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勞動人口中,有愈來愈多人必須「自我管理」,大多數的知識工作者尤其必須這麼做。他們必須讓自己適才適所,做出最大的貢獻,也必須學會自我發展。他們同時必須學會可能長達五十年工作生涯中,保持年輕和活力,並因應變遷而改變自己做事的內容、方式和時機。
在目前的年代裡,雇用機構的壽命可能比知識工作者的職場生涯還來的短。就算知識工作者儘量延後進入職場的時間,好比說,一直在學校待在將近三十歲取得博士學位,但以目前已開發國家平均壽命來看,知識工作者應可以活到八十多歲。所以,他們可能繼續工作到七十五歲之後,雖然有時候只是兼差,換句話說工作生涯可能有五十年。但成功企業的平均只有三十年—以目前這種劇烈變動情況下,很可能還沒法維持這麼長。
《怕麻煩的背後有金礦》提及因為怕麻煩,所以不依賴公司,而是為自己職涯負責,為自己工作。最好的策略是可以找到個人的職涯發展和公司目標發展相差不會太遠,同時達成個人成長及公司目標,創造雙贏。因此,愈來愈多工作者,尤其是知識工作者,會比雇用的機構更長壽,所以必須做好準備,迎接一種以上的工作、職務和職業生涯。
大多數都自以為知道自己擅長做什麼,其實往往並非如此。人們通常比較了解自己不擅長做什麼—即使如此,在這方面錯的還是比對的多。然而,唯有發揮所長才能有績效。我們不可能把績效建立在自己的短處上,更不用說是那些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上。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孟格提及的「畫定你的能力圈」,你必須弄清楚自己有什麼本領。如果要玩那些別人玩得很好、自己卻一竅不通的遊戲,那麼你注定一敗塗地。要認清自己的優勢,只在能力圈競爭。
要找出自己有什麼長處,有一個方式就是「反饋分析」。當你做出重大決定、採取重要行動時,先把預期成果記下來。九個月或一年後,再把實際成果和預期做個比較。這種簡單的程序讓你在短短兩、三年內,就知道自己的長處在哪裡—這正是自我了解的重點所在。
做完反饋分析後,就能得到幾項行動結論。
第一項也就是最重要的結論是:專注於自己的長處。讓自己充分發揮長處,創造績效和成果。
第二項結論是:努力強化自己的長處。強化自己的長處比提升自己劣勢來的容易,成效也更顯著。
第三結論特別重要:反饋分析很快就能找出,個人在哪些方面妄自尊大,導致「無能的無知」。有太多人,尤其是精通某方面知識者,常瞧不起其他領域的知識,許多的「博士」應稱為「窄士」,因為博士專精一個科目的某個領域,越學越深、越學越窄。所以,不應該用「聰明」「學歷」取代「知識」「智慧」。透過反饋分析,很容易發現績效不彰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自己知道的不夠多,或是瞧不起自己專業領域以外的知識。這個道理與孟格強調的「普通常識的多元應用」相似,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大多數人試圖以一種思維模型來解決所有問題,而其思維往往只來自某一專業學科;但你必須知道「各種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才能洞察問題本質。
同一項同樣重要的行動結論是:矯正個人的壞習慣。在此,壞習慣是指個人所做或沒做、以及妨礙效能和績效的事。從反饋分析中,我們很快就可以看出自己的壞習慣在哪裡。因為壞習慣養成容易,改正需要花很大的力氣,所以,當自己有壞習慣應立即根除,以免讓自己產生後續更大的困擾。
在反饋分析中得到下一項行動結論是:有些事不要做,做對事比把事情做對重要。比較實際結果和預期成效,很快就看出個人在哪些方面連做都不用做。因為,在某些方面不擅長、基本的能力都不具備,何必浪費力氣做白工。《80/20法則》80%的成果來自20%的努力、80%的產出來自20%的投入,找出這20%的努力和投入,儘量多發揮。知識工作者應發揮所長,不要勉強接受不在能力圈內的工作和職務。
最後一項行動結論是:對於個人不擅長的部分,不必浪費時間去做改善。我們應該專心做好自己擅長而熟練的事。那為什麼我們常會想訓練自己最不擅長的部份?我想是跟從小到大的考試觀念相關,若有位學生模擬考成績國文90分(強項)、英文50分(弱項),那麼,爸媽會叫他加強英文,因為國文最多能進步的幅度只有10分,而英文能進步的幅度有50分,所以,為了讓國文加英文的總分增加,不斷加強很差的英文(弱項)。然而,知識工作者揮發自己的長處是沒有上限,好還可以更好,不斷精進;反之,要讓自己由一竅不通進步到普通水準,遠比由精通進步到卓越還要花心力。所以,與其專注讓不稱職的生手到達中下程度的表現,何不如利用這些精力、資源和時間,把原本幹練的好手培養為卓越的明星。
以上部份摘自《杜拉克精選:個人篇》