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2:儲蓄、買房、股票、基金一本搞定!

人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方式五花八門,不管是自己操作,還是交由理專打理,有人賺得好幾桶金,有人卻弄得負債累累,基本差異就在於金錢觀。

  你的金錢觀能否使你致富?請想想以下的問題:
  1. 領到年終,不先還利息3%的房貸,而是投資報酬率4%的金融商品。
  2. 一買股票價格就跌一半,認為不輕易脫手,加碼攤平才是上策。
  3. 覺得結婚成家後開支會增加,獨居生活反而合乎經濟效益。

  如果答案是「YES」,強烈推薦閱讀本書!
  投資顧問山崎元教授透過9堂課,讓你第一次領薪水,就懂得如何儲蓄、買房、買賣股票與基金等,從此不再為錢苦惱,一輩子都有錢!

  第1、2課 保持收支平衡,是理財的前提

  •利用複利的神奇力量
  領到薪水,扣除固定金額去儲蓄,透過複利的力量,小錢會越滾越大。

  •用現金支付開銷
  每家信用卡公司都會推出誘人的紅利方案,看似划算,但如果你沒有記帳習慣,難免看到帳單鉅額大吃驚。相對地,現金支付能實際感受金錢的花用,不但可避免刷爆,還能自我提醒。

  “嚴格來看,投資僅是理財的一個環節而已,但我們卻將它放在第一順位,而忽略真正的主體─理財。”──知名投資專家 股魚

  第3課 銀行、券商的話術不可盡信

  •別輕易聽信推銷
  有些理專看似獨立,其實隸屬某家公司,他們清楚你的金錢流向,積極推銷商品,只是為了佣金回扣,從你身上賺到錢才是最大目的。

  •利用網路進行交易
  購買金融商品之前,建議你閱讀資料、瀏覽網路做研究,而非任憑營業員介紹,在半推半就之下買到不適合的商品。

  “坊間大半的財務規劃師都不具備必須要有的金融知識,他們寫的書常常有明顯的錯誤,我認為有些錯誤根本是故意使然。 ”──知名財經作家 王志鈞

  第4課 確實計算獲利率,認清賺賠真相

  •獲利率是以單利或複利計算?
  投資可以避免財富因通膨而縮水,但相同金額是以單利還是複利增添獲利,結果將天差地別。本書揭露了某些金融機構「將獲利率灌水」的招數,以及「換算年利率」等曖昧說詞,幫助你跳脫利率的陷阱。

  •清償貸款是第一優先
  複利能讓儲蓄從小錢變大錢,在貸款上也會使小債變大債。切記避免邊背債、邊投資,即使投資報酬率再高,先償還貸款才能真正降低風險。

  “寧願餓肚子去睡覺,也不要在債務中醒來。”──著名政治家、科學家 班傑明 富蘭克林

  第5課 買房、買車或投保,真有必要嗎?

  •用「現金流量貼現」衡量房屋價值
  購屋買到的不是新屋的價值,而是數年後還清房貸的中古屋。用物件的未來期待價格,衡量現在的價格,就知道買房、租屋哪個最划算。

  •保險就是「損失」的投資 
  本書告訴你5個條件,幫你判斷是否應該投保。非必要又不懂的保險不要碰,尤其是儲蓄型保險,因為效率低又昂貴。

  “我們都企圖以價格而非時間,來衡量商品的價值。”──股神 華倫 巴菲特

  第6課 投資債券與外匯,重視風險角度

  •設定停損範圍
  投資10萬,一年後可能變成8或12萬,甚至更多或更少,這其中報酬的差距就是風險。衡量自己可以承受多大損失,並在範圍內進行投資理財。

  •外匯是一場零和遊戲
  什麼是外匯保證金交易?這是一個槓桿效果大,相對的也是風險高的金融遊戲,因此千萬別以為它的風險比股票小,而疏於風險控管。

  “要獲取投資利潤,就要承擔投資風險。”──基金教父 約翰 博格

  第7、8課 投資股票與基金,千萬別搞得太複雜。

  •不執著買進股票的價格
  抓住「賣出時機」比「買進時機」還困難,因此,只要當持股理由消失,與其持續「加碼攤平」,等待股價回升,不如趁早出脫以穩定投資組合。

  •月配息型基金沒有賺較多
  相較於一年支付一次分配金的基金,月配息型基金每月固定配息看似賺較多;但其實不然,你反而必須繳納更多税金,損失更多。

  “以閒錢買股,才能跌不心驚。每年買賣≦2次,才不會受股價變動影響而頻繁進出。”──知名存股專家 股素人

  第9課 運用「經濟時鐘」,調整理財模式

  •掌握景氣和金融政策,搭上理財順風車
  泡沫經濟時期不適合投資?景氣一恢復,物價就上漲,讓人感覺錢變薄?作者獨創的「山崎式經濟時鐘」指點你,在什麼時機、用什麼方法理財,能讓資產穩健倍增。

  “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充滿希望中毀滅。”──全球投資先驅 約翰 坦伯頓

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遺傳密碼:我們不是被動的基因繼承者,童年創傷、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都能改變基因體的表現

玻璃娃娃、石頭人……
  每位罕見遺傳疾病患者的身體深處,都潛藏著一個祕密。
  有一天這個祕密,將會成為治癒及造福我們每個人的利器。

  本書作者莫艾倫醫學博士既是屢獲殊榮的醫生,也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在本書揭示遺傳學上的突破性進展,如何完全顛覆我們對世界及自身生命的認識。

  傳統觀點認為,我們由遺傳決定的命運在受孕那一刻便已成定局,莫艾倫醫師的這本突破性著作卻告訴我們:人類基因體的可變動性與迷人之處,絕對遠遠超過你的國中生物老師所能想像。莫艾倫醫師將我們帶到患者的病榻旁,運用這些獨特而複雜的病例,巧妙地展示了罕見遺傳疾病能讓我們知道哪些與自身健康及幸福相關的訊息。

  在這個我們正風馳電掣、長驅直入的「美麗新世界」裡,遺傳學的知識絕對至關緊要,本書正是這趟旅程不可或缺的路線圖。它將告訴你:

  為什麼即使你已從童年遭受霸凌的心理創傷中康復,你的基因卻仍可能留下終身疤痕?
  果糖讓水果嚐起來甜蜜可口,但為何只要你擁有某種基因,攝取蔬果就等於為自己買下一張通往驗屍官辦公室的單程票?
  為什麼吞下最常見的止痛藥相當於反覆為自己施打嗎啡──如果你有某種特定基因組合的話?
  保險公司如何合法運用你的遺傳資料,來預測你和你的兒女有多大的失能風險,以及這點如何影響他們提供給你的承保範圍?
  如何與醫生進行這輩子最最重要、足以挽救你的生命的會談?
  為什麼那些影響上百萬人的醫療問題,解決關鍵竟是落在罕見遺傳疾病患者的身上?

  在這本創格趨新的著作中,莫艾倫醫師採用無論就科學或醫學而言,都稱得上範圍廣泛且相當有趣的跨學科方式,來解釋為何藝術、歷史、超級英雄、性工作者及體育明星,全都有助於我們理解生活對基因產生的影響,以及基因對生活產生的作用。這本書將深刻改變你對基因、健康與生命的看法。



2016年2月26日 星期五

美好人生的風險智慧:九個聰明冒險家教你如何在不確定中變勇敢

為什麼到過火山地後的尼采曾說:「想要透過生存獲得最豐碩的成果、最滿足的享受,其中的秘密就在於冒險的生活!」

  「那樣安全嗎?」總讓我們思量不前,但非凡人生其實來自「洞悉風險」的行動智慧,聽聽火山口地質學家到飛航管制員每天如何在風險中討生活!

  本書是「安聯環球投資」(Allianz Global Investors)與「人生學校」(The School of Life,由著名的英國作家艾倫.狄波頓創立)共同合作的專案作品。一家對「風險」極度敏感的投資機構與對人生教育深刻體驗的組織,企圖以這場行動探索一個大眾不愛談論,卻決定人類進步的重要問題:風險的意義與角色是什麼?我們總是趨避它,又能從中學習許多,我們該如何面對它?

  人生學校邀請著名的紀錄片工作者波莉.莫蘭擔任本書專案的「駐點作家」──但實際上卻與字面的「駐點」有所不同。她並不是居住在某個特定的地點,而是經人生學校要求,生活於一種特定的概念中:她得在一個無從避免風險的世界裡,探索人們可能如何學會明智的擁抱風險、洞悉風險。而本書就是她的探訪結果。

  每每論及「風險」,我們第一個想法很可能都是負面的。但,我們可不可能活在一個毫無風險的世界中呢?還有,活在一個極度安全的世界,究竟是不是件好事呢?

  從本書九個故事裡的真實人物,我們得以探索那些「日日皆與風險共事、共處」的人是如何生活的。波莉莫蘭將引領讀者體驗這九個精彩豐富的人生故事背後有什麼奧妙,並帶著我們踏上風險世界的旅程。

  這本書將去會一會住在維蘇威火山坡上的家族;面對著職業生涯隨時可能因為一次受傷而中斷、因此生理、心理都承受極大壓力的國立巴黎歌劇團芭蕾舞伶;還有在建物坍塌的第一時間就趕赴現場的紐約市建築鑑識工程師;還有一群日日看照孩子時,都在「風險與體驗」間取得平衡的父母與遊戲場工作人員。

  這些故事針對「風險為何」及「如何與其共處」的基本問題提出論述,並由哲學、心理學與社會學的概念交織而成,顯現出在豐富完整且值得一活的人生中,學習洞悉風險是多麼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本書的九個主角對於風險各有不同看法與奇異的經歷,但他們也都提出如何「應對風險」的心態、以及各自適應「人生必備風險」的智慧;倫敦Soho餐廳負責人浜哲郎說,「在日本,人們通常是以自己擁有的資產來為公司擔保,所以要是你生意失敗,你也就什麼都沒了。還有,日本人很容易覺得自己一旦生意失敗,就是個輸家,整個人生就完了……。」

  至於另一位勇於挑戰潛能極限,視覺感官事實上只能分辨色塊的2014年冬季殘障奧運(帕奧)高山滑雪金牌凱莉加勒格(Kelly Gallagher)則輕描淡寫地說,面對失敗的恐懼:「少點思考、多點體驗」是她得以持有「我就是應該得金牌」的必勝心態──本書採訪了凱莉和她在比賽時依規定可以陪伴她的「視覺引導師」,一同說出他們共同挑戰高風險的心態。

  無論如何,誠如艾倫.狄波頓在九個故事後所說的結語,這本書提醒了我們現代對於個人安全的過度強化,可能使我們失去了部分的本能:

  「事實上,我們全都過著一種充滿不確定性的人生,……一如偶遇本書先前所描述那些洞悉風險的人們,我們感受到危難,還有在面對危機時,我們不可思議顯得足智多謀,這些都是身為人類所固有的一部份。這是我們的自然狀態。人們已經透過各種方式,瞭解到他們不是要掌控風險,而是要與風險和平共處。」

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自癒是大腦的本能:見證神經可塑性的治療奇蹟

光是用心走路,就可以逆轉帕金森症?聆聽濾去低頻的莫札特音樂,能讓群醫束手的自閉症兒童正常說話?在舌頭上擺上個小電板,竟能讓不良於行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翩然起舞?

  是的,神經可塑性療法就有這麼神奇。輕柔地震動後腦可以治療注意力缺失,以溫和的電擊刺激舌頭可以逆轉多發性硬化症和中風,只是在病患頸後閃光便能治療腦傷……近年來,已有許多被專科醫師、物理治療師宣告藥石罔效的重大疾病患者,在接受量身訂製的神經可塑性療法後,神奇地擺脫了惱人症狀的糾纏,重拾正常的生活。

  其實,神經可塑性療法也並沒有那麼神奇。透過造影看見大腦的實際工作情形,同時證明了大腦是有可塑性的,一直不停在改變;心智活動不但是大腦的產物,還會反過來改變大腦、塑造大腦。由此而誕生的各種顛覆傳統的非侵入療法,本書都會一一舉出實例,向你證明:大腦可以治癒自己。

  讀者會發現書中的病例可能跟某個人相似,或你所照顧的人正經歷同樣的痛苦,例如慢性疼痛、中風、腦損傷、帕金森症、多發性硬化症、自閉症、注意力缺失、學習障礙、感覺統合失調症或某些原因導致的失明。書中介紹的療法都用到能量,包括光、聲音、震動、電流和運動,身體感官把能量形態轉換成電流訊號,使大腦可以運用,形成或加強新的神經迴路,等同於提供了進入大腦自然的、非侵入性的通道,透過我們的感覺和身體喚醒大腦本身的痊癒能力──這正是大腦獨一無二的癒合方式。

  神經可塑性的治療法需要病人自己參與治療,心智、大腦和身體缺一不可,而且治療者和病人要學習與大自然共同合作。這不僅是一本可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腦科學書,更將為無數受困的身與心,點燃對生命的希望。

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你的桶子有多滿?:樂觀思想的神奇力量

每個人都有一個無形的水桶,水桶裡的水會不斷增減,端視別人如何對待我們。裝滿水的水桶就如同滿溢的福杯,讓人思想正向、充滿活力。水桶裡的每一滴水都讓人更堅強、更樂觀。空空的水桶則會讓人思想悲觀、精神委靡、意志頹廢。

  每個人也都有一支無形的杓子,當我們為別人的水桶加水――以言行為別人增添正面情緒――也會讓自己的水位高一些;反之,如果你用杓子去舀別人的水――亦即你的言行有損別人的正面情緒——自己桶子裡的水也會跟著減少。水桶缺水會令人沮喪,這也是為什麼被人舀水是一種痛苦的經驗。

  所以說,我們每一刻都面臨抉擇:我們可以為彼此加水,也可以互相舀水。我們的人際關係、生產力、健康、學習力、快樂與否都深受這個選擇影響。

  本書自出版以來,好評不斷,掀起熱烈討論「你的桶子有多滿?」的風潮。2016年推出全新封面修訂版,繼續帶動樂觀思想的神奇力量!

  ◎創造正向情緒的5種策略:
  1.避免當個舀水人:觀察自己與人互動時,是否在舀別人的水。
  2.凸顯事物的光明面:多看他人的優點,與關心讚美別人。
  3.真心深交好朋友:從記住他人名字,與一連串正面互動建立關係。
  4.用心創造意外驚喜:禮輕情意重,出乎意料的行動最印象深刻。
  5.用對方喜歡的方式待他:個別化的待遇隱含了解對方的窩心。

本書特色

  一、作者本人的奮鬥歷程,特別感人
  作者唐諾.克里夫頓博士被譽為「天賦心理學之父」,著有暢銷書《發現我的天才》,曾為蓋洛普公司董事長,他所發明的「克里夫頓能力發現剖析測驗」,已幫助全球超過一百萬受測者發現個人天賦。更特別的是,他從16歲就得了罕見疾病,一生都在與腫瘤奮鬥,樂觀思想是他與疾病和平共處的成功心法。

  二、帶動職場「加水運動」,讓員工更敬業、顧客更滿意
  任職於蓋洛普機構的作者,調查全球400萬名以上的受雇者發現,常受認可和稱讚的人生產力較高,也有較高的顧客忠誠度和滿意度。英國心理學家菲爾曼則指出,老闆引起的過度緊張,會使員工的中風機率提高33%,而負面的員工對美國經濟造成的損失,很可能每年超過一兆美元。
  為員工的水桶「加水」,堪稱是強大的領導工具,能徹底改造長期充滿負面情緒的職場,帶來全新的正面能量。

  三、5句讚美+1句指正,人際關係黃金比例
  婚姻研究先驅高特曼實驗發現,夫妻間若正負面互動接近5:1,婚姻成功的機率很高;若趨近1:1則可能會以離婚收場,其預測準確率高達94%。而職場上正負向比例超過3:1的生產力較高。

  四、「你今天做對了什麼?」一句話,親子關係變更好
  多數父母只關心孩子哪一科考不好,卻忽略表現傑出的科目,也不會稱許孩子的獨特性,希望孩子「別太突出」,往往不知不覺中壓抑了他們的特質及天賦。從現在起,關心、讚美孩子做對的事,經常給予正面能量,讓孩子遭遇困境時,能更堅強勇敢面對。

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不理性敬上:行為經濟學家為你解答專業工作、消費生活、愛情婚姻的迷思

親愛的艾瑞利:

遇到難以決定的事物時,你有什麼大致的建議嗎?我想買車已經想很久了,但就是打不定主意。

──約翰

算你幸運,有個法寶能夠解決你的難題,而且你已經有了,那就是:銅板。人頭面代表A款車,數字面代表B款車,然後把硬幣拋到空中,看銅板落地後翻到哪一面,讓上天幫你做決定,但我猜銅板還沒掉下來之前,你心裡已經有答案了。

拉大層次來看,如果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還是不知道哪個選項最好,表示每個選項的整體價值都大同小異。這不是說每個選項都一樣,而是它們的價值相差不大,很難分辨出孰好孰壞。畢竟,要是很好分辨的話,我們早就下決定了。

既然知道各選項的價值差不多,勢必要考量時間的機會成本。為了不浪費更多時間在這件事上,我們必須逼自己拿定主意,這時銅板就派上用場。銅板一旦離手,我們就得自問到底希望銅板落在哪一面、正視我們的偏好、不再三心兩意。

書籍與有聲書

親愛的艾瑞利:

我身邊偶爾會有人討論最近看過的書,我雖然知道內容,卻不太敢加入討論,因為我是聽有聲書版本。我為什麼會覺得聽有聲書沒面子?第二我想問,該怎麼辦?

──寶拉

我們的聽力和理解力在小時候養成,因此記不得以前聽懂別人說的話曾經是一大挑戰。反觀閱讀與寫作能力,卻是我們長大一點後才學的技巧,學習過程剛開始的痛苦掙扎,我們還歷歷在目。因為這樣的差別,大家容易覺得讀比聽更難,更值得驕傲。

我給妳的第一個建議是,要知道這樣的邏輯未必正確,讀得懂未必比聽得懂更厲害。兩者甚至應該對調才對。看到你的問題後,我特別去買了一本有聲書,搭長途飛機時拿來聽。結果發現書用聽的比用看的更難──不過我聽的是諷刺小說作家馮內果(Kurt Vonnegut)的《加拉巴哥群島》(Galapagos),可能內容真的比較艱澀。

我第二個建議是:把妳的感受換句話說。例如,如果討論到妳喜歡的書,不妨說:「我很享受那本書。」就不必說那本書很好看;如果是比較生硬的書,則可以說:「那本書有難度。」就不必說那本書很難讀。

如果這兩個建議對妳都沒效,或許也該是我們廣義定義「閱讀」的時候了,畢竟現在獲得資訊的方式有很多,有聲書也是其中一種。這樣聽起來好像作弊,但妳說不定會因此帶動「閱聽即閱讀」的革命,讓很多人聽有聲書時更自在。

甜甜圈與自由意志

親愛的艾瑞利:

如果大家所做出的決定多半受到環境的影響,那不就表示人沒有自由意志?

──麥特

是,也不是。想像我每天一早就到你辦公室,把剛出爐的甜甜圈擺滿在你眼前,這樣持續到年底,你不變成胖子的機率應該接近零吧。環境有了,我們的行為多半會被牽著走。但我們也別自暴自棄,我們還是能下定決心抗拒甜甜圈的誘惑,不跟同事叫甜甜圈外送。日常生活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可以營造適當的環境,降低失敗的機率。

我們有能力打造有助於發揮所長、戰勝弱點的環境,這正是自由意志的展現。

通勤與適應

親愛的艾瑞利:

我們是新婚夫妻,現在為了住在哪裡一個頭兩個大。我們該選擇住在市區,圖個上班方便?還是考量房價便宜、環境也比較好的郊區呢?

──市區小倆口

你們不妨考量幾點。首先,人的適應力很強,不管住屋是大是小、環境是綠樹如蔭還是水泥叢林,我們都能逐漸習慣生活的變動,而且比預期得還快。以我自己為例,幾年前的一場意外造成我嚴重燒傷,生活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後來慢慢習慣生活上的改變,現在的生活比當初想的還要好很多。

很多事我們都能調適得很好,但有些事就沒那麼容易了,甚至完全無法習慣。可惜通勤就是一例。每天從郊區通勤到市區上班,想到就煩。

通勤生活不容易適應,我們只好認了,但如果能知道箇中原因,就能深入了解適應過程的本質。假如我們知道每天七點半出門,八點五十五分就能到達辦公室,通勤變得可以預期,很快就能適應。偏偏我們無法未卜先知,知道交通狀況和塞車情形,所以何時能進辦公室永遠說不準。正是這樣的不確定性,我們才會很難習慣通勤,一早起床就心神不寧,擔心上班會遲到。

也因此,我建議你們把上班地點列為一大考量。通勤距離對於生活品質的影響,比你們想的還大。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記得要快樂:A到Z的法式幸福

五個實踐正向心理學的規則

關於正向心理學,已經有許多研究和手冊,而且都堅持以下幾點;我們可以視之為正向心理學的基礎。

(一)重要的是我做的事情,而不是我知道的事情。

兩千多年以來,東、西方的智者都傳遞著同樣的信息:想要快樂地生活,只需要珍惜當下、親近自然,過著簡單樸實的生活,並且尊重他人,不輕易發怒……。這些建議是如此理所當然,有時我們甚至會說這是「立意過高的陳詞濫調」。然而,儘管看似平淡的陳詞濫調,這些建議對我們還是有用的:若進一步瞭解,即可感受到話中的中肯。所有人聆聽智者、滿懷崇敬、深表認可;聽完後即遠離而去,沒有人身體力行,每個人依然故我。如果有人蜻蜓點水嘗試一下,然後放棄,這已是最好的情況了;因為這些話實踐起來比預期的困難,而且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很可能還挺無聊的,於是也就放棄了。

如果智者有點惱火了,追在後面抓著我們的袖子不放,我們會說:「好,好,我知道,我知道……」我們當然知道!

即使是個孩子,也知道什麼能使人快樂,什麼能讓生活美好!但是,我們不明白的是:困難不在於知道,而在於實踐,而且是始終如一、行之有恆的實踐。我們不瞭解,重要的不在於我所知道的事情,而在於我所做的事情。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正向心理學對我們法國人來說總是這麼困難。因為我們喜歡取笑多於嘗試?還是因為我們太看重智力卻沒有足夠的實踐力?我們比較喜歡當幸福的思想家、評論者,而不是當一個幸福的工藝家、實踐者。

(二)沒有辛勞,就不能幸福?

我們都知道,要有更大的力氣、更好的柔軟度,就必須定期努力鍛鍊。空口說著「喂,從現在開始,我會盡量補強氣力,還有柔軟度」,加上殷切期望,這是不夠的;你必須努力跑步、鍛鍊肌肉、練習瑜伽或體操,而且還要持之以恆。

這些道理我們都明瞭,然而卻繼續以同樣的思維方式,看待自己心裡的決定:「這次是認真的,我有決心,我會試著不要有太多壓力,更享受生命,少發牢騷,好好珍惜美好的時光,不要任由自己被憂慮污染了……」沒有用的,這樣是行不通的!這就跟鍛鍊體力或肌肉一樣,光想望是不夠的,你必須鍛鍊。這種「心靈鍛鍊」,符合所有正向心理學的練習,並且不應該僅僅被視為可人的小配件,而應該當作是大腦網絡在正面情緒運作時所產生的常態性創造和活動。

「沒有辛勞,就不能幸福」,我承認這句話有點激進。有些生命賦予我們的幸福,就像出人意料又受之有愧的機運,總之就是不費吹灰之力就降臨在我們身上。但是,這從天而降的青睞卻有兩個缺點:一、這樣的機運並非如此頻繁;二、如果我們的意念退縮到只剩下擔憂或只專注於「我要做的事情」,我們可能就會浪費這些機運,甚至看不到它們。

所以,一點點辛勞的汗水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快樂。一位朋友告訴我:「克里斯多夫,聞得到汗水的幸福,難道不就像一對耗竭心力相愛的夫妻嗎?真愛,和真正的幸福一樣,難道還需要談什麼努力嗎?」沒錯,朋友,只是……愛情仍然是需要努力的!

夫妻生活的路上,需要不斷堅持、深耕、成長,以喚起愛情,讓生活永保新鮮有趣。否則,即使一開始有愛,也不會有足夠的「燃料」走這條長遠的路。幸福也一樣:我們的努力,並不保證招來幸福,也不會無中生出幸福;但是,這些努力會幫助我們,在幸福飛過時,能夠好好把握、好好珍惜。並且,一輩子保持幸福永遠鮮活。

研究顯示,只有當你付出的是有效的努力時,才會增加幸福;如果努力是有效的,那麼我們愈努力,成果就愈好。前提是:我們的努力要用對地方!正向心理學,就是要找出這「有效的努力」。

(三)堅持不懈

正向心理學的練習,並不提供立即的幸福感。即使能得到,那也是很罕見的。這些練習,只是為了準備和促進幸福感受,使我們更關注在愉快經驗,對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及美好時光更敏感。因此,就像任何學習,改變是緩慢漸進的。大家都知道,學習新事物總是需要時間,才能得到實效。無論學習的是鋼琴或英語,水彩畫或日月球(bilboquet)等等,我們都理解並且接受這個道理;可是,一旦涉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學習,我們就會希望這學習能夠立即見效。事實並不如我們所願,於是我們說:「我試過了,可是行不通。」如此,得出的結論就是:方法無效,或者方法不適合我們。報刊的諷刺文章或電視節目裡常常聽到這樣的話:「我們用盡了一切方法要快樂,結果你們知道怎樣嗎?都是騙人的,我們一點也沒有更快樂!」這就像有人告訴我們:「我拿起小提琴,琴弓摩擦琴弦,沒有漂亮的音樂跑出來也就算了,竟然還發出可怕的聲音。小提琴,真是夠爛的!」

(四)繩索和股線

正向心理學的練習,服膺於我所說的繩索邏輯:繩索由許多股線組成,每根個別的股線都很細,不能承受任何重量;然而,一旦將股線編織在一起成了繩索,就能夠牽引非常大的重量(比如,能夠拉開不幸的蓋子,哪怕它是多麼沉重)。正向心理學的意念練習,也是遵循這種模式,只有一種類型的努力、練習,並不足以改變我們的思維習慣。

我們不僅要重複練習,還必須累積、增加各種鍛鍊,再把全部聯合起來,才會成為重要的改變力量。這就像進食,我們不僅要多吃健康有益的食物,還必須維持多樣又均衡的飲食。例如,水果即使有利健康,但單吃水果也是會出問題的。各式的正向心理學練習,就是我們培養幸福生活所需的多樣特質。

(五)留個位置,給不幸

正向心理學,並不是為了要完全避免不幸,那太不實際了。正向心理學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別陷入不必要或持續太久的不幸之中。因為,逆境和不幸確實是人類命運的一部分,所有東、西方的傳統,都一再地提醒我們:不幸,是幸福光明不可分割的陰影。因此,正向心理學也關注心理韌性(résilience),也就是個人面對苦難時的應對。我們不僅要盡可能地避免陷入痛苦,而是即使陷入不幸,也要從我們每個人自身汲取內心的資源。當今世界上,至少在富裕的西方社會,還有一個有趣的逆論:社會透過越多的保障和援助來保護我們免於不幸,心理治療的實踐(不僅是正向心理學)就越回歸到斯多噶學派的傳統論述裡,重新看待接受苦難的必要性。在我們的生命裡,不幸的事件是無可避免的,重要的是做好準備,而不是夢想著永遠都不會遇見它們。

以上摘自《記得要快樂:AZ的法式幸福》


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

華爾街之狼從良記:一個價值投資者的旅程

建立聲譽要花20年,毀掉只要5分鐘,如果你想著這點,做事情的方式就會不同。──巴菲特

  一名畢業於牛津與哈佛商學院的高材生,頭頂光鮮亮麗的學歷,傲慢自大的菁英分子,秉持著「貪婪是一種美德」的理念,準備走入華爾街開創一條大好錢途。在畢業兩年後公司被調查不法,於是他失業了。由於出色的履歷表,一流公司如高盛、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公司等名公司都找他面談。不過他卻已經是件受損的被貼上標籤的商品,因前公司的惡名而不被任用。

  之後是什麼緣故,讓他從信仰「貪婪是一種美德」,到成為一名真正的價值投資者,甚至創辦了一間投資公司,能夠花近2000萬台幣跟巴菲特吃一頓午餐呢?

  「如果你學到本書中的若干教訓,你一定會發財──而且可能發大財。」

  本書毫無保留寫下從貪婪傲慢的華爾街黑名單,到成功轉變為價值投資者的心路歷程。直指了投資最重要的關鍵:「成功投資者的心態該如何建立」。包括如何對抗市場中貪婪與傲慢的人性弱點、大篇幅分享投資錯誤案例,而作出「投資檢查清單」。他的轉變與進步,源於他的深刻反省,包括結識投資好手巴布來,一同標下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這頓價值65.01萬美元教給他的價值,遠遠超過他所預期。

  與巴菲特共進午餐學習到的投資之道──
  慎選正確的英雄典範,是投資成功的關鍵
  創造適合自己的投資環境擺脫市場的羈絆,對抗心智弱點
  建立更好的投資流程──建立檢查清單
  真正的成功之道是走上真誠之路

  身為投資人,都有不少缺點,關鍵在於接受自己,了解自己的差異和限制,想出避開這些問題的方法

  作者1997年創立的海藍寶資金(Aquamarine Fund)累積了463%的報酬率。作者也分享他對投資、交易和高風險決策的敏銳洞察。通過他過往的投資失敗案例詳述,能夠幫助你鞏固投資流程,找出投資的漏洞。:

  堅守的投資八項規則──
  一、不再查看股價
  二、如果有人想把什麼東西賣給你,別買
  三、別跟經營階層談話
  四、收集資訊的順序要正確
  五、只跟沒有私心的人討論你的投資概念
  六、盤中絕不買賣股票
  七、若股票在你買進後暴跌,兩年內不要賣
  八、別公開談論你目前的投資

  投資最重要的是,對自我清楚的認知,並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貪婪也可能是通向內心更深處的工具,如果貪婪不只是促使你追求多多益善,而是促使你追求精神成長與啟發的內心之旅。並且你會發現真正成功的投資,是成為更真誠的自己。

  本書談的不只是投資智慧,也含有大量的人生哲學,透過作者無私的分享失敗經驗,我們無需體驗那般痛苦經驗,也能到作者20年來的寶貴教訓。不論你是否為價值投資人,相信此書一定也能對你在投資上有所啟發。

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

要美也要長壽:長壽美人如何做到不失智、不病倒、不發胖?

改善飲食生活的七個基本原則
 
女性的肥胖大致有兩種類型。第一種是更年期前後忽然變胖,小腹突出。此種類型的人有許多內臟脂肪附著在支撐小腸的腸間膜,所幸節食後的效果很明顯。另一種是從生產後體重漸漸增加,背部與臀部都有贅肉,皮下脂肪增加的類型。這類發胖導致發病的機率比較低,但有長期儲存能量機能的脂肪細胞已經變得很胖,要長期節食才能看到效果。
 
如果想變瘦,首先在寢室裡要準備體重計與筆記本,每天記錄起床時與就寢前的體重,養成回顧飲食與行動的習慣。目標是六個月後減輕現在體重的百分之五。
如果減重過於激烈,很容易復胖,而且血糖值反而會提高。

基本上要採取只攝取卡路里七成的行為治療。在飲食方面只需減少攝取砂糖與動物性脂肪(魚類例外),與原先不會有太大差別。接下來,請遵守以下七個原則:
 
 一口嚼三十次 脂肪細胞分泌的荷爾蒙「瘦蛋白」,會向腦下視丘的飽食中樞傳遞「飽足」訊息。咀嚼會促進瘦蛋白分泌、刺激飽食中樞,但從開始進食要經過二十分鐘才會產生效果。所以吃太快不會有飽足感,容易導致飲食過量。所以要養成一口嚼三十次的習慣。把食物挾入口中後,將筷子先放回筷架上,對細嚼慢嚥應該會有幫助。
 
 三餐規律進食 請參考二一四頁的圖表。包括三餐定時定量的A小姐、不吃早餐的B小姐、只吃晚餐的C小姐,那是她們三人的測量數據。如果有吃早餐,少量的胰島素就能平穩、持續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如果空腹時間延長,血糖值會高低起伏不定。由於胰島素分泌過剩,葡萄糖漸漸轉變為脂肪,儲備在脂肪細胞中。一天只攝取一千大卡的C小姐,明顯會比合計攝取二二○○大卡的A小姐胖。
 
 先從蔬菜開始吃 在用餐的一開始,請先吃充分的蔬菜與香菇吧。接下來是主菜的肉類與蛋,攝取蛋白質與脂肪,最後再吃飯或麵包等碳水化合物。

膳食纖維不會被消化酵素分解,在胃腸內會長時間停留,減緩稍後攝取醣類、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與吸收。胰島素的分泌量也會控制在最少。
 
 添加一項黏黏的食物 納豆、秋葵、山藥、和布蕪(裙帶菜芽根)等食物黏黏的成分是「黏液素」(mucin),會包覆醣類與碳水化合物,減緩葡萄糖的產生。吃飯時搭配這類食物不會讓血糖值急速上升。
 
黏液素有保護黏膜組織的功能,我們體內也會分泌。含黏液素的食物對腸胃也很好,只是不耐熱,要儘量避免加熱調理。
 
 積極攝取低GI食品  GI值(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是食品裡所含醣類與碳水化合物在體內轉換成葡萄糖速度的數值。GI值較低的食物,吃了以後血糖值也不會急遽上升,胰島素反應也比較和緩,代表食物包括糙米、以未精製全麥粉製作的麵包與義大利麵、黃豆等豆類、甘薯、蘋果、蕃茄、酪梨等。相反地,高GI值食品包括白米、烏龍麵、麻糬、馬鈴薯、果汁等。要花些心思慎選食物。

 深夜不要吃東西 人體內有配合晝夜調節代謝各種各樣的「時間基因」。其中BMAL1會合成脂肪、儲存在體內。BMAL1在凌晨二到四點發揮的效果最強,所以深夜進食後會立刻形成脂肪。習慣過夜生活晚吃晚餐的人,要養成白天活動筋骨的習慣。在交感神經旺盛的日間,腦下視丘會分泌促進消耗能量的荷爾蒙「食慾素」(orexin)。
 
 不要去吃到飽的餐廳 很少人去吃到飽、無限暢飲的餐廳還只吃七分飽吧?即使在平常用餐時,也不要添飯。在分食大盤菜餚時,只吃一開始盛在自己盤子裡的分量即可。
 
白澤教授與南雲博士的抗老對決
 
第一回合 「一日一餐」可讓細胞變年輕南雲
為預防糖尿病,要規律攝取每天三餐白澤
 
白澤:南雲醫師本身是乳腺專科醫生、乳癌專家,最近對於抗老化與瘦身方面也經常提出建議呢!
 
南雲:癌症的發生與生活習慣有密切關聯,所以我從以前就常涉獵代謝症候群與肥胖、老化的課題。
 
白澤:女性總希望保持年輕美麗,這也是我跟南雲醫師都想協助達成的目標。不過我們的方法論看來有些差異。首先南雲醫師為了防止老化建議「一日一餐」,但我認為「一日三餐」才是最理想的。
 
南雲:那是根據我自己的親身體驗發現的健康秘訣。我在三十五歲時繼承父親的診所,為了保持充分體力,每天三餐都吃得很飽。兩年後,我身高一七三公分,體重卻超過八十公斤。那時的我感到很疲累,工作時注意力不集中, 因此產生危機意識。
 
白澤:然後開始「一日一餐」嗎?
 
南雲:一直到開始「一日一餐」之前,其實還有段迂迴曲折的過程。剛開始即使計算卡路里也無法控制體重,只好採取一湯一菜的節食法。當時進行還蠻順利的,於是我產生疑問:不管餓不餓難道每天一定要吃三餐嗎?現代人的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都很充足,「本錢雄厚」何不先消耗掉?
 
白澤:的確,「吃飯七分飽」有助於健康長壽。
 
南雲:如果等到空腹再進食,也就是餓到肚子叫了才吃東西,一天一餐就夠了。隨著空腹時間愈長,向大腦中樞傳遞「吃飽了」訊息的荷爾蒙瘦蛋白愈活躍,即使只吃一點也覺得很有飽足感。相反地如果每天吃三餐,瘦蛋白反應變弱,容易造成飲食過量。自從我實踐一日一餐之後,體重就維持在六十公斤。


白澤:我主張一日三餐是為了避免肥胖與糖尿病,也就是為十年、二十年後的健康著想。如果不吃早、晚餐,血液中將葡萄糖轉換成能量的代謝荷爾蒙胰島素會分泌過多,使血糖值明顯高低起伏不定。最後胰島素的效果變差,變成高血糖。多餘的葡萄糖會轉為脂肪儲存在細胞中。當糖尿病嚴重惡化時,胰島素就已近乎停止分泌。
 
南雲:不過將來可能會得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幾乎一直以來都充分攝取三餐呢!
 
白澤:當然,不能攝取過多卡路里。但也不能因此說一日一餐就能控制卡路里。早、晚餐時可補充將葡萄糖轉換為能量時不可或缺的維生素B群與維生素C。如果一天一餐,大腦的能量會不足,工作效率也會降低。我想一天補充三次「營養素」可能比補充「營養」更重要。
 
南雲:真是這樣嗎?維他命在很久以前根本還買不到。前一晚所吃的食物已足夠維持一天能量。人類開始吃早餐是從進入農耕時期之後。上古時代的人都是空腹去狩獵,將獵物帶回棲息地後進食。經過幾萬年都維持一天一餐,但還是存活下來了。如果要談工作效率,我覺得吃完午餐後忽然覺得很睏,這才是更大的問題。為了幫助消化吸收,副交感神經開始活躍,把緊張的迴路阻絕了。就連外科手術也沒辦法做到這一點。
 
白澤:就算一天攝取三餐,只要注意醣類的攝取,飯後就不會想睡了。
 
南雲:如果一日一餐,大腦跟身體都會處在極佳狀態喔!

3分鐘熱度工作術:沒定性也能成功,無專長也能創業!日本潮流推手的通才致勝筆記

•   愛看八卦新聞
  •   常被人說沒定性、虎頭蛇尾
  •   排隊人氣名店一定要去看看
  •   現在最熱門的電影怎麼能錯過
  •   愛趕流行、追風潮、變換喜好
  你是否因為自己這種個性而感到沒自信?羨慕那些學有專精的「專才」?
 
  不是專家又怎樣!
  什麼都懂一點、跟誰都聊得開、對流行事物很敏銳、擁有廣泛人脈網絡、對於新東西總是抱持好奇心……
  只要你懂得如何善用並發揮這些特點,就是一個勝過專才的「通才」!
 
  作者:「如果把人生中我曾半途而廢的事情列成一張表來比賽,我有自信不會輸給任何人!」
  沒有特色、沒有專業、沒有長處……總是被旁人認為「懂得多卻沒一項精通」的半吊子,
  如何在日本成為引領流行趨勢、推動人氣企畫、打造個人品牌的潮流推手?
 
  作者提出「100×1=1×100」的概念,若專家能力是100,他自己的能力只有1
  但只要他對100項事物都有興趣了解一些,所具有的能力跟專家就是一樣的!
  書中介紹磨練「通才」特質的22個方法,以及13個實用的工作法則,
  擬定富有創意的企劃、尋找最適合的工作夥伴、建立不同領域的人脈,
  把3分鐘熱度變成最棒的武器,成就你的個人品牌價值!
 
  「人×資訊×中村貞裕=潮流」——足球明星 中田英壽
  「與中村貞裕共事,必定會引領時代潮流。」──演員 伊勢谷友介
  「這本書滿載著工作與人際關係的秘訣!」──模特兒 矢野志保
  「在生意場上,必須具備主導時代的SENSE。以此意義來說,這本書是最值得參考的劃時代名著。」──企業家暨政治家 藤巻幸大
 
  〈作者真心話〉

  以前真的沒有自覺到自己就是一般人口中愛追趕流行的「三分鐘熱度」,只是很容易喜歡新東西,但都不會太持久罷了(笑)。

  等到身旁的朋友們陸續變得跟以往不一樣,開始在專業領域中成為佼佼者時,才驚覺大事不妙,或多或少因為心理上有點不平衡,曾經感到自卑,但一直自怨自艾也不是辦法,總是需要面對。於是開始回過頭來認真思考,自己究竟擁有什麼資本可以在未來發揮。

  後來發現無論做什麼都無法延續下去的我,其實一直持續的就正是「三分鐘熱度」這件事而已。於是我開始改變想法,由我自己的觀察,專精於一件事物的人,當然令人感到敬佩,但也因為十分專注於同一領域反而少了點柔軟度,對於專業以外的事情反而不了解。

  反觀,如果由正面來思考「三分鐘熱度」的特性,應該便是嗅覺敏銳,且接受新資訊的感官比較發達。

  我想強調的其實不是大家既定印象中的「三分鐘熱度」,而是活用了容易對流行新事物雷達靈敏,而且可以很快產生反應的特性,擁有許多相關知識,並且加以活用的升級版「超級三分鐘熱度」。

  就拿玩樂來比喻,比如要推薦約會地點時,我可以很快地找出能夠滿足對方的需求,並且最適切的地方。

  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包含了許多資訊,因為總是注意很多不同的面向,對時下流行有一番研究並轉換成腦中的資料,所以可以在發現有趣新事物的同時,把它變成新的事業,成為另一種意義上的延續。

  我在書中提到的「1x100=100x1」便是如此,別人是把一件事情專精到最好、做到滿分,但我可以反過來操作,把許多領域的每一個知識都累積並聚集起來,拓展知識的廣度也能成為滿分、甚至還有可能達到倍數。因為涉獵範圍夠廣,在學習累積資訊時反而不會感到過多的壓力,也適合自己「三分鐘熱度」的個性(笑)。

  我想,只要夠了解自己,打開天線吸收新知,並且善用自己擁有的本質,再加上正向思考的話,即使是缺點都有可能成為助長未來發展的才能!

2016年2月18日 星期四

蠢方法才是好方法:用非常識實現你的理想、夢想與狂想

 如果說,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們知道一件其他人都不懂的事情,那會怎麼樣?會不會他們發現,為了要做好某些事情,他們得先做一些其他人眼中看起來超白癡的事情?其實,聰明人並不是變笨,他們只是故意要「用聰明方法」做這些蠢事的。因為偉大的成就都有一個共同的起源:愚蠢。無論古今中外,成功的人們都不會逃避愚蠢,他們甚至會擁抱愚蠢……用聰明的方式。

  .SPANX創辦人莎拉.布蕾克莉就從其他人覺得愚蠢的地方看到了機會--塑身衣與塑身褲。
  .傑夫.貝索斯年經時捨棄優渥的工作,在西雅圖車庫開始自己的網路事業,而這就是亞馬遜公司的誕生。
  .Youtube網站一開始沒人看好,後來卻擁有眾多的使用者;憤怒鳥原本也是很簡單的構想,但卻成了史上最暢銷的手機遊戲。

  我們都想在人生中盡可能做出最好的決定,但不要因為害怕被別人說蠢而任由生命流逝。勇於接受新聰明的人們,戴上了「笨蛋」的帽子,然後改變了世界。

  作者在本書中,重新定義了我們以往所認知的「蠢」,他旨在告訴讀者,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往往覺得那些改變世界的想法都很蠢。然而想在人生中成功嗎?想有創意嗎?想有成就感嗎?其實敲門磚往往就藏在那些看似愚蠢的想法裡。這本書將教你:

  .如何克服恐懼、實現夢想、讓人生無悔
  .如何渡過諸如沒錢、沒時間、沒知識等難關
  .五個讓你真正成功的方法

  不要再找藉口了,趕快來學學用「蠢方法」做事吧!這是你能做的、最聰明的事。歷經多年的研究、訪談數百位世界級成功人士,讓李奇告訴你,笨就是聰明。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

  「一開始,他跟我說這是個蠢想法……後來,他同意加入我們了。」-皮埃爾.歐米迪亞(Pierre Omidyar),eBay創辦人

  「人們覺得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很蠢。」-賽斯.高汀(Seth Godin),暢銷作家

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

要美也要長壽:長壽美人如何做到不失智、不病倒、不發胖?

「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活到一百歲,享受人生。」
 
這正是我研究抗衰老醫學的目標。
 
從一九九年代以來,基因與壽命、老化、疾病之間的關聯逐漸明朗化。目前,透過基因可正確預測部份癌症、阿茲海默症、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病風險。我們已得知持續錯誤的生活習慣,將促使導致老化與疾病的基因發揮作用,這是近年研究的重大成果。能否維持身心健康、活到DNA序列原本可承擔的壽命,與生活方式有密切關聯。
 
在進入本文前,先向各位介紹「實現健康長壽的七大法則」。每一項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徹底實踐。從改善生活習慣開始,到細胞代謝出現良好變化,大約需要三週。如果能持續三個月、三年、三十年,就能轉變為「不需要看醫生」的體質。就從打開本書的這一天開始,請各位踏出成功抗老化的第一步。
 
法則1 素顏年輕的人比較長壽
 
即使是基因相同的同卵雙胞胎,只要生長環境不同,外表看起來的年齡也會形成差距,壽命也會有所不同。我們的身體是六十兆個細胞的集合體,如果從外觀看起來就缺乏生氣,那麼體內代謝不良恐怕也不足為怪。
 
養成每天早上素顏照鏡子,確認健康狀況的習慣吧!如果肌膚暗沉,皺紋、鬆弛的情形超過實際年齡,那麼就有必要檢視自己的飲食生活與運動習慣。眼睛無神,正是壓力累積的證據。
 
保持「素顏」的年輕活力,正是預防疾病的第一步。在離開鏡子前,先對自己微笑,維持好心情,這樣一定能展開朝氣十足的一天。
 
法則2 美好人生,要延續的是「健康壽命」
 
所謂「健康壽命」,指的是不必被人照顧、沒有臥病在床、能夠自立生活的期間。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等同於我國健康福利部)統計,二年日本女性的健康壽命上限是七十三.六二歲,由於女性平均壽命是八十六.四一歲,(二一二年統計數字),竟然有十二年以上的時間需要接受照顧、治療來渡過餘生。由此來看,日本實在不能以「長壽大國」沾沾自喜。

女性臥病在床的首要病因是骨質疏鬆症,尤其已經很脆弱的大腿骨根部萬一發生骨折,將有好一陣子都無法站立。對老年人來說,只要臥床一天,肌力就會衰退一.五三%,據說三週後就只剩下一半。同時也容易造成心肺功能低下、精神不振及失智症出現。惡化、褥瘡等「廢用症候群」(disuse syndrome),導致許多骨折痊癒後仍臥病在床的例子。
 
只要從飲食、運動下功夫,就能確實預防骨質疏鬆症。需要接受照顧的主要疾病像中風、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等,其實都屬於生活習慣病。
 
法則3 治療醫學不如預防醫學
 
當身體狀況惡化時,就要到醫院接受治療。這方面的「治療醫學」逐年進步,治療因外部侵入病原體感染的病症等,已經有相當的成果。但是由患者本人的行動所造成極大影響的生活習慣病,還有進步的空間。
 
譬如代謝症候群,即內臟脂肪型肥胖加上高血糖、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其中二項的疾病。代謝症候群是動脈硬化、糖尿病、腦梗塞、心肌梗塞等症狀的誘因,所以只要血壓或膽固醇超過標準,醫院立刻就會開降血壓及降膽固醇的藥。但另一方面,只要在正常範圍以內,即使有再多的風險,仍不列入治療對象。本來醫療作用就是要確實檢視、改善、預防疾病,但目前醫療的基準值仍以是否列為治療對象為優先。
 
雖然癌症的新療法陸續問世,但除了少部分的初期癌症,目前還很難完全治癒。隨著人口高齡化,罹癌率目前仍逐年上升。加上失智症的療法目前尚未確立,現狀只能以遲來的努力來補救問題。
 
等到發現病症時才找對策已經太遲,我們應該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消除造成疾病的原因。「預防醫學」正具體說明其中的道理,也屬於抗老化醫學。
 
法則4 只要具備營養學的知識,就能讓細胞變年輕
 
為了維持生命,細胞日夜反覆代謝。其中的能量來源與新細胞材料,就是醣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三大營養素。它們的量以及構成比例,對代謝有很大的影響。
 
請大家注意避免攝取過多卡路里。人類是從與饑餓奮鬥的過程中進化而來,因此只要有一點多餘的卡路里,就會轉換成脂肪小心地儲存起來。現代人的飲食生活容易導致肥胖,但長壽基因在限制卡路里攝取、七分飽時最能發揮作用。

說到健康飲食,大家或許很容易聯想到蔬食。的確,蔬菜中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微量植生素(phytochemical),是預防肥胖與代謝症候群的理想食材。但是如果只攝取蔬菜,很容易造成維生素B12、鋅、鐵質等養分缺乏。如果蛋白質不足,容易造成肌力與血管韌性低下。脂肪也是形成細胞膜、荷爾蒙不可或缺的要素。想實踐控制卡路里攝取、兼顧營養均衡的飲食生活,就必須認識營養學的基本知識。
 
法則5 常運動,腦部不易老化
 
維持細胞代謝的另一項要素是運動。人類為了得到糧食,持續不斷地努力勞動。身體經常活動,血液循環良好,氧氣跟營養就會送至全身,肌肉跟骨骼也會更強韌。同時,能量燃燒會刺激「AMPK」長壽基因的機制作用,讓葡萄糖代謝與細胞分化.分裂保持正常運作。除了運動以外,也可以進行園藝或上下樓梯等日常活動。
 
運動可促進腦神經細胞活化,對鍛鍊腦力有很好的效果。許多臨床報告顯示,運動能增強記憶力、思考力、認知能力。藉由運用指尖的精密作業、徹底咀嚼食物、藉由說話或唱歌鼓動舌頭等,會給予腦部適度的刺激。
 
法則6 保持愉快的秘訣
 
維持正確的生活習慣不容易,一般人很輕易就感到厭倦。為了每天持之以恆,有些小技巧。
 
為了避免厭倦制式化飲食,就要加入新的食材或食譜。透過異國料理或地方料理等,研究各地的飲食文化也很有趣,請各位儘量發揮求知慾與挑戰精神。
 
嘗試各種運動,選擇「讓身體愉悅」的運動也是一個要訣。每個人有自己擅長或不擅長的活動,如果覺得很痛苦就不要勉強自己。互相鼓勵、彼此競爭,跟伙伴一起享受運動的樂趣,也是長期維持運動習慣的秘訣。
 
法則7 生活的意義將開啟百歲長壽之門
 
透過工作,我見過許多超過一百歲也能健康自立生活的「百壽者」,但這些長者不「以長壽為目的」,首先都具備對工作的使命感與上進心、對嗜好的熱情與求知慾,為達成工作和興趣,努力作好健康管理,結果實現了奇蹟般的長壽。
 
一九八七年日本首位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利根川進先生說「人有朝著目標行動的DNA」。「生存意義」正是讓長壽基因發揮作用的最大動力來源。請檢視銘刻在你DNA中的人生目的,開拓充滿活力的未來。


不為身體帶來風險的中高齡瘦身計劃
 
生活習慣與遺傳相比才是最主要的肥胖因素
 
長得胖都是因為遺傳,實在沒辦法……當節食遇到挫折,人很容易就開始找藉口。的確,已發現的「肥胖遺傳基因」有六十多種,日本人當中每三人就有一人擁有影響強大的基因。
 
但「擁有肥胖基因」並不等於「肥胖」。譬如美洲大陸的原住民皮馬族也有同樣的遺傳基因,因過著傳統遊牧生活,直到二十世紀初整族人都很苗條,也幾乎沒有人得糖尿病。但定居在近代公寓住宅後,開始歐美式的飲食生活,皮馬族許多人都變得極度肥胖,並苦於代謝症候群。
 
如果家中成員都算肥胖,與其歸咎遺傳,不如檢討是否有容易導致肥胖的生活習慣。中老年時期的理想體重與二十歲時相比,變化最好在五公斤以內。增加十公斤以上就太胖了!要有這樣的危機意識,積極節食。另外,體脂肪率如果超過百分之三十,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很高,最好立刻節食。以代謝症候群為首,動脈硬化、糖尿病、中風、心血管疾病、癌症、失智症等重大疾病如骨牌效應般襲來的風險將日益提高。
 
我還發現一項重大問題,就是造成膝蓋疼痛的原因退化性關節炎。保護關節的軟骨隨著年齡增長日漸減少,骨骼直接互相磨擦變形,因此造成關節發炎,引起強烈疼痛。膝蓋光是在平常走路時,就要負荷體重三倍的重量,跑步時據說會增加到五倍。當體重增加時,負擔當然也跟著變重。軟骨減少也會加快下半身肌力低下。遺憾的是,現代醫學仍無法使軟骨再生。當症狀越來越嚴重,走路也變得不方便,最嚴重的情形必須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