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

慢想力》感謝本站超過12萬人點閱

今天是2012年的最後一天,在此感謝簡均羽投資心理學書院的眾多優質讀者推薦,本站至目前為止已超過12萬人點閱,感謝數以萬計讀者們熱情參與!學習是優質生活的基礎;閱讀帶領我們前往新境地。學習閱讀讓我們感受到心靈被淨化,能帶給我們全新的智慧與勇氣,能帶給我們新視野。新的一年,祝福大家從閱讀中擁有全新的觀點,將新方法運用在生活中!

慢想+深度思考+創意點子=推動世界前進的力量,我們正以驚人的速度失去緩慢、沉思的能力,這也意味著我們將失去安定的能量、判斷的思維和創意。此刻,是我們必須慢下來的時候了!

慢,不是怠惰,而是對生活的珍惜、對忙碌步伐的反思,慢,更是一種能力,一種安然深刻的態度!享受「慢活」,以「慢想力」做正確決策,就從慢慢閱讀一本書開始。

慢讀,是安靜的沉澱,是累積「慢想力」最簡易的方法。讓我們透過安靜、和緩的閱讀,重拾「感受力」、打造「創造力」與「知識力」、找回生活的「好元氣」、「真趣味」,擁抱「幸福感」。《慢想力》本書作者知名趨勢觀察家理查.華生曾任IBM、麥當勞、可口可樂等全球百大企業顧問,他提出,要認清快節奏的生活如何改變我們的思考品質和想像力,就要與現狀保持距離、從中抽離,這就是本書要教你的「慢想10力」:

   人腦勝過電腦,10現象可以證明
  ★ 創意好點子要怎麼想,教你10
  ★ 行住坐臥,深度思考必知10祕訣
  ★ 好還要更好,加強思考力10撇步
  ★ 戒掉老調子,創意增百倍10要訣
  ★ 孩子不說,但你要知道的10種想法
  ★ 讓孩子不流淚的創意教養10策略

在慢食、慢活之後,更進一步掌握慢想力,為充實、不憂懼的人生開啟新頁!從今天起,先在房門掛上:「請安靜,我正在思考。」

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 推薦序

一對失業父母,沉迷在虛擬世界中養一個名為「阿妮瑪」的虛擬女兒,長期逗留網咖,竟把自己親生女嬰活活餓死,故事乍聽極為荒謬,卻絕對真實,是發生在南韓的真實事件,類似的虛擬世界成癮,棄親生子女不顧的狀況,之前也在台灣發生過。

上網成癮,或習慣用數位工具吸收資訊與溝通人際關係,看在《慢想力》作者、趨勢觀察家華生(Richard Watson)眼裡,是影響新世代與未來社會的嚴重問題,他將這一世代稱為遊幕世代,他們的行為偏好多工(一邊上臉書、看YouTube、一邊用手機發簡訊);閱讀方式習慣跳躍(快速擷取、拼貼、看圖不愛看字);不愛用大腦記憶(記憶是存在硬碟或雲端上的玩意)。

上述種種,當前社會處處可見,沒錯,低頭族、蘋果兒童(iKidz)正環繞我們身邊。我們或許看不順眼,卻不能忽視他們帶來的巨大改變。

這個趨勢到底會帶來什麼後果?
作者認為,最嚴重問題之一在於遊幕世代越來越不思考,他們習慣平行擷取資訊,用過即丟,卻無法發展垂直思考,建構邏輯。當社會充斥越來越多對雜亂訊息的膚淺理解,文明的創造力將日趨低下。

還好,世事萬物均難脫物極必反的循環,當遊幕世代邁入全盛期,傳統的「紙本世代」可能捲土重來,這並不是意味著紙媒將會上演王子復仇記,而是相應於紙本世代的行為習慣,將重新被人們珍惜、重視。譬如慢讀、慢想、用紙張溝通,把行為速度降下來,那些因為數位工具所造成的簡化、省略或可隨時「砍掉重練」的惡習,才得以清除,邁向再一次的文藝復興,人類最有價值的創意與創造力才能浴火重生!

《慢想力》發人深省,值得現代人放下繁瑣仔細閱讀,切記:「資訊」可以來自Google,但「創意」必須來自內心的深層思考。


以上摘自《慢想力》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學會談判,什麼都可以談,什麼都好商量


買賣房子要談判、做生意要談判、要求加薪要談判、教養小孩要談判……,生活當中,談判無所不在,處處是談判,只要涉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處、利害、糾紛,都需要透過談判解決雙方或多方的問題,目的是要爭取利益、維護權益。凡事都是談判,凡事都好商量,任何談判都可以為自己爭取更多、更好。

全球首席談判專家無往不利的談判技巧全面大公開,讓你面臨任何談判不吃虧。  十多年來,數十萬人見證,展現最有效、最絕妙的談判術,發揮有效的談判功力,讓買賣、事業、生活、人生更上層樓。談判時要像吝嗇鬼,不要像慷慨的聖人。寸步不讓,除非交換。

你對談判的印象是什麼?恐怖分子劫持人質,出動談判專家和他們你來我往進行談判?工會透過各種手段,要求資方出面對話?還是國家與國家的談判代表,坐在談判桌前,進行利益的交涉?當然,這些都是談判情境中的一幕,但你可能更意想不到的是,談判可以更貼近現實生活。例如:讓小孩乖乖聽話吃高麗菜、買東西討價還價、向公司要求加薪、遇上消費糾紛爭取自己的權益、房子怎麼賣個好價格,又怎麼樣才能買到便宜的房子、和配偶討論去哪裡做什麼事……生活中,談判無所不在,萬事皆可談,如果掌握談判技巧,只要一開口,你就能占盡上風。

  ★全書涵蓋各種談判情境,舉例詳盡又生動:
  安娜如果學會談判,就可以讓女兒多吃一點營養豐富的高麗菜!
  年輕夫妻如果學會談判,就能用較低的價格買到理想的房子!
  漢姆特如果學會談判,就不會在產品價格上一直讓步!
  約翰因為學會談判,遇上服務過失時,喝到免費的紅酒!
  哈米許因為學會談判,三句話就搞定「難搞」的顧客!
  傑克因為學會談判,每次都按照自己的開價買到心儀的古董車!

這是全球絕無僅有,關於談判領域的暢銷經典之作,發行超過二十年,熱銷數十萬冊。全球知名談判專家蓋文.甘迺迪,把畢生的談判經驗和功力集結成書,透過生動故事和活潑內容,有條不紊的引導讀者掌握所有談判技巧和訣竅,讓讀者在任何情況下都可獲得最佳的談判效果。

★讀了這本書,現學現用,普通人也可以成為談判大師:
例一:買屋談判術:價格不能談,就談其他條件
趙太太看中一間交通便利、格局方正、屋況良好的房子,多次向屋主殺價不成,於是她提出附贈全部傢俱和家電的條件,最後屋主同意成交,趙太太節省了幾十萬的額外開銷。

例二:代理人談判術:作主的人不是我,為談判留一條退路!
陳先生約二手車車主見面看車,知道對方要賣十二萬,接著藉口要跟太太「商量」先「撤退」。第二次看車,他跟車主說太太只願意花十萬買車,最後車主同意把車賣給他。

例三、消費糾紛談判術:不要只對商家抱怨,還要主動提出補償方法!
張小姐發現自己購買的「沐浴乳」變質,把問題商品寄還廠商,不只換了新品,還額外獲得一條護手霜作為補償。

例四、人際關係談判術:談判是協商,不是威脅,要彼此都高興!
李太太向先生說:「今天要嘛去看電影,要嘛不出門。」李先生覺得這種說法是威嚇,雙方爭執不下,李太太見情勢不對馬上改口說:「今天去哪裡由我來決定,週末去哪裡就由你來選。」

《學會談判,什麼都可以談,什麼都好商量》最大特色是,每章一開始都設有「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做?」測驗題,讀者可以透過問題的測試,知道自己在某種情境下,會作出何種談判態度,因為你的心態是影響談判結果的關鍵。在每一章的最後,作者會對測驗題的答案選項,是利是弊作出分析和解釋。如果讀者加以吸收,在現實生活中舉一反三,必定能受用無窮。

★透過問題試驗自己在某種情境會有何種談判態度,找出自己的談判弱點:
1.你想賣掉一輛有點小瑕疵的舊機車,你估計價值12000元。你打廣告時會說:A12000元,誠可議價? B12000元?
點評:很多人喜歡在廣告最後加上「誠可議價」,買家還沒看到東西就知道你願意降價,還能賣到一個好價錢嗎?
  
2.你在賣場工作了兩年,發現有些同事薪水比你高,其中一個人才上班六個月。你會:A)告訴上司你比新員工優秀許多? C)建議上司把加薪標準告訴你?
點評:很多人對這種情況會選A,情緒化抒發心中不滿,但這只會激發上司和你的矛盾;你應該訴諸理性,找到加薪標準,並努力達成標準。

3.有人找上你,他穿著高級西裝,手戴勞力士,腳踏黑皮鞋。如果要你評價他的地位,你認為他:A)地位低?  B)地位高? C)不確定?
點評:眼晴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穿醫生袍的不一定就是醫生,許多騙子,也是穿西裝打領帶(甚至是穿紅色西裝,看似成功人士),不要給表面矇騙,明智的談判者,應該只關注自己的權益。

唐納.川普(Donald Trump)認為,成交的藝術,在於找出對方想要什麼(很多大老闆就不懂)。因為如果你擁有,「就能做成交易」(假設你想成交)。 作為成年人,你的目標不是「贏」,而是成功。既然成功了你就不可能會輸,對方也是如此,故而雙方達成交易,意味著共贏。請記住,在談判裡,我們是自想從我們身上得到某樣東西的人那裡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作者深入淺出,透過說故事引導理論的手法,不管是商業世界,還是現實生活中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談判情境都一一涵蓋。因為生活無處不是談判,作者希望透過本書內容,讀者可以養成談判意識,增進談判技巧,確保在任何談判都能占盡上風,獲得更多、更好。


以上摘自《學會談判,什麼都可以談,什麼都好商量:沒有好口才,只要掌握談判技巧,人人都可以變成談判大師》

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不公平的代價:破解階級對立的金權結構》占領華爾街


政府、金融業、建商房仲「三大勢力」聯手!政府成為炒作房地產,替建商解套的幫兇!三黃一劉每個人手上各有三到五百間房子用來炒作之用。但年輕人卻一間也買不起。當然,別忘了政府正規劃提供貸款四十年的「德政」。

不公平的代價:破解階級對立的金權結構》99%vs.1%

「長達 40 年房貸」將通常是 20 年期的房貸拉長成 40 年,多20年利息多繳百萬,若從總負擔金額來看,選擇 20 年期共繳納 960 4800 元,40 年期卻須支付1139400元,多了178 萬餘元,雖然每月還款減少 4 成,最後得多付上百萬元利息(部分摘自蘋果日報)對於房仲業者與銀行合作將還款期限延長到40年,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楊家彥分析,去年以來房市交易低迷,貸款件數縮減,可能是銀行業者此時祭出優惠房貸搶客的主因。

政客們靠著印鈔票所造成的「通貨膨脹」是一種「隱形稅」,懲罰了儲蓄者,卻給「金融業及建商」有誤導投資人的可趁之機。金融業肥貓賺飽又搞砸之後,金融風暴卻席捲每個家庭;再如房仲建商炒房斂財…政府為何不阻止?因為民選政府更在意任期,所以非但不會阻止,還傾向縱容。反正我的任期這麼短,何必煞風景呢?這就是民選政府的心態。

我們的經濟與政治體系承諾我們要做的事,與他們實際做的事情,兩者天差地別到不容忽視的地步!--史迪格里茲

《不公平的代價》前言:不均和不公
即使市場本身相當穩定,也經常造成分配不均,而這樣的結果普遍被視為不公平。近來有些經濟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研究顯示,一般人都認為公平十分重要。感受到經濟和政治體系不公平,是激起世界各地發出抗議怒吼的主要原因。在突尼西亞、埃及和中東其他地方,不只工作難找,就算有工作,也被關係良好的人搶走。

美國和歐洲的情況似乎比較好些,但也只是在表面上而已。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優秀學校的人,找到好工作的機會比較高,因此有錢的父母會設法將子女送進最好的幼稚園、小學和中學,而這些學生有遠比其他人要好的機會,進入明星大學就讀。(台灣的情形也類似,多元入學的教育制度,讓「窮人小孩根本上不了名校」。)

美國人認為,「占領華爾街」的抗議者講出了他們的心聲,因此雖然抗議人數不多,卻有高達三分之二的美國人支持這項活動。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在表示將關閉華爾街附近的祖科蒂公園營區之後,一夜之間,抗議者就收集到三十萬份簽名,以聲援抗議活動繼續存在,可見背後的支持力道有多強。

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指出,在這次的危機爆發之後,約有一半的人認為我們的經濟體系不只缺乏效率和不穩定,而且根本就不公平:金融業中的許多人(為了簡便起見,我將經常稱他們為「銀行家」)抱走超高的獎金,而那些因為這些銀行家犯錯而受到傷害的人卻失去工作;或者,政府願意拯救銀行卻不願伸手幫助那些明明沒錯卻好幾個月找不到工作的人;或者,政府只是口惠而實不至,沒有具體協助失去房屋的數百萬人。危機期間發生的事,讓我們看得很清楚:決定相對所得的因素,並不是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而是基於其他的原因。銀行家領得很高的報酬,但他們對社會的貢獻(甚至對公司的貢獻)卻為負值。社會精英和銀行家能有那麼多的財富,似乎是靠著他們能夠且願意損人利己。各行各業都是對社會有實質貢獻的,但看不出「金融業」的貢獻在哪?或許應該說是「負面大於正面吧!」新聞報導安泰投信金鑽獎基金經理人兩週內坑殺勞保基金兩億元。閱讀治療書院不跟相關從業人士來往。

談到公平,所謂「美國價值」中一個重要的基本觀念就是機會。美國一直認為,自己是機會均等的樂土。艾爾傑(Horatio Alger)寫的個人從底層爬到頂層的故事,成了美國民間傳說的一部分。如今,美國人認為這個國家是機會樂土的想法,愈來愈只像是一個夢而已。數據顯示,美國公民從底層爬升到頂層的機會,低於其他先進工業國家。

俗諺說「富不過三代」,意思是說頂層的人必須賣力工作,否則自己(或者子孫)很快就會日落西山。事實證明,頂層人家的子女繼續享有財富的機會相當大。五十年前,美國年輕人在公民權益運動期間以這個國家對待非裔美國人的方式,來檢視均等、公平和公義等價值,發現這個國家的政策大有問題。現在,他們以經濟和司法體系的表現來檢視相同的價值,發現整個體系對窮人和中產階級有所虧待--不只對少數族群來說是如此,對所有背景的大部分美國人也是。

如果歐巴馬總統和我們的司法體系發現,將經濟帶向毀滅邊緣的人,因為某些不當行為而「有罪」,或許我們可以說這個體系是有在運作,至少讓人覺得有責任感。事實上,那些應該定罪的人往往沒有遭到起訴,即使遭到起訴,又通常被判無罪,或者沒有定罪。對沖基金業裡有些人因為內線交易而遭到判刑,但這有如餘興節目,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對沖基金業並沒有造成危機,造成危機的禍首是銀行,但銀行家們都沒事。如果沒人該負責,如果發生的事情不能怪罪到任何一個人,那就表示問題出在經濟和政治體系。

從社會和諧到階級鬥爭
美國人一直不願談論階級,樂於相信美國是個中產階級國家,這樣的信念的確有助團結。我們認為,不應該劃分上層和下層、資產階級和勞動階級。如果我們所說的「以階級為基礎的社會」,是指底層的人往上爬的可能性很低,那麼美國很可能已經成為比舊歐洲還要講究階級的社會,而且階級間的鴻溝比舊歐洲還嚴重。

九九%的人仍抱持著「我們都是中產階級」的想法,卻也承認自己實際上並沒有往上爬,絕大多數都在受害中。這群人試圖形成新的聯盟「九九%」,代表了一種新的國家認同感,所根據的不是虛構的中產階級,而是我們的經濟、社會已經分裂的現實。

另一方面,非常頂層的、少數的那一%則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多年來,頂層這群人和社會其他人有個協議,大致如下:我們會給你們工作和繁榮,但你們要讓我們得到優渥的獎賞;你們都會分得一杯羹,但我們這杯羹比較大。如今,富人和其他人之間的這種默契(本來就相當脆弱)分崩離析。一%的人坐擁龐大財富,在這麼做的同時,除了焦慮和不安全感,沒有帶給九九%的人什麼東西。事實上,多數美國人根本沒有從國家的經濟成長得到利益。

市場體系侵蝕了根本價值?
雖然《不公平的代價》的重點放在均等和公平,但我們的系統似乎毀損了另一個根本價值--公平競爭。舉例來說,人如果有正確的價值觀,那麼從事掠奪性放款、提供有如定時炸彈的抵押貸款給窮人,或者設計各種「辦法」來超收數十億美元透支費,一定會有罪惡感。然而,似乎極少人懷有罪惡感,也極少有人願意當「吹哨人」。為了賺更多錢,將一切手段合理化之後,我們的價值觀就有了變化,這在美國的次貸危機中,表現在對於最窮和教育程度最低階層的剝削上。

不少行為只能用「道德淪喪」來形容。在金融業和其他地方工作的許多人,道德羅盤錯亂了。當一個社會的規範改變,導致許多人的道德羅盤錯亂,代表這個社會生了重病。資本主義似乎改變了它所誘捕的人。在華爾街工作的那些聰明人,除了學校成績比較好,和其他多數美國人並沒有兩樣。他們往往投入超乎想像的工作時間,獲得超乎想像的薪資,而暫時擱置了去發現拯救人命的方法、建立新產業,或者幫助窮人脫困的那些夢想。再過幾年,夢想就被永遠遺忘。

人們對企業(不只是金融機構)的不滿,多不勝數,而且由來已久。舉例來說,菸草公司偷偷將產品做得更容易上癮,卻試著說服美國人相信,沒有「科學證據」能證明它們的產品是危險的,儘管公司內部檔案記錄著相反的說法。艾克森石油(Exxon)也砸錢試著說服美國人相信全球暖化的證據相當薄弱。就在經濟仍然因為金融部門的胡作非為而蹣跚不振之際,英國石油(BP)的漏油事件完全凸顯了企業行事莽撞、不顧後果的一面。

如果市場真的兌現過「改善大部分公民生活水準」的承諾,那麼,企業犯下的所有罪行、所有的社會不公、對環境的傷害、對窮人的剝削,或許會得到寬恕。然而,在各地年輕憤怒者和抗議者眼裡,資本主義不但未能履行所承諾的事情,更留下許多沒有承諾的東西--不均、污染、失業。最令人心驚的是,價值退化到每件事情都可以接受,卻沒人負起責任。

政治體系失能
政治體系的失能似乎和經濟失靈一樣慘不忍睹。如今,年輕人的失業率節節升高,西班牙接近五○%,美國已達一八%。令人驚訝的,不是為何爆發抗議怒潮,而是抗議行動為什麼拖了那麼久才展開。這些年輕的失業者,就學時都認真念書,做了該做的每一件事,出了校門卻得面對嚴苛的選擇:繼續失業,或者只好大材小用,遷就遠比他們的資歷還要低下的工作。很多時候,甚至什麼工作都找不到。

大規模抗議行動為什麼拖了那麼久才展開?一個解釋是,在危機爆發之後,人們對民主政治還存有希望,相信政治體系會運作,要求造成危機的人負起責任,並且迅速修補經濟體系。然而,泡沫破裂之後好幾年,我們漸漸看清,政治體系顯然失能,正如它未能防範危機發生、抑制不斷升高的分配不均、保護底層的大眾、防止企業濫用。至此,抗議者只好走上街頭。

美國人、歐洲人,以及其他民主國家的人民,原本都對自己的民主機制非常自豪。看到這些抗議者,不免懷疑是否有真正的民主存在。真正的民主不只是每隔二或四年投票一次的權利,我們的選擇必須是有意義的。因此,政治人物必須傾聽公民的聲音。但是,現在的政治體系似乎比較像是「一元一票」,而不是「一人一票」,美國尤其如此。政治體系並沒有矯正市場的失靈,反而火上加油。

政治人物經常發表演說,大談特談價值和社會出了什麼問題,另一方面卻又指派那些放任市場墮落的金融機構執行長出任高職。這些人建構的體系明明就運作得不好,實在不該指望他們能夠重建體系,恢復正常運作,尤其是為大部分公民效力。政治失能和經濟失靈互有關聯,而且彼此強化。擴大富人聲音的政治體系,使得很多法律和管理辦法及其施行,不僅未能保護一般公民對抗富人,更進一步犧牲了社會其他人,讓富人更加富有。

或許有根本的經濟力量在運作,政治卻塑造了市場,而且是將它塑造成「不惜犧牲多數以圖利少數」。任何經濟體系都必須訂有法令規定,在一個法律架構內運轉。我們有許多不同的架構可用,每一種都對成長、效率和穩定產生影響,也影響了分配。經濟精英們力推對己有利、卻犧牲別人的架構,然而這樣的經濟體系缺乏效率,也不公平。接下來,我會說明我們的分配不均如何反映在每一項重要決策中--從預算到貨幣政策,甚至司法體系,都不例外,以及這些決定如何導致分配不均的持續存在且惡化。

由於政治體系大幅向有錢階級傾斜,經濟分配不均因此升高,使得政治權力失衡更加嚴重,於是政治和經濟交互形成惡性循環。另一方面,兩者共同塑造社會力量,也被社會力量(道德觀念和機制)所塑造,更強化了不斷升高的分配不均。

抗議者的訴求和成就
抗議者或許比大部分政治人物更了解發生的事。在某個層次,他們的要求很少:希望有機會發揮所長;希望有權找到像樣的工作,領到像樣的薪資;希望有個較為公平的經濟和社會,讓他們感到有尊嚴。在歐洲和美國,這群人的要求不是革命性的,而是漸進式的。但在另一個層次,他們要求很多:希望有個民主制度,重要的是人,不是錢;希望有個市場經濟,做它該做的事。這兩項要求互有關聯──如同我們所見的,不加節制的市場運作得不好。政府必須適當管理,讓市場以應有的方式運作。為此,我們需要有個民主制度,能夠反映一般人的利益,而非特殊群體或只是頂層的利益。

有人批評抗議者提不出什麼藍圖,其實這樣的批評弄錯了抗議運動的要點。他們是在表達對政治體系的挫折感,對選舉程序感到失望。無論如何,他們敲響了警鐘。抗議者在某些方面已經取得很大的成就。智庫、政府機構和媒體都證實了,這群人指控的事情確實存在:不只市場體系失靈,而且分配不均高得沒道理。「我們是九九%」一詞已經植入眾人的意識中。沒人敢說,這些運動將引導我們走向什麼地方。但有件事,我們相當肯定:這些年輕抗議者已經改變了公共論述,以及一般公民和政治人物的意識。

結論
突尼西亞和埃及爆發抗議運動之後幾個星期,我寫下了這段文字:當我們緊盯著這些街頭民眾發出的吼聲,不禁想問自己一個問題:怒火什麼時候會燒到美國?在某些地方,美國已經變得像這些遙遠的不安國度,尤其是,頂層的那一小撮人--最富有的一%人口--緊緊扣著幾乎每件事。幾個月後,抗議人潮出現在這個國家。

《不公平的代價》試著徹底理解美國如何成為分配如此不均、機會大為縮減的社會,以及可能會帶來的後果。儘管今天的美國已經偏離以往的抱負很遠,然而,我們可以採用不同的架構,讓整體經濟運作得更好,更重要的,對大多數公民更好。這個不同的架構,有一部分需要市場和國家間取得平衡--後面我將說明,這個觀念得到現代經濟理論和歷史證據的支持。在這個不同的架構中,政府扮演的角色之一是重新分配所得,特別是當市場運轉過程產生的結果過於不同的時候。

批評重新分配的人會說,重新分配的成本太高。他們宣稱,反誘因太大,窮人和中層得到的利益,會被頂層的損失完全沖銷還不夠。右派人士經常表示,我們可以更為均等,但需要付出成長減慢和GDP降低的慘痛代價。事實恰好相反:我們現在的體系不遺餘力將錢從底層和中層搬到頂層,但由於這個體系缺乏效率,頂層得到的利益,竟然遠低於中層和底層的損失。事實上,不斷升高的龐大分配不均,讓我們付出極大代價:不只成長減慢、GDP下降,經濟也更加不安定,而這還不包括我們付出的其他代價:民主制度減弱、公平感和公義感縮水,甚至於如同我所說的,貶損我們的認同感。


以上摘自《不公平的代價:破解階級對立的金權結構》

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股市為零和遊戲、正和遊戲或負和遊戲?


股票投資和賭博完全一樣嗎?其實不太一樣,兩者的根本差異是什麼呢?一般人以為的賭博,是針對自己和對方的不同預測下賭注,或是跟對方比賽,爭奪賭金。投資股票並不是投資者們在互相爭奪金錢,買股票的金錢被當作資本,提供給發行該股的企業。雖然股價變動會帶來風險,但這也是為什麼所有投資股票的人有可能獲利。那股市為零和遊戲、正和遊戲或負和遊戲?先讓大家了解,何謂「零和遊戲」、「正和遊戲」和「負和遊戲」

零和遊戲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零和博弈又稱零和遊戲或零和賽局,與非零和博弈相對,是博弈論的一個概念,屬非合作博弈,指參與博弈的各方,在嚴格競爭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為「零」雙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也可以說: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二者的大小完全相等,因而雙方都想盡一切辦法以實現「損人利己」。如:在不考慮手續費和交易稅的情況下,外匯交易、選擇權、期貨、股票短線操作…在幽默範疇裏,零和博弈被引申為「快樂守恆定律」(Conservation of Happiness),意思是「有人快樂,就必定有人失落」,也就是「快樂必須要建築於別人的痛苦身上」。

外匯交易是操作者根據匯率及利息來決定買賣貨幣的投資行為。舉例來說,假設你判「賣出人民幣、買進美元較為有利」而決定購買十萬美元。這項交易能成立,市場上必須有另一個人認為「賣出美元、買進人民幣較為有利」,而決定賣出十萬美元。雙方承擔同樣大小的風險,各自相信自己的預測準確,並進行賭注。最後看是美元漲還是人民幣漲。

很明顯的,結果就是一邊獲利、一邊虧損,但整體的金額並未增加,損益合計等於零。換句話說,這就是零和遊戲(外幣存款的匯差風險也具有相同的性質)。因此,外匯交易並未產生任何經濟性價值。

《用心於不交易》提及期貨與選擇權的交易,如果不考慮手續費和交易稅,也是典型的零和遊戲。以期貨交易來說,買賣的標的是一口口的合約,合約上有明確的到期日,買賣雙方在到期日當天,以現貨的市價來結算。譬如說,你用每桶一百元美元的價格買進這個月底結算的原油期貨,到了月底,原油現貨的市場價格是每桶一一○美元,那麼你一桶會獲利十美元,而和你交易的對手則是一桶損失十美元。顯然地,這是個零和遊戲。

如果你在期貨交易上賺錢了,表示有人賠錢。由於期貨交易頻繁複雜,你的對手可能買了又賣,賣了又買,所以無法精確找出是哪個人或哪些人賠到這筆錢,但很肯定的,這筆錢是別人賠給你的。你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這樣的市場裡,背叛和坑殺才是最佳策略。


正和遊戲經濟社會分工合作的基礎
許多經濟形勢並不是零和博弈,由於有價值的商品和服務可以創建、銷毀或分配,以上任何一種狀況將創造一個淨損失或得益。假設對手的行為是合理的,任何商業交易都是非零和博弈,因為每一方必須考慮它接受的貨物是被它交付的商品更有價值。經濟交流必須對交易雙方有利,而且不能是零和博弈,這樣每一方都可以克服各自的交易成本。如:日常交易、國際貿易、長期投資ETF

囚徒困境是博弈論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個人最佳選擇並非團體最佳選擇。雖然困境本身只屬模型性質,但現實中的價格競爭、環境保護等方面,也會頻繁出現類似情況。單次發生的囚徒困境,和多次重複的囚徒困境結果不會一樣。在重複的囚徒困境中,博弈被反覆地進行。因而每個參與者都有機會去「懲罰」另一個參與者前一回合的不合作行為。這時,合作可能會作為均衡的結果出現。欺騙的動機這時可能被受到懲罰的威脅所克服,從而可能導向一個較好的、合作的結果。作為反覆接近無限的數量,納許均衡趨向於帕累托效率。

囚徒困境大意是:一個案子的兩個嫌疑犯被分開審訊,警官分別告訴兩個囚犯,如果你招供,而對方不招供,則你將被立即釋放,而對方將被判刑十年;如果兩人均招供,將均被判刑兩年。如果兩人均不招供,將最有利,只被判刑半年。 於是,兩人同時陷入招供還是不招供的兩難處境。 但兩人無法溝通,於是從各自的利益角度出發,都依據各自的理性而選擇了招供,這種情況就稱為納氏均衡點。 這時,個體的理性利益選擇是與整體的理性利益選擇不一致的。

囚犯甲的博弈矩陣
囚犯甲
招供
不招供
囚犯乙
招供
各判刑兩年
甲判刑十年,乙立即釋放
不招供
甲立即釋放,乙判刑十年
各判刑半年

群體中背叛的可能性,可以被合作的經驗所削弱,因為先前的博弈建立了信任。因此自我犧牲行為可以,例如,加強團體的道德品質。如果團體很小,積極行為更可能以互相肯定的方式——鼓勵這個團體中的個人繼續合作——得到反饋。這與相似的困境有關:鼓勵那些你將援助的人,從可能使他們處於危險的境地的行為中得到滿足。這類方法主要在互惠利他主義、群選擇、血緣選擇和道德哲學的研究中涉及。

正和遊戲比較簡單的例子,例如:日常交易,就是經濟社會分工合作的基礎。科技的改善使生產力大為提高,以至於用同樣的數量或更少的資源,就可以生產出越來越多的食物。互利的自由貿易環境會產生合作;即使每一個個體的動機可能是出自於競爭。只要交易中沒有詐欺或強制,買賣雙方同意相互有利的交易條件時,就是雙贏的局面。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最有名的一段話中解釋說:「我們有晚餐可以吃,不是出顧屠夫、酒商或麵包師傅的好心,而是出於他們關心自己的利益,我們不是寄望他們的人性,而是寄望他們對自身的愛,我們從來不跟他們談我們的需要,而是談他們的利益。」每一個人都持續不斷的努力,根據自己所能運用的資本,找到最有利的就業……

擴大至國際貿易也是正和遊戲,經濟學家李嘉圖提出「比較優勢理論」,解釋了為何在一方擁有較另一方低的機會成本的優勢下生產,貿易對雙方都有利。當一方(一個人,一間公司,或一國)進行一項生產時所付出的機會成本比另一方低,這一方便擁有了進行這項生產的比較優勢。例如甲國和乙國都只生產衣服和食物,在同質的資源下,甲國生產一單位衣服的機會成本是二單位食物,而乙國生產一單位衣服的機會成本是三單位食物,根據比較優勢理論,甲國享有生產衣服的比較優勢,便應該專業生產衣服,並出口之,以換取食物。而乙國在生產衣服上有比較劣勢,意味它生產食物享有比較優勢。沒有任何一方在所有物品的生產上均享有比較優勢,所以比較優勢的本質是互利的。

運用在夫妻生活用比較優勢來分攤家事,夫妻就像兩個國家一樣,也會交換商品和服務,而且各自有不同的能力和興趣。春嬌和志明找出了由洗碗到打掃房間,兩人在各種家事的比較優勢,然後決定誰該專門做什麼。

項目
每天要花的時間
春嬌
志明
洗碗
20分鐘
30分鐘
打掃房間
10分鐘
60分鐘
總計
30分鐘
90分鐘

項目
一週總計時間
春嬌
志明
3天洗碗
60分鐘
90分鐘
3天打掃
30分鐘
180分鐘
總計
90分鐘
270分鐘

照春嬌做家事的速度來看,要她全部包辦家事,志明只躺著納涼不合理。真正有意義的制度是用比較優勢為基礎,而不是以絕對優勢。春嬌在打掃方面有比較優勢,而志明在洗碗有比較優勢。如果不用平分家事的方法,而改用交易,那麼春嬌可以每週打掃6天,而志明每週洗碗六天

項目
比較優勢交易制
春嬌
志明
6天洗碗
--
180分鐘
6天打掃
60分鐘
--
總計
60分鐘
180分鐘

一週下來,春嬌節省了30分鐘,而志明則節省了90分鐘。經濟學家羅倫.藍茲柏格說:「比較優勢的奇妙之處就在於,人人都有做某件事的比較優勢,其結結也非常其妙:人人都能由交易中獲利,就連在每一項工作上都處於劣勢的人,同樣也能有所貢獻。」


負和遊戲參與這個遊戲,你就輸了!
負和遊戲就是所有賺的錢少於所有虧的錢,期望值是負值。如:賭博、賽馬、威力彩…像賭博是負和遊戲,大量的賭稅,豪華的裝修,免費的接送,賭場的老闆,所有這些抽走後,可能賭台內的資金已經所剩無幾了!彩券的彩金大部份是由政府拿走,獎金只剩下一小部份,如:威力彩的獎金率是50%即每簽一注100元只有50元是拿出來當彩金。我們以100元來分配,100元買了以後8元給彩券行剩下的是台灣彩券公司處理費和給政府的社會基金後來是台彩的盈餘,50元來分派給各獎。當你決定要玩這個遊戲時,你已經先輸了。

對於工作,你參與哪種遊戲?正和、零和或負和遊戲?
塔雷伯:「工作會摧毀你的靈魂;即使不是正常從事工作的時間,它也會偷偷摸摸侵入,慎選工作。」當你的工作就是你的天賦所在,你會覺得自己的工作就在實現自己的抱負你不是為了其他目的才做這份工作。你會時常在工作時體驗到那股心流,你不會老是在期待「下班的解放時刻」,也不會有一股衝動想大喊:「太好了,終於可以放假了!」如果你突然中了樂透,你還是仍然會不斷地工作。這個時候你的工作就是正和遊戲,不但可以發揮你的長才,更是對我們、我們的朋友與家庭、社群、組織及世界最好的禮物。在公司你必定是個關鍵人物,能為企業建構出高產值以及高附加價值,也才是企業爭相高薪聘用的人才。沒有什麼比大方分享知識,更能向世人展現自己的專業與熱情。這樣的付出不僅能自己享受成就感,還能讓外界知道我們是個寶庫,裡面有取之不盡的才情。

若你是把工作當成差事,那麼你和公司(老闆)的關係就是零和遊戲,通常是老闆贏你輸。我們一生中最精華的時間都在「工作」,若找不到一份有意義的工作,不僅無法實踐人生,更只是行屍走肉。而且當你把自己的工作當做一份差事,單單只為了賺錢才做這份工作,那麼你上班的時候一定常常瞪著時鐘,一心巴望著週末趕快來到,只求準時打卡上下班的工作,等著公司發薪水的生活。甚至有人是當工作狂,嫁給了工作。工作狂不是英雄,他們沒有扭轉局面,只是耗盡時間。他們試圖以耗費大量時間來解決問題,不想動腦袋,只想以蠻力來彌補智力上的怠惰,因而產生粗糙的解決方案。而這些人常常為了穩定的薪水,不由自主的當了老闆的奴隸。對於個人的職涯絕對是不利的。

而本社群所排斥的行業,「金融及抽佣行業」保險房仲、理專投顧、傳直銷,做這些工作的人,參與的就是負和遊戲,不但對別人不利,也對自己不利。以個人來說,只要是「以抽佣為主的行業」共同特色就是「流動率很大」! 因為這些行業本身就有問題!傳直銷囤積產品、做保險「一人做保險;全家都遭殃」傷害了最可貴的人脈與個人品牌。別忘了保險業務員大多 3-6 個月內離職95 %險業務員三年內離職。傳直銷商(致富系統)憑藉一張嘴與黑心,把無辜老人與年輕人催眠洗腦,將產品說成仙丹、把未來說成輕易到手的財富。讓無辜的老人與年輕人陷入夢境,投入鉅款,這無疑是一場「心靈詐欺」。投資資訊已被籠斷,充斥許多是賣方,亦即金融機構提供的、有其銷售目的、對善良投資人反而有害的「偽知識」投資理財一定要自己學,什麼都可以聽專家的,只有投資理財例外!身兼醫學博士與投資大師的伯恩斯坦告誡讀者:「千萬不要聽投資業務人員的建議!金融從業人員服務客戶的方式,跟鴛鴦大盜服務銀行的方式如出一轍!」 因此定位為單純投資人之本學習社群,拒收「以抽佣為主行業者」凡與消費者有利益衝突者。


談到股票投資
那股市投資到底為零和遊戲、正和遊戲或負和遊戲?若長期來看,當你買進一張股票,就是把你的資本投資在某一家上市公司,從事生產或提供服務。公司的產品或服務,當然就是要賣給客戶,也就是正和遊戲,公司和客戶互蒙其利,大家都得到好處。但是,只限於你長期持有指數型基金,低成本長期平均報酬率為10%。因為若是個股有許多因素要考慮,例如:經營問題、產品競爭力、景氣變化、產業快速變動…可能你所投資的公司不僅沒有獲利,甚至可能倒閉。股票短線操作可視為零和遊戲,甚至是負和遊戲,因為當沖長期下來成本很高,但成本是最重要的!


以上部份摘自《30歲之後,你想要多有錢?》、《為什麼投資就是不理性》、《用心於不交易》、《小倆口經濟學》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想到就能做到:活用組織力+人脈力+領導力,讓創意不再卡住、自然實現


活用組織力+人脈力+領導力,讓創意不再卡住、自然實現,一本整合創意策略與技巧、概念與執行的經典之作!《想到就能做到》的目的是要讓一些創作過程中衍生的天馬行空的意念能夠落實。不要迷戀於產生偉大的創意,而要更專注於怎麼實踐創意。建立組織優勢,發揮社群力量,才能讓混亂的創意變成金生意!
  
《華爾街日報》排行榜暢銷書
創意的真相是,生產力比不羈的才華還來得重要。--羅伯.蘇頓(Robert I. Sutton),《拒絕混蛋守則》作者

每個人都有很棒的點子,但只有少數人實踐。差別在哪?大多數人屈服於恐懼,會反抗自己的創意,而那些少數人實踐的方式就在本書裡。你若沒有行動方法,就是出局。本書的想法絕對會改變你的生命。--賽斯.高汀(Seth Godin),行銷大師

想點子簡單,實踐才困難。這本書就教你怎麼實踐。--蓋.川崎(Guy Kawasaki),前蘋果首席傳道師

多年來,貝爾斯基致力了解最有生產力的創業家與創意人如何經營,並藉此整理出一套知識,可以將一個好點子化為真實。這本書是談「執行」:要將想法變成真正賺錢的東西,執行是一切。--約翰.貝特勒(John Battelle),《連線》雜誌共同創辦人

如果你的團隊或組織正對執行創意一籌莫展,或者你的偉大計畫正奄奄一息,你需要這本書。--泰麗莎.阿瑪比爾(Teresa Amabile),哈佛商學院教授

我老是聽人津津樂道他們偉大的創意,但最後都沒下文。這本書就像瑞士刀,是實現金點子的萬用工具,給你一步一步的實踐方法,也包含許多精彩的真實案例。--李吉(Ji Lee),Google創意實驗室前創意總監


在一個著迷於新鮮事物的世界裡,愛上點子是很容易的。喜愛冒險的心靈最鍾愛的就是創意。在某些人眼裡,創意真是令人沉醉。我們的社會甚至已經把人分成「左腦主導」和「右腦主導」這兩組,前提卻是一個非常極端(且可說是錯誤)的假設:大腦的兩邊無法有效地同時運作,也就是優秀的創意者天生就無法成為組織者或領導者。但事實上他們可以。當創意和組織意向能夠共同運作時,傑出的想法得以不斷實現,社會便能向前邁進。真正的問題較少在於社會如何看待創意人士,而更多在於創意人士如何看待自己。 

為什麼蘋果這一間以新點子和能做出「不同思維」而知名的公司,也是全球最有組織力的公司?答案就是,組織是讓點子實現的主要動力。
若要產生影響力,組織和創意是同等重要的。試想以下的方程式: 

創意力×組織力=影響力 

事實上,我們想法的影響力有一大部分取決於我們保持組織的能力。那些具有大量創意、但幾乎或完全沒有組織力的人,平均來說都是毫無成就。讓我們來想像一個有著瘋狂創意但一片混亂的思考家,這個方程式會是: 

100×00

這個有讓你想起誰嗎?有誰是具有一籮筐的點子,但實在太沒有組織,以致沒有任何想法能完全實現?另一方面,一個有著一半創意力且稍微有組織的人卻能造成大得多的影響力: 

50×2100 

這個方程式幫助我們了解為什麼有一些「比較沒那麼有創意」的藝術家可能比那些有才華的同儕做出更多的作品。這樣的發現很令人震驚,或許也很不幸:一位有著普通創意力但具備傑出組織能力的人,會比毫無組織的創意天才帶來更大的影響力。 

華特.迪士尼最為人稱道的是他源源不絕的創意,而非善於提出質疑,但他其實要求甚嚴,一旦工作團隊的發想不符需求即否決提案。個人發展專家崔奇(Keith Trickey)曾寫一篇文章談到,製作動畫長片時,華特.迪士尼會執行一套安排好的程序,在三個不同房間逐步培養點子並嚴格檢視:

第一個房間。在這個房間裡,天馬行空的創意都被允許,不受任何限制。腦力激盪的本質就是無限的發想及無止境地分享點子,沒有人會提出異議。

第二個房間。整理並歸納第一個房間的瘋狂點子,最後得出電影的故事大綱,將故事中的情節依時序排列,並做出角色的大致描述。 

第三個房間。又被稱為「汗水間」,整個團隊必須在此嚴格檢視專案計畫,不受任何限制。因為在第二個房間裡,所有出自個人的創意都已經被整合了,所以「汗水間」裡的批評都不是針對個人,而是針對專案中的元素。 

每個創意工作者或團隊都需要第三個房間。很多人不免想保留第一個房間的各種創意奇想,但第三個房間的嚴密篩檢步驟其實和第一個房間的天馬行空一樣重要。

藉著具體的空間分隔和清楚的階段目標,迪士尼成功打造了多產的創意事業,改變了娛樂世界。奧力.強森(Ollie Johnston)和法蘭克.托馬斯(Frank Thomas)是迪士尼兩位首席動畫師,他們在合著的《迪士尼動畫原則》(The Illusion of Life: Disney Animation)一書中寫道:「其實有三個華特.迪士尼,他們分別是夢想家、務實派和破壞者。開會時,你無法預期哪一個迪士尼會現身。」看起來華特.迪士尼不只會用三個不同房間來推動團隊工作,他自己本身也具備這三種房間的特質。 

創意人必須重視懷疑或批評者在概念發想過程中的角色。當你或團隊提出全新的點子或為計畫添加一些創意色彩時,請謹記要召喚一些懷疑論調來了解點子需要什麼改正,讓自己的判斷更臻完善。你不需要真正空出三個房間,但一定要有一段檢視的時間。此外,不論你能不能產生新的點子,你都不希望在你的周遭建立太多不必要的結構。然而,你必須願意自由地扼殺一些行不通的想法,好讓你能真正執行有用的點子。

《想到就能做到》是一本整合創意策略與技巧、概念與執行的經典之作。創意執行專家貝爾斯基完全看透了創意人的盲點,拆穿那些逃避切實執行的把戲,讓你再也沒有不去做的藉口。他運用自己創立的彼罕思網絡(Behance Network),費時超過六年,採訪數百個特別有生產力的創意人士與團隊,包括頂尖的設計師、新興的科技團隊、媒體主管、作家、連續創業家、電影製作人等等,想了解他們為何能一再實踐新的點子而獲取成功。他從來不問老掉牙的問題:「什麼啟發了你?」或「你的創意點子從哪來?」他的焦點不在於創意,而是這些人如何保持生產力。

能落實的創意才有效益,只有好的想法不一定會成功。與其花太多精力去尋求一個好點子,還不如去發展讓點子成真的本事。只要修正你組織事物的習慣,與更多的人與事(社群)發生關係,並且發展出你個人的領導能力,就可以做到。這就是本書作者提出的創造力方程式:
  讓點子成真=(點子)+組織力+人脈力+領導力

書中有豐富的案例,分別探討創意實踐的這三個主要部分(組織、人脈、領導),以詳細的步驟告訴讀者如何解決從「想到」到「做到」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包括了一些特別有效、乍看卻反直覺的做法:

在沒有建立信念之前就要行動--等待、延遲只會讓創意人的熱情消滅。盡快行動能讓我們早點知道是不是走對方向,深思熟慮反而有礙機動行事。

自由地扼殺點子--若大家已經認清有個點子行不通,應該馬上扼殺它,好執行真正有用的點子。

別吝於分享點子--點子會被加起來比自己懂得更多的社群檢視並因此得到改善,引來最多的資源。

將專案分解為幾個主要部分--認清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一項專案計畫,每項專案都必須分為執行步驟、參考資料和暫時擱置事項。

好的點子各各不同,但成功的點子都走過同樣的路。創意不需要天縱英明,任何人都可以發展出想得到就做得到的能力。下次當你的工作或生活又遇到瓶頸時,請不要再逼問自己:「我今天想到了嗎?」而是要問:「我今天做到了嗎?」

本書談到的世界級創意人士與團隊包括了:行銷大師賽斯.高汀(Seth Godin)、傳奇設計師前田約翰(John Maeda)、《長尾效應》作者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決斷2秒間》作者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魔球》作者麥克.路易士(Michael Lewis)、暢銷小說家約翰.葛里遜(John Grisham)、Zappos執行長謝家華(Tony Hsieh)、蘋果、谷歌、微軟、IBM、昇陽電腦、迪士尼、奇異、高盛、沃爾瑪、百思買、寶僑、豐田、本田、諾基亞、嬌生、惠普、松下、CNN、耐吉、愛迪達、IDEO、智威湯遜、羅德島設計學院。


以上摘自《想到就能做到:活用組織力+人脈力+領導力,讓創意不再卡住、自然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