工具都可以。唯有獲取正確解答,才是參謀的正義。

想讓事業成功,需要「靠自己的頭腦來思考的習慣」。而這種觀念和由老師出題,連答案都悉數告知的學習方式截然不同。然而,要做到這一點卻也無須特殊才能。每個人在工作中總會動腦筋去想「該怎麼辦」。這時最好開始自行思考,別採取怠於求知的態度,以為能等一下再想,或是期待別人提供答案。等到習慣之後,也就能達到飛躍性的進步了。

比方說,假如要思考「該怎麼增加來客數」,就要研究生意興隆的店面和熱賣的商品,探討它們為何能招攬客人。答案既不會立刻找到,也不能單純地下結論說「這就是答案」。但就算如此也絕不能放棄,而是要持續驗證,找出自己的結論。然後再以自己的立場來構思實行的方法,貫徹到底。這一連串連續不斷的行為正是「洞察力的原點」。當一個人盡情動腦,不斷進行邏輯思考時,就有機會發現未曾注意的視點、遺漏忽略的事實及不夠完備的行動。


以上摘自《搶得先機的洞察力》《思考的原點:大前研一的麥肯錫思考術》

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反脆弱:脆弱的反義詞不是堅強,是反脆弱》隨機和不確定



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強大。既然黑天鵝事件無法避免,那就想辦法從中獲取最大利益。《黑天鵝效應》塔雷伯作者最新鉅作。每一件事情都會從波動得到利益或承受損失。脆弱是指因為波動和不確定而承受損失。反脆弱則是讓自己避免這些損失,甚至因此獲利。

風吹滅蠟燭,卻助長火勢。隨機、不確定、混沌也是一樣:你會想利用它們,而不是躲得遠遠的。你會想當火,期待風的來臨。這總結了本書作者面對隨機和不確定,不想當風中殘燭的態度。遇到不確定,我們不會只想存活下來就好。除了活過不確定,我們還想像一些積極的羅馬斯多噶學派階級那樣最後由我們說了算數。我們的使命是如何馴服,甚至主導或征服看不見、不透明和難以解釋的事物。要怎麼做?

反脆弱:有些東西會從震撼得到好處;當暴露在波動、隨機、混亂和充滿壓力因子的環境中,它們反而茁壯成長,而且喜歡冒險和不確定。但是這種現象儘管到處都有,脆弱(fragile)一詞卻找不到剛好相反的詞。且讓我們稱之為反脆弱(antifragile)。反脆弱不只是堅韌(resilience)或強固(robustness)而已。

堅韌可以抗拒震撼,保持原狀;反脆弱表現得更好。任何與時俱變的東西,例如進化、文化、觀念、革命、政治體系、技術創新、文化與經濟成就、企業生存、美食食譜(例如雞湯,或者加一滴干邑白蘭地〔Cognac〕的韃靼牛排)、都市的崛起、法律體系、赤道雨林、細菌的抗藥性……等,都具有這個特質。連我們作為地球一種物種的存在也是一樣。反脆弱性決定了活著的有機物(或者深奧的體系,例如人的身體)和呈現惰性的東西(例如桌上的訂書機等物體),兩者之間的差別。

反脆弱喜歡隨機和不確定,而這也表示十分重要它喜愛某一類的誤差。反脆弱性有一種奇特的性質,允許我們去處理未知,可以不必了解它們便放手去做而且做得很好。且讓我講得更白些:由於反脆弱這個特性,大致來說,我們比較長於做事,拙於思考。任何時候,我寧可愚蠢而反脆弱,也不想極為聰明卻脆弱。

我們很容易看到身邊的事物喜歡某種程度的壓力和波動:例如經濟體系、你的身體、你的營養(糖尿病和阿茲海默症,似乎主要來自飲食缺乏隨機性,以及缺乏偶爾挨餓的壓力因子)、你的心靈。甚至有一些金融契約具有反脆弱性:有人將它們設計成能從市場的波動中獲利。反脆弱讓我們更了解脆弱。正如我們沒有減少疾病就無法改善健康,或者不曾減少虧損便 無法增進財富,反脆弱性和脆弱性落在一條頻譜上,只是程度有別。

非預測性:理解反脆弱性的機制,我們可以建立起系統性且寬廣的指導方針,在商業、政治、醫療和一般生活中不確定的情況下,做出非預測性的決定在未知占優勢的任何地方,在充滿隨機、無法預測、不透明,或我們對事物的了解不完整的任何情況中,都能做出決定。

研判某樣東西是否脆弱,遠比預測發生某件事可能傷害它要容易。脆弱性是可以衡量的;風險則無法衡量(除了賭場,或者有些人自稱是「風險專家」)。我所說的「黑天鵝」問題我們不可能計算重大稀有事件的風險,並且預測它們是否發生。有些東西受波動傷害到底有多敏感,很容易處理,比預測會造成傷害的事件是否發生好著手。所以我們建議顛覆現在的預測、預言和風險管理方法。

我們建議在每個應用的領域或地區,根據一些準則,透過減少脆弱性或者善用反脆弱性,以脫離脆弱,邁向反脆弱。運用簡單的不對稱性測試,十之八九總能察覺反脆弱性(和脆弱性):任何事物只要從隨機事件(或者若干震撼)得到的上檔利益(upside)多於承受的下檔損失(downside),就是反脆弱;反之則為脆弱。

《黑天鵝效應》一書中指出:我們其實不知道我們不知道的事;但這些事卻會對我們的人生有重大的影響。有件事十分重要:如果反脆弱是存活下來的所有自然(和深奧)系統的特質,那麼剝奪這些系統的波動、隨機和壓力因子,反而會傷害它們。它們會衰弱、死亡或爆炸。我們已經因為壓抑隨機性和波動性,而使經濟、我們的健康、政治生活、教育,以及幾乎每一樣東西都變得脆弱。

如果由上而下的幾乎每一樣東西,都使我們變得脆弱,並且阻礙反脆弱性和成長,那麼由下而上的每一樣東西,在數量正確的壓力和混亂之下,都會欣欣向榮。發現(或者創新、技術進步)的過程本身,有賴於能夠增進反脆弱性的修補和積極承擔風險,而不是靠正式的教育。

深奧系統並不需要複雜的系統、政府的管理和難懂的政策。這一點和許多人所想的恰好相反。愈簡單愈好。複雜會使出乎意料的後果,產生倍數連鎖反應。由於情況不透明,出手干預會帶來始料未及的後果,之後為後果中「始料未及」的部分道歉,然後再度出手干預,以矯正二階影響,結果反而爆發一連串「始料未及」的反應,而且每一次反應都比前一次更糟。

可是在現代生活中,我們很難採取簡單的做法,因為這違背某一種人的精神。他們設法把事情弄得複雜,如此才能合理化自己專業存在的理由。少即是多,而且通常更有效。所以我將提出數量不多的一些手段、指示和禁令,說明如何在我們不了解的世界中生存,或者如何毫不畏懼的和我們顯然不了解的事物共同運作,以及更為原則性的問題,也就是我們應該以什麼方式和這些事物共同運作。或者更好的做法是,如何勇敢面對我們的無知,不以身而為人感到羞恥而是作為積極和自豪的人。但這或許需要進行某些結構上的改變。

建議用一張圖,修正我們的人造系統,讓簡單和自然自行發展。但是簡單沒有那麼易於取得。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發現,「你必須設法讓自己的心思純淨,它才會簡單」。阿拉伯人有句話形容犀利的文章:不需要技巧便能了解,卻需要高超的手法才能寫成。

試探啟發法將經驗法則簡化,讓事情變得簡單,容易執行。但是它們的主要優點,在於使用者知道它們並不完美,只是權宜之計,因此比較不會被它們的力量所愚弄。當我們忘記這一點,它們才會變得危險。



以上摘自《反脆弱:脆弱的反義詞不是堅強,是反脆弱

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史上最強哲學入門:西方哲學家VS.東方哲人大集合


哲學家=知識的格鬥者,為追求最上乘的真理…哲學家才是人間最棒的代名詞! 在西方哲學中,最早思考的問題是「世界的根源為何」、「絕對正確的事為何」等。也就是說,西方哲學所想的問題,可以認為是與「人類外部」的「某些事物」有關。但是在東方就完全不同。東方哲學家想的都是與「自己」有關的問題,針對的是「人類內部」的「某些事物」。因此它是一種實踐哲學,有別於西方的思辨哲學!

印度哲學、佛教、老莊思想、禪……等東方哲學,專注於自我探究,使人心啟悟,面對苦難,自省、自覺、自我修練,因此它是一種實踐哲學,有別於西方的思辨哲學!

《這麼想就對了》提出十一項超越的德行
致命的謬誤
超越的德行
強求完美
形而上的安全感(對事實的安全感)
嚴重化
勇氣(在面對困境時)
責怪(自己、別人和全世界)
尊重(自己、他人和世界)
人云亦云
真誠(做你自己)
我做不到
節制(自我控制)
你要跟自己過不去
道德的創意
操縱
授權
世界以我為中心
感同身受(與他人接觸)
過度簡化事實
正確的判斷
扭曲可能性
遠見(用以評估可能性)
盲目的預測
科學思考(講求科學)

亞里斯多德說過,「道德德性」是習慣的產物,而習慣本身則是從不斷的實踐養成的。例如,只做了幾次正確的判斷不會讓你變成一個具有正確判斷的人,但你成功做出這類正確判斷的次數越多,它就會慢慢變成一種習慣或性格傾向。所以,獲得這些德行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實踐它們。這意味著要戰勝認知失調, 你必須先了解自己的謬誤所在,反駁它們,並發揮最大意志力。當然,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永遠有進步的空間,但故態復萌是有可能的。德行的實踐是一生的承諾。



以上部份摘自《史上最強哲學入門》《這麼想就對了》

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

經濟復甦的手段,與意外惡果:我的收入如何用來創造財富,而不是被政府重新分配?



哪些立意良善的經濟政策,害你我薪資停滯、財富縮水?想重拾經濟繁榮,我們需要「追求名利的股權投資」,不是公平與正義。公平正義的最大受害者,是中產階級,但窮人也沒佔到好處。想充分就業,得降低企業稅,讓有錢人少繳所得稅,誘導他們投資於創新。政府老拿我的錢,來彌補他犯的錯,誰敢為所應為?又該怎麼執行?

世界最大私募股權、貝恩資本公司前總經理愛德華.康諾,要給你一個最直率又有效的解決方案。他舌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里茲(《失控的未來》作者)與前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古斯比,讓末日博士魯比尼、《蘋果橘子經濟學》作者史帝芬.李維特都折服。本書一上市立即空降《紐約時報》、亞馬遜商業類排行榜,美國《商業週刊》、《彭博商業週刊》、《華爾街日報》、《出版人週刊》、政論雜誌《新共和》……爭相報導。

經濟怎樣才會復甦?以前奏效的振興方案,像是——
.印鈔票,溫和通膨
.政府選定重點產業參與投資,以及加大公共建設
.阻止製造業外移
.貨幣貶值、維持出口競爭力以提高就業率
.刺激民間消費,政府用人為力量拉抬景氣……
  
現在不但行不通,反而造成意外惡果,為什麼?政府的哪些經濟政策其實是錯的?想保住財富,你能看出經濟局勢的隱憂嗎?

.「金融危機,可能還會發生」:美國的金融危機,竟然是追求外匯存底的貿易順差國所引爆的,而且所有造成危機的兇手都沒被檢討出來。
.銀行給房貸戶的寬限期、低自備款、可二胎,對於經濟造成哪些隱憂?
.房貸佔GDP多少比率,房價就有大跌危機?
.說「政府會破產」「債留子孫」,都不是事實,財政赤字的迫切危機是什麼?真正害子孫變窮的不是債務,而是政府誘導的消費。
.對奢侈品課以重稅,以證所稅、個人所得稅累進來擴大稅收,以財富重分配的手段來建立「公平正義」社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健保浪費大量資源,用富人的錢來支撐健保,窮人就只能繼續煎漢堡。

過去的方法行不通、有隱憂,那,到底該怎麼辦,經濟才會重回繁榮?作者以綜觀全球局勢的分析方式,提出「可行,而且對手會尊敬的挑釁答案」——

一、所得重分配?萬萬使不得。政府應該誘導有錢人去做些事……
.所得重分配的公平正義,是道德辦法,不是經濟對策。
.所得重分配,受重傷的是中產階級。作者以數據證明,中產階級要付出六元,才能重分配得到四元。
.對富人加稅,只會阻礙投資意願。能幫助窮人的是投資,不是慈善捐款。
   
正確的方法是:政府應該將有錢人的錢,引導進入股權投資市場,讓有錢人承擔風險、但也有機會享受成果,這樣真正獲益的是消費者與受薪階級。

二、避免另一次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的原因在於房價暴跌三成,導致大量外資的恐慌性撤退,如果國會立法者仍堅持可二胎、可寬限期、可低頭款,那麼房市就有泡沫隱憂與消費者依舊二胎透支。因此,政府必須向銀行收保費,加強擔保流動資產。
  
三、盡快降低失業率
.政府加強擔保短期債務,以鼓勵閒置的短期資金投資。
.別死守製造業,要利用上市、租稅的優惠,鼓勵「真正的創新者」能創業致富。
.臨時客工計畫,就是讓外勞只能做臨時工,期滿立刻遣返。
.限制貿易,迫使消費者多買本國產品,可以提高就業率。
  
復甦經濟的手段,往往摻雜了道德因素和利益團體的介入,加上不盡責的公務員(監管機構以及執政者),誤信了不再適用的經濟學理論,或是見樹不見林的經濟分析,導致善意得到的是惡果。作者康諾以個人投資和經營企業多年的經驗,提出最直率的解決方案,一如他經營的私募股權公司——快速成長、簡捷有效。


以上摘自《經濟復甦的手段,與意外惡果》

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

誰說人是誠實的!》行為的藝術



每個曾經說過謊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而那些宣稱自己不曾說過謊的,都是騙子,他們也應該讀這本書。這是丹.艾瑞利所有著作中最有趣且最有用的一本!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丹.艾瑞利回來了!繼《不理性的力量》之後,艾瑞利以這本發人深省的新作挑戰我們對「不誠實」的成見,並敦促我們誠實的審視自己。

  .面對人類天性中的不誠實,企業該如何做好準備?
  .利益衝突如何扭曲我們的認知(即使我們認為不受影響)?
  .穿戴贗品、假貨,如何讓我們更容易欺騙?
  .一粒老鼠屎,真的足以壞了一鍋粥。
  .為什麼有創意的人都是大騙子?
  .與人合作會使我們更誠實還是更不誠實?
  .宗教能改善我們的誠信行為嗎?

丹.艾瑞利在這本同樣具挑釁的新書裡提到,「你會欺騙,我們都會欺騙。是的,我時不時也會欺騙。」但這不代表我們都是罪犯。相反的,艾瑞利指出,我們的行為,受到兩種動機的左右。一方面,我們想要視自己為一個誠實、受人尊敬的個體;但在另一方面,我們也會盡一切可能,增進自身的利益。藉由一點點認知上的彈性,只要我們撒點小謊、暫時做一點點不合法的事,我們就可以從這種欺騙中獲益,而同時又能維持自身的誠實形象。這是種微妙(但對我們來說都太過熟悉)的平衡法。

一般來說,我們都會假設,欺騙就像我們大多數的決定,都奠基在理性、合乎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礎上。但艾瑞利主張且證明,事實上是不理性的驅力(我們往往忽略它)主掌我們行為是否要符合道德的決定。在本書中,艾瑞利指出為何有些事我們傾向於欺騙;為何在欺騙時我們鮮少考慮到被逮到的機率;以及企業如何為其非道德的行為鋪路(無論是有心或無意)。同時,艾瑞利也說明,何以不道德的行為無論在個人生活、專業領域,以及政治世界這麼吃得開。而這樣的事實又帶給我們什麼影響,特別是在我們自以為道德標準很高的情況下。

像是《行為的藝術》中提及的「正面特點效應」,存在的事物對我們的意義,遠遠超過不存在的事物。會計師和其他使用核對表的專業人員很容易受到正面特點效應的影響:逃漏營業稅會立刻被發現,因為每一筆帳清清楚楚地列在核對表上。但是,像安隆、馬多夫藝術般的詐欺行為,卻難以察覺,因為這類金融把戲不會出現在核對表上。

艾瑞利在書中藉由進行一系列巧妙與令人捧腹大笑的實驗,來檢視我們為什麼作弊、是什麼因素左右了我們往不誠實方面傾倒,以及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防止(或至少減少)我們自己和他人的欺騙行為。

艾瑞利指出,只要我們在個人生活、工作業務,甚至國家政策上進行一些改變,都能帶來更好的自我。艾瑞利也肯定那些讓我們維持正直的特質,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實現更高的道德指明了方向。結合令人信服的個人經驗和學術成果,本書將改變我們看待自己、我們的行為,以及他人行為的方式。

親愛的台灣讀者:
本書的主旨乃是探討不誠實的行為,但由於我們大多數的實驗對象都是美國人,各位也許會認為,這本書探討的是美國人的不誠實行為。由於其中牽涉的文化差異,各位可能會猜想,自己和同胞在誠實方面的表現,應該和美國人大不相同吧。你認為呢?大體來說,貴國人民比美國人誠實嗎?還是比較不誠實?
  
你可能會感到訝異的是(要看你怎麼回答上述問題),當我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僚合作進行實驗時,我們發現,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表現出來的誠實程度只有些微差異。我在本書結尾會更深入探討這個問題,但目前很重要的是提醒各位,我們的實驗結果並沒有顯示出文化上的差異,換句話說,誠實並非某種特殊文化中某種特殊生活方式下才有的固有德行。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透過實驗來檢視人們不誠實的基本傾向--他們會如何扭曲規則或曲解形勢,好讓自己雖然舞弊,卻仍然自我感覺良好,以及他們這樣做時的自我詮釋空間有多大。

當然,我們的確在其他行為中看到文化差異。比方說,我曾經和同事做過一個實驗,比較人們在群體中展現的行為--尤其觀察他們在酒吧中點酒喝的時候。我們連續好幾天,都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教堂山(Chapel Hill)的酒吧中請顧客試飲啤酒。我們在現場接受點酒,每個人都可以從四種啤酒中任選一種來試喝。有些客人點酒時,我們會大聲宣布他們點的啤酒名稱,所以同桌的客人都知道他們點了哪一種酒。至於另外一些客人,我們則請他們在小紙片上寫下想喝的啤酒,所以其他人不知道他們點了什麼酒。喝完啤酒之後,我們會問他們是否喜歡,以及會不會後悔點了這種啤酒。

結果我們發現,若在點酒時被大聲唱出酒名,客人往往都點了自己不想喝的啤酒,而且最後也後悔自己做了這樣的選擇。公開點酒的這組只有第一個點酒的人和另外那組私下點酒的客人一樣,很滿意自己的選擇。基本上,除了第一位點酒的人之外,第一組所有客人都聽到前面的人點了哪一種酒,如果其他人正好選了他們最想點的啤酒,他們就會退而求其次,改點自己比較沒那麼喜歡的酒。但等到啤酒送來之後,他們就開始後悔了。

我們也發現,這種在點酒時違反自己偏好的傾向,與我們稱之為「需要展現個人獨特性」的特質有密切關係。基本上,人們認為自己能不能被視為獨特的個體,遠比能不能喝到自己喜歡的啤酒重要多了。所以他們不惜犧牲口腹之慾,希望能對其他人傳達出某種自我形象。

我們在香港做相同的實驗時,發現酒吧客人也犯了同樣的錯誤,但背後卻有不同的理由。香港人也會考慮其他人點的啤酒,同時也會為了點酒的行為所傳達的自我形象,不惜犧牲自己的偏好,而且之後同樣感到後悔,覺得不該點這種啤酒。只不過在香港的酒吧中,客人不是為了強調自己的獨特性而違背原本的偏好,反而因為重視合群從眾,通常會和前面的人點同一種啤酒。因此,雖然美國人和香港人都犯了相同的錯誤(為了公眾面前的形象而違背自己的願望),在事後也同樣感到後悔,但背後的動機--希望在同桌客人面前展現的自我形象(獨特性v.s.相似性)卻大不相同。

我們經常在人類行為中看到這樣的差異,不過就這個案例而言,雖然在不同文化中會有不同的行為表現,促成某個決定背後的原因卻通常一致。我建議各位在閱讀本書時,也能好好思考書中提到的實驗,以及實驗的結果和我們的詮釋,看看是否適用於貴國人民生活的不同層面。想想看,在何時、何地,以及什麼樣的情況下,人們會比較容易(或比較不會)合理化自己不誠實的行為。但重要的是,別忘了你和這些實驗的數千名參與者一樣,很可能也有相同的傾向……

丹.艾瑞利


以上部份摘自《誰說人是誠實的!》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魅力學:無往不利的自我經營術》影響你一生的關鍵能力



史上頭一遭,公開講授練出魅力的祕訣!企業人士、暢銷作家、財經媒體一致盛讚!無論你是想讓別人喜歡你、信任你、樂意與你共事,或是希望自己的意見獲得採用、提高做事效率,魅力都能讓你如願以償。魅力,將是影響你一生的關鍵能力。

「魅力」就好似賈伯斯的現實扭曲力場:讓你吸引、留住人才,讓人們想加入你的團隊;讓你的業績比同儕高出五倍,讓銀行爭相捧錢投資你的構想;讓媽媽能影響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老師與左鄰右舍;讓醫生的門診絡繹不絕,病患乖乖配合治療;讓學生在推甄裡脫穎而出,在社團擔任領袖;──因為它讓人心甘情願去做你希望他們做的事情。

但是,「魅力不是天生的嗎?」,作者卡本尼對這種質疑早已見怪不怪,並能肯定的回答你:就像任何職場、生活技能一樣,「魅力」也可靠許多技巧練出來!魅力人士總會刻意或不經意的展現一些行為,讓別人確實感受到了他們的魅力。而這些行為其實每個人都做得到,只要透過適當的學習,就能不斷精進。已有實驗證明,研究人員確實有辦法提升或降低人們的魅力指數,就好似在轉動調控鈕一樣。

長久以來,我們對魅力的種種迷思都該被推翻了:魅力人士不一定得天生外向,外表也不見得要多吸引人,更沒有必要改變自己原來的性格。不論你是怎樣的人,魅力是大還是微小,從現在起,都有辦法大幅提升,並在工作與日常生活中收到成效。

三個常見迷思
最普遍的魅力迷思就是:生性活潑或擅於交際的人才可能散發魅力。但根據一項非常有趣的研究結果指出,有的人個性內向卻魅力四射。過去我們都太重視外向的技巧與能力了,內向的人反而覺得自己有缺陷、缺乏自信。可是,個性內向並非缺陷,也不是無可救藥;事實上,我們稍後會發現,在特定的魅力類型,內向反倒占了很大的優勢。

另一項常見的魅力迷思是:你必須長相好看才會有魅力。然而,史上有不計其數的魅力人士,壓根連美貌的最低標準都沾不上邊。一般人不會認為邱吉爾長得帥,他當然也不是以性感出名,但他卻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權勢最大的領導人之一。不可諱言的,長得好看的確比較吃香,但沒有姣好臉蛋或身材的魅力人士大有人在。更何況,魅力本身就足以讓你變得更有吸引力。在某些實驗裡,受試者在依指示做出某些特定魅力行為後,他們的吸引力大幅提升。

第三個常見的魅力迷思是:你必須改變個性。換言之,你若想變得更有魅力,不需要強迫自己改變個性,也不必勉強自己去做違背內在本質的事。卡本尼拆解出魅力人士內心世界與舉手投足的運作技巧,讓魅力不再神秘難辨,成為我們事業與生活的實用技能。最棒的是,你不需為了魅力而強迫改變自己,只需選擇最符合自己個性的技巧,就足以讓眾人驚豔。

這套魅力課程前往柏克萊大學開設時,人氣火爆,必須一一核對進場學生,以防有人偷溜旁聽;GoogleDeloitte等財星五百大企業也爭相邀請她幫助主管脫胎換骨。卡本尼的魅力學,成效超乎想像。想擁有梅莉史翠普的吸引力、賈伯斯的說服力、或是達賴喇嘛的親和力?學魅力,讓你在社交或事業場合都能炙手可熱!

關於魅力的七個秘密
你不需長相好看、或是強迫自己改變個性,你只需學習新技巧就能散發魅力。
魅力,是透過刻意練習來養成的。
讓別人喜歡你,不在於花多少時間跟對方互動,在於讓別人感受到你跟他們同在。
別努力打動他人,讓他們來打動你,這樣對方一定會愛死你。
找個理由向討厭你的對象道謝,這會讓他們合理化自己的舉動,不再找你麻煩。
若想發揮影響力,學大猩猩一樣霸占空間吧!
腳趾頭是你保持專注力的關鍵。



以上摘自《魅力學:無往不利的自我經營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