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

和孩子談談錢吧!財富人生從小開始教


你可能不知道與孩子最好的溝通方式,就是教導他正確的理財觀念。

瞭解金錢的價值 
「可是我現在就想要!」 反覆咆哮著這一句話,彷彿就能讓孩子─—或大人─—在他們想要某些東西的時候,馬上獲得可以擁有那些事物的權力。《巧克力冒險工廠》裡的維露卡正是說明孩童在想要某個物品,且馬上就要得到時,那種不討喜的性格。這個被寵壞的小女孩要爸爸給她一隻和巧克力工廠裡面的那隻松鼠一樣,能分辨好堅果和壞堅果的松鼠。當她發現工廠並不販賣這隻松鼠時,小維露卡決定自己動手,結果她(還有爸爸)和其他劣質堅果一起被丟到工廠外頭。 

維露卡憑什麼認為,只要她想要的東西,沒有拿不到的?道理很簡單:她的爸爸永遠都會滿足她的願望。 



以下是一個出身紐西蘭富裕家庭的男孩的故事。男孩的爸爸白手起家,身價高達數百萬紐幣。當爸爸準備退休的時候,他告訴兒子,希望他能接掌家業。男孩很開心的問:「你打算什麼時候讓我接班?」爸爸說:「我不會把任何東西平白無故送給你,你必須自己賺取這一切。」兒子問:「那我應該怎麼賺回這一切?」 

爸爸回答:「首先,你必須先賺到一萬紐幣,認購公司的所有權。等你做到了這件事,我會告訴你下一步該怎麼做。」當男孩準備按照爸爸的指示去做的時候,男孩的媽媽拿一萬紐幣塞到他的手裡,要他拿去給爸爸。男孩興沖沖的拿著這筆鉅款去找爸爸;這位老先生正坐在壁爐邊看書,男孩說:「這裡有一萬元。」爸爸收下這筆錢,丟到壁爐裡看著火焰燒毀這些鈔票,兒子看得目瞪口呆,爸爸開口說:「等你賺到了這筆錢,再回來找我。」 

當男孩開始去賺錢,他的媽媽又塞了一萬元到他的手裡,這次她告訴兒子務必要說服爸爸,這筆錢是自己賺來的。於是這孩子把自己的外表弄得髒髒的,在街上走了好幾圈,然後才去找爸爸。那時,爸爸還是一樣坐在壁爐邊看書。男孩走到爸爸身邊說:「這真的是我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一共是一萬元,我真的很想接掌你的公司。」爸爸又把這筆錢丟進壁爐裡,眼看鈔票在壁爐中化為灰燼,男孩問爸爸:「你怎麼知道這不是靠我自己賺來的錢?」爸爸說:「把不屬於自己的錢花掉或弄丟,是很簡單的事情。」 

直到這一刻,男孩才明白,除非他真的靠自己的力量賺到一萬紐幣,否則他不可能接掌爸爸的公司。所以,當男孩的媽媽再一次塞錢過來的時候,男孩拒絕了。他離開家尋找打工的機會,這些工作需要男孩早起晚歸,但是他不停工作,直到賺到一萬紐幣為止。男孩自豪的帶著這筆錢來到爸爸跟前,但是爸爸還是像以前一樣,把鈔票扔進壁爐裡。當火焰吞噬著鈔票,男孩冒著被火燒傷的危險,把手伸進壁爐裡搶救鈔票,救出多少算多少。爸爸看著男孩的眼睛說:「我想這筆錢真的是你靠自己賺來的。」 



賺取的心態和應得權力的心態 
許多父母所犯的錯誤,就是在財務上提供孩子協助,他們通常是出於好意,在孩子出現財務危機的時候,想要幫助孩子展開新生活。不幸的是,結果通常和所期望的背道而馳。孩子沒有因此變得更獨立,依賴心反而越來越重;沒有學會主動、自律,反而越來越懶散放縱。他們沒有向成功的目標邁進,反而對得到的一切都覺得那是應得的,沒有感恩、只是要求越來越多。

總是得到自己想要物品的孩子,終其一生都會不斷要求別人給予。湯瑪斯‧史丹力(Thomas J. Stanley)與威廉‧鄧可(William D. Danko)在《下個富翁就是你》(Millionaire Next Door)中宣稱,研究顯示:「一般而言,孩子(從父母)接收到越多金錢,他們能存下的錢越少,從父母那裡獲得越少金錢的孩子,反而能累積更多財富。」 

史丹力和鄧可在書中的中心概念是,最終邁向富裕之路的人,通常謹慎使用他們的信用;在購買商品之前通常也會先儲蓄再購買。書中提到的百萬富翁,通常開的是二手的家用車,住在不算太昂貴的郊區,不一定會住在街上最高檔的房子裡。這些有錢人大部分都不會加入會員制高爾夫球或遊艇俱樂部,大部分的百萬富翁讓孩子上一般的公立學校。接受訪問的百萬富翁中,許多人認為自己是「吝嗇鬼」,除非必要,絕不多花任何一毛錢。 




以上摘自《和孩子談談錢吧》圖片摘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