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懂了憂鬱,於是你真的快樂了:多愁善感的小小練習


為什麼你們都要我樂觀、開朗、活潑?你們都說,憂鬱、感傷是負面情緒,多愁善感是想太多。可是,我就不愛結夥熱鬧尋歡、我常故意獨來獨往,翻出老相片、哼起那首歌、返家班機上....每次都讓我溼了眼眶。

這種湧上鼻酸的笑意,熱淚滾過臉頰的快樂,超過癮,你懂嗎?只要你懂了「憂鬱」。──她療癒了數以萬計德國人,作家瑪麗拉,她告訴我的。多愁感傷很像憂鬱,但和快樂不相抵觸;憂鬱症則和快樂不同時存在。這就是差別。

喜歡安靜,「單獨」做自己的事的孩子,唉,通常不得安寧,他們會被老師爸媽逼去打球,不然就被迫參加喧鬧的生日趴。同學、同事的話題讓你感到乏味嗎?一旁觀察人群,得到的快樂勝過加入那群人,如果你總是這麼覺得,你不用懊悔或羞愧,不必覺得軟弱或絕望,你更不需要治療。

因為這種情緒,讓作家瑪麗拉敢於做夢、勇於流淚;視低潮、離別如吹風下雨般平常。你也能像她一樣,只要你懂了「憂鬱」,就能讓快樂情緒收放自如,享受那感傷的過程,會變成一種「癮」──

◎享受「熱淚盈眶的快樂」:
感傷「老東西」──黑膠唱片、多年前穿過的長靴,小時候用的手帕,讓你勇於放手與道別,增加對付「離別」與「悲傷」的抵抗力。跟她哼著當年一起唱的歌,在追尋過往而感觸時,你會更驚喜地發現「時間」玩了什麼樣的把戲。

    享樂無法讓你快樂,憂鬱卻能不費力氣讓你開心:
那些不假思索、沒有疑慮、容光煥發的人生,其實索然無味。總是很陽光的人,老實說,有點蠢。懂得多愁善感的人,知曉生活中各式各樣且不公平的面貌,「好」才能從「壞」中顯現,「好」才能變得「更好」。這樣憂鬱過,你才知道什麼是安慰、感恩、釋懷和鬆一口氣。

    看到事物兩面的稟賦:
懂得感傷的人,一看到事物的耀眼正面,馬上就察覺到陰暗的反面;或是了解到事情的黑暗面,因此對它的光明面心存感激,因為一段時間後,後面會將所有的陰影驅逐。

    和「耍酷」和解吧,用多愁善感:
照鏡子看到第一根白髮、魚尾紋、游泳圈,你不用跳上哈雷機車,大踩油門,以示抗議或耍酷。懂得多愁善感的人,知道「老」的些微憂鬱不會帶來傷害,還經常藏著詼諧與生活樂趣,於是他們賣弄皺紋證明自己活過。

原來,這樣的活著,才叫好好活。那些美好到值得細細品嚐的悲傷,可以從這些小小的多愁善感中練習──
    抓住每一次「想哭」的機會:
憂鬱其實不愛流淚、不嚎啕大哭,也不需要別人的關心和安慰。他們只想緊握住「每次想哭的衝動」,去觀察、拆解這個最初嚇到你的感覺:為什麼這個(或那個),令我感傷?為什麼綠燈亮著,一個老先生過馬路還得小心翼翼?

    你的祕密書寫呢?想一想,讓你最有感覺的幾個字是什麼:
痛也說不出口,就用寫的。用一個詞,就能產生一種情境、一個故事,但要去哪裡找這樣的一個詞呢?也許在一封舊信裡頭、一本詩作或是回憶當中,又或者只是安靜的聆聽....,感覺就來了。

    出門!體會渴望:
思鄉是一種痛,思慕遠方是一種癮,所以我們旅行!我們渴望出發、卻又渴望回到家。旅行,最快樂的是「正前往○○的路上」,重點不在目的地,而是滿足多愁善感情緒來襲時的渴望感:不知那裡是什麼樣子。遠眺時,轉身看你背後的風景,你的想法會立刻轉一百八十度,到達「內心最深處」。不信?你騎單車離家小冒險一次,就知道回首來時路的那種「想哭的極度快樂」。

下一回,當一陣迷人的愁緒襲來,你再也不必向人解釋「我沒什麼」。只要將陰影投射在美好事物上,你總是能從陰暗底部聽到和解、溫暖的低語。而這也是感性者與大老粗的差別。


以上摘自《懂了憂鬱,於是你真的快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